#大腸癌

李國修因大腸癌逝世 台灣則每年五千人因大腸癌病逝

李國修因大腸癌逝世 台灣則每年五千人因大腸癌病逝#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戲劇鬼才,李國修大師因大腸癌而逝世,無疑對社會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但在這一個不幸消息的背後,卻藏著每年將近五千個人,也同樣因為罹患了大腸癌而病逝的事實。因此,國健局呼籲民眾,大腸癌為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50-74歲民眾應每二年要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才可以避免大腸癌惹上身!大腸癌每年一萬四千人中招!大腸癌高危險群,不可不正視自己腸子的健康!根據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7年以來一直位居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目前每年發生人數已逾14000人。大腸癌同時也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每年因大腸癌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腸癌防治最重要的原則,0-1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81-87%),第三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則降至不到6成(56.9%)。常吃油炸類、燒烤類 大腸癌高危險群 而引發大腸癌的主因之一,無非是經常攝取油炸類、醃漬類、燒烤類及肉類加工品等食物,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飲食習慣因掌握「多蔬果、肉少吃,汆燙、水煮優於燒烤醃漬」之原則。國健局也呼籲民眾,50-74歲民眾每二年務必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輕鬆採便就可避免大腸癌上身。

糞便篩檢呈陽性 大腸癌警訊勿輕忽!

糞便篩檢呈陽性 大腸癌警訊勿輕忽!#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大師,2日因大腸癌而逝世,使得大眾開始關注「大腸癌」這不可忽視的生命殺手!根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直腸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三名,且其發生率於近二十年來逐年增加。因晚期大腸癌治療效果遠不及早期大腸癌,推行篩檢、找出早期病灶並加以治療,便顯得十分重要。糞便潛血檢查是其中一種有效率的大腸癌篩檢方式。在歐美各國多年推行下來,已被證實可以有效改善病患存活率;其關鍵在於癌篩有異常的病患必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的。然而,許多病患因畏懼於大腸鏡檢查所造成的不適,清腸準備所造成的腹瀉及腹痛,即使糞便癌篩呈現陽性,也往往置之不理,反而失去腸癌篩檢用意。糞便篩檢陽性,千萬不可忽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藍鴻杰說,除了麻醉科所提供的無痛大腸鏡檢查外,在不麻醉的情況下,透過乙狀結腸的摺疊以及腹外按壓的輔助手法,都可以減輕大腸鏡檢查的不適,達到「有感」的無痛大腸鏡。另外,市面上已有多種清腸準備藥物,提供年長病患、心臟病病患、以及腎臟病病患較為安全且有效率的清腸準備。藍鴻杰建議糞便篩檢陽性的病患,千萬不可忽視異常警訊,宜儘早就醫做進一步諮詢。

李國修大腸癌病逝 享年58歲

李國修大腸癌病逝 享年58歲#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因罹患大腸癌,在2號凌晨三點三十四分於醫院病逝。李國修於2010年3月時被檢查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他一度暫別舞台專心養病,雖極力調養身體,但隔年12月底卻發現癌細胞轉移肝臟,在今日凌晨,不敵病魔辭世,享年五十八歲。大腸癌早期篩檢可預防近來,全民公敵「大腸癌」攀升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若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即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為避免大腸癌對國人健康威脅,有效防治的不二法門就是定期篩檢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據研究,每1-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約可減少2-3成大腸癌的死亡率。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今年6月1日起將大腸癌篩檢年齡由50歲至69歲擴大到50歲-75歲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飲食西化、篩檢率低 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升

