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抗癌四祕訣」不可不知

「抗癌四祕訣」不可不知#大腸癌

癌症一直是國人最大的夢魘,已連續廿五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頭號殺手。根據衛生署公佈2006年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癌症)仍為榜首,平均每十三分五十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依死亡率排序,前三名分別為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而且每年還以1%的比例持續增加中。大腸直腸癌的主要症狀大致如:血便、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腹漲、腹痛等,特別是有家庭病史的,不限年齡,有這些現象都應該盡早來院確實檢查。雖然大腸直腸癌大多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但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平衡,偏重於肉食,缺少了蔬菜水果,罹癌的族群漸漸有年輕化的傾向,三十至四十歲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了,且不少是晚期的症狀。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若能調整正確的飲食習慣,注意營養均衡,則可以降低癌症的罹患機率。台東基督教醫院外科醫師 曾茂雄指出大腸直腸癌若能及早發現,早期如第一期五年的存活率達九成,第二期則減少至50~70%,第三期降至三成以下,第四期更少於1%。根據統計顯示,大腸癌的病患求診時只有三分之一是早期,顯示大多數的人把大腸直腸癌的症狀當成是痔瘡等看待,並未能夠及早發現和治療。(註:癌症存活率一般以五年來計算,五年沒有復發,大概幾近痊癒。)大腸的長度約一點五公尺,位於人體腹腔的周邊及骨盆腔的後方,直腸為大腸的一部份。大腸的基本功能是吸收水分、大便貯藏及排便。食物在胃及小腸消化吸收後便移向大腸,大腸會把其中的水分及有用的電解質再吸收,而其留下的廢物則形成糞便。糞便經由大腸的蠕動移至直腸,而環繞於直腸末端的括約肌可以控制糞便的排出。依據醫療研究得知,肉食者、少攝取纖維食物(蔬菜水果)者、嗜酒者、老菸槍及缺乏運動者皆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任何疾病都是預防重於治療,關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主要有下列四項:一、正確的生活習慣:多運動、少菸、少酒、少檳榔。二、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肉食、油炸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三、定期的健康檢查:依年齡定期做防癌檢查。四、危機意識的觀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是元兇

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是元兇#大腸癌

根據衛生署統計,自民國84年起,大腸直腸癌成為臺灣地區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名,僅次於肝癌及肺癌;民國94年,則有4,111人死於大腸直腸癌。在臺灣,大腸直腸癌的研究已近成熟,飆高的死亡率也逐漸引起國人的注意。文件研究顯示,飲食習慣的改變被認為是直接的元兇。然而,不僅飲食因素,其發生也與潰瘍性大腸炎、大腸瘜肉及家族性有關係。一般而言,如果家屬中曾有大腸直腸癌病史者,其罹患大腸直腸癌之機率比一般人多出數倍之多。另外,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之大腸癌皆由大腸瘜肉惡性變化產生,故大腸瘜肉的早期發現與處置非常重要。若能「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五年生存率非常高,治癒率可高過75%。新店耕莘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嚴守智指出,大腸直腸癌主要發生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及降結腸最多,其餘發生於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左側大腸因為離肛門較近,所以容易出現肛門出血的症狀,同時也較容易因腫瘤長大而壓迫使糞便變細、便祕、腹瀉,甚至使腸道阻塞;右側大腸因管徑較大,很少引起阻塞,較典型的症狀為慢性大腸出血而造成貧血。大腸直腸癌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及大便潛血檢查及血色素的測定、肛門指診、直腸鏡檢、大腸X光鋇劑檢查與大腸鏡檢。手術治療是大腸直腸癌唯一根治的療法。診斷後要盡早切除,而其他輔助療法有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療法等。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遵從下列建議是必要的:1.) 多吃蔬菜及含纖維素之食物,少吃動物性脂肪(尤其是牛肉)、高膽固醇、油炸食物等,啤酒也不要喝太多。另外,也應攝取足夠之維生素A、D、E、C及礦物質鈣、硒等元素;硒元素之來源包括小麥胚芽、大蒜、麩糠、鮪魚、洋蔥、蕃茄、甘藍菜等。 2.) 養成每天排便之習慣,以減少致癌物質在腸內存留之時間。 3.) 多數的大腸癌是由大腸瘜肉轉變來的,如果能早期摘除這類具有癌變潛力的瘜肉的話,就能預防繼發的大腸癌。在臺灣,雖然醫療觀念已逐漸開放,大腸直腸的檢查方式也很簡易且進步,可惜仍然常常可見延誤的病例,例如將直腸癌當做痔瘡、大腸癌當成腸胃炎,而未能及時找專業醫師做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在此提醒四十歲以上的人,尤其是已經出現症狀或屬於高危險群的人,接受大腸X光鋇劑檢查或大腸鏡檢是有必要的。

