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

小年夜起濕冷到初五 考驗三種慢性疾病

小年夜起濕冷到初五 考驗三種慢性疾病#關節炎

春節連續假期開始,天氣又開始轉濕冷,從小年夜開始氣溫只有14~15℃,到大年夜受到冷氣團發威,氣溫更是下探到11℃左右,這樣濕冷的天氣就一路冷到初四,初五才會稍稍提升2℃,而雨則是下滿整個春節連假。提醒民眾過年期間要注意保暖,有過敏源的小朋友要注意呼吸氣管疾病,老人家注意心血管疾病。中央氣象局預報顯示,從22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偏低;臺灣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有雨,東部、東南部地區、南部山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短暫雨,其他地區雲量較多。這樣濕冷天氣對於三種人最容易有身體病痛影響健康,一為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容易過敏性鼻炎或是氣喘,輕則咳嗽打噴嚏、鼻涕直流,醫師建議要吃暖穿暖睡暖,做好三暖避免呼吸道過敏或感冒。另外就是有風濕性、痛風性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者,盡量待在暖氣房,避免濕冷引發疼痛。最後就是高血壓及腦心臟血管疾病的人,多半都是老人家,更是要全面防止濕冷,避免心臟受負荷引發狹心症、心肌梗塞,甚至腦溢血等致命危害。22日起至26日氣溫皆低,馬祖及金門有10℃以下低溫,苗栗以北、東北部沿海空曠地區夜間及清晨也會出現攝氏10℃左右之低溫;22日至25日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有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南部山區有短暫雨;27日、28日強烈大陸冷氣團稍減弱,氣溫仍低,北部、東北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的天氣。

「假」手術也能讓病人痊癒? 似真似假的醫療報導

「假」手術也能讓病人痊癒? 似真似假的醫療報導#關節炎

有膝關節炎的人接受安慰型手術(意指在皮膚上切個口,但沒有進行正規醫療手術),竟然也可以復原!網路就流傳一篇文章,說病患動完假手術後,病痛竟然就痊癒?是因為內心相信的力量促使痊癒,還是有何因素?優活記者進行深入追蹤調查,帶大家一探究竟。優活大解密:(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1&mon=10&id=455)

