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薑黃怕光 隔絕光害效果更佳

薑黃怕光 隔絕光害效果更佳#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薑黃素對健康頗有助益,然而市面上薑黃素相關食品琳瑯滿目,價格落差也很大,常讓民眾眼花撩亂,薑黃素來自薑黃,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薑黃素品質、薑黃素濃度。薑黃達人戴茂良提醒,千萬不要讓薑黃粉接觸塑膠用品,薑黃中的油脂會與塑膠產生交互作用,只要2星期到1個月,其中的塑化劑就可能進入產品當中。薑黃素濃度較高 養生效果較佳​戴茂良指出,一般民眾購買薑黃產品時,多以價格為首要考量指標,事實上,薑黃產品重要的關鍵在於薑黃素濃度多寡,從薑黃品種、採收時機、加工方式等,都深深影響薑黃素濃度。民眾選購薑黃素產品時,一定要確認薑黃素濃度多寡,薑黃素濃度較高,養生效果較佳。戴茂良分析,薑黃種類當中,以紅薑黃、秋薑黃為主流,有些人將薑黃洗乾淨,曬乾,切一切再磨成粉,也有人是以高溫烘焙,這些加工方式都可能影響薑黃素濃度,若以低溫烘焙方式,薑黃素濃度較能維持穩定。另外,種植薑黃時,必須等所有葉子都乾枯才採收,薑黃素濃度才會比較高,一旦採收時機不對,薑黃素濃度也會變少。薑黃顏色長時間保持鮮豔 要提高警覺​前一陣子,薑黃相關產品含重金屬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戴茂良對此表示,有些薑黃品種看起來顏色較暗,因此部分薑黃素廠商就會添加一些人工色素、化學添加物等,以提升賣相,因此便衍生重金屬問題。薑黃素是一種天然色素,很怕光,大約1個星期到1個月就會逐漸褪色,民眾若發現薑黃顏色長時間保持鮮豔,就要提高警覺。戴茂良補充,裝薑黃素的罐子也很重要。由於薑黃素怕光,因此瓶罐必須可以阻隔光線傷害,薑黃素濃度較不會受影響。(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簡單自我療癒 不吃藥也能好

簡單自我療癒 不吃藥也能好#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過去,我一直誤以為只能在睡眠中暗示患者,所以總是試圖讓他們入睡,自從發現沒那個必要後,我就不再這麼做了,以避免患者每次被告知要進入睡眠狀態時,都會感到恐懼不安,這會讓他不由自主地產生非自願性的抗拒。告訴病患不會讓他睡 反會得到信任反之,如果你告訴病患說你不會讓他睡著,因為本來就沒那個必要,這反倒會得到對方的信任,整個過程他會聽從你的指令,不會感到害怕或產生不可告人的想法,如果這不是患者第一次進行暗示試驗,患者或許會被你單一而沒有變化的聲音安撫,進入深層的睡眠,而且醒來時會很驚訝自己睡著了。如果有人對此抱持懷疑¬¬──一定會有,我會對他們說:「到我這邊來,看看我們做了些什麼,你會被事實說服。」千萬不要認為只有用我所說的方法才能進行自我暗示,那些不知道什麼是自我暗示,也沒有任何準備的人,其實也可以進行暗示,比方說,醫師只憑自己的頭銜就能對患者產生暗示性的影響。激發自我暗示 還是可以治癒如果醫師告訴患者自己愛莫能助,他的問題已經無藥可醫,就會在患者心裡激發自我暗示,將可能導致極慘痛的後果,但如果醫師告訴患者病情確實很嚴重,不過,只要透過照顧、時間和耐心,還是可以治癒,有時候、甚至經常會在患者身上看到令人驚訝的結果。再舉一個例子:如果醫師在幫患者檢查、診斷之後,開了處方卻沒有任何的說明,那麼,這個處方的效果便不會太大,反之,醫師要是向患者解釋每種藥物必須在什麼情況下服用,會產生什麼效果等等,則這些藥物的效果幾乎都能夠顯現出來,如果這裡有醫師或藥劑師同行的話,我希望他們不要把我當作敵人。重視衛生條件和養生方法就能痊癒其實,我希望有關暗示的理論和實際研究能列入醫學院課程,這對患者和醫師本身都有極大好處,另一方面,在我看來,每次患者去看病時,醫師都該開給他藥物,即使沒有這個必要──患者去看病,其實是想被告知有什麼藥可以治癒他的病,他不知道,也許只要注意自己不太重視衛生條件和養生方法就能痊癒──他想到的只有藥物!如果醫師只告訴患者如何養生,而不開立藥物,患者一定會感到不滿,他會認為,自己特地跑來請教醫師,卻得不到任何幫助,因此會轉而去找其他醫師。(本文摘自/暗示療法的奇蹟:一種喚醒你內在身心療癒的力量,效果非常驚人!/柿子文化出版)

