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簡單動手做 養生再也不困難

簡單動手做 養生再也不困難#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確保身體健康,維持健康飲食和良好消化系統。如消化系統出現功能失調,身體的細胞和組織無法正常運作,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站在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角度來說,是把飲食法置於首要地位。在很久之後,由鑽研吠陀經典的希臘人——希波克拉底,西方醫學之父說:「讓食物成為您的藥物;讓您的藥物即是您的食物」和「吃進肚子的東西,形成了這樣的我們」。注重食物純淨天然食物應該要新鮮現做(不要買已經煮好的或冷凍的),如果是熟食,最好在家裡製作。食物,責無旁貸地照料著我們生活,只要求能被尊重。將手機、電腦、電視和其他所有東西,都放一邊吧!就只是吃吧!讓食物喚醒所有感官。了解並重新感受吃進什麼,讓食物在嘴裡融化,不同的滋味蔓延開來;欣賞盤裡食物,其色澤、擺盤!用完餐利用幾分鐘時間審視感覺。自然而然,將會開始重新體認到,所選擇食物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簡單照著做 綠扁豆南瓜咖哩湯〔4人份 準備時間:10分鐘 烹調時間:40~50分鐘〕〔作法〕Step1平底鍋放入香料籽和酥油,再將切成片洋蔥炒至金黃Step2洗淨所有蔬菜,需去皮蔬菜先削好。將蔬菜切成塊狀Step3將蔬菜、湯塊和1公升過濾水,放入平底鍋,再加乾燥綠扁豆。Step4攪拌後,加入磨好生薑泥和薑黃泥,邊攪拌邊放馬德拉斯咖哩粉、咖哩葉和阿魏粉Step5湯煮滾後轉小火繼續煮20分鐘,偶爾攪拌一下。Step6待蔬菜湯稍涼,用手持式電動攪拌棒將湯中食材稍微打碎,保留一些蔬菜塊。Step7將湯靜置數小時,食用前重新加熱。(本文摘自/阿育吠陀養生湯/橡實文化) 

喝開水也能減肥?怎麼可能!

喝開水也能減肥?怎麼可能!#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當人感到口渴,需要立即補充水分時,往往為了好喝或方便,就在販賣機或便利商店直接購得飲料,卻未意識到含糖飲料帶給身體過多能源與負擔。我認為最佳的飲料就是白開水,而且是跟身體體溫接近的37。C 左右白開水。曾聽過日本演藝圈流行喝開水減肥,「喝開水也能減肥?怎麼可能!」白開水 最健康的飲料!當你開始習慣白開水,就不會想喝其他飲料。所以,對於已經習慣喝飲料的人,建議你在口渴想喝飲料前,先喝一杯300cc左右溫開水,立刻為你解渴外,想喝飲料慾望也會得到緩解。解身體渴,尤其以喝與自己體溫接近的溫開水,效果最為明顯。中醫大老告訴我說,溫水是養生最重要元素!喝白開水 痛風也可能會消失喝溫開水比冰開水或冰飲料更容易解渴,緩解飢餓感,讓身體減重外,甚至連痛風問題也一併消除了。多喝溫開水後,排汗與排尿更頻繁,身體容易將醣的代謝副產物、尿酸等隨尿液排出。尤其在減重初期,主食為脂肪與蛋白質,身體進入某種程度酮代謝,不好副產物也比較能隨尿液排出。美國伊利諾大學的安路彭教授(Prof. Ruopeng An), 2016年發表一篇喝白開水對人體影響的論文,內容是關於從2005 年到2012年間,檢驗18,300位美國成年人飲食習慣與身體健康,發現多喝開水確實可以減少身體對糖分、鈉與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最有趣的是,多喝白開水者在數據上顯示可以顯著地減少1%卡路里攝取,可能是因為減少喝含糖飲料與吃零食的行為,這些現象對於男性、年輕人與中年人都有特別明顯的影響。(本文摘自/歐吉桑的大數據減重計畫/遠流出版)  

