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孩子網路成癮,全因父母壓力大!醫教你「3步驟」避免

孩子網路成癮,全因父母壓力大!醫教你「3步驟」避免#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父母的壓力程度,可能影響孩子使用電視、電腦、3C螢幕的時間長度!最新研究指出,在疫情流行期間,兒童使用螢幕的時間達到建議值(每天2小時為限)的3倍,兒童每天平均花在螢幕上的時間將近6小時,有些甚至高達13小時。   整體來說,兒童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較疫情發生前平均增加3.2小時,家長的壓力水平則呈現中度到高度;相較於壓力為低/中等水平的父母,高水平壓力的父母孩子花在螢幕上的時間更多,顯示父母壓力與兒童使用螢幕時間增加有顯著相關。 疫情讓興趣轉向數位化,但不應取代實體互動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體互動被剝奪、在家時間拉長,孩子使用網路(螢幕)時間增加是可以預期的。本來父母可以控制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但疫情後許多事情都轉向數位化,像是課業學習、同儕聊天、朋友互動等,自然螢幕使用時間就會增加。 吳佑佑建議父母,從培養孩子興趣著手,增加他們可從事的休閒活動,例如跳舞、打球、閱讀、畫畫等,幫助孩子減少螢幕使用時間,避免因限制幾分鐘關掉電腦/電視、沒收手機/平板方式與孩子產生摩擦。 實質的社會互動跟學習,對兒童發展相當重要。吳佑佑提醒,6~12歲的孩子不懂得如何去找樂趣,同時特別需要被陪伴;若父母處於壓力狀態下,很難幫孩子做完善的安排。此外,父母不用因為孩子使用螢幕時間增加而感到自責,除了陪伴孩子讀書,可盡量抽時間多與孩子互動,像是玩撲克牌、下棋、玩桌遊等實體互動,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也能讓自己稍微喘口氣、紓緩壓力。 3步驟紓解父母自我壓力、同時促進親子關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兒童比起青少年更需要父母的引領,且相對來說,父母在這個時期為孩子所做的安排也會比較有成效,若家長希望避免自己與孩子因螢幕使用而影響身心健康,建議可透過「3步驟」: 1. 「覺察」自己的壓力現況: 釐清自己的壓力源,例如工作問題(超負荷)、經濟問題(入不敷出)、空間問題(房間/客廳即教室、客廳即工作場所),檢視壓力因素並擬定改善方法,如無法改善就調整自己去適應接受。 2. 「創造」親子一起做的事情: 以正向的態度看待疫情帶來的好處,像是增加親子共處時間、省了外出的舟車勞頓,將壓力轉為助力,例如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助手與同伴,共同分攤家務、一起做飯、一起運動。 3. 「規劃」螢幕使用時間可做的身體活動: 後疫情時代為避免群聚,遠距工作、線上課程都是必要的方式,我們很難限縮螢幕的使用,但可以避免使用過程中的久坐問題,像是看新聞節目時邀請孩子一起站著甩手、抬腿、深蹲,有規則、計畫性地去執行,有助於紓緩壓力維持健康的身心。 葉雅馨呼籲,在邁入後疫情時代,即將迎接新的一年的同時,父母不妨有意識地改變現況,找出自己的興趣並建立紓壓習慣,不僅能幫助孩子降低螢幕使用時間、也能促進彼此的心理健康。