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

好康報報! 癌篩一夏好禮送

好康報報! 癌篩一夏好禮送#篩檢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加強照護市民健康,於100年7月30~31日(六、日)上午9時至11時,與北市10家合作醫院特別精心策劃舉辦「假日防癌去!免費癌症篩檢」活動,並贈送參加市民每人1份驚喜小禮物!癌症號稱21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衛生署今年6月最新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第29年蟬聯榜首,死亡人數4萬1,046人,再創新高,平均每12分48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臺北市民十大癌症死因之第3位、第4位、第9位及第10位。這4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因此,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成為政府推動癌症防治重點。臺北市99年死亡人數高達每10萬人口21.8人,死亡率是第3名(次於肺癌及肝癌)。大腸癌初期無症狀,大部分由大腸內的息肉演變而成,依據國民健康局統計發現:約每2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息肉個案,每23名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若能在息肉還沒變成癌症前,將其切除,即可避免進展成大腸癌。就是早期發現可能有大腸癌或息肉的個案,經由大腸鏡檢查做進一步診斷,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高達8成,提醒50~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乳癌的發生率是臺灣女性10大癌症之首,99年臺北市乳癌死亡率高達每10萬女性人口19.7人,死亡率是北市癌症死亡女性第4名(次於肺癌、肝癌及大腸癌),由於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西化、攝取高脂肪飲食、工作壓力等,使乳癌的罹患率不斷的上升,且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很高,因此提醒45~69歲或40~44歲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女性朋友,定期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臺灣高嚼檳榔率是導致口腔癌高發生率及高死亡率的原因,每年有超過5千人罹患口腔癌,超過2,200人因口腔癌而死亡,而口腔癌患者平均死亡年齡只有55歲,較其他癌症年輕10歲以上,且有嚼檳榔、吸菸與飲酒行為者之罹患口腔癌危險性是一般民眾的123倍,提醒30歲以上有吸菸或嚼檳榔(含已戒檳榔者),接受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國民健康局統計,6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如果「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為一般定期做抹片婦女的32倍,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的有效篩檢工具,子宮頸癌前病變並無症狀,只能靠子宮頸抹片檢查方能發現,且經過簡單病灶切除後,治癒率幾乎可達100%。提醒婦女朋友,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另如設籍臺北市婦女,36歲以上且6年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或30歲以上持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衛生局亦提供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呼籲平時忙碌工作及家庭婦女們及市民朋友,可以利用暑假期間或是假日,前往醫療院所,接受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大腸癌及口腔癌各項防癌篩檢,把握臺北市市民才有的健康好禮!歡迎符合資格的市民踴躍參加「假日防癌去! 免費癌症篩檢」、「乳癌篩檢抽獎活動」,相關訊息請參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 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分機1842、1845洽詢。