促進循環 這時節注意背部保暖就對了

促進循環 這時節注意背部保暖就對了#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雪小到,大雪大到,冬至過十工烏魚就沒了。」(烏魚從小雪開始出現,大雪時更多,但冬至過後十天,烏魚量便大幅減少。)冷空氣活動頻繁 多食小麥粥、大棗粥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多在每年陽曆十一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小雪是寒潮和強烈冷空氣活動頻繁的節氣。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此時節的飲食調養不容忽視,膳食搭配得宜,可以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容易導致疾病和早衰。食物烹調可多燉食,保持營養成分不流失,建議多食熱粥,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白蘿蔔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注意背部保暖 更能達到溫通經脈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因此要養精蓄銳,為第二年春天做準備。日常作息應早臥晚起、睡眠充足。外出時,體質弱的人最好穿高領、高腰的服裝,並注意腳部保暖,睡前多用溫熱水泡腳、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為養生最佳方法。此外,冬天常晒太陽,注意背部保暖,更能達到溫通經脈的作用。小雪節氣中,天氣經常陰冷晦暗,人們的心情也易受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抑鬱。古人云:「靜者壽,躁者夭。」保持精神安和、心神寧靜,可使精氣神內守而不失散,為自己的健康加分。(本文摘自/寶中醫的易筋操/大是文化)

立冬養生清熱 這樣吃就對了

立冬養生清熱 這樣吃就對了#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立冬田頭空。」(立冬節氣時,此時水稻收割已全部結束,所以田裡空空。)立冬,多在每年陽曆十一月七日或八日。隨著立冬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補冬應根據自身情況 不可盲目亂補人類雖沒有冬眠,卻有補冬的習俗,立冬時特重食補,用以補充元氣、抵禦冬天的嚴寒。遵循「秋冬養陰」、「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應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千萬不可盲目亂吃。冬天可多吃薯類搭配青菜冬天是蔬菜的淡季,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富含維生素C、B及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蔔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搭配一些青菜、豆腐、木耳等,營養更豐富。此外,還應選擇大白菜、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一日三餐的蔬果要經常更換,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立冬後運動以靜態為主起居調養上,應早睡晚起,日出方作,確保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運動應以靜態為主,可在日出後於向陽處,在晨光下做易筋操等,便能感到舒適愉悅。(本文摘自/寶中醫的易筋操/大是文化)

治腳氣消體臭 醋妙用還有這7種

治腳氣消體臭 醋妙用還有這7種#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醋除了可以內服,外用也很有效。醋的外用功效有以下幾項:1) 肌膚護理/ 把醋加入水中稀釋後用來洗臉,可以消除臉部細菌、保持皮膚弱酸性,也能促進臉部血液循環,恢復皮膚的光澤和彈性,達到增強皮膚活力的效用。不過這樣的方法不適用於乾性肌膚的人,因為若是醋的比例過多,將有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刺激。皮膚粗糙的人可以用5比1的比例混和醋與甘油,製成乳液,每天塗抹於臉上,就能讓臉部肌膚變得細嫩、減少皺紋。2) 養護頭髮/在水中加入醋來洗頭(500毫升的水加入200毫升的醋),可以改善脫髮、頭皮癢、頭皮屑,還能讓頭髮飄逸好整理。尤其針對染燙過後的頭髮特別有效。3) 指甲護理/將半茶匙醋加入溫水中,用來泡手或泡腳,之後再修剪手指甲跟腳趾甲,此時不僅方便修剪,也容易清除甲縫中的髒汙,指甲看起來也顯得光亮許多。4) 消除疲勞/在洗澡水中放入醋,會讓人在泡完澡後有肌肉放鬆、消除疲勞的感覺。因為醋可以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改善身體各部位因為疲勞而導致的缺氧狀態,增強人體各系統的新陳代謝,幫助排出身體中的二氧化碳和廢氣,因而能使人體獲得放鬆、消除疲勞。5) 治療腳氣病、灰指甲/白米醋有殺菌的功效,加水稀釋後用來泡腳可以治療腳氣病、灰指甲等腳部病症。由於真菌最忌酸性環境,用白醋泡腳治療腳氣病,不僅療效快,而且不容易復發;若用來治療灰指甲,雖然療效時間較長,但也能有不錯的成果。6) 改善怕冷症狀/醋有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的功效,用來泡腳可以改善怕冷症狀、祛除風濕,還能增強皮膚彈性,讓皮膚變得更光滑白嫩。7) 預防體臭/醋有殺菌的效果,能夠抑制容易滋生細菌的部位,即使流汗也不容易產生臭味。因此,若很介意腋下或腳底的臭味,可以將醋加入10倍的溫水中用來泡澡、泡腳。或是在每天一早,用沾醋的棉花擦拭腋下、清洗一下腳也很有效。(本文摘自/養生醋自己泡/世茂出版)

