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

長期抽菸呼吸困難 肺阻塞找上門

長期抽菸呼吸困難 肺阻塞找上門#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胸腔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在台灣更排名第7大死因。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11年,全台40歲以上罹病人數超過100萬,但由於病名難記、難念,民眾對於此病相當陌生。慢性阻塞性肺病 好發癮君子、肺炎病患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祟任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肺部功能慢性退化的疾病,藉由藥物可長期控制,但無法完全治癒。大部分的病友都有長期抽菸史、工作時需曝露在有害的微塵粒子中,或是空氣污染造成。好發於男性、老年人、反覆肺炎及有慢性疾病的病患。病症包括肺氣腫及支氣管炎,造成漸進性加重呼吸困難、有痰或沒有痰的慢性咳嗽、喘息、胸悶和長期喉嚨不適、咳痰、咳血,以及行動困難。常會合併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症、憂鬱症和心血管疾病。甚至可能引起急性發作,呼吸道感染、嚴重咳嗽併有濃痰和呼吸喘鳴,嚴重時甚至併發氣胸、肺炎、敗血症和呼吸衰竭。戒菸、注意空氣品質 減緩肺阻塞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初期不一定會馬上出現症狀,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才會發現。大部分患者在疾病發生初期,往往誤認是缺乏運動或老化導致。大部分患者常在40歲以後,才會因為呼吸症狀逐漸嚴重,到醫療院所求診被診斷,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間。王祟任醫師提醒,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最好的方法是戒菸。飲食要少量多餐,每餐不要吃太飽、餐前先休息,餐後勿立刻躺下。吃東西細嚼慢嚥,採用低碳水化合物與高脂、高纖維、避免產氣食物。冬天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擁擠處。空氣品質不佳時,減少外出。流行性感冒疫苗及肺炎疫苗也都建議規則施打,降低肺炎發生率。

脖子腫如乒乓球! 水喝太少恐致結石

脖子腫如乒乓球! 水喝太少恐致結石#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患者求診表示平常都沒事,吃完東西卻脖子腫,腫到如乒乓球大小,求診才知是唾液腺結石。唾液腺結石病人常見脖子或下顎突然出現腫塊,腫塊經常在吃完東西後出現,不到2小時又突然消失,直到腫塊越來越大甚至發燒。初期症狀易輕忽 唾液腺管阻塞結石萬芳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丁義芳指出,唾液腺結石的主因是水分攝取不足、抽菸、過度疲勞或未注意口腔清潔等,造成唾液腺管阻塞,影響唾液分泌。一開始結石較小,唾液尚可緩慢從唾液管流出,所以經過一段時間腫塊即會消失,因此許多人不以為意。但若結石越來越大,唾液無法流出積在腺管中,將造成腫塊持續腫脹。丁義芳醫師表示,曾收治1名唾液腺結石病人,右頸部腫得跟乓乒球一樣大,檢查後發現,右頸的腫塊是頷下腺結石,引發唾液線阻塞,結石大小約6公釐,在深層位置,決定為病人進行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同時在手術中為唾液腺管路重建支架,最後成功為病人移除結石,恢復唾液腺正常分泌,也完整保留腺體功能。預防唾液腺結石 多喝水、少吃炸物傳統唾液腺結石移除手術是將導管切開再取出結石,或是直接將唾液腺摘除,術後容易發生唾液腺管路狹窄、口乾或顏面神經失調。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則是使用1.3公釐內視鏡,由唾液腺管路開口進入後直接將結石移除,無須住院也可避免插管麻醉的不適,病人在手術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丁義芳醫師提醒,唾液腺結石如在3公釐以下,尚有機會靠著多喝水排出,但如反覆發作,建議及早就醫治療,以免結石越來越大,造成細菌感染。平時應多喝水補充水分、減少抽菸、適當休息、盡量調適心情避免壓力過大,減少食用油炸食物,才能有效預防唾液腺結石產生。

驚!作息正常12公分癌卻找上門

驚!作息正常12公分癌卻找上門#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王小姐作息正常,有運動習慣,無不良嗜好,卻檢查出腎臟有12公分之大的惡性腫瘤。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腎臟摘除,術後追蹤半年狀況穩定,目前傷口復原良好。高血壓、肥胖、50至70歲為高危險族群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醫師李香瑩表示,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台灣每年約有8百至1千個新病例,好發於50至70歲,高血壓、肥胖及有抽菸習慣者是高危險族群。王小姐採用腹腔鏡微創根除性腎臟切除手術,將整個腎臟及腎臟上的腫瘤、一段輸尿管、腎上腺及包圍著腎臟脂肪、四周包圍著的包膜及局部淋巴結整個切除,其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7至9成。由於腎臟位於後腹腔深部,腎細胞癌初期無明顯症狀。若已出現血尿、腰痛及摸得到的腫瘤,病情已較後期甚至轉移。治療方式會依照腫瘤的分期來決定,包括部份腎切除手術或是根除性腎切除手術,可以微創腹腔鏡或傳統刀的方式切除。新腹腔鏡手術-術後恢復快、傷口小部份腎切除手術由於其微創特性,術後傷口小、疼痛輕且恢復快,不僅是侷限型腎細胞癌的新手術方式,對於7公分以上的大腫瘤、過度肥胖的患者,甚至是擴散到腎靜脈的腎細胞癌都可採用,而且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的10年存活率相同,不影響治療效果。李香瑩醫師說,王小姐12公分大的腫瘤已達第二期標準,但幸運的是尚未轉移,在手術切除後不需化療或放射治療,定期追蹤即可。若是發現得晚,不幸轉移,則需另採其他風險較大的治療方式。故建議前述危險族群需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愛抽菸熬夜 39歲男半年險沒命2次

