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腎衰竭

小兒科門診常會遇到家長帶小孩前來諮詢,為何自己的小孩長不高?和同年齡層相較之下,竟差了一大截,小孩日常生活與飲食營養均正常,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她)身材矮小?可見兒童的生長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課題之一,孩子矮小常會造成父母的耽心和焦慮。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小兒科-施忠憲醫師表示,身材矮小原因,大致可分為下列七大類:一、家族性:家族成員大多為矮個子,可能是遺傳基因所致。他們的最後成人身高比起一般族群雖然教矮,但大致都還在正常的生長曲線之內。二、體質性生長延遲:通常其青春期較一般人遲緩、直到18歲以後身高仍可大幅增加,其最後身高與正常人相同。三、染色體異常:除身高成長緩慢外,常合併外觀異常,如透納氏症、唐氏症等。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腦下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不足、性早熟等。五、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發炎性大腸疾病、營養缺乏症等。六、代謝異常疾病:像遺傳性貧血、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等。七、心理性及社會性侏儒:當扶養者有社會、心理性的問題如焦慮、憂足,或是因為造成幼兒不愉快的進食經驗而導致兒童拒絕進食,最後都會使兒童獲取的熱量不足而長不高。■ 矮小原因 甲狀腺功能過低最常見施忠憲醫師指出,事實上身材矮小據統計有60%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發育遲緩,檢查後如果確定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則只好體認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小個子』,乃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對於體質性(青春期)發育遲緩者,除非延遲很厲害,否則不考慮給藥物(雄性素或生長激素)治療,只需等待即可。因為給藥後雖可暫時長得快,但不會提昇最後(成人後)的高度。至於其他40% 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過低,其次是染色體異常、生長激素缺乏及慢性疾病等。如果嬰兒出生時甲狀腺即呈現機能不足,日後將有智力、骨骼發育遲緩之虞,應立即補充甲狀腺素。■ 小孩生長有問題 宜及早就診如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導致之身材矮小,則可予以注射生長激素。至於慢性疾病引發的生長遲滯,應針對該疾患予以妥善的治療。施醫師提醒,兒童成長的過程是他(她)們整體健康的表現,為人父母發現有生長的問題時,宜及早就診,由醫師作評估,如矮小但健康,便無需掛慮,如果真有問題,也可儘速作適當的治療。

「乾口症」多數是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乾口症」多數是藥物引起的副作用#腎衰竭

一位55歲的家庭主婦,近半個月來有口乾舌燥、口腔燒灼感、黏膜發炎、舌頭腫痛、口角乾裂等症狀,晚上常常因為口乾醒來,所以睡眠品質極差,覺得痛苦異常,經醫師診斷為「乾口症」,原因為唾液分泌減少所造成。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牙科吳金俊醫師表示,臨床上,唾液減少的原因,多因藥物的副作用所引起,例如:「三環抗憂鬱劑」或「鎮靜劑」等,有些患者會因為頭頸部腫瘤,在放射線治療後,唾液腺受到破壞導致唾液分泌的減少,而某些系統性的疾病,如:腎衰竭、尿毒症、尿崩症、慢性心臟衰竭、甚至嚴重的糖尿病等都會引起「脫水」、「口乾舌燥」的現象,另外,有些自體免疫性疾病,如:蘇格連氏症(Sjogren’s  Syndrome)造成唾液腺退化,也會引起唾液分泌減少而引起「乾口症」。吳金俊主任指出,在「乾口症」的治療上,目前仍無根治的方法,大多只能根據其病因做症狀的治療,常用的藥劑有「唾液分泌促進劑」或使用「唾液替代品」(如人工唾液),有些報告使用甘油混合檸檬酸製劑,也有類似人工唾液的效果,至於吃酸梅、口香糖則效果有限,多漱口、多喝水則可減輕口乾舌燥的症狀。

