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

腰椎痛誤為骨刺 男子腫瘤壓迫險癱瘓

腰椎痛誤為骨刺 男子腫瘤壓迫險癱瘓#骨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劉姓青年在一年前出現腰酸背痛及雙腳麻痛無力後,就到鄰近醫院做檢查,結果骨科醫師說是長骨刺而壓迫到神經,建議做開刀切除。不過害怕手術的他寧可過著每天服用止痛藥、咬緊牙根忍痛上班的日子,直到最後出現連大小便都無法自己控制等症狀,到神經外科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脊椎管內長腫瘤,還好因禍得福,術後隔天就能下床行走,現已重回職場繼續工作,更感恩母親一路陪伴,讓自己勇敢面對疾病,重獲新生。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總算讓「禍首」現形,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說,檢查發現病人腰椎第四、五節及第一薦椎間盤僅有輕微突出,反而在胸椎脊椎管腔內有發現長了一顆約2.5公分大的神經鞘瘤,嚴重壓迫脊髓,病人一年多來受的苦並非骨刺造成。經由顯微手術將椎弓切開移除腫瘤後,病人在術後隔天已能自行下床走路,也不再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陳金城醫師指出,脊椎腫瘤生長在脊椎管腔內,當體積大時會壓迫脊髓神經,進而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所以很容易誤診為長骨刺。而一般坐骨神經痛為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症狀,通常伴有腰背部疼痛,且酸、麻、痛的現象會沿著後腰部、臀部、大腿後外側及小腿後外側,有時則會傳到腳背或腳底,但通常經過平躺休息後會得到改善。如果是腫瘤引起的神經疼痛,則會讓人坐立難安,即使平躺休息疼痛仍持續無法緩解。陳金城醫師強調,雖然大部分的腰椎酸痛、下肢麻、痛、無力都是因為脊椎退化形成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所造成,但是也有可能脊椎神經長腫瘤,最好快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糖醋藥膏唬治骨刺 一瓶開高價3800

糖醋藥膏唬治骨刺 一瓶開高價3800#骨刺

聽過糖醋排骨,還沒聽過糖醋藥膏!而新北市永和一名鍾姓理髮師,竟將俗稱小護士的藥膏曼秀雷敦加入白糖、紅醋熬煮後重新包裝,向民眾誆稱塗抹於骨刺之處可以治療骨刺,一罐竟開價3800元,有民眾買了發現擦了沒效,氣得向警方報警,才揭發這離譜好笑的「糖醋藥膏」。警方發現,現年63歲的鍾姓理髮師買了市價一罐200元的曼秀雷敦,與白糖、紅醋一同熬煮後,做成了「糖醋藥膏」,仔細看熬煮過後的曼秀雷敦呈現琥珀色,裝在一瓶瓶的黑蓋子塑膠罐裡,外頭沒有任何標籤說明。卻以這種藥膏向民眾誆稱只要擦於患部2至3個月,就可以治療骨刺,還開了一瓶3800元的高價,並且在自己的理髮店裡製作廣告招牌販售,不少上門理髮的客人信以為真掏錢買了,但民眾買回去塗抹後發現一點用也沒有,憤而向警方報警。警方找上鍾姓男子時,他直喊只是自己試用做好玩的,並堅稱自己並無要販賣之易,不過醒目的廣告看板就放於理髮廳中招攬生意,證據確鑿,這下怎麼賴也賴不掉,糖醋藥膏也已送往衛生局採樣化驗,而他也將被依違法藥事法移送法辦。

