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

罕見的”馬蹄腎”腎臟移植

罕見的”馬蹄腎”腎臟移植#腎衰竭

腎臟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衰竭病患最好的一種治療方式,不管是血液或腹膜透析都無法使腎衰竭病患的體內毒素及代謝廢物完全清除到正常,但成功的腎臟移植卻可以使受腎者的腎功能恢復到近似於正常人一般,不僅能夠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並且能延長腎臟移植患者的壽命。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泌尿科   廖俊厚醫師指出,台灣慢性腎衰竭等待換腎的病人很多,目前在各大醫院登記換腎的人數約有六千多人,可是受限於腎臟的來源及器官捐贈的風氣未開,每年的接受腎臟移植數目並不很多,僅有兩百例左右,因此每一顆捐贈的腎臟都非常珍貴。 廖俊厚說明,幾個月前,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移植團隊接獲通知有一個腦死病患預計捐贈器官,一般來說一個捐贈者會有兩顆腎臟,會有兩位病患能夠得到獲得腎臟的機會,而院內恰好有一位病患獲得這樣的機會,在受贈者已經住院且一切準備就緒後,卻在捐贈者腎臟摘除手術中發現捐贈者的腎臟有先天性的異常,是個”馬蹄腎”。 顧名思義,”馬蹄腎”的腎臟形似馬蹄鐵,相較於正常人有兩顆腎臟,分別位於後腹腔左右兩側,”馬蹄腎”患者的腎臟靠近腹腔中央,在胰臟附近,且兩顆腎臟下部融合在一起,發生原因多為母親懷孕時,胚胎發育異常導致,發生率約為四百分之一。”馬蹄腎”一般不會有什麼症狀,然而這類腎臟常合併有相當複雜的血管異常,造成手術的困難。 廖俊厚解釋,雖說馬蹄腎是先天性腎臟異常中相對來說較常見的一種,但利用馬蹄腎來進行腎臟移植,目前全世界的經驗都不是很多,僅有數十例而已,雖說有些報告能成功的將腎臟分離給兩個受贈者使用,但有時也會因為構造上的異常以及過多的腎臟血管使得腎臟分離有困難,必須放棄使用或只給一個受贈者使用。 由於捐贈的腎臟得來不易,在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移植團隊及三軍總醫院移植團隊的合作下,成功的將這顆腎臟分離並且給兩個受贈者使用,兩位受贈者手術都非常成功,且術後腎臟都能快速的恢復功能,而使病患擺脫洗腎的生活,雖然這類腎臟的功能較正常腎臟差一些,但在腎臟來源不足的情況下,這也是台灣腎臟移植中少見的經驗。

背部正後方酸痛 原來是急性胰臟炎

背部正後方酸痛 原來是急性胰臟炎#腎衰竭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胃腸肝膽科洪紹仁醫師表示,日前一位40多歲男性因上腹部及背部疼痛而至該院急診就醫,經診察後得知,病人有喝酒的習慣,每天要喝一至二瓶的酒,經診斷為急性胰臟炎,給予止痛、禁食與吊點滴後,病情獲得改善,同時進行病因調查與排除,以防止再次發生急性胰臟炎!洪紹仁醫師表示,在台灣,急性上腹疼痛常見原因有胃食道逆流、急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膽囊炎與急性胰臟炎等。其中急性胰臟炎與上述其他疾病最大不同處,除上腹部疼痛外,同時背部正後方亦有酸痛感,而讓身體向前彎曲又能緩解。臨床上經由抽血即可診斷,不需要接受內視鏡這種令人不適的檢查。洪紹仁醫師指出,在台灣,喝酒、總膽管結石與三酸甘油脂過高是引起急性胰臟炎前三大常見原因,絕大部分急性胰臟炎案例住院接受適當診治後可治癒,然而急性胰臟炎併發急性腎衰竭、呼吸衰竭等器官惡化或細菌感染因而致死的個案也時有所聞,對於可能誘發重症或死亡的下列危險族群如高齡、孕婦、大量酗酒者、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腎臟病,三酸甘油脂過高又不按時服藥、膽管結石不易取出如胃部曾開刀,自然要特別謹慎小心!洪紹仁醫師建議,罹患過急性胰臟炎的人爾後應戒酒、避免油膩飲食;飲食控制無效三酸甘油脂仍高者,應服用藥物控制;若有膽結石可考慮接受膽囊切除,以防止胰臟炎復發!若無法戒酒,酒精性胰臟炎發作數次後會變成慢性胰臟炎,胰臟將逐漸失去原有消化功能,患者會因吸收不良除有脂肪便、體重減輕、身形消弱,也會得糖尿病,終身需依賴胰島素治療,最糟糕的是一直被慢性疼痛所苦,臨床不易治療,應引以為鑑! 