銀髮族調氣養生!傳統中醫可提供多元化照護

銀髮族調氣養生!傳統中醫可提供多元化照護#腎衰竭

傳統醫學許多內函提供老人健康促進概念,例如運動、飲食及調氣養生觀,透過經絡、氣血運行理論,及個人體質寒、熱、虛、實與食物、藥物相同概念調理,達到銀髮族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傳統中醫學有所謂「上工治未病」,指的就是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傳統中醫學也提到許多養生概念,例如運動養生「八段錦」、「太極拳」、「氣功」等等,都強調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理念,這些理論與概念,都很適合銀髮族一起來,把傳統中醫學這些理論與概念,當成好朋友,落實當成銀髮族健康守護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表示,依據聯合國定義,一個地區65歲以上人口超過7%,即稱為「高齡化社會」,根據一些資料顯示,西元1963年時,老年人口只占總人口2.55%,到西元1993年底,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已突破7%,正式進入「人口高齡化」社會。老人人口增加所帶來的社會效應,主要為安養護、醫療與照顧的資源與人力,老年人醫療問題最常見是體力衰退、機能退化、抵抗力減弱、慢性病纏身等。許中華說,銀髮族安養照護、醫療與照顧是很需要被落實重視的課題,健康是老年人生活中最重要部分,眾多研究指出,健康是決定老年人生活質素的重要元素。老年保健目標是透過改變老年人生活習慣,使老年人更加健康。在老年人常見疾病中,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關節毛病、癡肥及血管硬化等,都是與一些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食物、缺乏運動等有直接關係。傳統中醫學理論與概念,不僅提供銀髮族健康促進、養身與預防疾病理論與概念,在疾病治療與照顧方面也很適合老人家,一般來說年紀大了體力衰退、機能退化、抵抗力減弱、慢性病纏身等,這時候老人家是很脆弱、敏感、很容易有過度反應,或者說老人家承或接受許多現代醫學治療之後,會有許多常見反應如併發症產生、過敏、肝腎負荷過重等等反應,從傳統醫學觀點來看老年人先天腎氣漸衰,加上疾病纏身,病情機體複雜,此時可能寒、熱、虛、實夾雜,如果能透過傳統中醫學理論與概念,在老人家生病時或西醫治療後,根據病人體質給予適切調理,相信可以給老人家更好照顧。例如:嚴重退化性關節炎老人家,對於止痛藥造成的副作用無法承受,也許適切中醫治療如針灸或中藥方劑,可以給予老人家很不錯另一選擇,又例如有些老人家因為病情較嚴重,需要換人工關節,也就是需要以手術治療方式進行,如果手術之後以中藥方劑調理身體,也可以讓老人家早日恢復健康身體。許中華強調,老人家服用中藥也要特別小心,若同時服用西藥,二種藥物最好間隔一個小時以上,而且最好能先告知醫生。服用中藥亦應考慮個人肝功能及腎功能,因為肝腎功能不佳時,會影響中藥代謝與排泄,在上述功能不佳卻仍需服用中藥時,藥量則需減量。中藥也有副作用,因不當服用中藥或草藥,其所產生副作用如腎衰竭、過敏等不勝枚舉,患者最好找可靠醫療院所開具處方。但願老人家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讓傳統中醫藥當銀髮族好朋友與您作伴,守護您的健康。

中醫五大處方 治療糖尿病腎病變

中醫五大處方 治療糖尿病腎病變#腎衰竭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在民國91年之後,糖尿病已躍升至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您還停留在『只是』慢性病之一的印象中嗎?當糖尿病控制不好時,容易使視網膜、腎臟和神經造成傷害,也會加速心臟、腦部和四肢動脈血管的粥狀硬化。其中最令人害怕的首推「腎病變」diabetic nephropathy (DN),若演變成尿毒症,就有可能要終生洗腎。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糖尿病患者在發病10~15年後,30~40%會發生尿蛋白,而腎病變的發生從早期尿蛋白到腎衰竭尿毒症平均要8~10年左右,在長期透析治療的尿毒症病患中,因糖尿病所造成的比例愈來愈多,在歐美國家糖尿病已是形成尿毒症的第一位,所以早期篩檢出尿蛋白並積極治療就很重要。蔡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依其臨床症狀,可分為五期:◎ 第一期:腎小球高過濾期,糖尿病初期。常用處方如:白虎加人參湯。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肌酸酐清除率增高。中醫多屬『燥熱陰虛』,治療以養陰清熱潤燥為主,降低高過濾作用的超負荷現象,血糖穩定、並使腎功能恢復。◎ 第二期:進展期。常用處方如:生脈散、六味地黃湯。腎小球結構上開始受損。運動試驗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中醫多屬『氣陰兩虛』,益氣養陰為主,促進修復受損結構,避免腎臟進一步破壞。◎ 第三期:明顯期,腎病變早期。常用處方如:參苓白朮散。出現臨床上持續白蛋白尿,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開始下降。中醫多屬『脾腎氣虛』,以健脾溫腎利濕為主,降低腎臟負擔,加強腎臟的修復。◎ 第四期:臨床腎病期。持續性蛋白尿。常用處方如:金匱腎氣丸。尿素氮、肌酸酐開始升高。腎小球濾過率每年降低10%。開始出現清晨眼瞼浮腫、以後波及全身。中醫多屬『脾腎陽虛』,以溫陽化濕為主,提升腎小球過濾功能,降低水腫及蛋白尿。◎ 第五期:尿毒症期。常用處方如:真武湯、二陳湯。腎小球廣泛硬化,嚴重高血壓,水腫,貧血。中醫多屬『陽衰濁毒瘀阻』,以溫腎助陽、降濁化瘀為主。幫助尿毒排泄,增加尿液排出量。蔡醫師提醒患者,罹患糖尿病不能逃避,必須維持血糖穩定、控制血壓之外,也需要定期抽血檢查血中的肌酸酐及尿素氮數值,及尿液中的蛋白測定,聽從醫師指示,才能有良好的癒後。

