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血脂

37歲在大陸工作的周先生,由於大陸重油、重鹹的飲食習慣,加上應酬喝酒比例高,不到三年的時間,除了體重飆升八公斤,也開始出現胃痛、脹氣、腹瀉的情況。健檢後發現,胃部有輕微潰瘍,腸道發現一顆0.8公分的腺瘤型瘜肉,血脂、肝指數幾乎全部超過標準,周先生才驚覺自己的健康狀況在快速崩毀。隨著兩岸經貿互動頻繁,加上松山、虹橋對飛,許多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爸爸,出差比例明顯增高。不過,這些台商爸爸,職場成就高,但健康異常指數也很高!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近一年來1801位男性台商受檢者的健診數據顯示,胃發炎、脂肪肝、腸瘜肉及膽固醇等三高問題最顯著。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分析台商爸爸有五大共通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抽煙、喜好油炸等重口味飲食、經常應酬喝酒、每天工作超時卻睡不到五小時、作息不定少運動。隨著兩岸往返頻率密集,這些錯誤的生活習慣更趨嚴重,成為引爆疾病的地雷。鄭乃源醫師表示,時常出差打拚的台商爸爸們,免不了應酬而大吃大喝,加上隨手牌香煙,以及熱情的勸酒,使腸胃問題成為最大的隱憂。聯安統計,近八成台商爸爸有胃發炎問題、超過五成篩檢出腸瘜肉,但根據受檢者的健康主訴,卻只有二成五反應有胃痛、排便不順等困擾,顯示這些爸爸平時忙於工作,卻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警訊。鄭乃源醫師也指出,大陸的飲食偏好油炸、重口味烹調方式,使台商爸爸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的爸爸有脂肪肝、約四成有心血管危機,包括體重、三酸甘油脂、同半胱胺酸、飯前血糖都超過標準值。鄭乃源醫師進一步表示,超過三成台商爸爸已經出現「胸悶、胸痛」的不適,若不儘早改善生活作息,並定期檢測掌握健康狀況,可能陷入心肌梗塞的危機,不容小覷!鄭乃源醫師提醒,擁有健康,才有本錢增強競爭力、攀上事業高峰。父親節將至,可為自己或辛勞的爸爸安排一次完整健康檢查。針對台商爸爸的五大不良生活習慣,鄭乃源建議,除了基礎的血液常規、生化檢查、X光、腹部超音波及泌尿系統外,可再強化肺部、腸胃、及心血管檢測。有抽煙習慣的爸爸,可透過肺部電腦斷層攝影,精細的檢測0.1-0.3公分的肺部病兆;喜好重口味飲食、經常喝酒又少運動的爸爸,可藉由無痛腸胃鏡檢查,舒適又精準地篩檢腸、胃道,一旦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的瘜肉,可立即切除,並且加強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等心血管檢查,為健康打造完整的防護網。

纖維素你吃得夠不夠?(下)