關節炎?心臟病?法布瑞氏症症狀難辨別

關節炎?心臟病?法布瑞氏症症狀難辨別#關節炎

關節炎?心臟病?腎臟病?法布瑞氏症症狀難辨,病友平均花10年才確診!台北榮民總醫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牛道明醫師表示,法布瑞氏症是一種罕見遺傳疾病,因製造α-半乳糖苷酵素(α-Galactosidase)的基因缺陷,造成體內醣酯質無法代謝,這些醣脂質會堆積在全身許多細胞內的溶小體中,造成包括腎臟、心臟、腦部、神經與眼部等各種器官的傷害,嚴重恐威脅生命,最常見的是因心臟病變而猝死。牛道明醫師指出,典型法布瑞氏症患者的症狀牽涉多種器官,症狀也隨著年紀越大而越複雜。最早是神經疼痛的症狀,患者在學齡期出現運動時、甚至天氣變化時,四肢即出現如針扎酷刑般的疼痛,因此許多患者只能被迫放棄自身興趣或運動習慣。甚至有病患成年後,因發病造成暫時性失能而必須放棄工作。隨著年紀增長,病患的器官開始受損,例如腎臟、心臟等,此時就會出現這些器官受損的症狀,甚至引發腦中風危機。然而,部份法布瑞氏症患者並不會有上述明顯疼痛症狀,僅有心臟肥大或高血壓的症狀,因此往往被誤以為一般的心臟疾病來治療,導致無法對症下藥而造成身體不可逆的損害,被診斷出來時,心臟已過度肥大甚至出現心臟纖維化等現象,即為「法布瑞氏症」,導致患者長期處於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而猝死的風險下,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極為重要。由於法布瑞氏症症狀多樣難辨,許多患者經歷不停的轉診、治療,都未能找出病因、有效治療。根據法布瑞氏症病友訪談結果發現,病友的求醫之路坎坷,心臟內科、腎臟科、家醫科、風濕免疫科都有人看,但往往因症狀與其他疾病雷同而難以確診甚至誤診。統計發現,有6成病友在出現症狀後,經過10年以上才被確診,這些病友可能從學齡期就開始出現手腳肢端疼痛灼熱、腹痛與拉肚子、以及排汗能力差等現象,30歲左右開始出現蛋白尿、腎功能不全或心室肥大的現象,但在未能確診的情況下,患者只能在忍受不明疼痛、生活不便中渡過,甚至三十幾歲就開始洗腎,病友因此錯失治療機會而失去性命大有人在!從小學就出現四肢末端疼痛症狀的法布瑞氏症病友尹老師表示,幼年發病時的疼痛導致她無法像一般人般運動、奔跑,甚至行走都有困難,卻因此被老師誤會是偷懶不想上體育課,讓她深受委屈;長大後一度懷疑自己是營養不良,而白白打了六年營養針卻未見改善!而中年後出現胸痛、胸悶及心律不整的症狀,也被誤認為心臟病,差點因此延誤治療,造成致命危險! 病友心聲「三懼」高遺傳機率更讓家庭陷入龐大心理壓力聯手催生病友會! 盼病友家庭相互扶持 醫療支持體系更健全由於對疾病的不理解和生活上的種種不便,造成患者和家屬心中莫大的陰影。根據調查指出病友有「三懼」心聲︰7成病友懼怕異樣眼光,不願主動告知病情,尋求外界協助。逾8成病友懼怕因發病時的疾病疼痛導致雇主質疑工作能力、以及外界過度給予特殊待遇,造成自身心理極大壓力。面對遺傳疾病威脅,多數病友及家屬憂心疾病遺傳給孩子,懼怕下一代像自己一樣因疾病疼痛阻礙求學、求職、人際關係的發展。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暨現任董事,也是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陳莉茵女士表示,多年來持續關心罕病大家庭之運作,此次看著法布瑞氏症病友們從相識到逐漸凝聚,並即將成立協會,也感到溫暖,現場代表罕見疾病基金會,捐贈台灣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10萬元運作經費,希望能有好的開始。此外,也呼籲社會大眾皆能熱心募捐,以幫助病友們成長茁壯!募捐詳情請洽台灣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專線(02)2789-2162。延伸閱讀「法布瑞氏症/醫藥小辭典」: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68

痛風?復發性風濕症?傻傻分不清

痛風?復發性風濕症?傻傻分不清#關節炎

28歲的李小姐是一位職業婦女,上班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經常外食與熬夜。約從六年前某個夜晚,她忽然覺得右肘腫痛,打算翌日求診,不過隔天早上就自己好了,林小姐認為可能是運動傷害也不以為意,但是兩個月後左腳大姆趾又突然紅腫熱痛,到診所就醫,診斷為痛風關節炎,服用幾天止痛藥後症狀改善。自今年初起,李小姐發現關節疼痛發作頻率增加,可是發炎部位並不固定,有時候在膝蓋,有時又發生在手指,而且疼痛持續天數也延長,甚至因而請假。經友人介紹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經過詳細問診、關節觸診X光檢查以及抽血檢驗,排除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清陰性關節炎與痛風後,確診為「復發性風濕症」。李小姐也提到,每次因工作必須加班熬夜時最容易發作,所以除了處方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外,由於她的症狀比較嚴重,還加上免疫調節劑治療,一個月後返診時,關節炎幾乎沒有再發作,而且李小姐也盡量調整生活作息,後來只要用少量免疫調節劑就可以維持穩定不復發,不用再吃止痛藥,李小姐對治療效果很滿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明翰表示,「復發性風濕症」(Palindromic rheumatism)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關節炎,病人常描述發炎位置「跑來跑去」,無預警的劇烈疼痛,持續數小時或幾天後又自行緩解,叫人捉摸不定,有時連醫師也會弄不清楚。蔡明翰說,此病好發年齡層約在20到40歲間,男女比例相當,每次發作大都只有一兩個關節,時常紅腫熱痛一應俱全,若是剛好發作在腳趾或腳踝,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痛風。如果發生在手腕或手指關節,又很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此診斷復發性風濕症要特別謹慎,因為此症目前尚無很好的診斷工具,只能先排除其他可能引發關節炎的因素,然後才下此診斷。他強調,「復發性風濕症」雖然不容易診斷,但是治療效果很好,大部分患者只要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就能改善。如反覆發作或是發炎時間太長,可以加上「免疫調節劑」維持體內免疫系統平衡穩定,就會減少發作頻率以及發炎程度。蔡明翰說,日常保健也很重要,蔡明翰提醒,生活作息規律、少熬夜、均衡飲食是基本原則;每位病人發作的誘因不同,要仔細找出可能引起發炎的食物、行為,記錄下來並避免再次接觸。此症雖然很少導致關節破壞與變形,但是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不知何時引爆,常讓病人提心吊膽,而且根據研究統計,有大約三成患者會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定期到過敏免疫風濕科檢查追蹤是必要。