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皆已躍居台灣十大癌症第四位

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皆已躍居台灣十大癌症第四位#篩檢

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是治療關鍵對於口腔癌及咽喉癌,該如何有效的預防其發生及避免其為害?首先需定期的自我篩檢口腔和頸部、均衡的飲食、規律的生活及運動、並戒除檳榔、菸和酗酒的不良習慣。其次若有以下的症狀,則須趕快就醫進一步檢查,包括: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或頸部發現腫脹和硬塊、口腔黏膜表面顏色變白或出現紅色斑塊、兩星期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口腔附近部位有麻木或疼痛、口腔內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或出血、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和牙關緊閉等症狀。咽喉癌常見的症狀:咽喉異物感或疼痛、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呼吸困難、頸部腫塊和久治不癒的咳嗽或咳血等症狀。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連景峯表示,一旦發現在口腔或咽喉有惡性腫瘤,需盡速就醫,因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治癒率就越高,且造成顏面醜形、吞嚥障礙和語言障礙等殘障的機率就越低。根據衛生署統計公佈民國97年十大癌症中,口腔癌(含口咽和下咽癌)發生個案數5,781人,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生人數的7.24%,而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2,420人,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5.88%。其中,口腔癌(含口咽和下咽癌)死亡率排第五位,僅次於肝癌、肺癌、腸癌及乳癌。解剖學上,口腔包括上下唇、頰黏膜、齒齦、硬顎、舌前三分之二、口腔底和臼齒後三角區域。口咽則包括軟顎、腭扁桃腺、口咽壁及舌後三分之一。下咽又稱為喉咽,上從舌骨下達環狀軟骨下緣所形成,包含梨狀窩、下咽後壁和環狀軟骨後區。喉頭則上從會厭頂下至環狀軟骨下緣,內部細分為聲門、聲門上區及聲門下區。其中,下咽的主要功能是吞嚥,承接由口咽下來的食物,經由梨狀窩導流至食道。喉頭的功能包括呼吸、發聲和保護下呼吸道,然因喉頭與下咽相鄰,致使下咽疾病影響喉頭的功能。對台灣男性而言,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皆已躍居第四位,且男性口腔癌的平均死亡年齡為55歲,這對家庭及社會的生產力,會產生很大的衝擊。民國97年,咽喉惡性腫瘤發生個案575人,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的0.72%,而死亡人數241人,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0.59%,其發生及死亡人數遠低於口腔癌。從民國70~97年間,口腔癌(含口咽和下咽癌)個案發生人數,已由470人攀升到5,781人,達12.3倍;而喉癌僅由207人升至575人,僅達2.8倍,同時間台灣人口僅從一千八百多萬增加到兩千三百多萬人。其中,口腔癌死亡率最高縣市分布在中南部與東部,這與台灣紅唇族人口的分布似乎呈正相關。國際癌症研究總署也已於民國92年將檳榔視為一級致癌物,可見嚼食檳榔的戒除已是刻不容緩。口腔癌的治療,原則上以手術為主,切除原發腫瘤,並保留安全距離1~2公分,部分病人需要頸部淋巴廓清手術和自由皮瓣重建手術,由術後病理報告所呈現的危險因子來決定術後是否需要追加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的輔助療法,五年存活率早期多在70%以上,而晚期則較差約40%以下。咽喉癌的治療較為複雜,早期可以部分(咽)喉切除手術、二氧化碳雷射手術或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晚期則需全(咽)喉切除、頸部廓清、氣管造口及部分病人需要的咽部皮瓣重建手術,加上術後放射或術後同步放射化學治療。晚期的咽喉癌也可直接以保留喉功能的合併放射和化學治療的另一種療法。因全喉切除後,日後的發聲需仰賴的包括:氣動式的人工發聲器、食道語、裝於氣管食道間似鈕扣的Brom-Singer prosthesis、或新喉部所留下的肌肉黏膜發聲組織。咽喉癌的預後中,早期的咽喉癌五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而晚期的喉癌可達50%,下咽癌則只有30~40%。預後的結果,由好到壞分別是喉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由存活率和功能保留的觀點來看,晚期的癌病人明顯較早期的癌病人有較差的5年存活率,且喉功能的保留也明顯較為困難,日後的生活品質影響極大。故為了提高存活率及保留喉功能,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預防癌症的發生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策略。

