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生病該看那科?正確就醫有竅門

生病該看那科?正確就醫有竅門#健保

生病是每個人一輩子幾乎都會發生的事,所以民眾有不少的就醫經驗。如何做個”稱職”的病患,在現今醫病關係緊張的年代,是保障自身權益且得到最大醫療助益的課題。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 湯夢彬醫師指出,看病不僅需要找對醫師,也需要自己預作準備,才能在短短的就診時間內發揮最大功效。以下提供大家一些就醫的事前準備:1.先想好要問醫師什麼問題,包含這次求診的主要困擾,避免在診間猶豫不決,甚至看完診又跑回來再問其他疑惑,會造成兩造雙方的時間拖延。2.準備好健康檢查的資料,如果有長期服藥的病患,提供服藥狀況及藥品名稱,這些資訊可提供醫師在短時間內了解病患的健康狀態。3.不要主動要求開什麼藥、做哪些檢查、打針等處置,一般人都不會喜歡被人命令做事的。病患要與醫師合作來對抗病痛,不要有考倒醫師的心態。4.不要濃妝豔抹、盛裝打扮、配戴首飾等,醫療的處置也許需要穿脫檢查衣,過多的裝扮只會增加困擾,以及影響身體檢查的真實性。5.針對外傷或體表患處,不要過度清洗身體,尤其是要做內診的女性病患,呈現原本疾病的面貌,才能幫助醫師做出正確的決策。6.小孩就診要避免穿厚重或緊身的衣服,以利身體檢查,父母要準備安撫病童情緒的東西,並要提供小孩過往求診病史。當一個聰明的病患,除了做好就醫的事前準備,再來就是找”對”的醫師來幫你解決問題。政府已經推動「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大病到醫院,小病到診所。民眾可在自身的社區找一位值得信賴的家庭醫師,為全家人的身體健康把關。湯夢彬醫師表示,若有特殊狀況,可以轉診到社區醫院或醫學中心做進一步的處置,落實轉診制度,民眾既可節省費用,還得到醫院優先診療的機會,政府的支出也會減少,可說是雙贏的局面。民眾在面對自身的病痛,和琳瑯滿目的專科醫師,如何選對科別和找對醫師是很重要的。湯夢彬醫師說,值得提醒的有: 乳房問題屬於一般外科的專長之一,不是女性常光顧的婦產科範疇;性功能障礙不是傳統的”腎虧”而找腎臟內科醫師,是要到泌尿外科診治;不孕的男性是需要與配偶一同至婦產科尋求精蟲分析;現今常見的失眠問題是屬於精神科的專業領域。【常見症狀的就醫科別】《發燒》建議就診科別1.家庭醫學科2.一般內科3.感染科4.過敏免疫風濕科《暈眩》建議就診科別1.神經內科2.家庭醫學科3.耳鼻喉科《腹瀉、腹痛》建議就診科別1.家庭醫學科2.胃腸科《胸悶、胸痛》建議就診科別1.胸腔科2.心臟科3.家庭醫學科《體重變化》建議就診科別1.新陳代謝科2.家庭醫學科3.精神科《手腳麻痺、感覺異常》建議就診科別1.神經內、外科2.家庭醫學科《肌肉骨骼酸痛》建議就診科別1.骨科2.家庭醫學科3.復健科<資料參考全民健康保險刊物>

《健保新知 》拒絕牙醫惡意拖延療程

《健保新知 》拒絕牙醫惡意拖延療程#健保

看牙時最怕遇到牙醫故意要求把療程拆成很多次,不僅多跑好幾趟,每次的掛號費與部分負擔都讓荷包失血;甚至單純的補牙療程,明明只要短短幾次就能處理好的,一個月內居然被要求就診8-9次才完成。民眾遇到這些不合理的要求,該如何保障權益呢?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 - 呂佳育研究員指出,根據健保局新規定,從98年3月起,如果民眾在同一家牙科診所,被無故要求在一個月內分成多次治療,導致在同一診所就診超過9次以上,健保局將會扣減牙醫師的診察費,以防止牙醫惡意拖延治療時間或增加治療次數,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您可以依這項規定與醫師溝通,或向健保局申訴。這項新規定,只針對一般病患;癌症、先天凝血異常、唇顎裂、身心障礙者,則不受就診次數之限制。一般民眾如有醫療需要每月診療超過9次,牙醫也不能拒絕。呂佳育研究員叮嚀,健保局並沒有規定補牙一次只能補幾個洞或是幾顆牙,民眾應充分和牙醫師溝通,了解目前牙齒的狀況,討論安排最合適的看診次數和時間。如果民眾確有看牙需求,牙醫師卻以「本月份看牙超過9次,健保不給付」的理由拒絕診察,或是要求民眾自費,可向健保分局申訴。

