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驚!93歲肌肉型男 重訓當養生之道

驚!93歲肌肉型男 重訓當養生之道#養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運動也能成為一種流行?除了年輕男女,爺爺奶奶也應該動起來。在台灣,幾年前開始燃燒的不老騎士精神,曾經激勵許多人,近日中國出現了一名滿身肌肉的爺爺,93歲的他從20年前開始接觸健身,每天至少訓練1個小時,以高強度的運動對抗衰老。如今,年過九旬的他做起單雙槓依然不在話下,不過他曾表示健身不是為了競爭,更不求追逐極限,只是希望可以強身健體,運動是他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養生之道。不過,爺爺的事件仍屬特例,運動還是要量力而為。根據南投衛生局衛教文章中表示,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逐漸退化,運動前應慎選自己身體所能負載的運動類型、運動量並依照個人喜好、環境因素、身體健康狀況等,對於剛開始運動的長者,可採「短暫運動、休息、再運動」的方式,不用太有壓力,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恆。運動5大好處 降低負面情緒、提升自信心要活就要動,運動除了民眾所要求的維持身材,到底還能帶來什麼魅力跟附加價值呢?基隆市衛生局曾表示,除可透過運動,養成良好習慣外,也可以為自己尋求一個身心舒適的生活,在此也提出5點運動好處,讓大家可透過運動養成好習慣:1)增進身體肌肉力量/增加耐力,發展體能時,會感覺身心舒適。2)提升個人自我概念/有了自信心,便能抵擋生活的憂慮。3)減低神經緊張/放鬆心情,得到壓力的紓解。4)增進整體協調/引導個人活躍的生活方式。5)開拓人際關係/集體運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交機會,讓志趣相投的朋友相聚一堂,透過運動班之類的活動,擴大自己的生活圈。

研究:每日健走25分鐘可多活7年

研究:每日健走25分鐘可多活7年#養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大家都曉得運動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但你今天「動」了嗎?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然而運動習慣的養成,最好的方法是能融入生活,健走即是很好的選擇。加上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每日快步走25分鐘,可延長壽命7年,對50歲至60歲的人而言,心臟病風險也減半。健走優點多 抗老、舒壓、好心情該項研究的對象,針對一群30歲至60歲本身沒有運動習慣的男女,要求他們每日運動,並觀察血液中的衰老指標,結果發現,半年內參加者體內出現一些有助DNA修補的轉變。根據研究顯示,健走有助延緩衰老並保持心境開朗,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而且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國民健康署也曾表示,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小口訣,即能輕鬆養成每天動起來的好習慣。而近來早晚溫差大,運動中,除了穿著較貼身保暖的衣物或加件風衣,更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幫助調節體溫且有益身體健康。於運動開始時,稍微降低運動的強度,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態,隨時調整身體活動的方式,在適應環境後,再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避免運動過程出現生理上的不適應。 

外食族有福了!巧搭全麥、五穀 肥胖不上門

外食族有福了!巧搭全麥、五穀 肥胖不上門#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早餐要吃飽、午餐吃得好,晚餐吃少點,這是一天最佳的營養分配;不過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步調快,往往早餐只為充飢就隨便吞,甚至拖到中午一起解決,最後才在晚上把能量補回來。事實上,早餐才是一天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對此,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蔣瑜營養師表示,早午餐應以輕食為主,才能吃的健康又無負擔。三餐老在外 肥胖、慢性病全上門經過中秋節月餅及烤肉的「襲擊」,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都胖了一圈;加上現代人幾乎三餐都吃外食,口味越來越油膩、鹹辣,且膳食纖維攝取少,導致新陳代謝症候群、肥胖、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通通找上門!輕食早午餐2配方 均衡不油膩為減少身體負擔,提高養生觀念,蔣瑜營養師說,在飲食的基礎架構上應追求「均衡」為佳,食材要選擇天然且類別豐富,才能吃的美味又健康;此外,早餐及午餐的攝取最為重要,營養師特別提供營養配方,供民眾參考:1) 早餐輕食/全麥吐司+各色蔬果=熱量279大卡2) 午餐輕食/五穀雜糧飯+五色蔬果=熱量420大卡此外,主食盡量以高纖全穀根莖類為主,蛋豆魚肉應酌量攝取,搭配多樣蔬菜及水果;並且選擇熱量低、含營養價值、低油低鹽具飽足感的食物,如此一來,不用餓壞肚子也能健康減肥!