肥胖民眾罹患大腸癌機率 是體重正常者的1.6倍

肥胖民眾罹患大腸癌機率 是體重正常者的1.6倍#篩檢

依衛生署97年癌症登記,大腸癌已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97年共有11,004人罹患大腸癌,其中9,571名大腸癌個案(約87%)是發生在50歲以後,亦即 50歲以上的國人,每天有26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150.1人,為50歲以下發生率的17倍。研究顯示每1~2年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18~33%之大腸癌死亡率。由於糞便潛血檢查不僅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還可以發現大腸癌的癌前病變(瘜肉),經切除後可以避免進展為癌症,因此,為減少大腸癌對國人健康的危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供50~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惟至99年底,50~69歲民眾2年內曾接受糞便潛血篩檢之比率僅22%,仍是偏低。每2名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息肉,每23名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國民健康局分析99年大腸癌篩檢資料顯示,99年有近100萬名50~69歲民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其中陽性個案69,024人,截至4月底已有46,374人(約67%)接受進一步確診,共發現大腸癌1,979人,亦即每23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另,發現瘜肉20,381人,約每2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瘜肉個案,這些個案只要切除瘜肉,即可避免進展成大腸癌。99年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仍有22,650人尚未接受進一步確診,推估其中約有12,300人可能已有瘜肉或大腸癌的存在,因此,國民健康局邱局長淑媞呼籲如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的個案要儘早接受進一步確診,以免喪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此外,99年的大腸癌篩檢資料亦發現,約有49%的息肉和64%的大腸癌是位於直腸或乙狀結腸,但位於盲腸或升結腸的息肉和大腸癌亦分別有20%和15%,故糞便潛血檢查異常的民眾,若只有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是不夠的,應接受全大腸鏡確診,以免漏失位於盲腸或升結腸的息肉和大腸癌。另,比較93~97年篩檢與癌症登記之大腸癌個案期別分布顯示,經由糞便潛血檢篩檢發現的大腸癌,0~1期個案所佔的比率遠高於癌症登記,由21%提高至42%,並大幅降低第4期個案所佔比率,由23%降至9%。顯示糞便潛血篩檢確實可早期發現大腸癌,而1期以下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8成以上。因此,邱局長淑媞呼籲篩檢可以早期發現沒有症狀的大腸癌,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沒有症狀,就心存僥倖不做篩檢,造成發現時已是大腸癌晚期,致5年存活率降至2成以下。端午佳節剛過,國人習慣吃粽子應景,由於粽子熱量高,邱署長文達提醒國人,吃過多的熱量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會使男性得到大腸癌的危險性增為1.6倍、女性增為1.2倍,因此,吃粽子要適量,並多吃高纖蔬菜,吃完了,也可以全家一起散步、運動,除可增進健康,還可培養家人感情,此外,也別忘了善用假期,陪同家人去做大腸癌篩檢,以維護家人健康。延伸閱讀「大腸癌年齡別發生率圖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604

正確篩檢大腸癌   預防結直腸癌病變

正確篩檢大腸癌 預防結直腸癌病變#篩檢

你常常有下列感覺嗎?1.感覺有便意,肛門裡老是有東西,上廁所又解不出來(裹急後重)嗎?2.突然發生慢性腹瀉、便秘,糞便形狀發生改變?3.大便中帶血,再加上腹痛、貧血、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這些現象雖然不一定表示您健康發生問題,但是至少應懷疑是否有了下腸胃道的病灶。如何正確篩檢大腸癌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檢驗科副主任章門煌指出,目前所採用的方法是免疫學的iFOBT糞便潛血檢驗方法,此法不受飲食影響,也就是不會受到其他動物血及維生素C的影響,針對下消化道出血,其特異性更高,因此大大提高篩檢的正確性。章門煌表示,根據衛生署最新發表資料統計顯示,不論男女,結腸直腸癌的死亡率皆佔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三位。由過去資料來看,結腸直腸癌的每十萬人死亡率,由民國71年的6.4,到85年的15.8,到了93年的17.2,及98年的19.6,足足成長三倍。因此可知結腸直腸癌對國人健康危害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隨著高齡化與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結腸直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他說,根據研究指出,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發生。因此,要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外,50-69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驗,以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病變早期診治。

