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無醫村巡迴中醫服務 溫暖社區

無醫村巡迴中醫服務 溫暖社區#健保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團隊八日在主任柯建新帶領下,抵達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開診。許多老人家對於可以就近看醫,還可以同時照護孫子孫女,都覺得很貼心﹔一位東華大學女學生因為樓梯踩空而腳踝扭傷,動彈不得,經柯醫師幫她拉筋骨,抹上藥膏用遠紅外線治療,隨即使這位女大學生感覺「筋鬆了」。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團隊八日起,每週四上午在志學村展開為期一年的「偏遠地區及無中醫鄉巡迴醫療服務試辦計畫」。柯建新主任表示,花蓮的鄉村以點狀的方式分布,鄰近吉安鄉的壽豐鄉志學對一般醫療院所來說,因距離花蓮市、吉安鄉太近,反而變成無醫村。 對於壽豐鄉的老人,以及就讀東華大學及台灣觀光專科學校的學生來說,這二、三十公里的路程還是很遠,健保局因考量許多民眾繳納相同的健保費,卻沒有在地中醫師服務,或是山地鄉的居民就醫困難,特別是花蓮區地形狹長,醫師與人口數不足且分布不均,所以為提升民眾就醫的方便性與可近性,推動「偏遠地區及無中醫鄉巡迴醫療服務試辦計畫」,今年由花蓮慈院承擔壽豐鄉的中醫醫療。 雖然在志學醫療站就診的病人不像醫院門診大排長龍,但藥師張慈玲說,醫院設備雖然非常先進,但在下鄉體驗更能與民眾互動,也貼近民眾的需求,更能了解鄉親的健康狀況,做到全人醫療。大多數的鄉親都是看到媒體訊息而來,有老人家生病還幫忙照顧孫女,可以就近看病覺得很歡喜。位在志學村的東華大學學生,收到老師發的e-mail通知,也把握機會看柯建新主任的門診。有一位女學生因為樓梯踩空而腳踝扭傷,這兩天因為疼痛而動彈不得,經柯醫師幫她拉筋骨,再抹上藥膏用遠紅外線治療,讓這個大學生馬上感覺「筋鬆了」,舒服很多。    有一位七十四歲的的黃孍阿嬤,也來治療長期的腸胃不適。黃阿嬤說,大部分要看病都要跑到花蓮市,台九線附近聽說有診所會兼看中西醫,也有些傳統的國術館,但得知慈濟醫院中醫科下鄉到活動中心駐診,她更有信心。 另外,有一位曾先生也用小摩托車載著高齡一百零四歲的媽媽來看診,藥師張慈玲趕快前去攙扶老奶奶,老奶奶精神看起來不錯。曾先生說,媽媽常常咳得厲害,尤其是入夜,似乎很多痰咳不出來。經過柯主任望聞問切,確定老奶奶是因為心臟比較沒有力量而造成,馬上請藥師開調養身體的中藥,讓老奶奶身體可以舒服的過冬。曾先生說,真的很感恩慈濟醫院帶這麼好的醫療資源到這個小村來,讓村民受到很大的幫助。 柯建新主任表示,志學村雖是壽豐鄉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區,但總共也只有三千多人,因距離花蓮市不算太遠,沒有中醫師在這裡開業,不過對老人家以及學生來說,花蓮市還是很遠,尤其對老年人而言,白天年輕人不在家,就幾乎沒有人可以帶他們看病,花蓮慈院針對醫療的可近性做努力,這項計畫會持續一年,若成效良好,將來還會持續下去。 健保局這項中醫巡迴試辦計畫,除了柯建新主任之外,二月份開始還會加入另外一位醫師。柯建新說,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繳交部份負擔五十元,在每周四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到志學村活動中心,服務項目包含中醫內科、婦科、針灸科、骨傷科等,志學活動中心地址是壽豐鄉志學村5鄰中正路120巷13號。