纖維素你吃得夠不夠?(下)#血脂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張靜芬是不是食物愈粗糙就含有愈高的纖維質呢?竹筍、鳳梨是不是代表高纖維呢?其實並不是的。因為現在的營養學已不再狹隘的以粗糙無營養價值的物質來定義纖維質,乃是以具有實質腸道生理與營養效益來說明膳食纖維。凡是能不被人體小腸消化吸收,且在大腸中有部份或全部可被發酵的植物性成分或是相類似的物質,包括:非澱粉性多醣類、木質素、黏膠質,甚至看起來不像纖維質的寡醣和非植物性的幾丁質,均廣義的被包含在膳食纖維的範圍裡了。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不同的膳食纖維具有不同的功能,膳食纖維大致可分成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大類。水溶性的,例如:果膠、黏質物、植物膠、海藻膠、寡醣等,在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蒟蒻等食物中含有相當的量。非水溶性的,包括:木質素、植物表皮質、半纖維素、幾丁質(甲殼素),木質素與植物表皮質一般存在未加工的麩質、全麥、穀物、豆類、根莖類、果皮等食物中。因著不同的特性,水溶性的比非水溶性的在胃內滯留時間較長,對腸內PH變化、與膽酸結合、發酵性、腸黏性物質影響較明顯,能進一步更有效的降低血膽固醇、緩和血糖上升。所以,對身體預防慢性疾病,水溶性纖維有較大的益處。慢性病、動脈硬化的預防大家常看到「XX大燕麥片能降低血中膽固醇」的電視廣告,要宣稱醫療功能的健康食品是必須經過實驗的證明,衛生單位才能發給健康食品認證,許可其「療效」的訴求。因為燕麥比很多的全穀類含更高的水溶性纖維質,在腸道中水溶性纖維質可與膽酸結合,進而幫助膽酸隨著糞便排出體外。膽酸是膽固醇的代謝產物,由肝臟分泌進入腸道中,以協助消化脂肪。一旦膽酸的排除增多,肝臟為了補足需要的膽酸,就會促進膽固醇的代謝,進而間接降低血中膽固醇。反之,腸道中未被排出的膽酸,就會經由「腸肝循環」被再吸收回到肝臟,再利用形成膽汁,如此一來膽固醇的代謝就會減慢了。美國的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不但核准燕麥為有益心臟的健康聲明,更建議每日攝取三公克的燕麥水溶性纖維(葡聚醣β-glucan),就可達降低膽固醇的功效。(三公克的燕麥葡聚醣β-glucan=一碗半燕麥粥)。另外,有一個本土的研究,是以海帶芽做試驗,證明海帶芽中的水溶性纖維質(海藻膠)也可降低血膽固醇。嘉義縣中埔鄉的家政推廣班,選定罹患高血脂的十二位農村婦女,每日食用海帶芽廿公克連續兩個月,或四十公克連續一個月後,他們的血脂肪均下降至正常值範圍內,效果顯著。糖尿病情很在乎血糖值,研究發現水溶性纖維質在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效果上比非水溶性纖維質好。果膠、植物膠、黏質物使得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延長,降低醣類吸收及血糖上升的速度。富含果膠的水果對餐後血糖的影響甚至比吃白飯要來得低(升糖指數:以葡萄糖為標準=100,白米飯=84、蘋果=36),有利於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與改善。益菌生也是膳食纖維的功能膳食纖維就因為不被腸道分解消化才能發揮其保健功效。纖維質可刺激腸黏液分泌,黏液可提供緩充和保護腸壁細胞的作用,避免有害物質的侵入。此外,水溶性纖維中的寡醣可以成為腸內乳酸菌大量繁殖的營養劑,有助於調整腸道細菌生態,抑制害菌的孳生。有健康的腸道,膳食纖維的存在功不可沒,其重要性應可與六大營養素並駕齊驅了。附表:食物的水溶性纖維、非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的含量資料來源:Sally F. Schakel, Janet Pettit, and john H. Himes. Dietary fiber values for common foods. In: Spiller, G. A. 2001.The CRC Handbook of Dietary Fiber in Human Nutrition. 3 ed. CRC Press, London. 延伸閱讀:纖維素你吃得夠不夠?(上)

想降低血膽固醇 食用海帶芽、燕麥效果佳

想降低血膽固醇 食用海帶芽、燕麥效果佳#血脂

是不是食物愈粗糙就含有愈高的纖維質呢?竹筍、鳳梨是不是代表高纖維呢?其實並不是的。因為現在的營養學已不再狹隘的以粗糙無營養價值的物質來定義纖維質,乃是以具有實質腸道生理與營養效益來說明膳食纖維。凡是能不被人體小腸消化吸收,且在大腸中有部份或全部可被發酵的植物性成分或是相類似的物質,包括:非澱粉性多醣類、木質素、黏膠質,甚至看起來不像纖維質的寡醣和非植物性的幾丁質,均廣義的被包含在膳食纖維的範圍裡了。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靜芬表示,不同的膳食纖維具有不同的功能,膳食纖維大致可分成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大類。水溶性的,例如:果膠、黏質物、植物膠、海藻膠、寡醣等,在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蒟蒻等食物中含有相當的量。非水溶性的,包括:木質素、植物表皮質、半纖維素、幾丁質(甲殼素),木質素與植物表皮質一般存在未加工的麩質、全麥、穀物、豆類、根莖類、果皮等食物中。張靜芬指出,因著不同的特性,水溶性的比非水溶性的在胃內滯留時間較長,對腸內PH變化、與膽酸結合、發酵性、腸黏性物質影響較明顯,能進一步更有效的降低血膽固醇、緩和血糖上升。所以,對身體預防慢性疾病,水溶性纖維有較大的益處。大家常看到「XX大燕麥片能降低血中膽固醇」的電視廣告,要宣稱醫療功能的健康食品是必須經過實驗的證明,衛生單位才能發給健康食品認證,許可其「療效」的訴求。因為燕麥比很多的全穀類含更高的水溶性纖維質,在腸道中水溶性纖維質可與膽酸結合,進而幫助膽酸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張靜芬進一步說明,膽酸是膽固醇的代謝產物,由肝臟分泌進入腸道中,以協助消化脂肪。一旦膽酸的排除增多,肝臟為了補足需要的膽酸,就會促進膽固醇的代謝,進而間接降低血中膽固醇。反之,腸道中未被排出的膽酸,就會經由「腸肝循環」被再吸收回到肝臟,再利用形成膽汁,如此一來膽固醇的代謝就會減慢了。美國的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不但核准燕麥為有益心臟的健康聲明,更建議每日攝取三公克的燕麥水溶性纖維(葡聚醣β-glucan),就可達降低膽固醇的功效。(三公克的燕麥葡聚醣β-glucan=一碗半燕麥粥)。另外,有一個本土的研究,是以海帶芽做試驗,證明海帶芽中的水溶性纖維質(海藻膠)也可降低血膽固醇。嘉義縣中埔鄉的家政推廣班,選定罹患高血脂的十二位農村婦女,每日食用海帶芽廿公克連續兩個月,或四十公克連續一個月後,他們的血脂肪均下降至正常值範圍內,效果顯著。糖尿病情很在乎血糖值,研究發現水溶性纖維質,在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效果上比非水溶性纖維質好。果膠、植物膠、黏質物使得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延長,降低醣類吸收及血糖上升的速度。富含果膠的水果對餐後血糖的影響甚至比吃白飯要來得低(升糖指數:以葡萄糖為標準=100,白米飯=84、蘋果=36),有利於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與改善。張靜芬強調,膳食纖維就因為不被腸道分解消化才能發揮其保健功效。纖維質可刺激腸黏液分泌,黏液可提供緩充和保護腸壁細胞的作用,避免有害物質的侵入。此外,益菌生也是膳食纖維的功能。水溶性纖維中的寡醣可以成為腸內乳酸菌大量繁殖的營養劑,有助於調整腸道細菌生態,抑制害菌的孳生。有健康的腸道,膳食纖維的存在功不可沒,其重要性應可與六大營養素並駕齊驅了。

