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

小眼阿宅網路教化妝 愛漂亮微整隆鼻割雙眼皮

小眼阿宅網路教化妝 愛漂亮微整隆鼻割雙眼皮#生產

微整風潮從韓國流行到台灣,許多韓國藝人甚至大方承認自己動了微整型手術,像是隆鼻、打玻尿酸、割雙眼皮、抽脂等等,並且表示,微整型之後讓她們對自己充滿自信、對生活充滿希望,於是愛漂亮的女生越來越多,不過現在除了女生微整型外,日前一位年僅17歲的男生,因不滿同學嘲笑長得像「大炳」,決定改頭換面,動了雙眼皮、隆鼻、抽脂等微整手術,甚至現身媒體前,展露自信,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人人口中的花美男。(圖片擷取自少男本人上傳之youtube畫面)這位現年17 歲的少男,因過去常被同學取笑長相,14歲起和媽媽學化妝,每天得花30分鐘的時間化妝才肯出門,為的就是希望能擺脫大炳臉,過去的他還一度將化妝心得放上youtube網站分享,引發超過10萬網友點閱爆紅,隨著近年韓劇旋風,從韓國美女到韓系花美男,紅遍全球,激起了愛美少男的微整型夢,就在上個月,取得媽媽的同意後,他就醫割雙眼皮並隆鼻,根據媒體報導,(12月3日)少男現身媒體前表示,覺得自己更帥且更有自信。不過,彰化秀傳醫院連傑權整形外科醫師表示在衛教文章中表示,「美」是很主觀的問題,若醫定要整型則最好能諮詢過整形外科醫師,再決定是否需要整形,且醫師建議若仍未成年,且沒有家長的同意,就不要去整形,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醫界則是對十七歲少年就做微整型手術頗不以為然,認為未成年的孩子身骨骼發育還未完全定型,一旦動了刀就不可逆,建議最好等到廿歲之後再整形,以免後悔。優活推薦:建國百年瘋結婚也瘋微整 術後正確保養之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37山根注射玻尿酸隆鼻 小心拿捏不準將致失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94大陸「哈」台灣醫美技術 指定隋棠高聳俏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2

早期發現不孕症早期治療 30歲以上應提早就醫

早期發現不孕症早期治療 30歲以上應提早就醫#生產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顯示,高齡產婦逐年增加,以民國99年為例,35歲後才生孕第一胎的婦女為1萬236人,與95年的7893人相比,增加近3成,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指出,婦產科醫師表示,女性的卵巢機能35歲後即走下坡,較難受孕,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表示,正值生育年齡的夫妻約有15%有不孕的問題,所以若能讓民眾了解可能會造成不孕的潛在危險因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求子」也就不再那麼難了。造成不孕症的原因,有時是男性因素,所以當不孕症情況發生時,男、女性都應受檢查,台大醫院婦產科衛教文章中表示,女性不孕症最常見的原因是排卵障礙和解剖異常(例如輸卵管損傷),其次較少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和高泌乳激素血症,而男性因素大多數是由於精子生成不足或精子缺乏,大約1/3的男性不孕症是由於免疫或內分泌問題,和睪丸對於荷爾蒙刺激產生精子缺乏反應所造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針對不孕症的預防有五大點,第一,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避免菸酒、調適工作及情緒、均衡飲食及遠離化學汙染物等,第二,注意性生活的安全且尚未生育過的女性,儘量不使用子宮內避孕器來避孕,第三,若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應及早診斷與治療。第四,維護精蟲的品質,勿使陰囊長期曝露在高溫環境或長時間穿著緊身褲,避免影響精蟲品質或造成輸精管阻塞,而導致不孕,第五,年齡與懷孕能力有密切關係,生殖的高峰期在21~25歲之間,35歲之後明顯地逐年衰退。國民健康局也提醒,若是年過30歲的已婚婦女。有不孕困擾時,應提早尋求醫師的協助,勿錯過懷孕契機。男性憋精不射有快感 醫師警告:小心引起不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60反式脂肪傷精子 垃圾食物吃多恐致不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95不孕症最大的敵人:年紀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5698

孕婦心情好壞 會影響胎兒生長?

