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

中醫調自律神經 解決心臟老毛病

中醫調自律神經 解決心臟老毛病#自律神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0歲女性病人,患有早發性心室收縮的問題,常常自覺心悸、頭暈、胸悶乏力,西藥治療效果不佳。經中醫師合併中藥柴胡龍骨牡蠣湯治療約兩星期,各項問題明顯緩解。心臟疾病當中,心律不整、狹心症及心絞痛等病人常併發胸痛、心悸、頭暈等症狀。這些令人煩惱的症狀,除了心臟本身的因素,也常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尤其是夜間發作型心絞痛。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張仁旭醫師指出,這些症狀在中醫來說,由自律神經的方向切入治療,往往有不錯的效果,合併西醫的治療,可帶給病人較佳的生活品質以及生命保障。有時小部分病人對於西藥的反應不佳,中藥也可以給予良好的幫助。心臟問題牽涉廣 中醫多管齊下中醫使用中藥治療這類疾病的症狀,除了改善自律神經問題外,部分中藥例如附子、丹蔘等,甚至可以改善血塊和改變心肌血流狀況。更可合併針灸,包括耳針、例如心俞穴、內關穴、心點或者穴位藥物貼敷來加強治療成效。張仁旭醫師表示,心臟病牽涉問題廣泛,甚至和腦、肝、腎、肺等都有關聯,中醫藥多靶向治療的特性,讓病人的體質改變,和西醫藥的專一性治療一起使用,可以帶給病人較佳的預後。

「打坐」能抗心血管疾病 放鬆紓壓身體自然好

「打坐」能抗心血管疾病 放鬆紓壓身體自然好#自律神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許多人常說,壓力會造成疾病,因此讓精神放鬆、紓壓都可以避免疾病找上門來,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只要讓心情平靜下來,適時打坐、靜坐等活動,就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對於那些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來說,每天兩次靜坐,讓心情平靜,對心臟健康確實有幫助。研究者將62名高血壓青少年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每天2次靜坐,每次持續15分鐘,連續4個月,另一組則是讓他們接受如何降低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課程,但不需靜坐,之後使用專業儀器測量發現,確實發現對心臟健康有幫助。家醫科醫師洛桑加參指出,人若長期處在壓力下,會造成神經免疫系統紊亂,進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而自律神經一旦失調,許多小毛病變會衍生,像是頭痛、心悸、腸胃不佳、手腳冰冷等問題出現。洛桑加參醫師表示,自律神經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讓人體內部維持正常狀態,當壓力大時,自律神經、交感神經就容易失衡,產生疾病,因此像是打坐、靜坐、冥想等這類讓身體放鬆並藉此紓壓的活動,當然能夠降低身體疾病問題的發生。

這裡痛、那裡痛卻找不出病因?恐是自律神經失調

這裡痛、那裡痛卻找不出病因?恐是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病患常常有一些說不出來的症狀,比方這裡痛,那裡痛等。而這些疼痛長期困擾著病患,影響了他們的工作與生活作息。但是往往做了各種檢查,耗費了許多寶貴的醫療資源卻找不出病因,大里仁愛醫院疼痛科醫師曾揚旗指出,其實這些症狀絕大部分都是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所引起的。曾揚旗醫師說,「自律神經失調」其實不是一個確切的病症,也不是什麼現代新興文明病,而是一種身心失調障礙的統稱,而「自律神經」,顧名思義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狀態。它們掌控了心臟血管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甚至包括內分泌系統。當自律神經系統失調(交感神經過度緊張)時便會出現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症狀,心理上會焦慮、暴躁;身體上可能從頭到腳都不舒服,病人會因胸悶、喘不過氣去看胸腔科;因為心悸、高血壓去看心臟科;因為拉肚子、脹氣而跑腸胃科;頭痛、頭暈、手腳發麻求助神經科;耳鳴、頭暈、喉嚨有異物感,經常看耳鼻喉科;頻尿看泌尿科,或是肩頸僵硬每星期去指壓按摩等等,總之全身上下都可能出現狀況,但卻又找不到生理上的病灶。殊不知,出問題的不是器官本身,而是支配它的神經或大腦。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的病人,一開始總以為是某些器官發生了問題,而只針對各種症狀來治療,但是效果都不佳,曾揚旗醫師表示,在治療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上,「星狀神經節阻斷術」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很可惜只有少數人知道,「星狀神經節」是位在第七頸椎及第一胸椎橫突位置的交感神經節。而「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則是在星狀神經節附近注射局部麻醉藥,暫時性的阻斷交感神經的做法。阻斷了過度緊張的交感神經後,除了可以使自律神經系統慢慢的回到平衡狀態,也可以改善頭頸部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症狀,這就是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可以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症的原因。