疑似食用三聚氰胺民眾 市醫就診篩檢結果通報

疑似食用三聚氰胺民眾 市醫就診篩檢結果通報#腎衰竭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接受疑似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及奶製品民眾門診就醫計畫,9月29日就診人數:泌尿科14人、小兒科13人;一歲以下幼兒腎臟病變篩檢人數2人。截至9月29日午夜12時止,累計就診人數:泌尿科374人、小兒科239人;一歲以下幼兒腎臟病變篩檢人數20人。診察結果為腎結石者,新增人數0人,累計人數16人,包括泌尿科14人、小兒科1人;一歲以下幼兒腎臟病變篩檢1人。有疑慮的民眾,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8888(外縣市請撥02-2192-6068),由專人為您服務。

怕寶寶喝到毒奶粉?三歲以下嬰幼兒,免費超音波檢

怕寶寶喝到毒奶粉?三歲以下嬰幼兒,免費超音波檢#腎衰竭

毒奶粉事件持續發酵,民眾無不人心惶惶,擔心自己曾吃到黑心毒奶粉,影響健康。而三歲以下的幼兒因為食用乳製品的機會更高,讓家長們都非常緊張,最近幾天,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門診亦有許多擔心的家長前來洽詢醫師的專業建議,深怕寶寶也成為毒奶粉的受害者,對健康造成長遠影響。為此,光田綜合醫院於即日起至10月8日(三)止將提供台中縣地區三歲以下疑似食用過大陸奶製品的嬰幼兒免費腎臟超音波檢查,自提供該服務後,許多民眾便帶著小朋友前來接受檢查,所幸至目前為止,接受檢查的小朋友結果都很健康,看到檢查報告,家長們頓時鬆了一口氣。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周宇光醫師表示小孩子的腎小管較小,腎臟每單位時間的濾過率不若成人高,要將三聚氫胺代謝本來就比成人更花時間,而主要飲食又是以奶類為主,所以食用含有三聚氫胺的毒奶粉更容易於腎小管或腎盂結石,嚴重則造成腎功能受損、尿毒症或腎衰竭。建議家中嬰幼兒若疑似喝過含有三聚氫胺的奶粉,首先是停止食用該可疑奶粉,讓孩子多喝水促進代謝。而未滿7、8個月的嬰兒則建議換喝安全可靠的品牌即可,以免因開水喝太多,取代營養攝取而影響成長。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王守玠主治醫師也指出,一般上國小以後的孩子,營養的攝取都改以米、麵食、蔬菜等其他食物為主,較不會受到三聚氫胺的影響,民眾如果擔心自己吃到含有三聚氫胺的食品,只要多喝開水促進代謝,同時避免憋尿狀況發生,就能降低結石的發生率,而常有尿道感染、吃止痛藥或患有高血壓等泌尿道結石的高危險群,也應增加水分的攝取。若要確定結石是否與攝取到三聚氫胺相關,可透過尿液檢驗和結石化驗來確認。而目前並無確切的資料或研究顯示三聚氫胺與癌症、腫瘤的發生相關,故民眾不須太過擔心。由於腎臟超音波檢查需要時間等候報告結果,醫院建議民眾選擇下午門診時間帶孩子前來。同時院方也將與沙鹿、大甲、清水、龍井衛生所合作,於各衛生所提供相同的嬰幼兒腎臟超音波檢查服務,方便民眾就近帶孩子前來檢查。符合下述三項條件的小寶寶,即日起到10月8日將可到光田綜合醫院沙鹿與大甲分院掛兒科門診,免費作腎臟超音波檢查:(1)設籍台中縣(2)三歲以下嬰幼兒(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者)(3)疑似曾經食用大陸奶製品《 提供檢查服務時間》◎ 沙鹿院區:1.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兒科門診2.請病患至7號批掛窗口專屬辦理◎ 大甲院區:1.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五下午兒科門診(星期四除外)2.請病患至5號批掛窗口專屬辦理《 於各社區衛生所免費篩檢時間》沙鹿:9/30(二)13:00~15:00龍井:10/1(三)9:00~11:30清水:10/7(二)13:00~15:00大甲:10/8(三)13:00~15:00