入秋溫差大 養生首重「潤燥養肺」

入秋溫差大 養生首重「潤燥養肺」#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生,我最近喉嚨很乾、容易乾咳,是不是感冒了?」將近    秋分時節,季節轉化晝夜溫差大,一下子比夏天還炎熱,一下子颳風接連襲台,此時人體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冷熱刺激,一旦調節失當則易遭受病邪乘虛而入,故此時期最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感冒的症狀。肺失去滋養會出現皮膚乾燥、大便乾結症狀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賴建銘指出,秋季在一年「生、長、化、收、藏」中處於「收」的階段,五行歸金,五氣中主氣為燥,在人體臟腑中屬肺。秋季易使人罹患燥病而出現乾咳少痰、口鼻乾燥等症狀。若肺失滋養也會出現皮膚乾燥、毛髮枯燥等外部器官皮毛乾燥的症狀,此外亦會出現大便乾結等症狀。秋季飲食可多吃水梨、蘋果生津養肺賴建銘醫師強調,秋季的飲食可多食一些滋潤生津養肺的食材,如:水梨、蘋果、水蜜桃、柿子、甘蔗、芝麻、木耳、愛玉、海帶、髮菜、昆布、秋葵、地瓜葉等,並且盡量避免一些辛辣炸烤食物。也可多吃山藥、蓮子、義仁等顧護脾胃的食材另外,亦建議可根據體質,使用一些中藥來搭配服用,如:沙參、麥門冬、玉竹、百合、知母、天門冬、黃精、西洋參等藥物。滋陰養肺的同時,需要有強健的脾胃做後盾,故亦可多食山藥、蓮子、薏仁、大棗、栗子等固護脾胃的食材。    最後賴建銘醫師提醒,秋天起居養生也很重要,宜早睡早起、適當戶外運動、保持樂觀情緒、收斂神氣以使內心安寧、早晚添加衣物勿著涼、多喝開水來補充津液。

講座/蔬食排毒講座

講座/蔬食排毒講座#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大環境劇烈變化,維持健康成為人人關心的議題。養生已經成為現代人享受生活的一部分,營養排毒療法能從平日培養,要如何吃的健康,就讓養生專家一一解密!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是養生專家同時也是抗癌成功者,將於9/2下午2-4點於南港展覽館1館5樓502,教導民眾如何透過蔬果汁中的植物能量獲取全方位健康平衡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蔬食排毒講座時間:106年9月2日 下午2-4點地點:南港展覽館1館5樓502(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洽詢:連婉君02- 2655-7166分機360報名網址:https://goo.gl/B4NJMd 

猝死年輕化 養生預防很重要

猝死年輕化 養生預防很重要#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目前臨床上很多的猝死案件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且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根據衛生單位的統計結果,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的比例卻越來越高,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為預防疾病發生 應培養養生觀念許順菖醫師表示,推論這些情況背後的原因,似乎與〝代謝症候群〞有密切相關,它是一種疾病前期的觀念,雖尚未需要到治療的程度,但卻有可能引起嚴重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發生。而代謝症候群本身又與〝肥胖〞有正相關,所以很多原本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當體重下降時,這些代謝性的異常就會隨之改善。為預防疾病發生,應在年輕時培養養生觀念,傳統醫學極為重視養生,十分強調〝未病〞的觀念,在此提供養生最簡單的方式: 1) 充足睡眠/睡眠時間不足或品質不佳與肥胖有明顯相關,原因是它會影響正常內分泌功能,導致代謝的低下與食慾的增加。充足的睡眠時間需有7~8小時,且要配合自然界與生理時鐘之運行,達到最有效率之休息。2) 適當飲食/注意適度的熱量與均衡。養生應該是要少吃什麼東西對身體比較好,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多吃某些東西就是養生的話,往往會讓身體遭受更大的傷害而不自知。3) 多做運動或勞動/可增加身體消耗熱量的機會,畢竟大多數的人平常都以低耗能的工作為主,且長坐久臥對身體氣血循行而言都是不利。4) 心理的調適/許順菖醫師表示,壓力甚至於影響到正常作息與生理功能,因此,如何自我的調適就變得重要,關於這方面可以請教心理專家或醫師,否則心理上的失控容易導致異常的飲食或是睡眠,反而造成嚴重的體重上升或是代謝低下。 5) 體重的控制/台灣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都是體重過重,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患有代謝症候群,因此,只要將體重控制下來,將來就能免於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之威脅。 許順菖醫師表示,〝預防醫學〞為近年來開始被大家所重視,它與傳統醫學中所提到的〝養生〞觀念不謀而合,畢竟該如何防患未然才是醫學上最重要的一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