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父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常在諮詢後,告訴家長孩子的確有些「過動」現象,或是「自閉」症狀,家長便立刻像是河豚立刻充滿氣、撐起刺,一方面可能是不承認孩子的問題,一方面是抗議我把孩子「貼標籤」!父母的擔心其來有自,擔心孩子被同學排擠、被朋友嘲笑、被老師邊緣化,因此一旦遇到這些關鍵字,爸媽就緊張起來!這樣的心情我們都能體會,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跟其他人一樣,公平受教育、公平被對待。但是爸媽卻忽略了,自己平時常常就幫孩子「貼標籤」!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脫口而出的是「你怎麼那麼笨!」當孩子走路慢吞吞,爸爸可能說的是「你怎麼那麼懶惰!」這些「笨」、「懶惰」就是你幫孩子貼的「負面標籤」,或許會覺得這樣的形容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心生警惕,下次能更謹慎、表現得更好!但常常這樣警惕孩子,卻會造成「習得性無助」,像是泰國會利用大象來做表演,但是為什麼大象卻不跑走?原來是從小象開始,就把牠綁在木樁邊,因為小象力氣小,所以無法掙脫,久而久之牠就「認命」了!即使長大了,力量變大了,甚至不綁了,大象還是不會想要逃跑,這樣的無助就是過去這段時間所學習累積的。因此當孩子每一次的表現都被貼上這些負面標籤,孩子真的就覺得自己很糟糕,即使更努力了、表現變好了,甚至父母給了正面稱讚了,孩子還是會認為自己表現不夠好,開始放棄努力、自暴自棄!想要避免孩子「習得性無助」,我們必須要正確使用「標籤效應」!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為了快速讓新兵能夠在戰場上有如老兵般的表現,要求他們根據規定寫家書。家書裡的內容不外乎就是說自己在戰場上多勇敢、建立了多少功勞等等。過了一段時間,這些士兵個個脫胎換骨,表現的就像是戰場老將一樣!這就是利用「標籤效應」來不斷地自我暗示,以達到想要的效果!那麼對孩子呢?父母應該適時幫孩子貼上正面標籤,即使是個惹人厭、眾人嫌的孩子,也都能找到一丁點兒的亮點,把這個亮點作為標籤,孩子就會往你期望的目標逐漸接近。對於孩子每次的表現,可以試著這樣操作:一、同理:孩子犯錯了,我們得同理他的感受,即使是覺得好玩、無聊,或甚至是故意犯錯,我們都要先能接受,並且讓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想法。二、相信:告訴孩子「我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錯一樣的地方」、「我相信你下次可以寫字速度會更快」,這就是貼上正面的鼓勵標籤,這樣的標籤不只對孩子有效,對家長的情緒也能有安撫效果!三、持續:上述的「相信」句子不可能說一次就見效,需要看準時機多加使用,你會發現孩子逐漸在進步中,也有人說這就叫做「吸引力法則」。我們常用負面語句來形容孩子的表現,這就是把孩子貼上了負面標籤,這些標籤要比「過動」、「自閉」、「亞斯伯格」來得更嚴重、影響更大,平時得要特別小心!(文章授權提供/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父母要離婚 孩子該了解的法律觀念

