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治腳氣消體臭 醋妙用還有這7種

治腳氣消體臭 醋妙用還有這7種#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醋除了可以內服,外用也很有效。醋的外用功效有以下幾項:1) 肌膚護理/ 把醋加入水中稀釋後用來洗臉,可以消除臉部細菌、保持皮膚弱酸性,也能促進臉部血液循環,恢復皮膚的光澤和彈性,達到增強皮膚活力的效用。不過這樣的方法不適用於乾性肌膚的人,因為若是醋的比例過多,將有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刺激。皮膚粗糙的人可以用5比1的比例混和醋與甘油,製成乳液,每天塗抹於臉上,就能讓臉部肌膚變得細嫩、減少皺紋。2) 養護頭髮/在水中加入醋來洗頭(500毫升的水加入200毫升的醋),可以改善脫髮、頭皮癢、頭皮屑,還能讓頭髮飄逸好整理。尤其針對染燙過後的頭髮特別有效。3) 指甲護理/將半茶匙醋加入溫水中,用來泡手或泡腳,之後再修剪手指甲跟腳趾甲,此時不僅方便修剪,也容易清除甲縫中的髒汙,指甲看起來也顯得光亮許多。4) 消除疲勞/在洗澡水中放入醋,會讓人在泡完澡後有肌肉放鬆、消除疲勞的感覺。因為醋可以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改善身體各部位因為疲勞而導致的缺氧狀態,增強人體各系統的新陳代謝,幫助排出身體中的二氧化碳和廢氣,因而能使人體獲得放鬆、消除疲勞。5) 治療腳氣病、灰指甲/白米醋有殺菌的功效,加水稀釋後用來泡腳可以治療腳氣病、灰指甲等腳部病症。由於真菌最忌酸性環境,用白醋泡腳治療腳氣病,不僅療效快,而且不容易復發;若用來治療灰指甲,雖然療效時間較長,但也能有不錯的成果。6) 改善怕冷症狀/醋有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的功效,用來泡腳可以改善怕冷症狀、祛除風濕,還能增強皮膚彈性,讓皮膚變得更光滑白嫩。7) 預防體臭/醋有殺菌的效果,能夠抑制容易滋生細菌的部位,即使流汗也不容易產生臭味。因此,若很介意腋下或腳底的臭味,可以將醋加入10倍的溫水中用來泡澡、泡腳。或是在每天一早,用沾醋的棉花擦拭腋下、清洗一下腳也很有效。(本文摘自/養生醋自己泡/世茂出版)

入秋溫差大 養生首重「潤燥養肺」

入秋溫差大 養生首重「潤燥養肺」#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生,我最近喉嚨很乾、容易乾咳,是不是感冒了?」將近    秋分時節,季節轉化晝夜溫差大,一下子比夏天還炎熱,一下子颳風接連襲台,此時人體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冷熱刺激,一旦調節失當則易遭受病邪乘虛而入,故此時期最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感冒的症狀。肺失去滋養會出現皮膚乾燥、大便乾結症狀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賴建銘指出,秋季在一年「生、長、化、收、藏」中處於「收」的階段,五行歸金,五氣中主氣為燥,在人體臟腑中屬肺。秋季易使人罹患燥病而出現乾咳少痰、口鼻乾燥等症狀。若肺失滋養也會出現皮膚乾燥、毛髮枯燥等外部器官皮毛乾燥的症狀,此外亦會出現大便乾結等症狀。秋季飲食可多吃水梨、蘋果生津養肺賴建銘醫師強調,秋季的飲食可多食一些滋潤生津養肺的食材,如:水梨、蘋果、水蜜桃、柿子、甘蔗、芝麻、木耳、愛玉、海帶、髮菜、昆布、秋葵、地瓜葉等,並且盡量避免一些辛辣炸烤食物。也可多吃山藥、蓮子、義仁等顧護脾胃的食材另外,亦建議可根據體質,使用一些中藥來搭配服用,如:沙參、麥門冬、玉竹、百合、知母、天門冬、黃精、西洋參等藥物。滋陰養肺的同時,需要有強健的脾胃做後盾,故亦可多食山藥、蓮子、薏仁、大棗、栗子等固護脾胃的食材。    最後賴建銘醫師提醒,秋天起居養生也很重要,宜早睡早起、適當戶外運動、保持樂觀情緒、收斂神氣以使內心安寧、早晚添加衣物勿著涼、多喝開水來補充津液。