醫訊/工作壓力大 交感神經失調怎麼辦?

醫訊/工作壓力大 交感神經失調怎麼辦?#自律神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工作量不斷的增加、工作時間更是不斷的延長,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白天工作緊張,下班後一樣無法放鬆,滿腦子還是想著公事,到了睡前還是無法停止思考;急性壓力變成慢性壓力,慢性壓力則易造成神經免疫系統紊亂,進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自律神經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恆常狀態。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油門系統」,因此當我們面對緊急狀況時,可以放大瞳孔、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升高血壓、抑制消化、使人變得焦慮緊張起來;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煞車系統」,當我們危機過後、休息及睡覺時,可以縮小瞳孔、心跳變慢、舒緩呼吸、降低血壓、促進消化、修復免疫系統、使人變得放鬆平靜安睡。衛生署台南醫院為守護大台南市民的健康,將舉辦「全方位養生文化系列講座」,推廣養生保健,增進大台南民眾養生預防保健常識,這次也特別邀請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幸芳,為大家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意思?又該如何改善?講座時間:101.06.10(星期日)上午10時~12時 講座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國際廳地下一樓會議室

壓力太大自律神經失調 學習紓壓方法最重要

壓力太大自律神經失調 學習紓壓方法最重要#自律神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工作量不斷的增加、工作時間更是不斷的延長,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白天工作緊張,下班後一樣無法放鬆,滿腦子還是想著公事,到了睡前還是無法停止思考;急性壓力變成慢性壓力,慢性壓力則易造成神經免疫系統紊亂,進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幸芳指出,自律神經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恆常狀態。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油門系統」,當我們面對緊急狀況時,可以放大瞳孔、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升高血壓、抑制消化、使人變得焦慮緊張起來;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煞車系統」,當我們危機過後、休息及睡覺時,可以縮小瞳孔、心跳變慢、舒緩呼吸、降低血壓、促進消化、修復免疫系統、使人變得放鬆平靜安睡,當壓力過大時,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化以應付高壓力的狀態,副交感神經反而被過度抑制的結果,就很容易就會造成失衡的情況。蔡幸芳說,胸悶、心悸、呼吸不順、肩頸酸痛、頭暈、頭痛、記憶力不佳等都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有一旦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應立即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拖延過久恐影響健康,有時醫師會先提供藥物,緩解患者身心不適的狀況,再配合非藥物治療的方式去調整自律神經失調。最後蔡幸芳醫師提醒,大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病患都是因為生活上的壓力所造成,因此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讓你生病的原因是什麼並且克服它,學習如何處理壓力及尋求適當的減壓方式,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才會獲得改善。