洗腎高危險群 應每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

洗腎高危險群 應每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腎衰竭

罹患尿毒症的鄭姓病友自從八十一年檢查出罹患腎衰竭後,就非常重視身體的保養,飲食作息規律,定時運動,只是過了十年,身體還是不敵疾病的侵襲,鄭謙彥還是得靠血液透析,來維持身體的機能。 鄭姓病友的妻子看著丈夫多年的洗腎生活,不論是在心理上或是身體上,都有很大的負擔,所以來自越南的她在電視劇場中了解腎臟可以移植的時候,馬上拉著先生,到醫院接受手術。在去年一月完成腎臟移植手術的鄭姓病友,剛開始恢復的情況良好,原本以為從此可以遠離病痛的折磨,但是在八個月後,看見自己的小便泡泡有異狀,不敢大意,就趕緊到醫院做檢查。 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方德昭醫師表示,尿是腎臟健康的晴雨計,正常健康的人每天排泄到尿中的蛋白約100-150毫克,若是小便泡泡突然增加而且不易消失時,就表示健康可能有了變化。他建議,40歲至50歲民眾應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尿液檢查,五十歲以上、糖尿病、高血壓等高危險群,應每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血糖。 台灣目前的洗腎病患約有五萬四千人,而且洗腎比率每年增加6%。根據研究,慢性病患的人數急遽攀升,和台灣人口老化、飲食西化、過量攝取高油脂食物,都脫不了關係。洗腎高危險群,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痛風等慢性病病患。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方德昭醫師表示,這類病人服用藥物要小心,因為服用過量藥物最傷腎,此外,相關研究也顯示,洗腎病患的配偶,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大約是20%,比一般人高出兩倍。 今天(十五日)晚上九點半至十點,在大愛電視台由花蓮慈院主任秘書梁忠詔主持的現場節目「志為人醫守護愛」,將節目中將邀請腎臟內科主任方德昭分享愛腎良方,並探討洗腎高危險群應如何保健生活,並每年做尿液檢查。