枕頭過高影響頸椎 恐致骨刺

枕頭過高影響頸椎 恐致骨刺#骨刺

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楊椒喬醫師說,骨刺是骨質增生的一種臨床現象。在診斷方面十分簡單,只要為病人作平面 X 光檢查,就可以很清楚地判斷病人是否患有骨刺或所患的骨刺在那個位置和病情的嚴重性。當病人患有骨刺時,在 X 光片上,通常可見到病患的骨頭邊緣出現尖形的骨質突起。因為這些突起的骨質本質是骨頭的組織而且形態像「刺」一般,所以被稱為「骨刺」。骨刺是怎麼形成的?簡單來說是骨頭與軟組織接壤的地方,長期承受過大壓力,拉力和損傷,促使骨骼出現退化性改變進而導致骨質增生。所以骨刺與身體過度的活動、運動、年齡是有直接的關係。脊椎的生理特點是活動幅度大,承受壓力大,是人體中載重的骨骼,受損傷機會多,特別容易出現骨質增生。楊椒喬醫師表示,有很多醫學研究證明,活動或不適當的運動常常使脊椎關節部位骨骼及軟組織過度損耗,引發受力不平衡而導致生骨刺。同樣情況,老年人的脊椎經過長期慢性損耗,使關節的骨質與軟組織出現不斷的輕度損傷,這一類的損傷,身體自然會作出修補。然而身體對這類損耗性受傷的修補,造成骨刺的生長。如果骨刺剛好長在神經線通道上。雖然長得細小,卻可以引致出現手部、腳部的麻痛。如骨刺在脊椎椎管內,壓迫腰脊髓神經,則會出現下肢無力,感覺障礙,肌肉張力升高,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問題。平日保養十分重要,如枕頭不宜過高,過高會造成頸椎生理彎曲度變直,各節頸椎失去正常的位置,出現脊椎錯位形象,引致頸椎周圍的韌帶及軟組織不能放鬆,使頸椎骨出現骨刺增生。楊椒喬醫師指出,在預防與治療脊椎骨刺方面,要避免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和活動,減少關節、軟骨受傷,避免過度的韌帶和軟組織的牽拉。同時,要防止關節退化,每天要做適當的運動。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在關節內循環流動,供應營養給關節內軟組織,促進軟組織的新陳代謝。減輕關節軟骨的退化,修補軟組織的損傷。

坐骨神經痛怎麼辦? 試試硬脊膜上藥物注射

坐骨神經痛怎麼辦? 試試硬脊膜上藥物注射#骨刺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主任陳敏弘醫師表示,隨著人口老化、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姿勢不良又缺乏運動,骨刺、下背痛與坐骨神經痛的發生機會越來越高。當脊椎神經受壓迫或刺激時,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下背痛,更甚者會造成臀部、髖部與下肢的疼痛、麻木或無力。一般醫師會以止痛消炎藥或肌肉鬆弛劑來舒緩症狀,當藥物治療無效時,即會施以手術治療。其實,另外有一種簡單而有效可以改善骨刺、下背痛、坐骨神經痛的方法,那就是採用硬脊膜上藥物注射。陳敏弘醫師指出,硬脊膜上藥物注射的原理就是將抗發炎藥物混合少量麻醉劑注入脊椎到達神經周圍(即硬脊膜上腔)以降低神經發炎反應,因此,可以達到解除下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目的。在先進國家中,硬脊膜上注射是醫師用以處理脊椎疼痛與坐骨神經痛很重要的治療工具,往往在進行手術前會先考慮是否施行硬脊膜上注射就可以解決病患的問題。通常硬脊膜上注射只要採取門診約診方式進行,不需要住院。施行的過程只需要病患趴在床上,經過背部皮膚消毒與局部麻醉,醫師可以在X光機的引導下,很準確且迅速地將藥物注射到所需要的硬脊膜上腔,真正注射的時間通常只要5到10分鐘。通常在注射之後,會讓病患稍事休息15至30分鐘後即可返家。至於硬脊膜上藥物注射的效果如何? 陳敏弘醫師指出,大部份病患在注射後不會有不適感,但有些病患可能在注射後暫時會有腳麻的情形,通常在數小時內就會緩解。而背痛或坐骨神經痛通常可以在硬脊膜上注射兩、三天後逐漸獲得改善。硬脊膜上注射解除疼痛的效果一般可以維持數個月,也有些病患可以獲得長期的疼痛緩解。若因臨床症狀的需要,一般建議可以在一年內進行三次重復的注射。

骨刺是關節病變現象 並非疾病

骨刺是關節病變現象 並非疾病#骨刺

林新醫院骨科主任廖宜賢指出,當人體的關節隨著長時間的使用,而逐漸開始產生關節退化、老化的現象,此時,在關節邊緣的骨端,也會因老化而會出現增生現象,形成所謂的骨贅,加上附著其上的肌腱及靱帶發生鈣化、骨化。這些改變,在X光片下就會形成突出的骨頭結構,就是俗稱的「骨刺」。因此基本上,骨刺是關節退化的自然產生的一種現象,但因為經過坊間過度誇大與資訊不夠透明,造成許多人對骨刺深感畏懼,甚至於花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及金錢,去接受無謂的檢查及治療。廖宜賢醫師說,骨刺常發生在身體負重較大或活動較多的關節,如頸椎、腰椎、手部、髖關節(骨輪)、膝關節等部位。這些關節經過長時間的使用,當年紀變大,關節便開始出現老化、退化,產生骨刺。除了年齡變大,關節老化會產生骨刺外;關節本身的疾病,關節的外傷病史,過度的使用或是長期的關節的壓力,都會造成關節的老化加速,提早骨刺形成。因此,骨刺本身是關節病變的一種現象,而並非一種疾病,也不需專門針對骨刺來做冶療。但在臨床上,必須根據病人的症狀,加上仔細的理學和影像學檢查,才能做出確切的診斷,並給予病人適當有效的治療。

要的命頸椎病變問題 不可輕忽!