出血經痛、骨盆腔疼痛 當心子宮肌瘤

出血經痛、骨盆腔疼痛 當心子宮肌瘤#健保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大約有百分之二十都有子宮肌瘤。。臺安醫院婦產科周輝政醫師表示,超過40歲的婦女當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都患有"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所謂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指的是子宮長有肌瘤,但是沒有經血過多、腹痛或是頻尿等等症狀,所以患有無症狀子宮肌瘤的婦女,通常不會因此去找醫師,往往是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當中,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許多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子宮長了一個很大的子宮肌瘤,卻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周輝政醫師說明,子宮肌瘤的症狀除了和肌瘤的大小有關以外,肌瘤的位置也很重要。長在子宮內層,靠近子宮腔的肌瘤特別容易發生出血的症狀,長在子宮外側的肌瘤,症狀較少,也就比較不會引起注意。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包括以下幾點:一、出血與經痛:這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一種症狀,也是患者尋求診斷與治療最主要的原因。通常患者會有各種程度的貧血。會造成痛經的通常是一種稱為「子宮腺肌症」的良性子宮瘤,外觀上和子宮肌瘤不容易區分,但是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可以藉由病患的症狀和超音波的影響,把它和子宮肌瘤作一區分。開刀前區分這兩種腫瘤相當重要,尤其是想要保留子宮,只切除腫瘤的患者。因為子宮肌瘤可以很完整的切除下來,但是子宮線肌症的腫瘤和子宮肌肉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往往無法完整切除。二、慢性骨盆腔疼痛:有時子宮肌瘤太大,造成骨盆充血或是子宮肌瘤的組織壞死,往往造成骨盆腔慢性疼痛,月經時間以外,也會有疼痛的症狀。三、壓迫的症狀:子宮肌瘤大到某一程度以後,就會產生壓迫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因為壓迫膀胱產生頻尿的症狀,有時會也壓迫輸尿管導致輸尿管水腫或是腎臟水腫;較少的情況會壓迫大腸,造成便秘甚至腸阻塞;極少數情況下也會壓迫下肢的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四、不孕:真正因為子宮肌瘤引起的不孕症相當少,佔所有的不孕病人中不到百分之三的比例。大部分的子宮肌瘤可以經由婦產科的門診檢查以及腹科超音波檢查而被發現,有經驗的超音波醫師可以經由超音波檢查,區分出子宮肌瘤和子宮線肌症,準確度相當高。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肉瘤,只有大約有千分之三是屬於惡性的腫瘤。雖然腫瘤的良性還是惡性,必須手術以後經由病理檢查才能知道,但是並不是每一位有子宮肌瘤的患者都必須接受手術。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通常不需要開刀,但是如果有下列的情況時,則必須考慮接受手術:‧異常子宮出血,導致貧血,而且無法用保守的療法改善。‧慢性的骨盆疼痛,合併有嚴重的痛經、性交疼痛,或是下腹部不舒服。‧急性下腹部疼痛。‧頻尿或是輸尿管水腫。‧子宮肌瘤長的很快,或是停經以後還繼續長大,這時候必須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大的子宮肌瘤,並且有壓迫的症狀。‧不孕,除了子宮肌瘤以外,沒有找到其他的異常。過去許多人認為,子宮的大小到懷孕三個月以上,最好就要開刀拿掉子宮,但是有一些教科書認為,只有在不想要生育而且有明顯症狀的情形下,才必要因為子宮肌瘤進行子宮切除手術。子宮切除的方式包括將子宮整個切除的全子宮切除術,以及保留子宮頸或是少部分子宮下半段的次全子宮切除術,除了子宮切除術以外,也有一些保守的內科療法,被用來處理子宮肌瘤的問題。例如一種荷爾蒙製劑GnRHa,可以用來讓身體處於一種「假停經」狀態,在六個月內讓子宮肌瘤的大小減少40-60%,但是因為費用相當高,健保並不給付,打針以後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因此頂多只能用藥六個月,停藥以後,子宮肌瘤的大小仍會恢復。周輝政醫師強調,由於子宮肌瘤的治療,必須依據個人的狀況以及相關檢查的結果而定,決定手術之前,應該詳細和您的醫師討論。即使暫時不需要開刀,仍應定時回醫院檢查。