孕婦心情好壞 會影響胎兒生長?#生產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林潔雨諮詢/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劉宜釗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張致遠臺安醫院營養師 余依晏孕媽咪除了身體產生變化外,情緒也容易有明顯起伏,嚴重憂鬱傾向可能影響胎兒生長。如何讓自己隨時保持愉悅心情,是孕媽咪和家人必須了解的課題。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宜釗表示,孕媽咪長期心情不佳,會進一步影響胃口及自律神經,對胎兒發育一定也有負面影響,例如情緒容易激動的孕婦,生出的孩子脾氣也容易像媽媽。而研究顯示,產後憂鬱症的媽咪,和孩子在情感上會比較疏離,孩子將來也較無法與他人有好的互動。哪些因素影響孕媽咪心情?角色轉換:對初次懷孕的媽咪而言,角色衝突特別大,尤其最擔心的是無法扮演好媽媽的角色,心理準備若做得不夠,情緒多少會受影響,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致遠表示,媽咪若久久無法適應角色的變換,很容易出現憂鬱,此時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化解妙方:先生、家人給予支持劉宜釗醫師指出,媽咪可借重朋友或家人的經驗,思考如何扮演媽媽的角色,此外,小時候與媽媽之間的關係,也會反應在自己身上,這也是需要思考的部分;而先生的參與也很重要,例如媽咪可以和先生討論寶寶出生後,如何調整居住環境及人力分配,必要時尋求家人支援;而遇到困難時,家人也應該提供自身經驗供孕媽咪參考。藉由另一半及家人的參與,應可消除媽咪對未來的擔憂。擔心寶寶不健康、生產不順利幾乎所有媽咪或多或少會擔心胎兒是否健康、生產是否順利,特別是懷第一胎的媽咪。劉宜釗醫師表示,媽咪可從報章雜誌、書籍或醫院衛教、媽媽手冊等得到知識和資訊,對懷孕及生產過程有正確認知,以避免不必要的擔心,當然最好還是有先生一起參與。化解妙方:想太多,只會自己嚇自己張致遠醫師則強調,基本且正確的知識取得,可降低對生產的恐懼,但是媽咪如果過度投入,每天蒐集閱讀一大堆太過專業或非完全經過證實的新聞或相關訊息,只會讓自己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而且恐怕會造成反效果。例如:新聞報導有媽咪產檢正常,卻生出四肢殘缺的寶寶,有些孕婦就因此心生恐懼、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醫師解釋也不見得接受。生產雖然無法百分之百保證無風險,但是絕大部分的生產都是平順的,所以奉勸孕媽咪們相信醫師的專業,不要想太多,以免讓整個孕期都在焦慮中度過。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074

惡露的多寡 可了解媽媽產後恢復狀況的進度

惡露的多寡 可了解媽媽產後恢復狀況的進度#生產

文/媽咪窩雜誌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吳憲銘台安醫院婦產科病房護理長 陳琇麗產後沈浸在迎接新生兒喜悅的同時,對於自己身體的復原狀況也輕忽不得,觀察惡露,就是瞭解自己身體復原狀況的最佳指標。產後媽咪的陰道會流出類似經期的血,但量稍微多一點,這就是所謂的「惡露」。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憲銘表示,寶寶出生後,胎盤也會立即娩出子宮外,但子宮內膜的碎片、上皮細胞、紅血球、白血球、部分的胎盤組織等,會在產後數天內慢慢脫落,並且經由陰道流出體外,因而產生惡露。惡露的顏色、量會隨著產後時間的長短而有所變化。台安醫院婦產科病房護理長陳琇麗指出,產後24小時內,惡露量最多,大約1個小時就需更換1次棉墊,每次更換棉墊時,不妨觀察一下惡露量,一般來說,正常的惡露量大概占棉墊三分之一的面積。反之,若1小時內更換2~3次的棉墊,甚至次數更多,且棉墊全濕,即代表惡露量過多,可能有產後大出血的危險。產後1~3天子宮所排出的惡露,主要的成分是血液及少部分的黏液,這些黏液的來源,主要是胎盤著床的位置上一些殘留的組織所組成,也可能帶有一些殘留的胎膜或胎盤的碎片,其顏色呈鮮紅色,稱為「鮮紅惡露」。產後5~7天惡露量會逐漸變少,顏色變成粉紅色,或是帶有血絲的分泌物,稱為「漿液性惡露」;到了產後7~14天左右,惡露已經慢慢變為黃色或白色,稱為「白色惡露」。吳憲銘醫師表示,惡露持續的時間,會依每個產婦體質而定,多數的產婦於產後1~2週後惡露會慢慢的消失,有些產婦的惡露則可能會持續約4~6週左右。至於自然產跟剖腹產的惡露是否有差異呢?吳憲銘醫師指出,通常自然產產婦的惡露是自行排出,因此惡露量比較多;剖腹產產婦因醫師會在寶寶娩出時,一併將子宮內的血塊、胎盤、胎膜等清除乾淨,惡露量比自然產產婦要來得少。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剖腹產產婦在產後10~14天左右,惡露量可能會突然變多,這是因手術後子宮傷口的血塊在此時才溶解,只要沒有合併其他異常症狀,就毋須擔憂。延伸閱讀「產後各階段惡露變化表」: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767