父母要離婚 孩子該了解的法律觀念#父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離婚,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不只是兩個人、兩個家庭的事情,同時處在離婚事件中的孩子,也會深受影響。若孩子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讓孩子明白即便爸爸媽媽離婚,只是不同住一起,親子關係依舊不會改變。大家可能會常常聽到離婚的夫妻在爭小孩的「監護權」,但事實上,「監護權」並不是一個法律上所使用的名稱,而且很容易讓很多父母誤以為取得監護權就是我贏了!同時也認為就是對方輸了!事實上,俗稱的「監護權」這個概念,正確法律名稱叫做「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的行使與負擔」,強調的是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責任,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俗稱監護權的爭取並沒有輸贏問題,而是父母都願意繼續肩負起照顧養育教導小孩的責任,但因為父母無法住在一起,所以必須透過雙方討論或透過法院來決定「誰最適合單獨」或「在無法同住的情況下,如何讓父母一起」繼續肩負起這一個責任。因此,父母因為離婚而無法同住的情況下,首先必須抉擇的是小朋友要與誰同住,若是父母無法協調就是由法院決定,考慮的就是怎麼樣最適合小朋友;決定了同住的人之後,再來就是決定「由誰來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目前實務上有兩種作法,一種是由與孩子同住的一方單獨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另外一種是由雙方共同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但是與孩子同住的人對於小朋友行使的部分權利與義務事項,如:銀行開戶、遷移戶口、辦理護照、醫療決定等等有單獨決定的權利。我還是要再強調,取得對小朋友進行監護的人,取得的不是權利,反而是更重要的責任,比如說未滿二十歲的未成年人騎車發生車禍時,單獨行使監護的父親或母親就必須同時負擔起法定代理人的連帶賠償責任。但就像我之前說的,父母離婚並不會改變父母與小朋友的關係,所以即便小朋友無法和爸爸或媽媽其中一個人同住,沒有住在一起的爸爸或媽媽還是可以來探視你。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希望離婚的父母可以透過商量的方式,讓小朋友能夠繼續與無法同住的爸爸或媽媽保持密切的接觸;但大人常常都很孩子氣或是固執,會因為很多奇怪的原因不想讓小朋友與不同住的另一方接觸,這時候就只能透過法院來決定最基本的探視方案,而除非不同住的另一方有很嚴重的問題,如:吸毒神智不清、家暴慣犯等等,否則法院一定會訂出探視方案,讓小朋友能定期看到不同住的父親或母親。父母離婚對於小朋友來說,最主要的改變就是只能和爸爸或媽媽其中一個同住,其他的生活「理論上」不會發生重大改變。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原因往往出在大人身上,所有的變化,往往是因為離婚的夫或妻找不到如何與另一方共同當小孩的爸爸與媽媽的方法所致。因此,離婚的父母或許仍然對於前夫或前妻有很多不滿、抱怨、怒氣甚至恨意,但不管是否可以讓你們的婚姻關係好好的告一段落,都請開始學習繼續和對方一起當小孩的爸爸與媽媽,讓小朋友能繼續同時享有爸爸與媽媽的愛,不因為你們離婚而改變。★從小就該了解的法律觀念監護權這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法律名詞,在概念上,正確法律名稱叫做「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的行使與負擔」,監護權的爭取並沒有輸贏問題。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同住的一方單獨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另外一種是由雙方共同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但是同住的人對於行使小朋友的部分權利與義務事項,如:銀行開戶、遷移戶口、辦理護照、醫療決定等等有單獨決定的權利。★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決定離婚時,請和孩子討論日後如何與非同住的父母繼續保持聯繫,不要因為大人間的不和諧,影響了孩子與父母的相處。父母本身也要先適當地穩定情緒,再與孩子討論,可以讓孩子的心情能夠平穩一些,若有餘裕也留點時間聽聽孩子的心情和想法。當然,除非其中一方有嚴重的問題,諸如家暴、吸毒等等問題,為了保護孩子,也就不必再討論要跟著誰了。★給是學生的你如果身邊有同學正在經歷父母離婚,請多多安慰陪伴,也許可以和他分享這篇文章以及以下的幾個重點。如果自己的爸媽正在辦理離婚,也可以寫下你的心情或想法,抒發一下。爸爸媽媽離婚不是孩子的錯誤,是大人之間的協議。 父母離婚的過程中,有任何心情或是情緒需要抒發,可以找朋友傾訴。 即便不住在一起,爸爸還是爸爸,媽媽還是媽媽,不會改變。 如果希望可以和不同住的爸爸或媽媽見面,也可以適當表達自己的想法。爸爸媽媽對子女的愛,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本文摘自/7歲開始打造法律素養:父母與老師都需要的法律教養書/四塊玉文創)