輪班工作疲累不堪 ”聰明”改善睡眠品質

輪班工作疲累不堪 ”聰明”改善睡眠品質#健保

猝睡症、睡眠呼吸中止與輪班工作睡眠障礙(SWSD)等現象,皆可造成工作時的過度嗜睡;猝睡症肇因至今仍舊不明,罹患人口大約每2000至4000人中有一人,某些患者一但發生猝睡症狀,將隨即進入睡眠狀態,嚴重干擾日常生活,使得患者難以進入工作職場中正常生活。至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則是患者在睡眠時,呼吸道遭到阻塞,使得空氣無法進入肺部,造成呼吸不順暢,影響體內氧氣濃度,在睡眠狀況不佳下,影響白天工作時精神,增加工安危險,罹患人口在3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約4%,女性約2%,為了改善其生活品質,目前雖有減肥,側睡,牙套,手術治療與陽壓面罩治療等方法,仍有許多病患遺有日間嗜睡之症狀。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彭萬誠指出,工業發展下,工廠為了增加產能採取輪班制度,所誕生的輪班工作睡眠障礙(SWSD),也算一種新興文明病。根據外國醫界統計,在工業化國家中,工作人口中有輪班狀態者,約佔15~20%,其中有此障礙者,約有5~10%。這群從業人員因應工作所需,改變生理時鐘,不過「在需要清醒時仍昏昏欲睡,需要睡眠時卻輾轉反側」仍是普遍現象,甚至會影響工作狀態,如果三個月以上,都有睡眠不足、憂鬱、身心靈狀況失調現象,就得小心是否有此困擾,採取更積極的作法。目前醫界面對睡眠不足的藥物治療,有醒覺促進劑,俗稱聰明藥的「Modafinil」,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核准的適應症為:改善因猝睡症引起的日間過度睡眠症狀、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陽壓面罩治療仍遺有日間嗜睡之症狀與輪班工作睡眠障礙;不過,國內衛生署只批准健保給付疾病為猝睡症,不屬於此疾病者,需得自費才行。一顆藥效幫助清醒約可維持12-15小時。另外該藥對常人用於矯正時差,智力競賽,前線軍隊作戰能持續保持清醒,都是可能的效用。彭萬誠醫師提醒,用藥方面,患者需注意,雖然藥品沒有成癮性、副作用低,安全性等級高,不過一天只能一顆,少數患者會有過敏、皮膚疹等徵狀,如果服用此藥後產生精神飽滿,下班後反而有不易入睡現象,建議與醫師多方溝通。另外,公司在設置夜班人員工作環境時,如果想要員工發揮如上白天班的衝勁,彭萬誠醫師建議從業環境要明亮,以光線刺激員工工作動力;排班時可採取順時鐘排班法,即以「大夜、白班、小夜」的三班輪流交替型態,讓員工可以獲得充足的轉換時間,將生理時鐘調整到最佳狀態。延申閱讀:http://www.uho.com.tw/focus_sleep.asp

健保給付或自費?醫療收據透明化,保障您的權益

健保給付或自費?醫療收據透明化,保障您的權益#健保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公佈全台2705醫療院所醫療收據內容調查,發現符合衛生署規範者僅2.9%。其中雲嘉南地區非公立與榮民體系醫療院所僅聖馬爾定醫院一家合格;醫改會對合格的醫療院所表示感謝與敬意,表示:「他們做了相當好的示範」,落實保障民眾就醫付費的權益。經濟不景氣,醫改會表示,民眾就醫卻面對越來越多的自費與收費爭議。經醫改會推動,衛生署規定自96年11月起新版醫療收據應符合三項標準:包含收據上應依據現行健保申報項目分列健保及自費項目、不得拒絕提供民眾更詳細的費用明細表,以及列出自費1000元以上之項目名稱、單價。醫改會指出,民眾期待「全國一致、清楚詳實」的醫療收據,不僅要瞭解自己接受哪些醫療服務,健保支付多少,民眾自費為何?不同醫院間的醫療費用既能相互比較,有疑問時,可作為向衛生局與健保局查詢、申訴收費問題的憑據。同時方便民眾報稅。聖馬爾定醫院表示,收費資訊透明,不僅方便民眾了解健保申報及個人權益,也能協助民眾個人保險申請與財務管理;相對的也能提昇對醫療院所的信賴感,達到醫病雙贏。

你拿到的藥品,有完整的「藥廠原廠包裝與說明書」嗎?