糖尿病足潰瘍、組織壞死 高壓氧治療免除截肢夢魘

糖尿病足潰瘍、組織壞死 高壓氧治療免除截肢夢魘#腎衰竭

59歲郭女士(化名),有多年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病史,近年來更併發慢性腎衰竭而接受常規的腹膜透析治療。月前,左側末端的兩個腳趾,因為感覺遲鈍而產生不自覺的外傷,起初不以為意,沒想到範圍不但變大且出現黑色壞死的現象,經醫生診斷後告知:由於下肢動脈循環不良,需要做膝下截肢的手術,病人為求保存肢體的完整,無法接受截肢手術的建議,進而輾轉到新店耕莘做進一步的處理。該院新陳代謝科裴馰主任安排住院之後,除積極控制血糖外,並由高壓氧科做傷口附近的經皮氧分壓(TcpO2)檢查,為使病人在高壓氧治療下療效更加完整,同時會診心臟血管科王禎煜醫師處理病人下肢動脈的問題,經過磁振血管攝影的檢查,証實病人有下肢動脈硬化及狹窄的問題,隨後更以血管氣球擴張術(PTA)來打通動脈狹窄的部份,在做完一連串的檢查及處理之後,再搭配密集的高壓氧治療,傷口附近的氧分壓從原來接近的臨界值上升至兩倍,之後,在整形外科劉鳳明主任的細心治療下,病人只做了左腳兩趾的傷口處理而保留了完整的小腿,不但改善原有的問題更保存病人的肢體功能。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高壓氧醫學科 - 陳紹原醫師表示,糖尿病佔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5%的糖尿病患者會因足部問題而就醫,15%的患者在一生中會發生足潰瘍,足部問題也是糖尿病患者住院最常見的原因。此外,45-70%的截肢是因本疾病所造成的,可見糖尿病所造成的合併症,對病患的影響相當大。糖尿病足潰瘍的處理原則包括三部分:首先是以藥物控制血糖及感染,再來是外科手術清創與局部血管血流重建,最後再輔以高壓氧治療,活化缺氧的組織。高壓氧治療對於糖尿病足潰瘍的治療是一個很好輔助療法,它可使截肢的機會減少,傷口復原機會增加,且縮短治療的療程。陳紹原醫師指出,高壓氧治療可快速提高體內氧氣濃度,並促進新血管生成,使缺氧的不健全組織活化,所以能幫助的潰瘍癒合,對於糖尿病足的潰瘍患者,施以二十次以上治療後,往往會有很大的改善。郭女士接受高壓氧經皮氧分壓的檢測發現組織周圍的含氧量非常低,而因本身又有下肢動脈循環不良的問題,為使病人在高壓氧治療下療效更加完整,經過磁振血管攝影的檢查,證實病人有下肢動脈硬化及狹窄的問題,隨後更以血管氣球擴張術(PTA)來打通動脈狹窄的部份,使血循更加順暢。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它不僅是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腦血管阻塞導致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原因,它也是造成周邊血管阻塞,導致病患肢體缺血而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酸麻,間歇性跛行,疼痛,到最後不可逆的壞死及潰瘍,最後截肢。一旦有症狀時,就必須積極的進行檢查和治療,以避免後續症狀的持續惡化。陳紹原醫師說,檢查項目包括:(1)上下肢血壓的比值(2)周邊血管超音波及運動量測試(3)更進一步的檢查則包括了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血管核磁共振攝影或導管血管攝影(4)高壓艙經皮氧分壓(TcpO2)的監測可了解病人在正常環境及高壓氧環境下傷口附近氧氣的含量。當症狀無法以藥物改善時,就應該即早治療,例如運用動脈血管內介入治療(動脈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術等等)的技術應用於足部,否則等到病情惡化到形成潰瘍,壞疽時才接受這些治療,通常是無法逃避截肢的命運。陳紹原醫師提醒,希望使大家能明瞭嚴重的糖尿病足合併下肢動脈阻塞,截肢並不是唯一的結果,在積極的血管重整(動脈血管氣球擴張術)之後,配合完整的高壓氧治療,只需做部份傷口處理,還是可以保持完整的功能,當然注意足部安全、控制血糖的穩定,更是避免問題產生的不二法門。