講座/蔬食排毒講座

講座/蔬食排毒講座#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大環境劇烈變化,維持健康成為人人關心的議題。養生已經成為現代人享受生活的一部分,營養排毒療法能從平日培養,要如何吃的健康,就讓養生專家一一解密!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是養生專家同時也是抗癌成功者,將於9/2下午2-4點於南港展覽館1館5樓502,教導民眾如何透過蔬果汁中的植物能量獲取全方位健康平衡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蔬食排毒講座時間:106年9月2日 下午2-4點地點:南港展覽館1館5樓502(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洽詢:連婉君02- 2655-7166分機360報名網址:https://goo.gl/B4NJMd 

猝死年輕化 養生預防很重要

猝死年輕化 養生預防很重要#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目前臨床上很多的猝死案件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且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根據衛生單位的統計結果,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的比例卻越來越高,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為預防疾病發生 應培養養生觀念許順菖醫師表示,推論這些情況背後的原因,似乎與〝代謝症候群〞有密切相關,它是一種疾病前期的觀念,雖尚未需要到治療的程度,但卻有可能引起嚴重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發生。而代謝症候群本身又與〝肥胖〞有正相關,所以很多原本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當體重下降時,這些代謝性的異常就會隨之改善。為預防疾病發生,應在年輕時培養養生觀念,傳統醫學極為重視養生,十分強調〝未病〞的觀念,在此提供養生最簡單的方式: 1) 充足睡眠/睡眠時間不足或品質不佳與肥胖有明顯相關,原因是它會影響正常內分泌功能,導致代謝的低下與食慾的增加。充足的睡眠時間需有7~8小時,且要配合自然界與生理時鐘之運行,達到最有效率之休息。2) 適當飲食/注意適度的熱量與均衡。養生應該是要少吃什麼東西對身體比較好,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多吃某些東西就是養生的話,往往會讓身體遭受更大的傷害而不自知。3) 多做運動或勞動/可增加身體消耗熱量的機會,畢竟大多數的人平常都以低耗能的工作為主,且長坐久臥對身體氣血循行而言都是不利。4) 心理的調適/許順菖醫師表示,壓力甚至於影響到正常作息與生理功能,因此,如何自我的調適就變得重要,關於這方面可以請教心理專家或醫師,否則心理上的失控容易導致異常的飲食或是睡眠,反而造成嚴重的體重上升或是代謝低下。 5) 體重的控制/台灣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都是體重過重,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患有代謝症候群,因此,只要將體重控制下來,將來就能免於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之威脅。 許順菖醫師表示,〝預防醫學〞為近年來開始被大家所重視,它與傳統醫學中所提到的〝養生〞觀念不謀而合,畢竟該如何防患未然才是醫學上最重要的一環。

大腦常卡關?養生補腦這樣做!