教養相對論 父母歧見時該聽誰的?

教養相對論 父母歧見時該聽誰的?#父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天一如往常,孩子放學後來到業師父的拳館,寫了功課、練了拳,等候父母下班後接孩子們放學,個個興高采烈的跟著爸爸媽媽,映著夕陽與星星交織的天空,踏著愉快的步伐回家了。就在孩子們都走得差不多時,一位就讀小學五年級的男孩母親來到拳館,憂愁滿面和業師父說了些話。語畢,和孩子一同向業師父鞠了個90 度的躬,牽著孩子的手,消失在暮色的街道中。業師父望著這對母子離去的背影,輕輕地搖了搖頭,轉身關上拳館的門,往回家的路走去。正好遇到正在門前維修愛車的糖老大,拱手打了個招呼……父母意見不同時到底要聽誰的?糖老大:東方的傳統思想是重男輕女的,但在西方,講的是「Lady first」。業師父:「Lady first」?糖老大:就是尊重女性,女士優先的概念。尊重女性也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有女性的自主權、發言權、決定權……所有男性該有的權利,女性也都應該有,而且權力一樣大。業師父:這就是最近常聽到的「兩性平權」囉?糖老大:是啊,無論在國家、社會、工作場所、家庭、甚至夫妻關係都一樣,男人跟女人說話的份量沒有誰輕誰重的道理,只有互相尊重與了解。但這似乎不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對吧。業師父:這話題倒是很有意思,值得討論。但,是的,我們還是針對我今天的困擾聊聊吧。糖老大:之所以會提到男女平等的問題,我想帶到的主題是,不管你是男是女,都是來自於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成長環境及不同的際遇。一個來自農村的純樸家庭跟一個充滿金錢遊戲的股市大戶,兩者的結合本來就很違和、相互衝突。但命運就是這麼奇妙,常常把這樣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湊在一起,當然,彼此的價值觀一定也是大不相同。平常遇到好事,說真的,誰聽誰的好像都差不多;但若是遇到爭執、衝突,想法不相同,這時,到底要聽誰的話呢?業師父:應該是要聽……學歷地位高的吧?畢竟學歷高的,知識比較豐富,處理事情也比較理性。糖老大:學歷高的,我們可以說他的IQ 高,但不表示他們的EQ 就高,很多社會案件,碩士、博士犯法的比比皆是,我不是說高學歷沒有高EQ,而是處理事情的EQ 並不一定是由學歷決定的。就拿我來說,我學歷並不高,從修車學徒做起,今天業師父不是也來跟我請教問題嗎?難道業師父是因為我的學歷高才來找我的?(笑)業師父:哈哈,說的也是,我來找糖老大討論,是因為你的為人與經歷,跟學歷還真的沒有關係。看來我也是被傳統觀念害得不淺啊。糖老大:剛剛這是玩笑話,希望你別介意。我想帶到的問題是,你說的並沒有錯,也許你是因為我的為人與經歷,但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對彼此的「尊重」。我說的不一定對,你說的也不一定錯。當想法不同的時候,要以誰為主,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不一定是「Lady first」,也不一定是「以夫為貴」,而是兩個人有沒有冷靜、理性地坐下來討論彼此的看法。如果這個問題牽扯到小孩,除了父母之外,小孩也要視年齡決定要不要邀請孩子一起討論。業師父:這有點超出我的理解。父母不是有責任處理、決定孩子一切事物嗎?讓孩子參與討論有意義嗎?糖老大:父母親當然有責任處裡孩子的事情,但我想說的是關於孩子的「權利」。孩子有參與和自己有關係的事件討論的權利。業師父:這樣講我可以認同,但是你剛剛有說到「視年齡決定」,要多大的孩子可以參與討論呢?孩子不會在中間無理取鬧嗎?糖老大:我覺得孩子在小學五年級之後,就可以開始參與家庭的討論了。小五前的孩子,心智發展不成熟,確實有可能像你說的情況一樣無理取鬧,最後討論甚至不了了之,還是由父母來決定;但小五之後,自主性慢慢成熟,乖乖地聽話照做,開始有自己的意見了,這時該適度的讓孩子有參與感,參考孩子的意願。儘管最後的結果並不是他們能左右,但討論過程中,可以讓他們知道父母親的想法,孩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過程,是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主,而不是「自溺」或「沒主見」。小五後的孩子,我們需要把關的是,他們提出的議題與想法,是不是作奸犯科、傷風敗俗、離經叛道、或傷害自己身心的事。例如:全家原本要一起出去吃晚餐,但孩子說他累了,不想去,只想在家裡看電視。這時候父母親如果氣沖沖地說:「你怎麼那麼不守信用?明明說好了,怎麼又變卦?」或是,「怎麼那麼不合群,我們是一家人,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在耍自閉?」你說,這不也是在討小孩的氣嗎?最後就算孩子勉強出門了,家庭的氣氛我想也不會太好。(本文摘自/教養相對論:先懂孩子再懂教,當葉問遇到唐老大會問的13個教養難題/布克文化)