關心女性子宮頸癌 張鈞甯邀您一起時尚作公益

關心女性子宮頸癌 張鈞甯邀您一起時尚作公益#腎衰竭

子宮頸癌是發展相當緩慢的癌症,只要定期抹片檢查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減少60%至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甚至子宮頸原位癌可達100%的治癒率。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的,且現階段尚無藥物可以治療,因此,子宮頸癌的預防更顯重要。為了呼籲女性朋友關心自己的健康,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以及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雙重防護降低子宮頸癌的威脅性。因此今年「iROO女性關懷運動」以關心女性子宮頸癌作為主軸,於3月8日至4月8日iROO全國65家門市進行愛心商品的義賣活動,並邀請到台灣癌症基金會子宮頸癌防護大使的張鈞甯擔任活動代言人,張鈞甯也為這次的活動獻聲錄製廣播,希望用聲音喚起更多民眾的參與,投入「iROO女性關懷運動」一起關心女性朋友的健康。這次的愛心義賣商品也結集了民眾的創作巧思,iROO服飾品牌於去年11月舉辦「Love & Care時尚創意T恤設計大賽」,從公開徵稿500多件作品中選出了2件優勝作品,分別製作成「愛心創意T恤」,與iROO服飾品牌創意團隊所設計製作的「Love & Care時尚絲巾」及「時尚創意購物袋」,一起進行限時限量的公開義賣。此次愛心商品皆限時、限量發售,並將所有義賣所得全數捐贈台灣癌症基金會,作為子宮頸癌防治及購買子宮頸抹片車之用,深入鄉鎮縣市、服務偏遠地區婦女。歡迎民眾至iROO全國65家門市挑選,一起與張鈞甯健康、美麗作公益。‧iROO女性關懷運動活動網站:http://www.canceraway.org.tw/carelove/

定期抹片篩檢 向子宮頸癌SayNo!

定期抹片篩檢 向子宮頸癌SayNo!#腎衰竭

子宮頸癌,是子宮頸內部的細胞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HPV)而發生病變,它可能出現在任何有過性行為的婦女身上,年輕或年老者都有機會。面對子宮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永遠是不二法門。天主教聖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洪思齊表示,在20年前,經常有婦女過去從未看過婦產科,因為不正常陰道出血,最後不得不就醫,檢查後原來已經是子宮頸癌第三期,甚至輸尿管已經被癌腫塊阻塞而造成腎水腫頻臨腎衰竭,此時可說是藥石罔效,著實令人婉惜。近年來,由於衛生政策的大力推廣子宮頸抹片,加上婦女朋友對於本身健康認知的進步,上述的悲劇已經大幅減少了。洪醫師指出,子宮頸是陰道與子宮腔的交界,其轉換帶(transformation zone),醫學上稱為T-zone,是兩種不同的組織,即多層鱗狀上皮與單層柱狀上皮的移行區。此T-zone是子宮頸癌最好發之處,子宮頸抹片檢查就是要特別採集此處的細胞做顯微鏡檢查。子宮頸癌可以說是HPV感染之罕見續發症。換言之,該病毒若感染了T-zone,多數會在7~8個月後自行消失;只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會於日後10~20年間,發生高度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由於從感染到發病長達十餘年,只要婦女朋友定期接受抹片篩檢,多可以在初期病變階段就發現;此時只要接受較簡單而少副作用的手術治療,就有接近100%的治癒率。但是洪思齊醫師仍要提醒婦女朋友,子宮頸癌初期時幾乎是無聲無息,毫無症狀,只有靠醫師抹片或陰道鏡檢查才得以早期發現。此外,標準的抹片檢查程序,還包括骨盆腔內診,因此子宮肌瘤,卵巢瘤或子宮、膀胱脫垂,甚至尿失禁也可能藉此機會得以發現,可說是子宮頸抹片的附加價值呢! 最後,再一次提醒您,您今年「抹」了嗎?希望您珍愛自己,才能有本錢珍愛家人。讓我們一起向子宮頸癌Say No!