待產階段的身體變化 妳了解多少?

待產階段的身體變化 妳了解多少?#生產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余靜雯諮詢/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蘇鴻文      馬偕醫院婦產科門診護理師 陳碧雲越接近生產的時刻,準媽咪越擔心:「我什麼時候會生呢?」、「該怎麼判斷我要生了呢?」…,其實當寶寶要誕生之前,身體會出現許多徵兆,而「如何察覺產兆?」就成了每位新手媽媽必修的課題。懷孕37週後正式邁入待產的階段,也意味著寶寶隨時都會出生,此時,孕婦的身體會開始出現一些變化,為生產作準備。通常在生產前兩週左右,許多準媽媽會發現原本隆起的肚子有逐漸下移的趨勢,呼吸也會變得比較順暢,胃所受到的壓迫感減少了,全身湧起一股「輕鬆感」,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鴻文表示,這是因為胎兒的頭部已經進入骨盆腔的緣故,這種情況在初產婦身上特別明顯。也因為胎頭位置逐漸降低,有些孕婦甚至會有便意與頻尿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需特別緊張。此外,部分敏感的孕婦可能會察覺胎動減少了,除了因胎兒成長迅速,羊水減少,胎兒可以活動的空間相對的減少之外,胎頭進入骨盆腔更使得胎兒「行動不便」。至於胎動的次數多少算是安全呢?目前尚無定論,因為胎動的次數因人而異,而且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也不同。蘇鴻文醫師倒是建議孕婦最好利用睡前靜躺在床上時觀察胎動,只要在2個小時內可感受到10次左右的胎動,就可以放心。不過出現上述的情況,並不足以代表馬上要生了,到了真正生產的時刻,有些人會有痛經的感覺,有的人會腰痠、下腹悶痛、肚子有下墜感,這些都可能是子宮活動加劇,即將生產的徵兆。一般而言,當出現落紅、破水、規律的陣痛三大產兆,就有可能是寶寶要誕生的徵兆,值得一提的是,這三種狀況不一定會一起出現,也沒有一定的出現順序,但只要有任何一種狀況發生時,都有可能即將分娩。當進入產程時,子宮頸會開始變薄,子宮頸口上的黏液會隨著掉下,這時微血管也開始破裂,陰道會摻雜一些粉紅色或暗紅色黏液分泌物,這就是所謂的「落紅」,屬於正常生產前的前兆。落紅後通常不會馬上生產,如果尚未出現陣痛或破水等其他產兆時,準媽咪可以先洗澡,然後再前往醫院檢查,醫師會評估子宮頸打開的狀況,再建議準媽媽先回家休息或直接入院待產。比較擔心的是有部分的出血並非落紅,而是意味著某些警訊,孕媽咪不可不慎。例如:可能出現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等危險情況,蘇鴻文醫師指出,如果孕媽咪發現流出來的分泌物是血紅色,甚至是鮮紅色,出血量如同月經來時的量甚至更多,這時就該盡快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452

貴婦級月子調養,讓您產後更亮麗!