什麼都不要時 父母需時限內耐心陪伴

什麼都不要時 父母需時限內耐心陪伴#父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會有「不要不要期」(第一個叛逆期)呢?不要不要期可說是孩子「單純的願望」和大人的「社會規範」(或者說是「父母的時間和現實的制約」)相互衝突的時期。大家都說,不要不要期是孩子成為一個人的必要過程,事實上,這一點在科學中並沒有被證實。不過,如果從成長過程來看,這段時期的確是透過經驗,學習「要提出多少要求,才會碰到極限」的時候。因為小孩不了解社會規範的內涵,所以行為舉止會失當而不夠嚴謹。這種不適切的行動或要求,當然會和「社會」這堵牆有所衝突。這個時候他們會經歷四周人的反應和反擊,同時學到「常識」。不要不要期確實有這樣的功能。不過,搭電梯時,當一起搭的人按下了「關門」鍵時,孩子通常會吵著說「那是我要按的—」,這是父母完全無法預防的狀況。而對孩子來說,除了這種鬧彆扭的行為之外,他們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表達這種欲望沒有得到滿足的心情。換句話說,「鬧彆扭」可說是對自己表達能力不足感到焦慮的反應,也可以更進一步的解釋成他們在「試探父母」,他們在測試父母的忍受力,到底要什麼程度的事才會生氣。它同時也是在試探父母的包容力,並期待「就算我一直鬧彆扭,爸爸媽媽最後還是會安慰我、給我抱抱」。孩子鬧彆扭時,到底是要縱容他,還是要嚴格地予以拒絕,是個難題。如果不要不要期有「觀察周圍的反應,學習社會規範」的功能,那麼與其忽視它,更重要的是要很確定地告訴孩子「不行的事怎麼樣都不行」。但相較之下,我屬於縱容派。雖說縱容,我並不會平白無故地接受女兒的要求,而是會先仔細聽她說話。女兒還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但我會讓她用自己的方法解釋「為什麼﹃什麼都不要﹄」。我不知道以科學的觀點來看,這樣的方法是否正確,但我會盡可能讓女兒說出一個道理,希望她可以培養出應付現狀的能力與忍耐力。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大人的世界還有工作和家事在等著。如果每次女兒鬧彆扭,父母都耐心處理,有可能會沒時間洗衣或打掃,也沒辦法送她去幼稚園。所以,有的時候我也會以轉移她注意力的方法來處理。或者,設定一個時限,在時間之內,我會竭盡全力耐心處理她鬧彆扭的行為。但時間到了之後,就會斷然結束。雖然鬧彆扭的心情會有些許殘留,但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會受到影響。孩子的「記恨」和大人不同。他們不會記上好幾個禮拜,而是不管好壞,都很努力活在當下。(本文摘自/大腦專家親身實證的早期教養法/時報出版)

毒品包糖衣誘染毒 5徵兆助父母把關

毒品包糖衣誘染毒 5徵兆助父母把關#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資料顯示目前首次沾染毒品的平均年齡已降低到12.5歲,2013年青少年涉毒人口從7,491人,2017年已增加到9,779人,短短四年增加30%,顯見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而使用毒品的原因有82%出於好奇、無聊與對未來人生沒有期待,18%因環境壓力影響。此外,目前新興毒品常製作成糖果、飲料等包裝,讓青少年甚至大人都分辨不出來,在誤觸、誤食下恐染上毒癮。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提醒家長及學生小心毒害上身。偽裝後的毒品 無形中毒害青少年現有的毒品中以海洛英、安非他命、K他命是目前三大氾濫毒品。南勢醫院精神科主任何仁琦表示,目前防制毒品最大的挑戰,在於毒品外觀已有別於傳統的結晶、粉末、膠囊或錠劑形式,而是參入零食或飲料(斷片酒、失憶水、毒奶茶),鬆懈青少年的警覺性,並逃避警方查緝。衛生局提醒父母,孩子隨者成長環境的不同,必須從小教育,灌輸對於安全使用藥品的觀念,提醒子女進入高危險場所,如網咖、酒吧、夜店等地方,必須多加留神,應注意新型毒品可能會偽裝成為香菸、咖啡、茶包、飲料等,讓青少年誤食。環境誘惑 父母應灌輸孩子正確觀念孩子吸毒的成因多受家庭關係影響,與家庭越疏離的青少年越渴望同儕肯定及追求刺激,因此用心關懷孩子是最有效的禁毒之道。何仁琦主任建議,父母及師長可特別留意孩子是否有出現「2不3沒有」的情況,從這些徵兆觀察孩子是否有染毒的情形,並給予適當的協助 :1)情緒「不穩定」2)與家人「不互動」3)常打哈欠「沒精神」4)體重下降「沒胃口」5)不明花費變多「沒節制」毒品如成癮 治療需全面施用毒品(成癮性非法藥物)成癮,已被證實為是一種腦部功能失調的疾病,會影響個人認知功能與行為表現,且伴隨慢性及復發性病程。藥物治療是藥癮治療的方式之一,目前僅鴉片類(如海洛因)藥癮,有有效的替代治療藥物(如美沙冬或丁基原啡因),協助成癮者控制對毒品的渴求。毒品成癮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除了藥物治療的協助,也需搭配其他心理治療,乃至生活型態的改變與其他層面的復健。為協助毒品成癮者戒治,現已指定藥癮戒治機構158家,替代治療執行機構168家,以符合醫學實證之治療方式,提供藥癮者門診、急診、住院及出院後之追蹤與資源轉介等服務,此外,也有提供藥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