好發於秋冬的過敏性紫斑症

好發於秋冬的過敏性紫斑症#關節炎

一歲的林小弟弟因發燒、皮膚出疹由父母帶至該院小兒科求診,仔細追溯病史,發現數日前,林小弟曾有腹痛的情形,但並無血尿;病理檢查發現,喉嚨輕微紅腫,大腿內側有嚴重的瘀斑,小腿上也有數個小瘀斑,但血液檢查白血球及血小板數目皆為正常,診斷為「過敏性紫斑症」。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李星原醫師表示,過敏性紫斑症好發在3-15歲之間;而台灣以5-7歲幼童最常見。此病好發在春天及秋冬,通常之前會有咳嗽及流鼻水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過敏性紫斑症發生的原因至今不明,一般認為是免疫系統造成的血管發炎,而侵犯的部位又以真皮層內的微小靜脈為常見。臨床症狀除了紫斑外,尚有關節疼痛、腸胃道症狀及腎臟的侵犯等。李星原醫師指出,大部分過敏性紫斑症的病人都會產生皮膚的症狀,但大約有25%的病人並非一開始就會有皮膚出疹的情形,故可能導致診斷上的不容易。典型的過敏性紫斑症病人,一開始皮膚上可能是塊狀或點狀紅斑,甚至有些可能像蕁麻疹一樣,漸漸的疹子轉變成瘀斑、出血點或突起的紫斑,而出現的部位又常以對稱性的方式出現在承受壓力的部位,例如:小腿、腳踝;而嬰兒或長期臥床的病人可能出現在大腿及臀部。另外,大約有15%的病人會出現關節炎、關節疼痛等情形。有些病人關節疼痛的情形會比疹子早一天出現。50%的人會有腸胃道的問題,從輕微的噁心嘔吐到嚴重的腸套疊、腸穿孔及腸子壞死都有可能發生,而此症狀有可能發生在疾病的前面,也有可能發生在疾病的尾端。大約有20%的病人有腎臟的問題,症狀從輕微的血尿、蛋白尿到嚴重的急性腎衰竭都有可能會發生。李星原醫師表示,若成年人得到過敏性紫斑症,則腎臟得到的傷害會比較嚴重且不易恢復;但大部分的病童,恢復的都不錯。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會復發,通常是第一次的病情較嚴重的,例如合併腎臟發炎。一般而言,兒童得到過敏性紫斑症大部分都是良性為主,只要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藥物,大多數的病童都不會有併發症,少部分的病人則要依照醫師指示回診追蹤。