秋天養生3秘訣 自己打果汁+涼水泡腳

秋天養生3秘訣 自己打果汁+涼水泡腳#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秋天天氣漸轉涼、氣候乾燥,體內的水分蒸發快速,因此容易有「秋燥」現象,此時除了身體進補,專家建議,更重要的是身心排毒,養生也養心。每天為自己打一杯果汁、睡前雙腳泡涼水等3養生建議,並透過減速、減壓、減重3原則,來達到養生的最終目的。減速、減壓、減重 適時與自己對話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韓柏檉教授強調,秋季養生,身心都需要排毒,才能真正健康。速度太快、過多期待、體重過重是三個最具體的病徵,建議掌握減速、減壓、減重三個原則,時時提醒過適合自己的「輕生活」。並強調,秋天是即將進入一年的尾聲,也是重新檢視身心健康的最好時機,提供三大「秋天養生養心」建議:1) 選擇當季在地食材,每周親自動手為自己做一道菜或打蔬果汁,與家人共享,慢慢做、慢慢吃,重新體會食物的美味。2) 睡前以粗鹽涼水泡腳10~15分鐘,自然而然放鬆,排除負面情緒,涼化肝臟、副交感神經提升,會感到平靜和諧,也有助改善失眠。3) 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跟自己對話、提醒自己應該感謝與補救的地方。3減法由內而外放鬆現代社會忙碌,生活步調快,無形中增加了身體許多負擔。壽險業副總經理何京玲表示,觀察全球逐步吹起一股減法風潮,無論是食物、身體、心理或生活節奏,都應該朝此目標邁進。因此以健康、共生、「心」主張為目標,協助個人從心到身、由內而外,養成友善土地的生活方式。有多久沒跟家人好好吃頓飯?多久沒有享受自然的陽光與風動?何京玲呼籲,學習減速、減壓、減重,也就是放慢腳步,將更多時間留給自己與家人;學習排除過多的壓力,讓心情舒張自在;而減重不僅是個人身體健康上的實踐,也是環境面向上減輕大地重擔的啟示。

節食、不吃澱粉 小心復胖來的快

節食、不吃澱粉 小心復胖來的快#養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報導)對於愛美的女性而言,能將衣物穿的合身好看,是件夢寐以求的事,因此,許多女性會以拒絕吃澱粉類食物,或是瘋狂地節食的方式來求的好身材,但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僅把自己弄得體弱多病、昏昏沉沉外,還可能會引發貧血、復胖等情形,而知名部落客老虎狗對此就有深刻的體驗。胡亂節食易復胖 了解自我體質有助減重「不吃澱粉、節食,雖然有助於快速達到減重效果,但復胖的機率卻是百分之百!」過去老虎狗也曾經試過這種減肥方式,但幾天後體重就暴增回來。直到參加瘦身講座後才了解,當脂肪變為深層,囤積在腰、臀部、大腿就可能會造成局部肥胖,所以,在減肥前得先了解自己的體質類型才是。至於要怎麼了解自己的體質,講座現場張長生藥師說,一般來說可分為肥人痰濕、油膩停聚、宿便堆積以及綜合體質4種。第一肥人痰濕,因體內含有濕氣,較易伴隨水腫;第二油膩停聚,雖然看起來不胖,但體脂肪卻高;第三宿便堆積,纖維攝取過少,容易有腹脹、便秘等情形產生;第四綜合體質,體內代謝循環不佳,易有局部水腫、多汗虛胖、老化速度加快以及容易感到疲勞等,還伴隨前面三種體質的症狀。亂吃減肥產品 傷財又傷身其實,現代的人在減肥過程中,除了控制飲食跟運動,還會借助一些減肥產品來加持減肥效果,然而,在這些產品中通常加了番瀉葉、蘆薈素及藤黃果等。雖然都屬天然藥材,但其實食用過多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三種藥材都具有腹瀉的藥性,很容易造成腹瀉、脫水等現象。張長生藥師建議想要改善體質,可利用中藥「防己黃耆湯」來調養身體,因含有防己、黃耆、白朮、甘草、人參等天然中藥材,如防己、黃耆可協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改善腎臟活力;白朮、人參、甘草可健胃整腸;郁李仁是植物種子,可以潤滑腸道,將腸胃中可能的廢物與毒素排出,改善糞便排泄順暢性,多管齊下,瘦身路上才能健康無負擔!