飲食西化、篩檢率低 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升#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於飲食西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升高。國民健康局為符合民眾需求,對各年齡、各族群之健康照顧,期望透過每2年1次50至74歲之免費大腸癌篩檢,儘速降低國民大腸癌死亡率。但統計數據顯示,篩檢率仍低於3成。且在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的12萬人中,有高達4成民眾拒絕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原因多半為對清腸藥及灌氣的不適而排斥進一步檢查。由於消化性潰瘍與大腸癌初期症狀很類似,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是潰瘍而自行買成藥解決,等到病況嚴重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癌症,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現代醫學發達,檢查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但內視鏡仍是目前臨床診斷腸胃道的利器,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忍一時不適 換得健康內視鏡不但能直接檢視食道、胃及大腸組織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等問題,當發現病灶或懷疑異常時,可以立即做切片檢查,甚至直接切除瘜肉。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早期發現大腸瘜肉,必要時予以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的有效方法。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表示,大腸鏡因為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或拉緊腸壁外層,受檢者可能會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不適感受。如果能夠適度麻醉,在無知覺、無痛楚,非常放鬆的狀態下完成大腸鏡檢查,是可有效地減少受檢者恐懼和痛苦。因此,民眾在接受檢查前可與信任的臨床醫師討論麻醉的選擇。

國健局推動免費癌篩 預計77萬民眾受惠

國健局推動免費癌篩 預計77萬民眾受惠#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國民健康局持續推動全國性癌症篩檢服務,自102年6月1日起擴大辦理大腸癌及口腔癌篩檢。口腔癌篩檢之服務對象,除一般有吸菸或嚼檳榔民眾自30歲開始每2年1次免費篩檢外,自6月1日起,有嚼檳榔之原住民可提早自18歲即開始每2年1次免費篩檢;每2年1次之免費大腸癌篩檢服務對象,自6月1日起,由原本的50至69歲向上擴大至50至74歲民眾。兩者加總預計將有約77萬名以上民眾具補助資格。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暨藥物濫用訪問調查」,原住民18歲以上男性嚼檳率為41.2%,為全國18歲以上男性嚼檳率(14.1%)的3倍;而原住民青少年男性嚼檳率亦高達15.6%。隨著人口邁向高齡化,大腸癌發生率隨之逐年提高,根據9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70至74歲長者大腸癌罹患率高達每10萬人中近260人。國民健康局邱局長淑媞表示,癌症篩檢為了更符合民眾需求,反映對各年齡、各族群之健康照顧,期望透過兩項癌症篩檢的擴大辦理,儘速降低我國民眾大腸癌及口腔癌死亡率。18至29歲有嚼檳榔原住民,可攜帶戶口名簿及健保卡到健保特約的牙科及耳鼻喉科接受檢查;大腸癌篩檢則可持健保卡到各醫院診所受檢。民眾若有任何問題亦可與各縣市衛生單位進行聯繫。

婦腹瀉嘔吐兩年 檢查竟為大腸癌三期

婦腹瀉嘔吐兩年 檢查竟為大腸癌三期#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有長期腹瀉或嘔吐、腹脹現象的民眾,可要注意自己使否罹患大腸癌。台南日前有一名五十多歲的婦女,兩年前開始出現嘔吐及腹瀉的症狀,卻遲遲未就醫,直到近期因腹脹及便秘難受,所以到奇美醫院進行檢查,而院方則利用大腸鏡進行檢測,證實已經罹患大腸癌第三期。肚子出現問題長達兩年,才到醫院檢查?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高旭儒指出,過去病患因認為腹脹及腹瀉的症狀尚不明顯,因此等到病症嚴重化之後,才進行治療。對此,高旭儒說明,誘發大腸癌的患者,是由腸壁產生息肉開始,因初期較無任何徵兆,促使演變為癌症,且因症狀會因人而異,像是腹瀉、便秘交替或不明原因導致體重減輕等,民眾更應提高警覺。而要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切除。所以有大腸癌家族病史,或是偏好脂質食物的大腸癌高危險群,最好能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查。最後高旭儒提醒,台灣採用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為目前世界公認敏感度最高、效果最佳的檢查方法,經檢查後有潛血反應,再以大腸鏡進一步確診。年滿五十歲至六十九歲的民眾,切記每兩年到衛生所或醫療院所接受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樂公益/四川災區暑期青年國際志工隊說明會