講座/賽斯心法的父母經

講座/賽斯心法的父母經#父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時代的父母要面對的問題往往超乎預期!努力工作想要給孩子好的生活條件,期待他們以此為基礎,好好讀書,奮發向上,未來出人頭地。有一些孩子的確順著父母的期待長大了,但是,如果碰到孩子念書不積極,甚至乾脆不想念書、不上學、沉迷電玩。父母心碎之餘,往往不知所措,除了不停的跟孩子拉鋸之外,還是拉鋸。孩子不是故意來為難父母的,孩子的狀況是跟父母約定好的這輩子共同的功課,這是賽斯心法的親子觀。至於要如何看透這樣的親子關係背後的功課?就等湛敏伶醫師帶各位好好念一回賽斯心法的父母經囉。(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主題:賽斯心法的父母經講師:湛敏伶 /賽斯身心靈診所 家醫科醫師時間:107年8月24日(五)下午2:00-4:00地點: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北分會(新北市樹林區學成路495號)洽詢: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醫學會(02) 2219-3379           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北分會(02)2679-1780

父母別自認開明!8特徵讓控制狂現形

父母別自認開明!8特徵讓控制狂現形#父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養兒育女這件事要是搞砸了,人生中的其他事情也就沒多大意義了。」──前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健康的教養方式很簡單:好好的把小孩養大,然後放他們自由。當一個健康的孩子也很簡單:玩耍、學習、長大,然後離家獨立。健康型的父母 允許孩子自由發展人格這兩種職務內容的描述都很簡單,但這兩種工作做起來卻都不容易。在健康型家庭與控制型家庭之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健康型家庭的父母允許孩子自由發展人格。控制型父母做不好保護與養育的工作。他們用鐵的紀律或朝令夕改的規定剝奪孩子的玩樂時間。他們樹立不健康的習慣,限制子女在發展獨立人格上的努力。這就是為什麼在控制型家庭長大的人,有時到了三十好幾、四十好幾或五十好幾,都還沒辦法在情感上離家獨立。下列呈現的是健康型家庭和控制型家庭之間主要的八個差異。你或許能從中看出你自己的童年經歷偏向表格的哪一邊:健康型家庭與控制型家庭的特徵 健康型家庭1)呵護的愛/•父母的愛是相對持續不斷的•孩子得到情感、關注和溫暖的肢體接觸•孩子被告知他們是有人要、有人愛的2)尊重/•父母看見並看重孩子本來的樣子•父母接受孩子的選擇3)開放溝通/•重視誠實地表達想法,而不必以特定方式說話•允許提出問題與反對意見•問題受到正視並予以解決4)情緒自由/•可以覺得難過、恐懼、生氣和高興•情緒感受被視為自然的反應而被接受5)鼓勵/•孩子的潛能受到鼓勵•孩子成功時受到褒獎,失敗時得到安慰6)前後一致的教養原則/•父母適當地設下前後一致的限制•父母以身作則•父母允許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活動有合理的控制權7)鼓勵內在生活/•孩子學會珍惜自己、疼愛自己•父母會與孩子溝通他們的價值觀,同時也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價值觀•生活中有學習、有幽默、有成長,也有玩樂8)健全的社交互動/•鼓勵與他人往來互動•父母教育孩子以開闊的視野看待外界,並對他人與社會負起責任 控制型家庭1)有條件的愛/•父母的愛被當成獎賞來給予,收回父母的愛則被當成對孩子的懲罰•父母覺得孩子是「欠他們的」•孩子必須「爭取」父母的愛2)不尊重/•孩子被當成父母的財產•父母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3)拒絕溝通/•溝通受到「不要問為什麼」、「不可以說不要」等規則阻礙•不准提出問題與反對意見•問題受到忽視或否定4)不容許有情緒/•強烈的情緒會受到阻止或壓制•情緒感受被認為是危險的5)羞辱/•孩子有受審的感覺•孩子受到的批評多過讚美6)獨斷或混亂的教養原則/•規定往往很嚴苛,而且朝令夕改•父母把自己當成指使下屬的上司•父母不准孩子有隱私7)否定內在生活/•孩子學不會珍惜自己、疼愛自己•是非對錯比求知慾或好奇心更重要•家庭氣氛感覺不自在或很混亂8)失能的社交關係/•與外人少有真誠的接觸•孩子被告知「外面每個人都很危險」•人際關係建立在父母的首肯之上(本文摘自/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橡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