出痧顏色愈深愈好?7大刮痧Q&A報你知

出痧顏色愈深愈好?7大刮痧Q&A報你知#養生

1)刮痧一定要刮出痧嗎?力道如何拿捏?刮痧是一種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療法,目前主要可應於輔助醫療及日常保健二種方式。中醫認為身體中的邪氣累積久了就容易使氣血瘀滯然後致病,出痧可以讓邪氣排出體外,改善氣血平衡,尤其對付感風寒或風熱感冒、中暑、身體的肌肉酸疼非常有效,這種類型的刮痧就必須刮出痧來。如果只是作為美容保健或臉部用法,就不必刮出紅點。刮臉部時/輕刮已增加循環消除浮腫為目的,不需刮到出痧。(臉部刮痧以美容效果為主,不宜重刮)刮身體時/輕刮但可以比臉部力道稍重,以增加循環消除浮腫為目的,不需刮到出痧。解除不適時/依據身體狀況可稍加用力至輕微出痧,但體虛者仍不宜重刮。2)出痧顏色愈深愈好?很多人以為刮痧力氣越大、越痛、出痧越多、顏色越深越黑越有效,就因為這些錯誤的觀念,有些人刮痧時使盡力氣猛力刮,直到整個肩頸後背青一片、紫一塊才肯停手。其實一個人會不會出痧,和個人體質有關。每個人體質不同,出現紅紫瘀斑的情形也不同。有人輕輕刮擠下就出現瘀斑,有人怎麼刮都刮不痧,太過用力刮痧或硬刮出來的紅斑,很可能是微血管破裂或皮膚受傷。3)哪些人不能刮痧?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刮痧,因為刮痧會刺激交感神經,有些體質較弱或體質敏感的人,一刮痧就臉色發白、發青,全身冒冷汗,甚至有人嚴重到休克,這類人刮痧時一定要特別小心。另外,老人、小孩皮膚比較脆弱,刮痧時力道要儘量放輕。年老體弱、皮膚過敏、有心血管疾病、白血病、過敏性紫斑症、血小板不足、癌症、皮膚炎,或皮膚上有傷口、疤痕的人,都不適合刮痧。此外,懷孕婦女和女性在每個月的生理期間,也要避免刮下腹部。4)任何地方都可以刮痧嗎?刮痧時,要選空氣清新、通風、涼爽的場所,千萬不要在密不通風的封閉空間裡刮痧。刮完痧後,先用乾淨毛巾把皮膚上的油和汗水擦乾淨,再喝一杯溫開水、稍微休息一下。5)可以天天刮痧?美容式刮痧建議放輕力道,用意在於使經絡暢通,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代謝,所以可以每天刮,最好早晚各一次,做為日常保養的習慣。6)刮痧前一定要配合精油?在刮痧之前,可以在要刮的部位塗上一層薄薄的輔助介質,這些輔助介質包括精油、嬰兒油、面霜、凡士林、橄欖油等都可以,輔助介質的作用是刮痧時增加皮膚潤滑作用,避免皮膚受傷。7)刮痧時有固定的方向和順序嗎?為臉部進行刮痧時,記得將臉部分為左右兩半部,刮痧的方向是由內往外,由下往外刮,比如額頭中間往太陽穴的方向刮拭,或由下巴往耳前的方向刮,千萬不可反方向。簡單的說,若刮痧的目的是為了瘦身、美容的效果,記得是由下往上刮,力道較輕;若是為了消除病症,則建議由上往下,力道可稍重一點。(本文摘自/1分鐘,刮刮瘦/出色文化出版)