雙手460萬細菌!洗手60秒才有效

雙手460萬細菌!洗手60秒才有效#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養生之道在洗手!在我們的周遭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不論是在門把、扶手、桌面還是電梯按鈕,更別說接觸這些物品的手,依據疾病管制署資料表示,雙手約有39,000~4,600,000隻細菌,而這些還不包括病毒。病毒附著 透過黏膜入人體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感染科羅景霳醫師表示,物品上會有這些細菌,其實有一部分是人自己造成的,以流行性感冒為例,當一個人患有流感時,口鼻分泌物充滿病毒,當咳嗽或打噴嚏沒遮住口鼻,病毒就附著在物體的表面,或者是咳嗽、打噴嚏時用手遮口鼻,病毒就會附到他的手上,再藉由他的手傳到周遭環境。當這些細菌或是病毒附著在物體表面時,它們會存活一段時間,等待機會跑到人的雙手上,進而透過黏膜進到人體而造成疾病,我們常說「病從口入」,這樣看來「病由手入」也許會比較貼切,唯有透過洗手,才能夠將手上的微生物有效的去除掉。內外夾弓大立腕 搓洗40~60秒疾病管制署洗手口訣:「內(手掌)、外(手背)、夾(指縫間)、弓(指背)、大(大拇指)、立(指尖)、腕(手腕)」,整個過程需要搓洗40~60秒,才算是有效的洗手,洗完手後,利用擦手紙或是烘手機把手弄乾,相對於乾燥的手,潮濕的手更容易得到微生物,如果洗手後沒有把手擦乾,先前的洗手就是做白工。若水和肥皂難以取得,使用乾洗手液也可以有效地清除手上的微生物,當使用乾洗手液時,也是要運用「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原則洗手,搓洗的時間約20~30秒,但是乾洗手液,在面對諾羅病毒和腸病毒時效果較差,所以還是需要利用水和肥皂來洗手。進食前、如廁後 勤洗手如果在關鍵的時刻洗手,更能達到保護自己的效果,比如進食前、如廁後、接觸幼兒前、擤鼻涕後以及接觸病人前後,而且在接觸口腔、鼻腔和眼睛之前也是需要洗手,避免病菌透過黏膜進到身體裡,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應勤洗手。

平衡生活 吃的樂活 舒食概念新崛起

平衡生活 吃的樂活 舒食概念新崛起#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步調快,飲食不規律加上運動量少,長期下來身體累積不少毒素,除了造成容易疲勞、體力變差、新陳代謝變慢等生理症狀出現,有時還會影響到心理層面,如易情緒化、集中力下降等。所以除了休閒和工作需要平衡,就連飲食也吹起一股「樂活風」。新鮮蔬果、少調味 回歸食物根本現代人在乎身體健康,重視飲食均衡與飲食習慣,在「吃」上面可說是下足了功夫。日前歐美盛行的「蔬果汁輕斷食方法」可說是大受民眾歡迎,可見只要是與健康相關的飲食方法廣為民眾所接受的。目前坊間也開始有餐廳主打健康蔬食為主的料理,更有推廣「舒食」理念的團體,強調每週至少選1-2天以蔬果、少調味的餐點作為主食,回歸食物的原味,吃進營養素,定期讓體內「環保一下」。多年奉行舒食養生的臺北醫學院公衛研究所韓柏檉教授,對於推廣舒食理念不遺餘力,韓教授不僅是環境毒物領域的學者,更是台灣菸害防治的重要推手,近年來他四處奔波,推廣舒食理念,深受民眾喜愛。但現在看似健康幽默的韓教授,曾經也因罹患肝癌,並因癌細胞轉移,經歷各種癌症治療,才控制住病情。罹癌後再出發 發展屬於自己的舒食方式因為這樣的經驗,讓原本就重視養生韓教授,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環境與方式,現在他力行的「舒食」概念,以新鮮蔬果、五穀根莖類和堅果為主的飲食方法,然而實際上,想要每天攝取足量的蔬果,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因此韓教授自行提倡的「舒食」不僅兼具營養,也製作方便,更能讓全家人都吃得開心健康。為了讓民眾更認識與了解「舒食」概念與製作方法,韓教授將於2016年5月14日,下午14:00-16:00,於台大集思會議中心B1國際廳,舉辦免費健康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共襄盛舉。