貴婦級月子調養,讓您產後更亮麗!#生產

產後30-40天,是身體修復能力最旺盛的黃金調養期!這段時間只要透過適當藥膳及正確作息,不僅可以幫助內臟收縮,而且還能將身體的老廢細胞全面汰舊換新;媽咪們只要把握產後這段時間做好月子,不僅可以補足生產時流失的元氣,甚至還能夠改善原本孕前的不良體質。因此老一輩的人才會說:坐好月子,就能改變人生!uho優活健康網此次特別籌辦「預約幸福饗宴」活動,希望號召所有懷孕媽咪們,藉由簡單的小測驗,建立正確的坐月子觀點。只要完成測驗的民眾,就有機會獲得多項優質好禮!獲得頭獎的媽咪將可免費享用三十天、價值六萬元的坐月子餐點!在享用餐期間將有個人專屬的調養師可供諮詢,教導產後綁腹帶、餵母乳等事宜,同時還提供中醫師親自到府把脈,讓產後媽媽能放心、無虞的調養身心,享受貴婦級的坐月子方式,針對產後媽媽的體質及宿疾,調配個人專屬的中藥湯。活動只到98年3月16日止,快上uho優活健康網預約您的專屬幸福吧!火速前往活動網址:http://www.uho.com.tw/event/misscare/index.asp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生產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產後護理之家開幕起至去年10月,照顧數十位產婦經驗,中醫科進行一系列統計、分析與檢討,發現產後婦女發生症狀十分多樣且頻繁,例如:乳房脹痛、硬塊,乳汁不足,脹氣,肩頸僵硬,腰酸,手麻、手痛,痔瘡,頭暈、頭痛…等。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指出,該院區統計結果顯示:常見於產後症狀竟有21種之多,其中頻率最高就屬乳房脹痛、硬塊。85%入住於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深受其苦,但同時亦有77.5%媽媽有乳汁不足問題。可見乳脹不等於產量豐富,許多媽媽是又脹又排不出來。如果是自己在家坐月子,沒有專人指導如何處置,真的會很辛苦。常常乳脹問題還沒解決,媽媽手或是肩頸僵硬問題就會因為每天按摩、哺乳而產生。卓雨青表示,脹氣也是很常發生在產後媽媽身上症狀,住在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47.5%有脹氣問題,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都有機會發生,月子期是媽媽補養身體重要關鍵期,如果腸胃狀況不佳,一定會影響到調理功效,所以陽明院區中醫科主張,脹氣媽媽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論調理目的是分泌充足乳汁還是恢復孕前身材,脹氣媽媽一定會覺得事倍功半。卓雨青針對在治療產後媽媽多種症狀中,發現中醫療法皆有極佳療效,例如:因懷孕、生產所產生痔瘡,幾乎每位治療過的媽媽都可以發現:一週內痔瘡不但已經不腫、不痛,有些案例病灶甚至可以縮小到沒有感覺。她說,從5月開幕至10月底出院的入住媽媽中,或飲用中藥方劑或使用針灸、拔罐、藥薰療法,幾乎每位媽媽都需要中醫介入治療她們在月子期間所產生症狀。而且根據該院區統計資料顯示,中醫介入治療可以讓媽媽快速脫離症狀折磨,讓月子調理更有效率,她強烈建議坐月子媽媽除了要讓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建議產後藥膳種類外,也可以將媽媽月子中所產生症狀諮詢中醫師,藉由中醫師幫助,相信月子可以作的更好。