愛抽菸熬夜 39歲男半年險沒命2次#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39歲男性為科技園區主管,因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加班,加上總是菸不離手,直到某次開車時突然心肌梗塞,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但男子並沒有戒除生活中的壞習慣,依然每天抽菸,仍然因此胸悶、胸痛症狀沒有解除,卻老是以為是壓力大不以為意,不到半年又再次心肌梗塞差點沒命,他才終於下定決心戒除菸癮,並維持運動習慣。沒有三高也要戒除危害健康的不良因子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壯年族群也可能因抽菸、熬夜讓心血管疾病可能無預警地找上門,因此,即使國人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仍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除可能危害健康的不良因子,才能真正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根據統計,一個月中服藥量小於8成者比服藥量大於8成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約增加20%,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教授說明,建議患者應與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並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若每日睡眠時數達7~8個小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降低30%。攜手護心4準則林俊立執行長進一步指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今年世界心臟聯盟特別提倡十大護心守則,包括:血糖管理、健康飲食、積極尋求協助及治療、戒煙、充足睡眠、體重管理、定期量測血壓、遵照醫囑並正確用藥、規律運動以及運動生活化,統整以上歸納即為「護心4準則」,邀請國人與患者一起攜手護心:1) 規律運動/建議每周最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例如:健走、爬樓梯、慢跑等,規律的運動除了可以有效控三高外,也可強化心臟血管的硬度,甚至可降低心血管阻塞。2) 戒菸適酒/吸菸者、暴露於二手菸環境中會提升中風及心臟病的機會。飲酒也不宜過量,建議酒精每日攝取成年男性<30克、成年女性<15克。3) 控制三高/建議民眾需定期檢查量測血壓、血脂以及血糖,確實控管三高能避免血管阻塞。除此之外,飲食方面,建議以得舒飲食為主,對於民眾或高血壓患者都很有幫助。4) 正確用藥及充分睡眠/遵從醫囑、按時服藥是患者遠離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切勿因害怕副作用而擅自停藥,同時注意充分睡眠,並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溝通,重視自身健康,與醫療團隊共同對抗心血管疾病

逾60歲三高又愛抽菸 當心這病上身

逾60歲三高又愛抽菸 當心這病上身#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超過60歲、有吸菸習慣的男性要當心,若同時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症狀,一定要記得定期身體檢查,即使平時無明顯症狀,也可能潛藏腹主動脈瘤的風險!主動脈正常直徑約為2公分,當超過正常的1.5倍以上,稱為腹主動脈瘤。而血管直徑越大,破裂出血的危險性越高。腹主動脈瘤可能以腹部不適、背痛來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亮廷表示,當動脈管壁受到外傷、感染或發炎就可能造成硬化和膨大,之後形成腹主動脈瘤。大部分患者沒有症狀,通常都是因其他疾病就醫安排相關檢查,或是因腹痛做腹部理學檢查觸診時意外發現。症狀的病人可能以腹部不適、食欲不振、腹痛、背痛或腰痛來表現。若平時沒有察覺,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破裂,如同發生大量內出血,若沒有及時手術,會危及生命。而當破裂後,即使馬上手術,死亡率也在50%以上。因此腹主動脈瘤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肥胖的患者不易依靠觸診發現病灶劉亮廷主任表示,腹主動脈瘤可以靠仔細的腹部理學檢查觸診而發現,但肥胖的人不容易觸診發現。傳統治療為開腹手術,從腹部劃開約20到40公分的傷口,進入到腹主動脈瘤的位置,切除腹主動脈瘤並置換人工血管置修補。但傳統手術傷口大、死亡率高、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手術後必須留在加護病房觀察直到穩定後才能轉普通病房,等腸胃正常運作後才可以進食。高危險群平時就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劉亮廷主任表示,新的血管內覆膜支架手術,只要在兩側大腿腹股溝劃開約3到5公分小切口,將覆膜支架經由兩側總股動脈逆行置放到腹主動脈瘤的病灶位置,使膨大或破裂的血管瘤經由血管腔內作阻隔。優點是傷口小、手術死亡率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不像傳統手術需要在加護病房留觀,住院5天內甚至手術當天就可以出院。 腹主動脈瘤平常大多沒有症狀,通常是破裂引發劇烈腹痛或腰背痛而發現。而當破裂時,死亡率極高,預後不好。因此高危險群平時就應該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和篩檢,檢查主動脈是否有異常膨大,以期及早發現和治療。若是直徑小於5公分且無症狀的腹主動脈瘤,建議每6到12個月進行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追蹤檢查。