要的命頸椎病變問題 不可輕忽!#骨刺

頸椎是連結頭部及軀幹的關鍵,若該部位病變,輕者頸部及肩膀酸痛,重者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門診中經常有患者痛到無法忍受才來就醫,這是非常危險且錯誤的觀念,通常神經外科門診常見的頸椎疾病及治療方式包括:1.    頸椎間盤突出:病因分外傷性及退化性兩種。外傷性頸椎間盤突出大半由車禍、高處跌落或跳水觸底造成;退化性頸椎間盤突出則是長期姿勢不良,過度勞累,頸部肌肉無法承受多餘的壓力,使頸椎間的椎間盤受力增加,加上椎間盤退化而喪失彈性,以致椎間盤突出,嚴重者會壓迫到神經需經由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如果延誤醫治時間,病人恐有終身殘廢之虞。目前已經有人工椎間盤可供選用,恢復效果比其它代用品還好,手術後三天就能出院。2.    頸椎外傷:多由車禍、高處跌落、運動傷害、槍傷或刀傷引起。若只有皮肉傷則癒後效果通常良好,若傷及神經但未傷到骨髓,就需手術治療。一旦傷到脊髓,則常因神經元缺血或壞死而癒後不良,其治療重點在防止神經元惡化及維持頸椎之完整性和穩定性。3.    退化性頸椎炎:俗稱骨刺,乃長期頸椎受力不均至局部頸椎或韌帶鈣化所造成。中老年人需特別小心骨刺,若頸背部酸痛及上肢酸麻無力等症狀加重,必須立刻門診檢查。輕微的神經壓迫可藉藥物及復健治療,但若壓迫厲害引起劇烈疼痛、四肢無力、肌肉萎縮、步態不穩,甚至大小便失禁或癱瘓,則必須賴手術治療。4.    頸椎腫瘤:罹患此病之人並不多見,但亦不能掉以輕心,患者以良性腫瘤居多,早期治療效果良好;至於惡性脊椎腫瘤常是移轉而來,癒後效果往往與腫瘤性質有關,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無法手術或者開刀拿不乾淨,則可考慮電腦刀治療(Cyberknife Radiosurgery) 。頸椎是腦部通往周邊神經的樞紐,其重要性不可言喻,保持頸部健康的方法不外乎規律運動、正確姿勢及正常生活。一旦頸椎病變需盡早治療,否則迷信偏方耽誤治療的黃金時期,想再度擁有健康的頸椎就為時已晚矣!(資料提供:萬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洪國盛醫師)

手麻、腳麻未必是中風 可能是壓迫性神經炎

手麻、腳麻未必是中風 可能是壓迫性神經炎#骨刺

在神經內科門診,常有病患因手麻腳麻求診,大多病患都擔心是不是中風了,其實不用太擔心,絕大多數的手麻腳麻都是神經被壓迫所造成的,也就是「壓迫性神經炎」。■ 如何與腦中風做區分?臺安醫院神經內科-黃尚本醫師解釋,如果是腦中風造成的麻木感,通常是突然發生的,多半會有血壓上升的現象,以年長者居多,且會有臉部麻木感,有時候也會合併單側的臉、手、腳無力。至於「壓迫性神經炎」,主要是周邊神經受壓迫,不會有上述的症狀,可以此做區分。當神經受到外力壓迫的時候,就會有麻木的感覺,舉例來說,當我們翹著二郎腿一段時間後,因神經被壓迫就會有麻木感,這時只要起來活動一下,麻木感就會消退,但是如果壓迫的時間太久,就需要更多的時間麻木感才會消退。■ 哪些情況會造成神經壓迫?黃醫師指出,有一些狀況會造成神經長時間被壓迫,如:1. 脊椎長骨刺壓到神經:頸椎長骨刺會造成手麻,嚴重時會有無力感;腰椎長骨刺會壓迫坐骨神經,造成腳麻,嚴重時也會無力。2. 腕隧道症候群:這是上班族最常見的手麻原因,大多是因為長期使用滑鼠或鍵盤造成手腕長期被壓迫,被包覆在裡面的正中神經因壓迫而受損。症狀包括大拇指、食指與中指有麻木感,也會有肌肉緊繃感,有些人會覺得晚上睡覺時或騎機車時特別麻。有些家庭主婦做家事,因姿勢不良也會造成神經壓迫而手麻腳麻。有些上班族因趴著睡覺,或單手拖著下巴講電話,也會造成手麻不能動。3. 睡姿不良造成的神經壓迫:最有名的就是所謂「蜜月手」,當情侶晚上睡在一起,女友的頭躺在男友手上,隔天男友的手就麻木不能動了。這種情況因壓迫時間過長,往往要數個禮拜才能完全恢復。■ 如何診斷壓迫性神經炎?有麻木的症狀一定要迅速就醫,醫師會藉由專業判斷排除中風的可能。如有需要會安排X光的檢查看看是否有長骨刺,此外也會安排神經傳導的檢查,因為當神經被壓迫時傳導速度會變慢,可藉由檢查評估神經的功能是否受損。■ 如何治療壓迫性神經炎?治療上最重要的是姿勢的調整,務必去除任何會造成神經受壓迫的機會。多休息也有助於受損神經的恢復。黃醫師表示,藥物治療上,醫師會使用肌肉鬆弛劑、止痛消炎藥。此外,少量的鎮定劑與維他命B12也有助於麻木感的消退,較嚴重的個案會考慮使用類固醇,因其有較好的消炎與消腫效果。如有骨刺可藉由復健或背架使用來調整,嚴重個案則要考慮手術去除骨刺。