吃出好體質 4大族群節氣養生飲食法

吃出好體質 4大族群節氣養生飲食法#養生

嬰幼兒春/嬰幼兒從室內轉移到室外,活動量增加。此時對於鈣的需求量也增多,食譜要以含鈣豐富的食物為主,如肉骨頭黃豆湯、海帶、牛奶、紫菜蝦皮湯等。而且要補充足夠熱量、優質蛋白來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和活動的需要。夏/炎炎夏日,通常嬰幼兒食欲欠佳,活動和睡眠相對來說都會減少,所以飲食以形式多樣、品種豐富、色彩鮮豔為佳。多吃清淡食物,不要太油膩,利用食物的色、香、味、形來刺激食欲。平時可以多吃有清熱消暑、解毒功效的蔬果,如冬瓜、番茄、西瓜等。秋/天氣乾燥,容易出現口唇乾裂、鼻腔乾燥易出血、便祕、內熱偏重等症狀,可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如白蘿蔔、山藥、藕、鴨肉、百合等。冬/天氣寒冷,嬰幼兒的自身熱量消耗較多,易產生飢餓感,所以要多補充熱量。可以在飲食中適量添加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菜肴味道不妨做得濃郁一些以促進食欲。還可吃有健脾補血作用的紅豆、黑木耳、蓮心、紅棗等。孕婦春/應減酸增甘、健脾壯陽,多吃清淡食物,增加蔬果與適當蛋白質、鈣、鎂、鐵和維生素B群。早上起床可以喝一杯白開水,幫助清理腸道,同時促進新陳代謝。另外要多吃養陰潤燥的食物和新鮮蔬菜,如韭菜等,可以改善孕早期的孕吐反應。夏/飲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每天最好能夠進食四餐,且間隔不要過長。如果因為天氣炎熱而導致胃口欠佳,可以多吃精細、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或新鮮蔬果。如果食欲很好,總是有飢餓感,不妨在兩餐之間多加一個白煮蛋,絕對不要吃糖果、糕點等含糖量高的食物。除此之外,要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忌食油膩辛辣、難以消化的食物。多吃含鈣食物,如魚、海藻類、牛奶和乳製品。也要多吃含鐵食物以補血,如瘦肉、貝類、豆製品、菠菜、芹菜、胡蘿蔔、海帶等。秋/一般到秋季食量都會偏大,稍微不注意就會吃太多。有妊娠高血壓症候群的孕婦要均衡飲食,控制食量,少吃油膩。可以適當吃潤燥、降壓的食物,如富含鉀離子的蔬果,可在降壓同時達到補中益氣、生津潤燥的作用。此外,還可以選擇營養豐富且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如山藥、銀耳、百合、蓮子等。冬/由於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大,對孕婦和胎兒健康十分不利,所以此時增加營養、提高免疫力對準媽媽和胎兒來說尤為重要。要多吃新鮮、多樣化的食物,攝取足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種維生素,要葷素搭配、粗細糧結合,不能偏食挑食,只有全面的營養,才有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更年期女性春/注意營養均衡,不要挑食偏食,少吃高熱量,切忌暴飲暴食。可以在增加蛋白質的同時,適當增加蔬果,既可補充維生素,也能防止便祕。口味重和過於油膩的食物對健康十分不利,食物過鹹也會引起高血壓和浮腫。夏/應多吃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牛奶、瘦肉、雞蛋、魚類及豆製品。飲食宜清淡少鹽,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壓升高。平時多吃新鮮蔬果,尤其是小白菜、芹菜、山楂等富含胡蘿蔔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的食物。秋/更年期的女性生理上會產生一系列變化,如骨質疏鬆、新陳代謝改變、生殖器官和骨盆組織萎縮等。此時飲食要以補腎為主,並注意養心健脾。少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控制脂肪攝取,多吃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以及蔬果等清淡食物,多喝水。冬/可藉食欲增加的時機調整飲食結構,平時飲食要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不偏食挑食,做到飲食不甜、不鹹、不膩,定時進餐,少吃油膩燻製品。平時多補充奶類和豆製品,確保攝取蛋白質和鈣質。最好每天能吃500克的蔬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老年人春/飲食需要特別照顧,宜少量多餐,平時可以吃些小點心補充營養。以豆製品替代動物蛋白質,蔬菜要加入主食一起烹調,以利身體吸收。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要挑選質地較柔軟的蔬果,如香蕉、西瓜、木瓜、芒果、奇異果。除此之外,還要限制油脂攝取,烹調時盡量少放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不要辛辣。白天補充充足水分,每天都要服用綜合維他命。夏/易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乏無力、心煩氣躁等症狀。所以主食要粗細糧搭配、品種多樣化,以便在補充熱量時,也攝取到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可適當吃鴨肉等平涼性肉類、蛋類、牛奶和豆製品來補充鈣質;蔬菜食用量一定要大,才能補充所需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有效降血壓、血脂、血糖。夏季要少吃水果,建議每天不要超過150克。平時飲食要少鹽少油,以免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秋/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要少辛增酸。可多吃芝麻、核桃、糯米、甘蔗、蜂蜜等滋陰潤肺、養血的食物,少吃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食物。胃弱的老人可在早晨喝粥來益骨生津。根據秋季特點,適當服用一些維他命製劑,或滋陰益氣的中藥,如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冬/很多老年人會受寒冷氣溫影響,導致生理和食欲出現變化。因此冬季飲食一定確保充分的營養和熱量,可以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以清淡飲食、粗細糧搭配為主,並配合蔬果。(本文摘自/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時報出版)

【免費講座】中醫對癌症的預防與治療

【免費講座】中醫對癌症的預防與治療#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人可以透過化療、放射線治療來控制病情,但你知道除了藉由此方式外,還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對抗癌症嗎?聽到癌症治療通常都是以西醫為主,但其實中醫也可以打敗癌症病魔的。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了解中醫在治療過程中能提供的協助及調理方式,林口長庚特舉辦本講座,邀請中醫部楊晉瑋醫師主講「中醫對癌症的預防與治療」,歡迎病友與家屬踴躍參加。名稱:中醫對癌症的預防與治療時間:2月4日(三)下午2:00~3: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6樓 化療等候室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閻思汝、陳玥秀小姐(03)3281200轉3563、518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