看的到天空就可以吸菸?北市府開罰啦

看的到天空就可以吸菸?北市府開罰啦#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般民眾可能都會有「只要看的到天空就代表可以吸菸」的想法,但依據菸害防制法規定,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未設吸菸區者應全面禁止吸菸,公園內游泳池是炎炎夏日期間家長帶孩子的消暑好去處,為使民眾想有無菸的健康環境,台北市政府呼籲癮君子物罔顧他人權益在泳池邊吸菸,也別讓菸害危害幼童健康。室外露天泳池一樣禁菸暑假期間民眾至公園內游泳池活動機會頻繁,但常有癮君子菸癮一來,貪圖方便就在泳池周邊抽起菸來,造成不吸菸民眾遭受二手菸害。臺北市衛生局為維護民眾不吸二手菸的健康權益,於暑假期間加強全市公園內游泳池菸害防制稽查,針對全市17座公園內游泳池共稽查54次,取締2件違規,裁罰新臺幣1萬2,000元。尊重兒童拒吸二手菸健康權利為營造臺北無菸環境,臺北市衛生局往後將持續針對民眾常出入之禁菸場所進行不定時菸害防制稽查。暑假期間也針對民眾常出入之場所,像是臺北市立動物園、臺北市兒童新樂園、公園等加強派員稽查。菸草中有93種致癌物菸草中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已知有93種致癌物質。暴露於二手菸對兒童及青少年發育中的大腦與肺部危害甚大,臺北市衛生局呼籲,吸菸者應尊重他人拒吸二手菸的權益,周遭有孕婦、兒童及青少年時更應停止吸菸,別讓菸品殘害下一代。戒菸治療、衛教服務  臺北市衛生局已結合臺北市超過300家合約醫事機構提供二代戒菸治療與衛教服務,門診、住院及急診個案都已納入適用對象,並比照一般健保用藥,民眾每次就診僅須負擔掛號費及最高200元的戒菸藥品費,每次可領用1至4週戒菸藥物,民眾也可以參加戒菸班、戒菸衛教諮詢等多元戒菸管道。

活動/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

活動/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抽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保衛健康從「齒」開始!你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嗎?口腔癌是男性發生率最快的癌症,維持口腔健康除了要遠離檳榔、菸酒外,定期接受檢查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衛生是得到高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此次活動將會由家醫科莊家銘主任主講,進行口腔篩檢活動及衛教宣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時間:1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08:00-09:30地點:汽訓中心(南投市光明一路300號)洽詢:049-2231150轉2323或2317

與菸品分手 戒菸必勝3絕招

與菸品分手 戒菸必勝3絕招#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天是七夕,國民健康署要勸你與菸品分手!有鑑於吸菸已被證實會導致身體每個器官健康的惡化,也會導致肺癌、心血管疾病等,最可怕的是無形中的二手菸及三手菸,也會讓家人在不知不覺中離健康殺手越來越近。另外若以每日1包菸計算,1年甚至需要花上3萬6的花費,真是要錢又要命!國健署呼籲您放開菸品危險情人,找回活力人生。每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喪失性命菸害是國人頭號殺手,平均約每20分鐘即有1位吸菸者因菸害而喪失寶貴生命。據美國疾病管制局指出,吸菸已被證實會導致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性潰瘍、食道逆流、骨質疏鬆症與甲狀腺疾病等疾病。戒菸必勝3絕招 捨離徹底分手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戒菸維持6個月的民眾在情緒感受、生活品質以及社交生活上的滿意度均顯著高於仍在吸菸者。戒菸後比較不容易生病,重要的是,戒菸後的生活更有活力,情緒也更平靜,能以舒適的身心和所愛的人們共處。國民健康署提出戒菸必勝3絕招「斷」、「捨」、「離」,戒菸非難事,持之以恆就能遠離:1) 設定戒菸日,「斷」絕菸癮/有設定戒菸日的戒菸者比未設定的高出2成的成功率。2) 「捨」棄買菸、帶菸習慣/透過戒菸藥物及專線諮詢,捨棄買菸、帶菸在身上的習慣,建立無菸生活。3) 遠「離」吸菸環境,尋求支持/與專業人員一同討論拒絕他人請菸的對策與支持,讓您更有信心克服誘惑。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