如何向腰痠背痛說bye-bye

如何向腰痠背痛說bye-bye#骨刺

「腰痠背痛不是病,但痛起來真要命」。這句話真是一語道破曾經有過腰痠背痛經驗的人的心聲。不過話說回來,腰痛其實不是病,它只是一種症狀,是一種經由不同原因的疾病所造成的結果,也是人類祖先從四隻腳進化至直立行走後所付出的代價。根據文獻的統計,全世界人口有八成以上的人曾經有過腰痠背痛,顯示這種症狀發生在現代這種型態的社會實在是非常的普遍,而它發生的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內科疾病(如腸胃不適等)引起外,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的不注意或老化的骨刺或外力傷害所引起,其中又以不良的日常生活姿勢、動作的不正常導致背部承受過度壓力引起的佔大多數。臺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醫師指出,為了預防腰痠背痛最好的方法,不外乎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鍊腰部,加強肌肉的耐力與柔軟度。一、避免不當姿勢:(一)搬重物或撿取地面上的東西時,儘可能以彎曲膝蓋取代彎腰。因為彎腰往前傾時背部的肌肉為了要保持此一彎曲的姿勢會加強的用力,結果造成背部肌肉過份負擔而導致拉傷,因此若家中的洗手台或料理台太低時可以利用一手撐住洗手台或坐在洗手台旁的浴罐邊緣洗臉刷牙減少站立及身體往前傾的時間。在料理台前單腳交替踏在小板凳上也可有效的預防身體往前傾,若工作時間很長,必要時可利用束腰來輔助。(二)背肌用力不對稱。不可以在不對稱的姿勢下拿東西拉東西或提東西,特別是重物,如:坐在汽車前座時不可轉身往車後座取物,坐在辦公桌前不可轉身往後或俯身彎腰取檔案或資料,不可單手提重物行走或上下樓梯等等。(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任何一種靜態的姿勢維持一段時間後,該部位的肌肉很容易引起疲勞,此時姿勢稍微不正確便容易把肌肉拉傷,所以多麼正確的姿勢也不宜長時間不動,因此:無事發呆啦、看電視啦、打麻將啦,或用電腦時別忘了替自己準備一個每卅至四十五分鐘會提醒你換姿勢的計時器。二、規律的運動習慣:無論任何年齡開始運動,鍾佩珍醫師提醒,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選擇適當、喜愛的運動方式,然後循序漸進,切莫操之過急。而它的目的不外乎要改善或維持良好的心肺功能、肌肉的力量、肌肉的耐力及柔軟度。因游泳、快步行走和固定式的腳踏車比較不會引起運動傷害,所以這是我個人最常給予病患、朋友建議的運動項目,但必須維持至少每周3至4次每次半小時,同時配合每週3次之局部肌力運動(如45度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及增加柔軟度之伸展操。偶爾為之的運動我通常都笑稱為「娛樂」。三、治療的方針:「疼痛」是疾病開始的訊號,尤其是肌肉骨骼,不論是在運動中或從事一般的日常生活動作中,只要疼痛一發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立刻」休息以免加重進一步的傷害,若非出血性的傷害局部熱敷可減緩症狀,如果疼痛一直持續或間歇的隱隱作痛,最好還是找合格的、有經過復健訓練的專科醫師(復健科或骨科)給予詳細的診察、診斷和治療方式。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與醫師合作才能對症下藥,鍾佩珍醫師強調,很少病是一兩天便會完全痊癒的,所以給你的醫師留點空間,畢竟醫師不是神,而且最好看固定的醫師,他才能按部就班、抽絲剝繭找出引起背痛的原因和教導你如何避免或儘量減少再次發生的方法。病人若把「逛百貨公司的方式」引用到看病的態度上,一兩天沒好便換一家醫院,結果吃虧的還是患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