大腦常卡關?養生補腦這樣做!#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步入中年後,忘東忘西的症狀是不是越來越嚴重?網紅夏德萱利用社群記錄失智爺爺「老夏」的日常,除了溫馨感人的互動,也讓我們更加清楚看到記憶力大幅衰退比起體力不支更令人感到恐慌。由於阿茲海默症多發生於65歲後,逆轉老化的關鍵在於維持腦部活力,人類腦細胞中的唾液酸含量是其它動物腦細胞的2~4倍,提高大腦神經細胞突觸的反應速度,從而促進記憶和智力的發育。防失智 40歲就要開始保養食療養生補腦,銀杏被認為是減緩腦部退化、加強注意力的首選,但對於銀杏到底可不可以預防失智?專業醫師表示,其實銀杏對於增加記憶力、防失智症並無顯著供效。另外,「以形補形」也一直是國人食補的迷思,事實上,動物腦並沒有強化記憶力、增強腦力的功效,民眾吃多恐會導致身體負擔。「大腦使用量高的人應該40歲就開始保養!」燕窩品牌營運長王靜美表示,現今食物的污染源非常多,也相當複雜,純淨的燕窩是優質的營養品及保健品。建議年紀大的民眾攝取的量要比年輕人多1/3,積極保養,才能減少記憶流失的機會。大腦退化是唾液酸轉化酶的活性減少此外,唾液酸是神經細胞信息傳遞的重要物質,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被發現血清中唾液酸轉移酶的活性減少,並影響到連結在血清醣蛋白的唾液酸,因此有記憶退化困擾的民眾可藉由補充燕窩延緩大腦反應退化。「阿茲海默症」號稱腦中的橡皮擦,患者腦中對於相關人事物的記憶會逐漸被擦拭乾淨,若有記憶差、迷路、憂鬱、說過的話馬上忘等困擾等警訊,民眾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早期發現失智症接受治療才能減緩病情惡化。

抗老養生 飲食運動4原則要掌握!

抗老養生 飲食運動4原則要掌握!#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養生必須重視個人「特殊性」,也就是針對不同的狀況,實行不同的養生原則。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中醫常說的「逆者正治」──相反矯正原理。也就是說,如果因長期多吃、少動而生病,就要改變生活習慣,改成少吃、多動;反之亦然,就能重返健康。掌握健康 記得遵守吃、動原則 了解飲食及運動間的關係後,很多人仍不了解自己究竟該「吃」及「動」多少?我建議,可先參照下方的方法,建立一套能遵守的標準並實行,之後再依身體狀況慢慢調整。每個人的背景因素皆各不相同,須謹慎拿捏「吃」和「動」的分量,切記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適度「吃」與「動」,最健康!運動及飲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吃及動也是一門學問,過與不及都不好,下列原則請務必做到。「吃」的原則/1) 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的比例要維持3:1,若胃腸不好,高纖和寡糖含量較高的食材,如燕麥、地瓜等需控制分量。2) 素食者在選擇食物時,全榖類要搭配蔬菜,並與蛋白質的分量維持在3:1,也別忘了每天至少攝取15cc 以上的好油,如冷壓橄欖油。3) 每餐飯至少吃半小時,細嚼慢嚥到自然吞下,感到8 分飽時就該停止,如果出現打嗝,表示已太飽,就別再吃了。4) 沒吃什麼卻常打嗝,表示胃腸太虛弱或有發炎跡象,必須改為「少量多餐」,接受治療後才能正常飲食。「運動」的原則/1) 運動量要適中,以運動完後精神轉佳,不會疲倦、衣服不會全部溼透為原則,若運動後1、2 天內感到疲倦,代表運動量太大了。2) 跑步、騎長程腳踏車都是屬於較激烈的運動,只適合原本身體就不錯的人,但仍不可過量。3) 稍微運動就大量流汗、衣服全濕者,並非排毒良好、代謝旺盛,長久下來必生大病,須立即接受治療。4) 稍微動一下就累的人,代表身體太虛或營養不良,要先調養好或分階段慢慢訓練。(本文摘自/五代中醫《下》養生解毒50招/采實文化出版)