年節零食熱量大公開 吃多動多才健康

年節零食熱量大公開 吃多動多才健康#腎衰竭

農曆新年又將來臨,也是一家人團圓日子,在這歡樂氣氛當中,大吃大喝一定避免不了,對於許多慢性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衰竭…等,常因為過年時,飲食過量而造成身體不適。一些較注意體態朋友,也會在放完年假後發現自己不但年歲增長,連體重也跟著增加。年關將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林詠霈,針對過年期間常見零食、飲料類做整理,提醒大家把握下列幾點原則才可以健康過好年。◎ 開心果、花生、瓜子…等:核果類皆屬於油脂類,例如:開心果30公克,約含2.5茶匙油脂,且市售一些核果類可能含有過多鹽份,進食過多可能造成油脂及鹽分攝取過多,加上核果類含磷離子、蛋白質較多,慢性腎衰竭患者需小心服用。◎ 魷魚絲、牛肉乾、鮪魚糖…等:一些加工肉製品,每一百公克約300大卡左右,且含較多蛋白質、鹽份,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飲食需要限制蛋白質患者需小心食用。◎ 牛軋糖、巧克力、南棗核桃糕…等:糖果類熱量高,且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精緻糖類、脂肪,每一百公克約300-600大卡左右,減重及糖尿病患者需小心食用。◎ 巧克力餅乾、洋芋片…等餅乾類熱量也不低,例如:巧克力餅乾一片約86大卡,相當於1/3碗飯,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精緻糖類、脂肪,減重及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食用過量。◎ 可樂、汽水、沙士…等汽水類每一瓶(350毫升)熱量約147大卡,含精緻糖類,屬於空熱量飲料,且含磷量高,減重患者需小心食用,糖尿病、腎臟病患不建議飲用。林詠霈指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患者、除了要留意上述幾點注意事項外,更需按時服藥以利疾病控制。減重患者除飲食控制外,也希望搭配運動,動多少吃多少,吃多少動多少,才不會使減重計畫功虧一簣。另外,在選購年貨方面須注意是否為合格廠商、產品標示清楚完整、食品顏色及風味是否異常等,食品顏色過度鮮豔或白皙不宜購買,因有可能添加著色劑或漂白劑,希望大家掌握以上重點一起健康過好年。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腎衰竭

小兒科門診常會遇到家長帶小孩前來諮詢,為何自己的小孩長不高?和同年齡層相較之下,竟差了一大截,小孩日常生活與飲食營養均正常,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她)身材矮小?可見兒童的生長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課題之一,孩子矮小常會造成父母的耽心和焦慮。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小兒科-施忠憲醫師表示,身材矮小原因,大致可分為下列七大類:一、家族性:家族成員大多為矮個子,可能是遺傳基因所致。他們的最後成人身高比起一般族群雖然教矮,但大致都還在正常的生長曲線之內。二、體質性生長延遲:通常其青春期較一般人遲緩、直到18歲以後身高仍可大幅增加,其最後身高與正常人相同。三、染色體異常:除身高成長緩慢外,常合併外觀異常,如透納氏症、唐氏症等。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腦下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不足、性早熟等。五、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發炎性大腸疾病、營養缺乏症等。六、代謝異常疾病:像遺傳性貧血、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等。七、心理性及社會性侏儒:當扶養者有社會、心理性的問題如焦慮、憂足,或是因為造成幼兒不愉快的進食經驗而導致兒童拒絕進食,最後都會使兒童獲取的熱量不足而長不高。■ 矮小原因 甲狀腺功能過低最常見施忠憲醫師指出,事實上身材矮小據統計有60%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發育遲緩,檢查後如果確定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則只好體認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小個子』,乃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對於體質性(青春期)發育遲緩者,除非延遲很厲害,否則不考慮給藥物(雄性素或生長激素)治療,只需等待即可。因為給藥後雖可暫時長得快,但不會提昇最後(成人後)的高度。至於其他40% 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過低,其次是染色體異常、生長激素缺乏及慢性疾病等。如果嬰兒出生時甲狀腺即呈現機能不足,日後將有智力、骨骼發育遲緩之虞,應立即補充甲狀腺素。■ 小孩生長有問題 宜及早就診如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導致之身材矮小,則可予以注射生長激素。至於慢性疾病引發的生長遲滯,應針對該疾患予以妥善的治療。施醫師提醒,兒童成長的過程是他(她)們整體健康的表現,為人父母發現有生長的問題時,宜及早就診,由醫師作評估,如矮小但健康,便無需掛慮,如果真有問題,也可儘速作適當的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