肺癌血液篩檢新曙光

肺癌血液篩檢新曙光#篩檢

三軍總醫院和科技公司合作,應用最新的分子生物診斷技術,成功完成肺癌篩檢臨床試驗,可從5cc血液中,判斷罹患肺癌風險的高低,開創肺癌血液篩檢新曙光。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民國96年初次診斷為肺、支氣管及氣管惡性腫瘤者共計9,059人,民國98年衛生署的生命統計資料,死因為肺、支氣管及氣管惡性腫瘤者共計7,951人。在全球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死亡率在所有癌症種類排行第一,由於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導致臨床初次診斷為晚期或末期的肺癌案例超過六成,治癒率低。如能在癌症發生早期發現,才是提高治療效果的最好方法。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血液腫瘤科/健康管理中心與科技公司合作,獲得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補助(SBIR),進行肺癌篩檢臨床試驗,共有442人參與,其中包括159人為肺癌患者(圖一)與283健康人,應用即時定量聚合酵素鏈鎖反應(Real-Time PCR)分析技術,找到六個與肺癌高度相關的分子標記,根據這六個分子標記的勝算比(odds ratio)數據可得知,哪些分子標記代表保護或風險因子,例如分子標記代號為G11、G38、G76(勝算比分別為0.2、0.3、0.1),其含量越高時,罹患肺癌風險越低;相反的,分子標記代號為G22、G24、G89(勝算比分別為15、3.3、5),含量越高時使得罹患肺癌風險越高。 綜合六個分子標記在血液中測量的含量數據,運用特定的鑑別模型,可判斷罹患肺癌風險性高低,預期早期發現肺癌。另外,針對正常人及肺癌患者個別的臨床鑑別結果,敏感度高達81%,特異度高達92%,整體正確率達86%。依照一般判別檢驗工具好壞的標準,所得的ROC 曲線(圖二)的圖形和曲線下的面積(AUC)為0.93(理論最大值為1),顯示這個分子標記組合具有非常好的判別力(outstanding discrimination)。此臨床研究歷經多年努力,初期由台大、中研院、國衛院聯手分析肺癌細胞株,從9,000多個基因中篩選出600個基因,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補助(SBIR)歷經三個計畫,在三軍總醫院與科技公司合作多年努力之下,進而從600個基因中,再篩選出血液中和肺癌相關的六個分子標記組合,完成臨床試驗,是典型產、官、學界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此篩檢技術將爭取主管機關認證,廣為推廣應用,不僅能使癌症得以提早發現,提高治癒率,且具有全球市場潛力。註解:勝算(Odds)發生某事件的人數與未發生該事件人數的比值 。勝算比(Odds Ratio,OR)(在病例對照研究中)實驗組中發生疾病的勝算與控制組中發生疾病的勝算比值,或罹患疾病的病患暴露於某變因的勝算除以控制組暴露的勝算。

「預防三高四癌」社區整合篩檢一次全到位

「預防三高四癌」社區整合篩檢一次全到位#篩檢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今年(民國100年)3月~9月於12區特別精心規劃了61場社區「整合性預防保健篩檢」活動。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均為98年臺北市之十大死因,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58.3%。但此類慢性疾病可透過定期篩檢,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民國98年癌症為臺北市民十大死因第1位,另依臺北市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統計資料顯示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之第2位、第3位、第4位、第8位及第9位。民國93年至98年,北市因大腸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19.73上升至22.64,乳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15.2上升至17.49,口腔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5.26上升至5.66,子宮頸癌自84年開始篩檢,已有不錯的成效,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6.51下降至5.11。上述5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市民朋友平日除攝取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外,也不要忘了每年要定期接受健康篩檢。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加社區整合篩檢活動,相關活動訊息請洽台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延伸閱讀「篩檢小常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30