全身肌肉動起來 找回青春肉體

全身肌肉動起來 找回青春肉體#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談如何運動之前,我一定要讓讀者知道肌肉的重要性。一般人只知道肌肉發達的人,日常生活比較有力氣、不容易受傷,能做家事、搬重物、行走跑跳等。其實,肌肉在抗老化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有儲存血糖、調節血氧、提高新陳代謝率等作用。肌肉的抗老作用1)儲存血糖:肌肉在收縮時,會把血糖從血管帶進肌肉細胞內轉換成肝醣。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鍛鍊肌肉可以讓血糖比較穩定,而且肌肉內的肝醣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就會讓人比較有耐力、有體力、有衝勁。反之,肌肉萎縮、肥肉充斥的人,就顯得無精打采,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2)調節血氧:肌肉裡面含有肌原蛋白(myoglobin),平時可以儲存氧氣,當血中氧氣不足時,它會釋放氧氣到血液中,以免血氧不足,造成頭暈、眼花等症狀。由於肌肉可以儲存氧氣,收縮時不需要完全依賴血液中的氧氣。也就是說,肌肉愈多的人,含氧量就愈充足,全身的生化反應愈有效率,不但愈有體力,各大器官也愈健康。3)提高新陳代謝率:肌肉多的人新陳代謝較高,體溫高,比較不怕冷。反之,肥肉多看起來好像可以保暖,但事實上新陳代謝較低,體溫低,比較怕冷,也就容易生病。而且肌肉愈多,愈容易燃燒脂肪,愈不會有多餘的肥肉。所以想要減肥的人,一定要想辦法增加全身的肌肉量。對減肥者來說,最重要的運動絕對不是跑步,而是肌肉訓練。4)保護關節:若是肌肉無力,關節就容易扭傷或脫位,因此核心肌群、關節旁的小肌肉都必須強壯健康,才能避免關節扭傷或閃到腰。如果老人家的肌肉強壯,加上關節靈活,就不容易跌倒,也比較容易保持體能狀態。(本文摘自/做對3件事,年輕20歲/天下文化)

芭樂5大好處 消除疲勞、降血糖都有效

芭樂5大好處 消除疲勞、降血糖都有效#養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降壓消脂+預防動脈硬化。別名/芭樂、番稔、花稔、番桃、天漿、金罌食療功效/防治癌症、健胃養腎、消炎止瀉適用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不適用者/腎臟病患者、長期便祕者勿食用未熟番石榴番石榴食療效果1)番石榴能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番石榴含有極豐富的維生素,1顆番石榴即能滿足人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預防自由基侵害血管,並將膽固醇分解成膽酸,再隨廢物一起排出體外,以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心血管疾病。維生素C也有助於製造代謝脂肪的胺基酸,缺乏維生素C的人,血液中也會積存較多的中性脂肪。番石榴中的纖維質,能抑制腸胃吸收醣類和脂肪、延緩血糖上升,對於三高患者來說,番石榴無疑是最佳水果。2)番石榴葉能降血糖、血脂?過去婦女即有人用番石榴葉治療皮膚病、咳嗽、喉痛或腹瀉。番石榴葉味甘澀、性平,它當中的多酚成分經許多研究指出,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防癌等功效,同時還能迅速消除疲勞。如果想自行摘採番石榴葉泡茶,須避免高溫烹煮,以免破壞有效成分。現已有業者將番石榴芯葉烘乾,不僅香氣獨特,還具有養生功效。只是番石榴葉不能代替降血糖藥物,患者仍須遵照醫囑治療。3)飯前吃番石榴能幫助減肥?1顆番石榴的熱量只有150卡,低於1碗飯的熱量,且豐富的粗纖維能帶來充分的飽足感。飯前吃番石榴,可以減少食量,纖維質也能刺激腸胃蠕動,排除腸道中的毒素、廢物,並減少脂肪吸收。雖然番石榴熱量低、營養高,仍不宜取代正餐。水果雖然容易飽足,卻也容易有飢餓感,而且光吃水果會使營養攝取量失衡。想減肥最好還是以水果搭配正常但減量的餐飲為宜。健康達人保健室損傷的番石榴不能食用嗎?(○) 對1)果實在搬運或儲藏過程中,若受到損傷容易腐壞發霉,因為果實富含水分,細菌或黴菌很快就會擴散至整顆果實,所以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也最好整顆丟棄,莫為了省錢而丟了健康。2)番石榴表面出現黑斑還有另一種可能-番石榴炭疽病。雖說若不慎食用炭疽真菌的孢子對人體不會有影響,但口感已大受影響,選購時還是避免為宜。番石榴外皮酸澀,削去再吃較好?(╳)錯1)番石榴的表皮,含有許多維生素C,若削掉這層綠皮,不但會損失維生素C,降低番石榴的抗氧化作用,也會影響防癌功效。2)購買較軟的番石榴,應小心清洗,若表皮在清洗時破損,會讓髒汙流進果肉中,也容易將寶貴的維生素C洗掉,清洗時務必輕柔,別讓外皮受損。3)番石榴的表皮易因碰撞造成損傷,不應貪便宜而選購,以免將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吃下肚。營養師小叮嚀番石榴醃漬後還有營養價值嗎? 1)醃製番石榴的過程是先用鹽水煮至土黃色,去除澀味並軟化質地,撈起瀝乾後塗抹梅子粉和砂糖,再於容器中倒入冷水淹過番石榴,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取出切片食用。2)另一種較簡單的方式是直接將番石榴切塊,沾梅粉後放入保鮮盒,靜置冰箱一夜後就能入味。3)醃漬的番石榴的確能去除澀味,但在製作過程中珍貴的維生素C也受到破壞,梅粉則易使鈉的攝取量超標。偶爾吃醃製番石榴解饞無妨,但想攝取番石榴完整的營養素,還是要吃鮮果為宜。(本文摘自/降血脂食物排行榜/康鑑文化出版)