你拿到的藥品,有完整的「藥廠原廠包裝與說明書」嗎?#健保

大家買食品時候,都知道要選有「完整包裝」的產品,注意保存期限與成分、熱量標示,並盡量避免買在經過商家分裝的食品,以免汙染與影響保存。買電器時也都會拿到原廠說明書。但是,大家領藥、吃藥時,卻反而忽略了要求藥師,提供完整的藥廠包裝與說明書。你領藥時,是否也曾遇過這些困擾:1. 藥丸裝在小夾鏈塑膠袋內,沒有避光或防潮的錫箔包裝。2. 醫院給藥時已先拆掉藥廠的原包裝外盒與說明書,無法了解效限與廠商提醒注意事項。3. 憑藥單到健保藥局拿藥時,因為沒有完整的包裝,擔心領的藥會和醫院領的不一樣?針對上述問題,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發組組長朱顯光提出以下叮嚀供民眾參考:1.「原包裝給藥」,是指病患拿到的藥是有原廠包裝外盒、說明書的排裝或罐裝藥品,而不是經過分裝的散藥。在歐洲已推行多年,對提升用藥安全、民眾用藥知識幫助很大。2.   如拿到散裝藥,可要求索取一份說明書,並勇敢建議他們能改成原包裝給藥;或優先選擇免費提供此服務的藥局領藥。

「藥事照護」居家服務老人 協助正確用藥

「藥事照護」居家服務老人 協助正確用藥#健保

藥事照護是藥師的天職,目前國內用藥環境嚴重,健保藥品支出占醫療費用27%,但老人更高38%,老人人口日益增多,在重陽節時節,老人不只僅需要重陽節慰問金,他們的健康及用藥問題更有待國人重視。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連瑞猛表示,去年藥師法修正,藥師業務新增”藥事照護”相關業務。目前澳洲是世界上實施藥事照護最成功的國家,全聯會日前邀請澳洲藥事照護專家Dr. Jenny Gowan來台教育訓練,高文博士指出,藥物在老年人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尿失禁、憂鬱、譫妄如意識混亂、跌倒、便祕等。◎ 澳洲藥事照護對象標準,包括下列條件:1.五種以上藥物、2.一天服用12份劑量、3.三個月內更改過處方、4.使用需監測藥物、5.有可能因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6.治療效果不佳、7.懷疑順從性不佳、8.藥物使用器材問題、9.病患有認知問題、10.肢體障礙、11.多重處方、12.剛出院、13.有其他用藥問題。只要使用五種以上藥物發生交互作用的機會就很大,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共事務部主任郭姿均表示,老年人常見患有多種慢性病,一般養護機構的老人平均有4.5種慢性病,多數老人平均用藥都超過五種,還有老人用藥超過十種,更有人用到15種藥品,加上國人還習慣購買保健食品及服用中藥,中南部還流行廣播賣藥,這些藥品在體內產生的反應,對身體的影響令人捏把冷汗。國內已有十多個縣市藥師以計劃案方式開始進行機構式老人及居家老人的藥事照護,他們協助把關老人用藥問題,包括是否有按時服藥、藥物有無交互作用等,教導他們認識藥品,並幫助他們整理藥品;教導機構式工作人員,給藥技巧與指導,協助建立住民的藥歷卡,確認藥品儲存、發送等正確性。因此,有藥師還及時救回二名獨居老人生命,更有很多縣市是以自發性方式為民眾服務;在南投中興新村開設藥局的簡楊新藥師,自行免費提供藥師居家護照護,與病患闗係良好。「還好有了藥師居家照護服務,送藥到府,才救回我一條命,否則死沒人知」,獨居的郭顏老太太因接受藥事照護居家服務,所幸被送藥的簡藥師及時發現她血糖過高昏厥二天一夜,才把郭顏老太太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 目前澳洲已將藥事照護列入保險給付,藥師公會全聯會期待政府可以將藥事照護制度化,並將列入長照體系中,使藥事照護啟動列車更順暢。