40歲以下壯年 長時間出現下背痛要注意

40歲以下壯年 長時間出現下背痛要注意#關節炎

彰化社頭鄉一名50歲蕭先生,長達五年以上的下背痛,嚴重到導致走路出現跛行,影響正常生活,一直以為是脊椎神經壓迫,多年都以藥物治療,但疼痛現象不見好轉,經轉介署立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檢查,發現原來是「僵直性脊椎炎」,使用調節免疫功能藥物三個月後,多年的下背痛明顯改善。署立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高堅凱主任說,蕭先生5年前就出現下背痛,疼痛反覆,由一開始的腰痛,轉移到腰側肌肉及臀部,走路也出現跛行,晚上睡覺時候及早上起床後背部最痛,多年來以脊柱狹窄、椎間盤退化疾病吃藥治療,但症狀不見改善,安排檢查,X光片發現有薦腸骨關節炎及脊椎骨方正化,抽血檢驗確定有特殊遺傳體質,加上發炎指數上升,顯示為發炎性疾病,因此符合僵直性脊椎炎診斷。此病需要使用調整免疫功能藥物,並鼓勵在疼痛感減輕後能規律運動,其中以散步和游泳最適合,不僅可增強心血管的機能,調節整個血液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更可以防止肌肉萎縮,保持關節的靈活性。 。 高堅凱主任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大多影響40歲以下年青人,會出現下背部的骨盆腔內薦腸骨關節及脊椎發炎,嚴重會造成脊椎僵直變形。症狀一開始會有腰酸背痛或者臀部痛,尤其以夜晚或清晨最嚴重,但因為是隱隱作痛,所以易被忽略,如果直到脊椎變形,或出現其他併發症,才到醫院來求醫,往往延誤了治療時機。高堅凱主任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疾病之一,發生機率男女之比為5:1。發病原因與「遺傳體質」及「環境因素」有關,是一種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變。典型的症狀有慢性下背疼痛,特別在早晨起床時最明顯,而且合併有僵硬現象,下背疼痛會在運動後得到改善。另外,部分患者也會有下肢關節發炎、肌腱、韌帶與骨骼交接處發炎及關節外症狀等。高堅凱主任呼籲,40歲以下年青人,如果有連續三個月以上之腰酸背痛或臀部疼痛,就應該要懷疑「僵直性脊椎炎」,可以就近洽詢免疫風濕科診斷治療。

雙手關節僵硬 是否關節已經開始退化了?

雙手關節僵硬 是否關節已經開始退化了?#關節炎

文/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陳相成醫師 - 美國杜克大學哲學博士門診時總是聽病人抱怨著:這幾年似乎上了年紀,漸漸走路或站久膝蓋容易酸痛,上下樓梯備感吃力,早晨起床雙手關節容易僵硬,活動不開,常常須要5~20分鐘才會好轉。是否關節已經開始慢慢退化了?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又稱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 arthritis),乃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它的高盛行率使得社會資源支出成本增加。雖然退化性關節炎與許多致病因子有顯著相關,如年紀、肥胖、荷爾蒙、工作的型態等等。然而手部退化性關節炎,基因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良性關節過度活動症候群(Benign Joint Hypermobility Syndrome)為一種遺傳性極高的良性症候群,患者先天關節能做異於常人的角度與彎曲,卻不致於輕易受傷。陳醫師發現良性關節過度活動症候群患者,對手部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扮演著保護的角色。陳醫師於美國杜克大學攻讀博士期間,發表三篇一系列第一作者文章於國際權威性雜誌(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和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等等)。發現某些良性關節過度活動症候群患者,不但有極高的遺傳性,且較不易罹患近端手部骨關節炎亦較不易有膝部退化性關節炎的情形發生,此類患者血液中軟骨寡聚基質蛋白(COMP: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較正常人為低,並且此結果可印證於不同種族(白種人與非裔及美國印第安裔後代)。陳醫師指出,此一意外的發現暗示著我們有可能由軟骨寡聚基質蛋白的基因序列中,找到對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有保護作用的基因序列變異, 做為未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可參考的標的之一。陳醫師更進一步指出,良性關節過度活動症候群的盛行率高達5~25%,東方人較西方人為多,保守估計東方漢族約有8~15%有良性關節過度活動症候群,並且於舞蹈、 瑜珈、和運動的領域裡有傑出的表現。但關節過度活動的臨床表現也有可能是其它非常少見的先天遺傳疾病(如先天假性軟骨發育不全、多發性骨骺發育不良、及馬凡氏症候群等等),必須正確予與鑑別診斷。醫師提醒,若有先天關節能彎曲較常人的角度大(能先依大拇指或小指彎曲度來做初步篩選),不論有關節疼痛與否情形,不妨於風濕免疫科門診求診,以利未來的治療及處置。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25