驚!93歲肌肉型男 重訓當養生之道

驚!93歲肌肉型男 重訓當養生之道#養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運動也能成為一種流行?除了年輕男女,爺爺奶奶也應該動起來。在台灣,幾年前開始燃燒的不老騎士精神,曾經激勵許多人,近日中國出現了一名滿身肌肉的爺爺,93歲的他從20年前開始接觸健身,每天至少訓練1個小時,以高強度的運動對抗衰老。如今,年過九旬的他做起單雙槓依然不在話下,不過他曾表示健身不是為了競爭,更不求追逐極限,只是希望可以強身健體,運動是他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養生之道。不過,爺爺的事件仍屬特例,運動還是要量力而為。根據南投衛生局衛教文章中表示,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逐漸退化,運動前應慎選自己身體所能負載的運動類型、運動量並依照個人喜好、環境因素、身體健康狀況等,對於剛開始運動的長者,可採「短暫運動、休息、再運動」的方式,不用太有壓力,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恆。運動5大好處 降低負面情緒、提升自信心要活就要動,運動除了民眾所要求的維持身材,到底還能帶來什麼魅力跟附加價值呢?基隆市衛生局曾表示,除可透過運動,養成良好習慣外,也可以為自己尋求一個身心舒適的生活,在此也提出5點運動好處,讓大家可透過運動養成好習慣:1)增進身體肌肉力量/增加耐力,發展體能時,會感覺身心舒適。2)提升個人自我概念/有了自信心,便能抵擋生活的憂慮。3)減低神經緊張/放鬆心情,得到壓力的紓解。4)增進整體協調/引導個人活躍的生活方式。5)開拓人際關係/集體運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交機會,讓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聚一堂,透過運動班之類的活動,擴大自己的生活圈。

研究:每日健走25分鐘可多活7年

研究:每日健走25分鐘可多活7年#養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大家都曉得運動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但你今天「動」了嗎?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然而運動習慣的養成,最好的方法是能融入生活,健走即是很好的選擇。加上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每日快步走25分鐘,可延長壽命7年,對50歲至60歲的人而言,心臟病風險也減半。健走優點多 抗老、舒壓、好心情該項研究的對象,針對一群30歲至60歲本身沒有運動習慣的男女,要求他們每日運動,並觀察血液中的衰老指標,結果發現,半年內參加者體內出現一些有助DNA修補的轉變。根據研究顯示,健走有助延緩衰老並保持心境開朗,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而且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國民健康署也曾表示,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小口訣,即能輕鬆養成每天動起來的好習慣。而近來早晚溫差大,運動中,除了穿著較貼身保暖的衣物或加件風衣,更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幫助調節體溫且有益身體健康。於運動開始時,稍微降低運動的強度,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態,隨時調整身體活動的方式,在適應環境後,再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避免運動過程出現生理上的不適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