養生粽藏危機?5大族群要注意

養生粽藏危機?5大族群要注意#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傳統肉粽潛藏高熱量、高油脂、高膽固醇的危機,更容易熱量爆表、增加體重、消化不良,養生健康粽標榜少油健康,然而養生粽真的適合每個人嗎?特殊族群應該謹慎選擇養生粽,才能在滿足口腹之慾之餘兼顧美味健康,以下5大族群要注意:1) 腎臟病患者 /烏日林新醫院營養師林宜德表示,不少健康養生粽將糯米換為含糙米、燕麥的五穀米,對腎臟病患者來說會造成極大的負擔。原因是五穀米含有高磷、高鉀,對於腎功能代謝不佳的民眾,容易在體內累積過多的磷,如此一來容易導致血管硬化,甚至是心肌梗塞,反而影響健康。2) 最近進行腸胃手術的人 /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魏宏宇表示,近期有進行腸胃手術的人,術後調理階段建議採取多日低渣飲食,這時如果食用傳統肉粽,或者膳食纖維偏高的五穀粽,反而會造成腸胃負擔,對術後復原無幫助,建議這類族群的民眾,與家人一同歡慶端午佳節時,別忘了還是要忌口,不吃粽子為宜。3) 消化功能不好者 /傳統粽子內的糯米因黏性高,容易產生脹氣、消化變慢,而五榖健康粽因屬粗纖維,對於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會造成腸胃不適。傳統粽子為追求美味包有高脂、高鹽的內餡,也會降低腸胃的消化速度,刺激更多胃酸分泌,反而造成胃潰瘍。建議一餐吃一顆粽子為限,食用時細嚼慢嚥避免消化不良。4) 尿酸高或痛風者 /健康粽的食材選擇上會建議將五花肉換成瘦肉或海鮮,但對於尿酸高或痛風患者,食用干貝、鮑魚或花枝等高普林食材,可能造成尿酸升高,建議在食用肉粽時,應盡量避開這些地雷食物,以免引起痛風發作。 5) 糖尿病患者 /對於糖尿病患者若是食用一般糯米包的粽子,容易造成血糖飆高,可食用由五穀雜糧米製成的粽子,建議一餐不超過一顆為限,但糖尿病患者若有合併腎病變,則不適合食用五穀養生粽;另外熱量低的鹼粽,糖尿病患者建議少沾糖食用,並適量攝取,避免血糖控制不佳。淺嚐搭配蔬菜一起食用魏宏宇主任建議,家中包的肉粽可酌量控制鹽份及油脂,若為外面購入的肉粽則要適量食用,可採分食的方式淺嚐即止,同時可搭配蔬菜一起食用,有助於營養均衡。飯後吃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如鳳梨、木瓜、香蕉、奇異果,幫助消化又能促進腸胃蠕動。享用完粽子搭配散步、適度運動,歡度佳節之餘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糯米換黑米 一顆粽可減200大卡

糯米換黑米 一顆粽可減200大卡#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端午節要到了!針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粽子,如何吃得健康又無負擔呢?選用「米中之王」黑米入粽,搭配新鮮、天然食材「黑米養身粽」一顆只有300大卡,比起傳統肉粽不但有抗氧化、花青素的營養價值,讓民眾在端午節也能健康吃粽無負擔。 黑米比糯米含有更多的花青素與膳食纖維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古晉瑜表示,黑米養身粽一顆僅300大卡。特別選用的黑米,號稱「米中之王」,比一般糯米含有更多的花青素與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E、維生素B12。維生素E、維生素B12不但對於心血管保護及抗氧化很有幫助,搭配圓糯米更能讓高纖的黑米平衡口感。內餡則搭配天然食材,猴頭菇、鈕扣菇、栗子等,記得也要以「滷」取代「炒」的烹調方式,減少油脂的攝取,完成高抗氧化、豐富花青素、高纖維及優質蛋白質的營養素粽。 甜鹼粽、鹹肉粽都要適量攝取古晉瑜營養師表示,市面上的粽子選擇性多,別小看了粽子驚人的熱量,一顆普通份量的粽子,常見內餡有肥滋滋的「滷肉」、蛋黃,熱量就逼近500大卡,即使是甜鹼粽,當作甜點吃也要注意熱量攝取。古晉瑜營養師提醒,粽子一天以一顆為上限,搭配蔬果類食用,增加纖維質含量的攝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