母嬰親善服務 協助媽咪們哺餵母乳

母嬰親善服務 協助媽咪們哺餵母乳#生產

台東基督教醫院致力母嬰親善服務,以提供完整的支持系統,協助媽媽哺餵母乳、讓寶寶獲得最好的食物──母乳,去年底通過國民健康局的「母嬰親善」認證,成為母嬰親善醫院。以2007年和2008年的統計數字相較,產後純母哺率從30.67%提昇到43.62%,今後東基將再接再厲,繼續提昇母乳哺餵率。 母嬰親善醫院是199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發起的全球運動,目的是希望媽媽能回歸哺餵母乳,給寶寶一個好的開始。東基產兒照護團隊提供孕婦產前、產中、產後的連貫性服務,包括:4D立體超音波、定期衛教講座、LDR(樂得兒)產房、母嬰同室、產後居家訪視等,照顧媽媽寶寶的身心靈健康,也積極推廣並協助媽媽哺餵母乳。徐文成及梁華英兩位婦產科醫師、黎璧賢及樂俊仁兩位小兒科醫師,以及他們帶領的產兒科病房、門診組成了東基產兒科照護團隊。去年十月加入產兒照護團隊的梁華英醫師,具有美國耶魯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國立陽明醫學院兼任副教授的資歷,以親切的問診風格贏得民眾的肯定與好評。再者,婦產科門診也設置「產科個案管理師」提供孕婦個人化、專業化的服務。為了提供更準確的產前診斷,以及提供準媽媽準爸爸直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寶寶的模樣,東基去年度添置4D立體超音波掃瞄儀,這是台東第一家使用4D為孕婦產檢的醫療院所。它不但能呈現傳統的3D立體靜態影像,還能以高速掃瞄,呈現即時的胎兒動態影像,而且具有超越一般超音波的解析度及空間感,使婦產科醫生更能精準的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成長與發育。只要是妊娠廿~廿八週孕婦,掛婦產科門診,經醫師初步檢查後開立檢查單,由產科個管師安排檢查時間即可。定期衛教講座方面,「Daddy, Mommy先修班」針對孕婦、嬰兒相關話題提供準爸爸準媽媽系列學習課程,例如:妊娠期間常見不適及症狀處理、剖腹產與自然產介紹、生產減痛舒緩運動──拉梅茲呼吸法及生產球、哺乳姿勢指導及寶寶含乳技巧、為您的寶貝沐浴及臍帶護理、嬰幼兒常見呼吸道及皮膚問題、等。「哺餵母乳分享會」則與民間團體「祕密花園」合作,成立哺乳支持團隊,並舉辦哺餵母乳座談會。LDR「樂得兒」產房則是提供產婦人性化的服務。從陣痛(Labor)至醫院待產開始,到生產(Delivery)、恢復期(Recovery),都在同一個房間、同一張床上度過,讓產婦覺得好像在家中生產一樣。「在東基生產很好,很有安全感,而且先生可以在旁邊陪伴我。」曾在東基LDR病房生下一名小壯丁的張太太高興的分享著。還有,鼓勵並協助母嬰同室,例如:產後,護理人員會即刻把寶寶送至媽媽身旁,即協助母親在產台上擁抱嬰兒,讓媽媽與寶寶有第一次的肌膚接觸,促進嬰兒情緒及體溫保持穩定,藉此觀察嬰兒尋乳反應並建立親子關係。出院前,醫護人員會再教導如何在家及上班後持續哺乳,包含如何以手或是吸乳器擠乳與如何貯存母乳;並提供出院後的免費諮詢。過去在醫院常見奶粉廠商進出病房推銷,自推動母嬰親善後,這樣的活動已被禁絕,目的就是希望母親親自哺餵母乳。產後居家訪視是東基的另一項貼心服務。做過月子的女人都知道,做月子時既要照顧新生兒、又要調理產後身體的不適,還得面對一堆接踵而至的各式問題。因此,特別針對剛出院返家的產婦提供延續性服務,由護理師深入家庭給予正確的育兒觀念,讓媽媽寶寶不用出門就能得到貼心的諮詢。訪視的對象有新手媽媽、青少年產婦、高齡產婦、外籍新娘、高危險妊娠或經電訪有需要者。一位新手媽媽經護理師傳授撇步並成功學會躺著哺餵母乳後,心情大為放鬆,她說:「這樣,我明天就可以放心的回南部娘家做月子了!」對嬰兒來說,「母乳」是最合適、天然,也是最珍貴的食品,雖然坊間各廠牌奶粉強調添加多種營養素,就是無法等同於母乳。母乳不但可提供足夠且均衡的營養素,對母親及嬰兒雙方,在精神及心理層面都有益處,還能增進寶寶的免疫能力。東基的產兒照護團隊,獲得政府「母嬰親善」的認證,與所有媽媽及家庭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打拼。台東基督教醫院相關院所導覽:http://www.uho.com.tw/search.asp?mod=hos&keyword=%A5x%AAF%B0%F2%B7%FE%B1%D0%C2%E5%B0%7C&page=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