研究證實:合併療法可有效減緩失智症

研究證實:合併療法可有效減緩失智症#健保

對於失智症患者的家屬而言,一天天看著自己親愛的家人不斷的惡化是十分殘忍的事情。目前國內可以使用的失智症用藥包含愛憶欣(Aricept)、憶思能(Exelon)、威智(Memantine)等用藥。到底哪一個藥較為有效,可能還是依醫師的個人臨床經驗與患者的失智程度及類型而定。在經濟情況許可的情況之下,許多神經科醫師都會依過去的臨床經驗建議患者合併使用兩種不同機轉的失智症藥物。此種做法對病人真的有好處嗎?會不會是醫院及醫師想要多賺錢呢?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醫學中心 - 劉議謙醫師表示,身為神經科醫師,其實他也曾經在心中不斷猶豫,真的要建議身心俱疲的家屬去自費使用那麼多種藥物嗎?前輩們的經驗是不是真的可靠呢?不過事實證明,前輩們還是對的。劉議謙醫師指出,日前在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學者正式發表一篇相關的研究報告來證實這件事。在這個研究中,研究人員取樣了382個在麻州總醫院臨床診斷為阿茲海默氏症的失智症患者,共分成三個群體來比較,也就是完全不服用任何藥物的、僅服用傳統抗乙醯膽鹼酵素類的,與服用合併兩種藥物的。經過30個月的追蹤觀察,服用合併藥物的群體明顯的在病情惡化的比率與失智評估的量表都與前兩組有明顯的差別。也就是說服用合併藥物的那組病人在認知功能的表現較佳,日常生活的功能也較好。劉議謙醫師說,這類的研究以目前的觀點來看雖不是空前,但大概是絕後了;失智症使用抗乙醯膽鹼酵素類的藥,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且有充分證據支持的事實。目前的研究,如果要像前述研究一樣不給病人服用藥物,恐怕會有很多倫理上的爭議。這個事實代表了怎麼樣的意義呢?不同的失智症藥物,事實上針對腦子裡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來作用,傳統的抗乙醯膽鹼酵素藥物可減少乙醯膽鹼在腦內被分解的速度,而達到增加乙烯膽鹼的目的,而威智等較新的藥物則是直接作用在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谷氨酸鹽的受體上達到作用。這樣看來,失智症造成的傷害恐怕不是單一途徑,單一神經傳導物質可以解釋。這篇研究收的個案都是中到重度的失智症患者,那麼早期開始合併療法是否也有一樣的效果呢?答案到目前為止恐怕還是沒有知曉的。