09`全國藥師節 邀您01/11參與嘉年華會

09`全國藥師節 邀您01/11參與嘉年華會#血脂

根據衛生署去年委託遠見雜誌調查發現,中南部地區的廣播賣藥情形較北部嚴重,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重視此問題,因此將藥師節慶祝活動移師台南市舉行,希望藉由與台南市政府攜手在農曆年前舉行大型用藥安全宣導活動,讓民眾獲得正確用藥觀念,有用藥問題求助社區藥師,而非聽廣播買藥。 2009年全國藥師節「安全用藥 健康台灣」嘉年華會時間為一月十一日上午七點至四點半,於台南市安平區安億橋畔舉行。這場安全用藥的嘉年華會也將利用參加路跑、騎單車、闖關活動、認識社區藥局、捐發票關懷弱勢團體等方式,讓民眾兌換摸彩券,現場並有量血壓、血糖、血脂肪及骨質密度等免費檢測,摸彩獎品有汽車、液晶電視、洗衣機、捷安特等牌腳踏車及家電產品…等,欲報名路跑、單車活動及詢問園遊會活動者,逕洽06-2763168,02-25953856,活動網址:http://www.taiwan-pharma.org.tw/public/同時,藥師公會全聯會與全國廿四個縣市藥師公會”藥事照護單車隊”當天也將成軍,為國人的用藥品質誓師捍護。

預防腦中風 定期檢查”頸動脈硬化”程度

預防腦中風 定期檢查”頸動脈硬化”程度#血脂

腦中風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除了控制大家耳熟能詳的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子,可以減少腦中風外,「頸動脈狹窄」也是缺血性腦中風的重要原因。要有效地預防腦中風,檢查必須包括頸動脈硬化程度評估。為恭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志賢醫師表示,頸動脈狹窄可分症狀性與無症狀性兩種,症狀性頸動脈狹窄是指近期內發生過頸動脈狹窄側的缺血性腦神經症狀;而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則是指頸動脈狹窄側沒有任何局部腦神經症狀,絕大多數是在腦血管疾病篩檢時發現。一般而言,無症狀者每年約有2%-5%中風機會,而有症狀病人則高達6%-12%,其中頸動脈狹窄程度愈高,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會當然也愈大。至於頸動脈血管的檢查與評估,除了中風患者外,對於慢性頭暈或有陣發性局部腦神經症狀者,以及中老年、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有吸菸史等具有心血管危險因子者,都應定期做頸動脈超音波掃描。專科醫師指出,若發現血管已有狹窄,但程度未達50%,應考慮接受內科抗血栓藥物治療,降低發生腦栓塞的危險。當頸動脈狹窄超過50%時,必須進一步接受較具侵入性的腦血管攝影檢查,更精準地確立血管狹窄的部位和程度,狹窄程度達70%以上的患者,內科療法無法有效地預防中風,往往必須仰賴外科療法。外科治療大致可分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和頸動脈成型併支架置放術,兩者皆較藥物治療更能減少中風的發生,但也都伴有小比例的手術危險性和併發症。 至於頸動脈的狹窄程度介於50%-70%的患者,則必須根據診斷為症狀性或無症狀性、年齡、體能狀況、心血管危險因子等,考量日後中風的危險性來決定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