A型性格求完美研究:易患高血壓

A型性格求完美研究:易患高血壓#自律神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王先生在朋友眼中是個事業有成的人,在他自己眼中,事業的成功與否是評價人生的標準,終日忙碌、緊張,不知道放鬆自己,認為休閒是一種奢侈的浪費。衛生署台南醫院唐嘉宏醫師表示這種個性,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A型性格」,主要三大特徵包括:成就競爭、急躁、 容易生氣,產生敵意。根據醫學研究,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是因持續性的壓力所引起,因為長期的壓力會耗損神經細胞,讓身體運作出現問題。有學者將一般人按其性格分為A型人格與B型人格兩大類型,A型人格是指個性求好心切、追求完美、較為急躁的一種性格;而B型性格的人則是個性隨和,生活步調較緩慢,對成敗得失沒看得太重。如果你發現自己正是A型性格的人,恭喜你,因為你很可能是光芒四射的成功人士。但是唐嘉宏醫師提醒,A型性格者,經常情緒激動、憤怒或焦躁,長期處在壓力情境當中,容易引起交感神經系統變得興奮,促使升壓物質,兒茶酚胺分泌旺盛,此時體內大部分血管處於緊繃的狀態,長久下來就容易引起高血壓。根據目前的研究發現,A型性格者,在中年之後罹患高血壓之機率增加;85%的心血管疾病,與A型行為有關。在心臟病患者中,A型人格佔了98%﹔而與B型人格相比,A型人格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要高出5倍。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適當壓力是好事,若壓力過度則會造成身心疾病,因此如何面對壓力與處理壓力,成了現代人必修的課題,所以對於自律神經失調,除了藥物治療外,重要的還是要學習放鬆、舒緩壓力,加上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足夠休息等,才可以有效改善。

工作、生活壓力大 小心自律神經失調

工作、生活壓力大 小心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

你工作壓力大嗎?每天感覺生活緊湊、回家之後心中仍對工作牽腸掛肚。上班前便感覺腹痛或想腹瀉嗎?其實這些都已經屬於症狀輕微的精神科疾病了。也就是所謂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被稱為精神官能症,患者常合併出現心理與生理的的不適症狀,包括失眠、焦慮、憂鬱、恐慌症、大腸激躁症等。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指出,多數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在身體不適時會透過生理檢查試圖找出病因,可惜的是,約有50~60% 的病患在逛遍各大醫院、做過無數檢查後,仍無法獲得適當治療而痛苦不堪。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症狀表現往往多樣而複雜。臨床上常見的列舉如下:疲勞、頭痛、眼睛疲勞、耳鳴、和頸肩緊繃酸痛、肌肉疼痛、心悸、胸悶、還有胃痛、便秘或腹瀉;及淺眠或多夢、白天賴床睏倦。恐慌、焦慮不安、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等。自律神經失調通常是由於持續的壓力所引起的,可能是情緒上的勞心也可能是身體上的勞力,長期下來造成神經細胞的衰竭,導致神經內分泌傳導物質的不足,自律神經系統就因此失調,就好比電池沒電了,但充電系統又效能不彰,使得身體運作出現問題。當急性壓力下或是個性較屬於容易焦慮、要求完美、或追求高成就者都可能使壓力慢性化,這時就很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洪櫻娟醫師也提醒在治療上會使用口服藥物,可調節失衡的神經內分泌傳導物質,心理治療則依個人的需要做適當的安排,此外,放鬆技巧訓練、團體心理治療等也有所幫助。藉由醫師完整的評估與診斷,才能找出真正的病因,避免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傳統醫療窘境當中。

腎上腺也會疲勞?太操小心引發疾病

腎上腺也會疲勞?太操小心引發疾病#自律神經

這次總統和立委選舉的選情相當激烈,競選總部的工作人員及助選員的體力和精神壓力拉到最高點,長期處於「戰鬥」狀態,腎上腺承受高度壓力時,會分泌大量皮質激素。台中市澄清醫院健康事業部主任辛政憲醫師表示,此激素分泌過度恐會引起自律神經或免疫系統方面的問題,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會突然上身,最常見的是容易罹患呼吸系統的疾病。腎上腺疲勞有時會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辛醫師強調,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判斷有一定的標準,主要是這些疲勞症狀與患者本身已知的疾病沒有相關聯。如果民眾因長期壓力和疲勞,有注意力不集中、喉嚨疼痛、頸部或腋下的淋巴結壓迫會痛、肌肉發炎及睡不飽等現象,最好由醫師來做專業的診斷。辛政憲醫師提醒,不止是這種階段性的大選,目前工商忙碌的社會很難沒有壓力,最好能夠與壓力共處、找到平衡,除了學習如何紓壓外,並確實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定期的健康檢查就是認識自己健康狀況的最便捷的作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