醫療糾紛別緊張、調處溝通幫您忙

醫療糾紛別緊張、調處溝通幫您忙#健保

病家在遇到醫療爭議時,常顯得不知所措,也不清楚該尋求何種管道協助,同樣身為醫療專業的人員在遇到被申訴時也深受困擾,目前為了維持和諧醫病關係,已有多重管道可以協助醫病雙方搭起溝通的橋樑。首先可先向醫院內部之醫療爭議處理窗口提出申訴、或向區公所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當地衛生局提出醫療爭議調處。而被申訴之醫護人員,遇到病患對醫療過程不滿意而提出質疑時,可優先尋求前述管道或向所屬公會提出調解申請。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94-97年受理醫療爭議案件總數為1,104件,平均每年近276件,若從受理民眾醫療爭議調處成立比例來看,96年申請調處件數為87件、調處成立為22件(34%),97年申請調處件數為82件、調處成立為24件(41%),調解成立的案件比例近2年有增加之趨勢,即表示只要有醫病雙方有誠意進行調解,調解成功機會大幅增加。綜觀行政院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醫事鑑定小組」接受醫療糾紛鑑定工作的案件數量統計,以每年完成鑑定的案件數來看,76-86年間平均每年約為191件,86-91年平均每年約為347件,而92-96年平均每年約為430件,10年間療糾紛鑑定量已超過倍數並且仍持續成長,另外醫病雙方意識到訴諸司法途徑曠日費時,若能儘速達成和解,讓雙方早日回歸正常工作與生活,才是圓滿解決之道。為有效處理醫療爭議案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申訴專線電話(02-27287080)有專人為您服務或以書面陳情方式提出,經衛生局與當事人溝通案情了解其訴求目的後,將請醫療機構就陳情事項具體說明回復,若雙方仍未達成和解,當事人可申請醫療爭議調處會議,衛生局將儘速安排兩造及第三公正人進行調解,不收取任何費用,希望民眾多利用此溝通管道,減少訴訟程序,進而達到雙贏的層面。 

樂捐消費券 藥師用愛守護「顱顏兒」

樂捐消費券 藥師用愛守護「顱顏兒」#健保

由於受到全球不景氣的影響,今年公益團體所收到的捐款都不如以往,為了讓弱勢的顱顏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醫療及生、心理照顧,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台灣藥師網路聯盟共同發起「藥師用愛彌補顱顏兒的微笑」公益活動,要號召全國藥師一起來「捐消費券」,並在全國成立100個「顱顏家庭用藥守護站」,邀請分佈在全國各地的藥師伙伴們一起加入愛心助人的行列。衛生署葉金川署長、中央健康保險局朱澤民總經理、國民健康局蕭美玲局長及藥政處廖繼洲處長等人,在得知這個樂捐消費券的公益活動後,更率先響應,也允諾將他們個人的消費券捐給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3600元的消費券可以拿來做許多事情,對有穩定工作的藥師來講,可以是娛樂消費的基金,但把它拿來捐給公益團體,將是2009開春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因此全聯會特別號召藥師們一起來共襄盛舉,並運用網路串連、迅速傳遞訊息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就有100位以上的藥師承諾要將領到的消費券全數捐出給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運用。同時,全聯會在深入瞭解顱顏基金會對顱顏患者及家庭的服務後,發現在顱顏患童二歲以前密集就醫的這一段期間,經常會有用藥的需求,因此決定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在全國成立100個「顱顏家庭用藥守護站」,幫助顱顏家庭可以擁有「正確用藥」的觀念,一起攜手守護孩子的健康;也將配合顱顏基金會所舉辦的「下鄉服務」,到偏遠地區為顱顏家庭提供「用藥安全」講座,幫助顱顏家庭的父母瞭解如何餵藥,才能讓家中的顱顏患童不再懼怕服藥,也避免錯誤用藥所可能產生的不良副作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雖然唇顎裂從小到大的許多重建手術,目前都幾乎已有健保給付,但,為配合手術所進行的矯正過程,患者及家人必須經常請假,影響其就學及工作收入,而密集的回診在交通費的支出上,也都對個案家庭經濟造成很大的負擔。而除唇顎裂之外,基金會所服務的小耳症及其他罕見顱顏症狀,目前多項手術均未有健保給付,每項手術動輒五~十萬,甚至高達二十萬元都有,若再加上輔具的租借、購買費用的話,往往令貧困的顱顏家庭抓襟見肘、不知如何是好。因此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打算將藥師公會所捐贈的消費券集結起來兌換成現金,再透過醫療費用補助的方式協助貧困的顱顏患者,希望能用消費券幫助他們完成手術,還他們一個渴望已久的「與眾相同」的外表!其實,在醫療費用的補助外,顱顏基金會更希望能募集到「心理重建」基金,因為在醫療手術之後,修復「心理的疤痕」是更為重要的一件事。而這項工作需要投注大量專業的人力及方案的進行,所需要的經費也不少於醫療費用,因此,也呼籲社會大眾能響應藥師公會的善舉,以捐消費券的方式,來幫助顱顏兒童,讓他們也能享有「自信、健康」的幸福人生!