消化道出血,小心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道出血,小心十二指腸潰瘍#大腸癌

消化道出血是指從食道、胃、小腸到大腸的任何一個區域的粘膜破損而出血。方式大略可分為:口吐鮮血、解出深黑色的糞便(瀝青便)、解出帶有鮮紅色血的大便或是解出鮮血、潛伏性出血。吐血及瀝青便常代表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的出血。潰瘍處動脈或胃食道交界處出血,常以吐血表現。出血量不大則血與胃酸作用變成黑色,就成瀝青便或黑色便。若是紅色糞便甚至解出血塊,常常是由下消化道(空腸以下至直腸)出血,以痔瘡、大腸直腸癌或息肉出血較常見。至於潛伏性出血是指用肉眼看不到的出血,只有經由特殊的檢查才能發現的糞便潛血,可能是消化道潰瘍或腫瘤。另外服食藥物如鐵劑、鉍劑等後,解出灰黑色的糞便,會被誤以為是消化道出血,作免疫式糞便潛血檢查即可分辨,不用驚慌。臺北縣立醫院 葉文俊醫師指出胃腸道出血以上消化道較多,最常見的是十二指腸潰瘍,其他依次為胃糜爛性變化、胃潰瘍、食道或胃靜脈瘤、食道潰瘍、腫瘤、邊緣性潰瘍及血管病變等。此時,內視鏡是最佳的檢查及治療工具,可得知出血位置、原因及出血情形。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原因則依次是痔瘡、大腸癌、良性息肉、感染性腸炎、憩室炎,以及近年逐漸增多的發炎性慢性大腸炎等。最佳的檢查工具也是內視鏡(俗稱大腸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常需用糞便潛血檢查才能發現,免疫式糞便潛血檢查專一性高,是篩檢的優良工具。而大腸、直腸癌位居十大死因第三名且百分之九十的患者都在50歲以上,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防癌協會建議,不論男女到了50歲就應該要做篩檢。96年度的研究發現,免疫式糞便潛血可得知不少局部惡性病變腺瘤(早期大腸直腸癌),及有惡性病變傾向的絨毛管腺瘤(大腸直腸息肉)。更證明了免疫式糞便潛血檢查是早期偵測大腸直腸癌症之好方法。消化道出血之預防在上消化道方面,首先是預防消化性潰瘍之復發。下消化道則建議不論男女到了50歲就應該做免疫式糞便潛血篩檢。

大腸癌手術一定要開刀嗎?

大腸癌手術一定要開刀嗎?#大腸癌

根據衛生署所公布的資料,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前三位分別為肺癌,肝癌及大腸癌。每年新增的大腸癌患者約有八千例,且有逐年增加的驅勢。除了少數的早期大腸外,大部份的大腸癌患者都必須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再加上其它的輔助性治療。由於人的大腸是分佈在腹腔的四周,所以要將部份的大腸的切除時,常常需要處理一段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的腸道並取出體外,因此將腹部打開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過去的外科醫師常認為一個大的傷口才能看得清楚腹腔內的情形(Big surgeon, Big wound),所以20公分長的傷口在大腸癌患者身上是司空見慣的情形。自從有了腹腔鏡的技術之後,這個情形有了改變的機會。腹腔鏡的運用就好像以放大鏡在看束西一樣,所以腹腔內的構造都會因放大而看得更清楚。除此之外,透過腹腔鏡技術的幫助,醫師可以將分佈在腹腔四周的大腸移到腹腔中間,再經由一個4~5公分的傷口取出。如此一來,病患可以在安全(因為看得清楚)及較少的傷害下(因為傷口小)完成大腸癌的切除。腹腔鏡在術後恢復上的優點早在膽囊切除手術上得到認同,但運用在癌症治療上是否對於癌症清除上也能和傳統的開腹手術一樣好呢?這是一個在國內外都受到大家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在2004年底得到了初步的答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ecine)刊登一份經48個醫院合作的研究,其結果認為腹腔鏡大腸癌切除手術是一個安全的選擇並且在癌症的治療上可以和傳統手術一樣好,但手術後的恢復卻較傳統手術好。從此之後,有更多支持腹腔鏡的研究發表,甚至在少數的報告認為腹腔鏡的癌症治療結果優於傳統手術。目前國內的醫師也漸漸接受腹腔鏡手術運用於大腸癌的治療,所以雖然仍然必須藉由開腹才能將癌組織取出體外,但是卻可以一個只要5公分的傷口來完成。醫學及科技都不斷的在進步,現代醫生的觀念也在改變。除了疾病的治療,舒適的醫療及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全人全時照頹也是現代醫學所追求的目標。經實證醫學研究,腹腔鏡的發展確實為需要手術的患者提供了安全且更好的服務。如果很不幸的罹患了大腸癌,在接受手術前,可以和具有腹腔鏡醫學會認可的大腸外科醫師討論腹腔鏡手術的合適性再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多吃大豆滋潤停經婦女