樂公益/四川災區暑期青年國際志工隊說明會#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幾年前,四川發生大地震,有來自世界各國的NPO、NGO投入募款、賑災、救災、重建等,包含發源自台灣的慈濟、法鼓山、佛光山等團體也先後投入,許多單位都走在最前,做到現在。不幸的是,最近當地又發生大地震,幸好災情比上一場小很多。緣起於此,法青會(D.D.Y.P.)總會(青年發展院)與法社福慈事基金會共同舉辦「法青四川營隊」,該會每年皆於四川舉辦青年營隊,並在災區設有安心服務站,有眾多台灣青年踴躍參加,今年暑假預計招募12位,故特舉辦說明會與徵選活動,希望有志推廣參與國際志工者參加徵選,一起服務災民及當地學生,說明會兩天(必擇一參加才具有甄選培訓資格), 培訓日期: 6/8及6/9(甄選過後必參加此培訓才符合出營資格)。報名截止5/24,報名前先下載「2013四川營隊報名表」填寫完後,於線上報名時上傳此檔案。對象: 20~35歲海內外青年,預計出發日期:7月中旬出發,為期一個月,6月中旬公布正確出發日期,若未通過徵選,些許名額可能從缺,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詳細內容與參加辦法http://ddyp.ddm.org.tw/index.php?cmsid=27&event_id=34#.UY3j_6L-Esk。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法青四川營隊時間:102年5月18日(六)、5月26日(日);上午09:00~下午16:30說明會地點:德貴大樓(台北延平南路77號;捷運藍線西門站出口5;中山堂廣場斜對面)4樓洽詢:02-8978 2081轉3011報名:http://ddyp.ddm.org.tw/index.php?cmsid=27&event_id=34#.UY3j_6L-Esk

樂閱讀/影響「情緒」的三大要素

樂閱讀/影響「情緒」的三大要素#大腸癌

會影響人們「情緒」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其中之一,就是「行動」。例如,憤怒的「情緒」湧現,如果無法控制,就很容易和暴力的「行動」連動。還有,人們如果落入憂鬱狀態的「情緒」中,就會有哪裡都不想去的念頭,產生成天繭居在家裡的「行動」。最惡劣的狀況,也可能導致所謂自殺的「行動」。影響情緒的第二個項目是「認知」。例如,有人在網路上寫你的壞話,讓你湧現了非常氣憤或悲傷的「情緒」。在短時間內,這種感覺盤據在大腦內,持續給予打擊。結果你逐漸不再相信他人,無論對任何事情都疑神疑鬼的。對待職場上的同仁也是一樣的。「會不會就是這個人,在網誌上寫我的壞話呢?」、「這個人現在對我不錯,問題是,不知何時會背叛我?」人們就會像這樣懷疑一切,而逐漸陷入被害妄想型的「認知」之中。之後,如果再看到其他網誌,也出現跟罵自己一樣的字眼,這狀況就會使他出現「又再寫我呢。連這個網誌也有罵我的人」的想法,逐步把自己逼進牛角尖裡。就這樣,即使沒有任何證據,人們也可以單憑自己的幻想,製造出某種「認知」。當人們如果認定了「別人想要陷害我」的想法,那麼心中的不愉快、厭惡的感覺就會進一步提升。最初只是一小段網路文字而已,自己卻把它變成被陷害的妄想型認知。也可以說,因為這樣才讓不愉快的情緒擴增,並開啟了惡性循環。影響情緒的第三個要素為「思考」。就廣義的角度來看,思考也是一種「認知」,而思考的水準比較高。個人思考的形態,也會因此跟著改變。例如,「情緒」低落的時候,就會形成悲觀的認知,結果大多化為「看起來根本不會成功,所以我不做」或者「太勉強了,放棄吧」等「思考」。也就是說,人們將以負面的角度來判斷事物。用商業場合做比喻的話,就像正在討論是否要向新領域邁進時,突然陷入憂鬱的狀態,出現不必要的悲觀想法,最後因此下了「放棄」的決定。相反的狀況是,當周圍氣氛很熱烈的時候,人們也容易失去理性、陷於過度樂觀,導致做出「因無謀招來風險」的判斷。換句話說,「情緒」會左右一個人的「判斷力」。(本文作者/和田秀樹)(摘自/療癒好情緒/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