慈濟醫院將同步接受消費券看病

慈濟醫院將同步接受消費券看病#健保

自今年一月十八日起至九月三十日,全國六家慈濟醫院將同步接受民眾以消費券看病,不限項目,亦即自費項目及健保門診住院所產生的掛號費、藥費、部分負擔等費用,全部可以消費券支付。慈濟基金會醫療志業發展處執行長林俊龍指出,包括花蓮慈濟、大林慈濟、台北慈濟醫院、台中慈濟、玉里慈濟與關山慈濟等六家醫院,將自十八日起同步接受民眾以消費券看病,不限項目,但不找零。因政府規定消費券使用不可找零,醫院在收受消費券時也不找零,所以請民眾在結帳時精算一下,如何避免消費券發生損失,而以現金或信用卡支付溢出消費券面額的看病費用,保障權益。

署新義診活動 關心街友健康

署新義診活動 關心街友健康#健保

歲末年終,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為善盡照顧社會弱勢族群之責任,與人安基金會於昨天(16日)上午共同辦理「署新關懷心  溫暖街友情」義診活動。上午一早,新竹醫院將義診專車開拔到人安基金會新竹平安站,為新竹市的街友們舉辦義診,並致贈鋪棉冬衣、冬被及點心給街友,於冷冽的寒風中為街友增添一股溫馨暖意。有鑑於街友們常年在外流浪、居無定所、食不飽餐,健康狀況也多半不佳,且容易罹患的疾病類型包括慢性疾病、法定傳染病、皮膚病及職業傷害等四大類。有鑑於此,此次義診內容特針對法定傳染病進行抽血檢查及皮膚病的檢查與後續治療,以期防範傳染病擴散於群聚的街友間。當日雖然天氣寒冷,現場卻也來了將近四十位的街友,其中因多數街友皆為無健保身份,因此特別把握此次檢查的機會。當日醫師問診時,街友們也特別針對舊疾以及自身關切的健康問題於現場提出詢問,孫永源醫師也熱心的答覆並與予衛教,皮膚科的檢查發現街友們多為慢性皮膚病,黃瑞雲主任也在現場診斷後,馬上給予藥膏擦拭患處。張景年院長表示,雖然多數的街友不具有健保身份,但對於須後續醫療照顧的街友,該院仍會秉持公立醫院應善盡的社會責任及義務,盡全力給予協助,未來亦會一本初衷持續為弱勢族群提供最佳服務。

《就醫通》驗孕、驗血等檢驗 應由醫檢師親自執行

《就醫通》驗孕、驗血等檢驗 應由醫檢師親自執行#健保

準媽媽去婦產科驗孕,小朋友在診所測血型,大家普遍遇到的情況,都是醫師、護理人員或是陪診小姐拿個試紙一測,隨即判讀結果,整個檢驗的過程又快又方便,大家對於這樣的流程也沒有任何的爭議和懷疑。但實際上,在醫事人員中,除了常見的醫師、護士、藥師之外,還有「醫事檢驗師」這個角色(簡稱醫檢師),他們除了按照醫師評估之後開立的檢驗單,負責執行檢驗,使醫師得以從血液、生化等檢驗報告,評估病人的病情並施行合適的治療外,亦可開立醫事檢驗所,接受民眾以自費方式申請各項檢查服務和諮詢。 為確保就醫民眾能夠享有專業級的檢驗品質,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研究員呂佳育指出,健保規定醫事檢驗需由醫檢師執行並於報告上蓋章以示負責,健保才會給付;另外根據「醫事檢驗師法」第33條規定,未取得醫檢師(生)資格而執行醫事檢驗業務者,是違法的行為,不但負刑事責任,更有可能因為對於檢驗業務缺乏專業知識,造成檢驗錯誤進而影響後續的治療。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提醒民眾就醫時,無論在診所還是醫院,檢驗需由醫檢師親自執行,以保障自身就醫權益。此外,可試著向醫療院所索取檢驗報告,或以申請病歷複印方式獲得檢驗報告,一方面可以檢閱是否有醫檢師蓋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自我健康紀錄。若發現有非醫檢師執行檢驗,卻出具檢驗報告蓋章等違法情況,可向各縣市衛生局、各區健保分局檢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