多吃大豆滋潤停經婦女#大腸癌

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的心臟病發生率大增,原來是缺乏女性荷爾蒙所致。鄭丞傑 醫師表示,高齡婦女常常不小心跌一跤就骨折,甚至長期臥床不起,原因也是出在缺乏女性荷爾蒙,加速骨流失。 更年期開始服用女性荷爾蒙,有子宮者另加黃體素,目前已是醫界的保健共識,因為利遠大於弊。主要的好處在於(一) 消除不適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二) 減少心臟病機率。(三) 預防骨質疏鬆症。(四) 預防老人癡呆症。(五) 減少大腸癌機率。(六) 對其他各器宮系統也都有助益。 ,唯一令人擔心的是乳癌的風險,不過由於服用五年之內完全不會增加,五年以上也不過增加千分之三以下,何不每一、兩年做個乳房X光檢查就安心多多呢? 另外,完全不會有乳癌風險的藥物已問世,多吃大豆也可攝取植物性女性荷爾蒙,因此高齡婦女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選擇。溫和的運動,以及補充適量的維他命和礦物質也是停經婦女的保健重點。 鄭丞傑 醫師更建議,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順便做婦科內診,必要時再加陰道超音波或CA-125、CA19-9、CA-153等婦癌指標檢測,是高齡婦女的防癌對策。

認識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認識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大腸癌

近年來,由於營養的改善,冠狀動脈疾病有逐漸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人類的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性的慢性血管壁粥樣病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受遺傳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硬化的速度因人及生活形態而異,冠狀動脈血管的硬化狹窄是造成突發且毫無預警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冠狀動脈的功能在於供應心臟血流、提供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及營養。當發生阻塞時,因心肌缺血,病患會有心絞痛的情形發生,嚴重時會導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及死亡,不可輕忽!雖然目前大部份的冠狀動脈疾病都可以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及冠狀動脈支架來治療、輔助。不過,在某些實際情況下,使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會有更佳的效果。新店耕莘醫院 盧崇弘醫師指出,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係以體外循環(即人工心肺機)來取代心臟的功能,先使心臟停止跳動,將心臟血液輸送至心肺機,取代原先心臟的功能,並繼續維持身體其它器官的血流及氧合代謝,再利用身體其它的血管與阻塞後方的冠狀動脈接合,利用此新的血管改道,經過阻塞處,以恢復心肌的血流供應,使心臟功能得以繼續維持,為目前標準的手術方式,它的成功率將近95%。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已發展出不需經人工心肺機進行體外循環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就是所謂『心臟不停跳』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對病患來說,是一大福音!此種手術方式是用特殊的器械,使需接合心臟血管的部位,局部暫時停止跳動,而心臟的其餘部位仍繼續跳動,以維持身體其他器官的血流供應,克服了以往使用人工心肺循環機所帶來對尿毒症患者,如術後易出血,免疫下降等不利的影響,並且改善原本心臟功能就不佳的病患在經過心肺循環機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常造成心臟無法負荷的傷害。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外科手術方式不斷改良,讓病患合併症降低與血管接合部位的通暢率提高,也相對提高了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安全性與成功率,只是仍要提醒您,由於繞道手術並不能改變基礎代謝情況,術後繼續控制危險因子仍然很重要,記得戒菸、適度運動、減肥、少脂、控制血壓及血糖,以降低冠狀動脈再行硬化的病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