《醫學新知》玻尿酸也可治療兒童尿逆流

《醫學新知》玻尿酸也可治療兒童尿逆流#腎衰竭

排尿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排毒功能。整個系統的運作非常複雜,但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身體因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是經由血液循環帶到腎臟,再經腎臟濃縮而形成尿液。尿液經由輸尿管導入膀胱貯存,等到膀胱漲滿後,再一次排出。為恭紀念醫院小兒外科朱志純醫師指出,這個由腎臟到輸尿管,再至膀胱的路程是個由上而下的『單行道』,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一旦進入膀胱,就只有經過尿道排而出體外。但是如果這個『單行道』的機制出了問題,再膀胱收縮排尿時,不能阻止尿道反向流入輸尿管,就會造成已在膀胱中受到細菌污染的尿液流向腎臟,而造成腎臟的感染,這就是所謂的膀胱輸尿管逆流(或簡稱尿液逆流)了。兒童尿液逆流是最常見的尿路感染原因,也是許多兒童不明原因發燒的潛在問題,因為尿液逆流會將帶有細菌的膀胱尿液擠向腎臟,造成腎盂腎炎,長久以往,更可能造成腎纖維化及腎衰竭。往往尿液逆流並沒有明顯症狀,有時也僅有不明原因的發燒,很容易被忽視,等到腎炎或腎功能明顯不良時才發現,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朱志純醫師表示,尿液逆流可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的逆流只逆流到輸尿管,少見造成腎炎,但第二級以上則逆流到腎臟,必需積極的治療,到了第五級,則腎功能及腎臟的結構已受到嚴重的破壞了。在以往,尿液逆流必需長期服用抗生素,而且往往一用便是數年,這期間除了不便外,更可能因為抗藥性的產生,而無可避免地發生腎臟感染,腎功能也因腎的破壞而漸漸變差;所以在二度以上,長期服藥無效時,便可能需要用手術來治療了。手術的的方法是將輸尿管重新植入膀胱,並重建它止逆的功能;手術的效果雖然好,但卻破壞性大,目前已逐漸被玻尿酸注射療法所取代。有賴現代的科技,目前已能有細徑的膀胱鏡,能在不傷害兒童細小的尿道前提下,為兒童做膀胱鏡檢查,並且經由膀胱鏡將玻尿酸注射在膀胱輸尿管接合處,形成一個止逆的機制。成功率對二級到四級的逆流可高達95%以上,而且,過程僅需十分鐘,也不會留下手術疤痕。

擔心買到毒奶粉 衛生局免費替民眾檢驗

擔心買到毒奶粉 衛生局免費替民眾檢驗#腎衰竭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因應此次奶粉中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維護民眾健康及嬰幼兒食用安全,消除民眾疑慮,自即日起一週內(97年9月19日至9月26日止,含週六、日),免費受理民眾申請奶粉中三聚氰胺檢驗,凡對家中購買食用的奶粉有疑慮者,均可提出申請。 日前因大陸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引起極大震撼,消費者對於所食用的奶粉製品也深感恐慌與不安,為維護及保障人民健康,該局檢驗室參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相關的檢驗方法,已開發完成奶粉中三聚氰胺檢測技術。基於關懷消費者食用衛生安全,該局自97年9月19日起至9月26日止,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受理民眾申請奶粉中三聚氰胺檢驗服務;本專案為方便上班族朋友,特別開放本週六及週日(9月20及21日)受理檢驗申請。檢測結果發現奶粉有添加三聚氰胺者,將立即由該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追蹤調查。 有意願申請本次奶粉中三聚氰胺免費檢驗專案之民眾,請攜帶下列相關文件及奶粉樣品,送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111號)。民眾送驗須知如下:(1)填寫送驗申請書,可直接至該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主題專區/檢驗資訊專區下載。(2)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並註明申請檢驗用。    (3)30元回郵掛號信封乙個(書明收件者姓名、電話、地址)。(4)送驗奶粉以販售形式包裝為主,為明確了解產品來源,請攜帶原罐或原盒包裝奶粉,無產品包裝或來源標示者恕不受理。 民眾如有相關檢驗問題與需求,請儘速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聯絡(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111號;電話:2828-0102 轉分機2109,行動電話:0968-907670、0968-907673;傳真:2825-0869),或撥打市民熱線1999。本次擴大為民檢驗服務專案,檢驗結果僅提供民眾參考,不得作為求償或其他商業用途;本專案不受理廠商申請,廠商或需要正式檢驗報告者,請自費向該局檢驗室或相關檢測機構申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