你是脂肪肝高危險族!?自我檢測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

你是脂肪肝高危險族!?自我檢測是否罹患”代謝症候群”#血脂

曾經做過腹部超音波的朋友,想必對脂肪肝不陌生。很多原因會造成脂肪肝,習慣上我們將脂肪肝區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顧名思義是因為喝酒所導致的,酒精不僅會引起脂肪肝,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當然也會增加罹患肝癌的機會,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與預防,很簡單就是「不要喝酒」。臺安醫院一般內科-蔡青岩醫師表示,不喝酒的人產生的脂肪肝,50-100%的人同時有體重過重、50-60%的人同時有高血壓,50-60%的人同時有血脂肪異常現象。目前相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源頭是來自「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98%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具有胰島素阻抗性,8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同時也是代謝症候群病人(Metabolic Syndrome)。什麼樣的人有代謝症候群?我們採取一個最容易了解的定義:1. 腹圍(腰圍):男性≧40英吋或102公分,女性≧35英吋或88公分,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遺傳傾向的,定義稍為嚴格一些,女性上限是31-35英吋,男性上限是37-39英吋2. 三酸甘油脂≧150mg/dL3. 高密度膽固醇HDL(好的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 血壓≧130/85mm Hg5. 空腹血糖≧100mg/dL以上5項,只要符合3項以上的人,就是屬於罹患代謝症候群的病人,也就是脂肪肝的高危險族群。為什要麼特別注意脂肪肝呢?因為脂肪肝相關的代謝症候群患者,產生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5到3.0倍,產生糖尿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5倍。蔡青岩醫師強調,雖然代謝症候群患者剛開始時,僅僅是腹部肥胖,但是如果不注意,隨著時間,其他的危險因子就會逐漸顯現,一旦產生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疾病,緊接著就是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血管阻塞;萬一產生糖尿病時,容易併發腎衰竭、糖尿病相關心肌病變,以及各式各樣的神經病變。如果合併罹患動脈硬化心臟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時,生存的品質將會大打折扣,當然死亡率也會增加。此外,脂肪肝不僅僅是脂肪堆積,脂肪肝依嚴重程度可以區分為脂肪肝疾病、脂肪變性肝炎(NASH,發炎和纖維化)、甚至會轉變為肝硬化。日本曾經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患者進行長期追蹤,總共205位非酒精性脂肪變性發炎患者,其中64位患者一開始肝臟已經有纖維化現象,在平均60.3個月(20-137個月)的追蹤時間,發現了7位病人產生肝癌,統計上,5年肝癌累積發生率為22%。脂肪肝不僅僅只是一個症狀,近幾年來,我們已經逐漸認清脂肪肝是一個症狀跟慢性B、C型肝炎一樣,會導致肝癌的疾病。其中,非酒精性肝疾病會產生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蔡醫師提醒必須謹慎看待。

養生新趨勢:每日3蔬2果 健康長壽抗老化

養生新趨勢:每日3蔬2果 健康長壽抗老化#血脂

隨著科技及醫療的進步,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改變,肥胖人口比率增加,許多慢性疾病盛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現代人更注重健康與營養,維持理想體重及正常的血糖、血脂肪及膽固醇,是健康長壽的秘訣,最好的方法是從健康養生的飲食開始!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陳雨音表示,健康養生需要從平日的飲食保養做起,除了減少攝取高油高糖的加工食物外,多攝取各種不同的新鮮蔬果,可以減少體內自由基的傷害。各種顏色的蔬果中,富含許多不同的植物化學物質,如類黃酮素、類胡蘿蔔素、有機硫化物及多酚類等,這些天然蔬果不僅具有對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老化、抗癌外,還可調節免疫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每天攝取足夠的蔬果,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陳雨音指出,每天最好要攝取到3碟蔬菜及2份水果,而且多樣化選擇不同的蔬果,才可以均衡攝取到各種不同的營養素。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有些食物如人參、苦瓜、肉桂、洋蔥、紅麴、薏仁、黃豆及納豆等;以及部分微量元素如鉻、鎂、釩等,已被發現具有特定不同之療效。還有許多維生素如維生素A、C、E等也都是許多人熱衷追求養生的熱門食品。但是如何依循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及疾病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均衡飲食?陳雨音建議最好先經過適當的醫療檢查,了解自己的特殊體質及需求,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個別化的飲食設計與營養諮詢,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以及份量,建立正確的健康養生觀,也才是養生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