飛沫傳染結核病 接觸者有三成會感染

飛沫傳染結核病 接觸者有三成會感染#篩檢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疾病,傳播途徑為空氣傳染,具傳染性的結核病個案在吐痰、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核,其周遭的人如果吸入直徑小於5μm的飛沫核,並經由呼吸道到達肺泡內而造成感染。在有暴露的情況下,約有30%的人會受到感染,被感染者約有10%的人會發病,其中一半的人,會在感染後的二年內發病,另一半的人,則終其一生均有可能會發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結核病防治組護理長施秀珍表示,以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未接受治療的結核病個案平均每年會使10~15名接觸者受到感染。施秀珍說,國外相關文獻指出,對於潛伏感染的接觸者進行追蹤及治療,在減少結核感染的防治策略中是非常有效。以美國有計畫地執行接觸者追蹤的情況下,平均每名結核個案可追蹤到10名接觸者,其中約有20~30%的接觸者為結核潛伏感染(LTBI),1%為發病的結核個案,約有半數接觸者在接觸的第一年會發病。反觀我國雖已在「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訂定接觸者追蹤檢驗相關內容,2006年平均接觸者檢驗人數僅為2.5人。直至2007年7月,疾病管制局對接觸者檢驗提供免部份負擔政策後,臺北市2010年結核病確診個案平均接觸者檢查6.8位。平均共同居住接觸者檢查數2.4位,雖然接觸者檢驗人數增加,但仍有12%的結核病個案沒有提報接觸者紀錄。另一項針對2005年結核病通報個案,其接觸者在2005年至2008年的資料分析,接觸者第一年及第二年的發病率,分別是每十萬人口747人及217人,第一年的發病率顯著高於第二年。發病率在年齡分布上,除大於65歲及小於13歲者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之接觸者外,其他年齡層的發病率仍高於一般民眾之發病率甚多,高達每十萬人口1,112至1,384人。(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基於以上理由,施秀珍提醒以下接觸者務必接受檢查:誰是結核病接觸者:與指標個案共同居住者,與指標個案於可傳染期一天內接觸8小時以上或累積達40(含)小時以上之接觸者。結核病接觸者要做哪些檢查:滿13歲以上者只做胸部X光檢查,未滿13歲者,若指標個案是單純肺外結核,只需做胸部X光檢查;肺內結核者,除了做胸部X光檢查,另需加做結核菌素測驗。何時要完成接觸者檢查:結核病個案確診1個月內及第12個月。接觸者若拒絕接受檢查後果: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第1項規定:主管機關對於曾與傳染病病人接觸或疑似被傳染者,得予以留驗;必要時,並得令遷入指定之處所檢查、施行預防接種、投藥、指定特定區域實施管制或隔離等必要之處置。(違者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1項處以新台幣6~30萬)。施秀珍最後提醒民眾,以上有任何問題需諮詢結核病防治措施,可於上班時間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或昆明院區(02)2370-3739轉1821~1840結核病防治組。延伸閱讀「何時要完成接觸者檢查」表格: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38

49家醫療院所 共同推廣四癌篩檢便利網

49家醫療院所 共同推廣四癌篩檢便利網#篩檢

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為關心區民健康,並響應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搶救生命大作戰獎勵醫院,擴大辦理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和大腸癌篩檢服務;特結合轄區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財團法人康寧醫院、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內湖國泰診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內湖門診部等5家醫院及44家診所,推動「健康內湖‧防癌社區‧四癌篩檢便利網」,提供忙碌的區民在不同時段均能便利接受免費癌症篩檢服務!韓國強主任表示,推廣民眾接受癌症篩檢,首要作為除了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更要創造支持性環境,故發揮在地健康服務中心資源整合功能,推動「健康內湖 防癌社區 四癌篩檢便利網」活動。首波整合癌症篩檢資源活動感謝內湖區49家醫療院所共襄盛舉,發揮內湖之愛大力量,為搶救區民生命一起大作戰!未來也期擴及更多醫療院所共同參與!「健康內湖‧防癌社區‧四癌篩檢便利網」整合49家醫療院所提供癌症篩檢項目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及糞便潛血檢查,呼籲符合對象的民眾可以帶健保卡到醫療院所接受篩檢,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適用對象等資訊,可以洽詢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nhhc.taipei.gov.tw或電洽(02)2791-1162簡小姐。延伸閱讀「各項癌症篩檢適用對象」: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04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