星光六「幫」!學會運用健保資源

星光六「幫」!學會運用健保資源#健保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宣導「珍惜健保資源,落實正確就醫,支持健保核心價值」的重要性,特別呼籲民眾「落實正確就醫,減少醫療浪費,增進自我權益」。第「醫」幫—就「醫」前依症狀查詢就診科別:衛生局及中央健保局持續提供正確衛教資訊及運用適當宣導通路,導引民眾正確就醫觀念,利用就醫指引選擇適當科別。第「二」幫—「小」病診所處置,「大」病醫院就醫:如果是小的病痛,或是還不清楚自己的症狀,可以先找住家附近的診所家庭醫師做初步判斷,落實家庭醫師「醫療分級」制度。第「三」幫—病情穩定之慢性病,可請醫師開立「三」個月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經醫師確認屬於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可請醫師開給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有效期間最長3個月。持慢性病處方箋領藥時只需攜帶健保IC卡,不需繳交部分負擔費用並可有效節省候診時間。第「四」幫—「事」前查詢醫療院所品質,確保良好醫療服務:健保局已將全國醫院及診所醫療品質公開透明化,民眾可於就醫前查詢醫療院所的醫療品質,確保獲得良好醫療照護,促使醫療服務效率提昇。第「五」幫—經醫師轉診,「無」需加重部份負擔:如經家庭醫師或基層醫療診所醫師認為病情需要轉介治療,經轉診至大醫院就醫無需加重部份負擔,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第「六」幫—因病就醫,自墊醫療費用可於「六」個月內申請退費:只要健保持續在保,當在國外或大陸地區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必須在非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就醫時,自門(急)診治療當天或出院當天起6個月內,備齊相關的文件,就可以向健保局申請自墊醫療費用的核退。若有醫療資源、健保相關問題,或於就醫過程,如有發現醫院、診所未依規定收費或有不法事證,可電洽市民當家熱線1999 ( 外縣市請撥 02-27208889 )轉7080、中央健保局健保諮詢專線0800-030598詢問,或至中央健保局網站(http://www.nhi.gov.tw)查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就醫權益。全民健康保險是大家共同的資產,依循上述星光六「幫」,共同愛惜你我的權益,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珍惜健保資源,落實正確就醫,支持健保核心價值,使健保永續經營,打造健康台灣。

東基「網路掛號」服務,上線e點通!

東基「網路掛號」服務,上線e點通!#健保

以操作簡單、多項貼心設計為鄉親廿四小時服務 歡迎多多利用到東基就診更方便了,因為東基「網路掛號」服務正式上線!為提供民眾廿四小時的掛號服務,以及因應日益增多的網路族群,東基致力於「網路掛號」系統的研發。經過一個月的試用,現在正式上線。只要進入東基網站首頁(http://www.tch.org.tw),點選「網路掛號」,即可進行掛號、查詢及取消掛號、查詢看診進度等三大類服務。進入網路掛號系統,呈現的第一個畫面是「就診科別」。設計上,以次專科進行分類,選項範圍從一般內科到眼科;只要點選欲就診的次專科即可進入第二個畫面「門診表」。設計上,門診表清楚呈現該科一個月內的選項(含月日、星期、醫師姓名、診次),點選欲就診的診次即可進入第三個畫面。依照指示輸入兩筆資料(病歷號或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即進行掛號動作。有民眾反應為何需要輸入出生日期?其實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再一次比對資料以保障民眾的就診權益。請鄉親特別注意,牙科採約診制,故無法提供網路掛號服務,欲掛牙科者,請撥960888轉1285牙科掛號專線。至於中醫科、台東家醫的掛號服務,請撥342910電話預約或到東基現場掛號。還有,當日當診次的掛號,請撥342910電話預約或到東基現場掛號(詳見第二版)。另外,東基「網路掛號」還備有特別的貼心設計供民眾參閱。第一,醫師姓名右邊的數字代表「預估下個預約號碼」。例如:醫師姓名(28),代表下一個預約號碼預估是28號,可清楚的讓民眾知道該診次的預約情形。若該診次發生預約額滿、停診的情形,也會以醒目的紅色字顯示在醫師姓名右邊。再者,「查詢看診進度」的服務是顯示當日當診次的看診進度,方便民眾拿捏就診時間,以利民眾規劃時間從容就醫。各位鄉親在使用東基「網路掛號」服務時,若有任何建議,歡迎以東基網站首頁「聯絡我們」的「院長信箱」[email protected]或撥打342910專線與我們聯絡。您的建言將推動我們的服務更優良,謝謝您!再次呼籲,為節省您的就診時間,請多多利用預約掛號服務(電話或網路掛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