關節炎患者如何選擇消炎止痛劑,避免腸胃道出血的風險?

關節炎患者如何選擇消炎止痛劑,避免腸胃道出血的風險?#關節炎

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但其可能引起的腸胃道副作用卻是用藥時的一大隱憂。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最新一期發表的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骨關節炎患者服用傳統NSAID類藥物 diclofenac時,即使與胃酸抑制劑(俗稱胃藥)omeprazole合併使用,出現腸胃道副作用的比例仍比單獨服用celecoxib*來得高,尤其是腸道出血方面。最近刊登在刺胳針的一項跨國性大規模研究CONDOR試驗註一採雙盲隨機分組,將受試者分為單獨服用celecoxib組,以及服用傳統NSAID加上胃酸抑制劑的diclofenac + omeprazole組。結果發現,diclofenac + omeprazole組的受試者,用藥期間血紅素與血球容積比檢驗值出現顯著下降的人數達81人,而celecoxib組則僅20名;顯示服用傳統NSAID加上胃酸抑制劑仍無法完全降低消化道傷害風險。這項研究共在全球32個國家進行,包括台灣在內,總計超過4,400名受試者參加。賴嘉君醫師解釋,研究中監測血紅素與血球容積比主要是為了觀察下消化道的出血情形,配合內視鏡等相關檢查,可反映消化道黏膜的受損程度。傳統NSAID加上胃酸抑制劑,可以防止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這項研究也證實,兩組的確在上消化道的風險相差無幾。但從血紅素與血球容積比顯著下降的人數比較卻可發現,兩組在小腸或大腸之出血風險具有顯著差異:celecoxib組出血風險明顯較低。參與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余光輝醫師表示,以往有關NSAID的腸胃道風險研究多藉由內視鏡檢查,確認患者有無胃潰瘍或出血等病兆,但這次採用綜合性研究指標,除了內視鏡外,也將與消化道出血相關的血紅素與血球容積比納入,可更周全的研判上、下消化道的黏膜傷害情形。余光輝醫師進一步解釋,臨床上已知長期使用NSAID可能對上消化道造成傷害,包括胃與十二指腸,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出血等副作用也可能發生在下消化道(小腸及大腸),若患者出現血便,或是血紅素指數偏低,就得懷疑下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余光輝醫師指出,服藥的劑量與時間的長短,會影響腸胃道副作用出現的機率,服藥時間最好儘可能縮短,只是不少關節炎病患必須長期服藥以緩解疼痛,因此,除非患者有嚴重心血管方面的病史,否則用藥仍以COX-2抑制劑為優先選擇,以降低腸胃道的風險。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因服用消炎止痛藥物而出血的比例從百分之一以下至百分之四不等,而服用COX-2抑制劑的發生比例則比傳統藥物要減少一半以上。CONDOR 試驗的主要成果,已於紐奧良舉辦的 2010 年消化疾病週公開說明,相關數據亦在羅馬舉行的 2010 年歐洲風濕病學大會發表。註一:Celecoxib vs. Omeprazole aNd Diclofenac for at-risk Osteoarthrit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註解:Celecoxib在台註冊商品名稱為CELEBREX 「希樂葆」,藥理分類為COX-2抑制劑,目前已獲得 120 個國家的上市許可。CELEBREX 經衛生署核准,用以紓解成人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兩歲以上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並可治療成人急性疼痛、原發性經痛,以及與常規用藥合併使用,減少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的腺瘤性大腸息肉數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