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人生課題:其實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

人生課題:其實我們每天都正在死亡#死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其實每天好好面對生活,就是為「善終」做準備。不滿意自己目前生活的人,更不願意面對未來的死亡,在心裡迴盪著許多不甘與懊悔。所以我們才說:死亡能逼出生命的光彩,因為歲月有時盡!死亡是一種連結的斷裂,而我們透過連結尋找愛的存在。作者把討論帶到想念,也就自然而然。想念很美,情緒到最濃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就流了淚。這淚水裡面,有傷悲、有依戀,有過去燦亮的微笑。那微笑很甜,但現在失落了,所以夾帶著苦味。於是我們哀悼。哀悼是不同情緒的組合,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有時候,哀悼可以延續好多年。不用強求一次跟孩子討論死亡,就能如同哲學家媽媽這般理情兼具。基本上,只要回應孩子目前想知道的,他現在能懂的程度即可。其實在跟孩子討論死亡之前,反而大人自己要先經過一定程度的內在整理。急切地要安撫孩子的情緒,恐怕是正在忽視自己那不知如何開口的傷心。把自己整理到一定程度,能初步坦然面對自己的傷悲,並且允許自己軟弱,開始看到這裡面的愛與價值,便能跟孩子展開對話。大人以何種情緒面對,能不能連結到內在深刻的力量,常常是孩子應對死亡的重要參考。前面提過,一旦死亡成為關係中的關注焦點,與負面情緒共處就難以避免。我們可以自我提醒,也可以提醒孩子:即便我們會因此難過,或者有罪惡感,但並不代表就是我們的錯!很多非理性的情緒與想法,像是有倖存者的罪惡感,或者被逝者拋棄、背叛,那都是常見的自然反應。嚴重一點的,有厭世感、空虛感,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維持生活功能,甚至逐漸衍生為身心疾病,這也都有可能性。當至親好友過世所引發的連鎖效應,讓我們難以招架,記得向專業人員求助。如果是在安寧病房,通常可以跟工作同仁討論是否有「悲傷輔導」的必要,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考慮。或者到身心科、兒心科就診,以及至坊間機構,只要打上關鍵字,便有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可以蒐集。有時候孩子小,不知道怎麼表達情緒,透過繪本、簡單的藝術勞作,讓孩子心理的茫然能被梳理。這些出版品不難找到,我個人推薦過好幾本。有些兒童劇,或者優質影片,也都牽涉到失落經驗。不只是孩子,連大人都可以感覺被同理。請千萬給自己與孩子時間,這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像海浪來來回回地拍打著岸邊。我們可能暫時以為已經走出來了,卻在多年後,想到這些傷慟,還可能會不自覺地流淚。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容易觸景生情。透過儀式,讓孩子跟亡者說說話,或者畫出祝福的卡片,寫下隻字片語,可以幫助孩子跟逝者連結。請尊重孩子表達悲傷的方式,像是悲傷不一定要在公眾流淚。曾經有一位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因為感情親密的外婆過世而有任何表示,就對孩子發脾氣,說孩子這樣不正常。即便對媽媽來說,外婆把孩子帶大,媽媽在認知上「設定」孩子「應該」要難過,但孩子有他理解死亡的方式,在表現情緒的步調上也不一定要跟媽媽相同。就這個例子來說,我們也能體會,有些大人真的沒有能力跟孩子好好討論死亡這個議題,勉強討論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那就主動找其他人幫忙,或者藉助宗教信仰的力量,畢竟很多生死議題的論述,在宗教裡會比較完整。有些孩子難以對大人表達,但可以跟自己的布偶,或者家裡的寵物談心。請允許人類能有哀傷,特別是孩子。強要一個人「振作起來」,其實只是壓抑,甚至是打壓。我們可以有哀傷,但我們也可以跟哀傷保持距離,像是遠遠地看著它。我們不等於情緒,情緒會來也會走,我們不迎不拒,它便能流動。在最痛苦的時候,記得深呼吸,放鬆肌肉,可以伸展身體,並且觀照自己內在的變化。我們衷心感恩逝者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我們延續著這段美好,跟孩子一起攜手走下去。痛苦裡面有愛,請別忘了在痛苦時,珍愛自己! (本文摘自/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麥田出版)

生命最難的事 如何教孩子認識死亡?

生命最難的事 如何教孩子認識死亡?#死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期高以翔猝死,讓人心碎。那麼完美的人因某些因素離開了人世。在每個人都為這個意外惋惜之時,卻因為媒體不間斷的報導,讓很多的孩子從電視上接觸到「死亡」兩個字。『爸爸,什麼是猝死啊???』『爸爸媽媽,天堂離我們很遠嗎?我可以去天堂看看嗎?』『阿嬤,我會死嗎??我不要死掉!』台北復健科組長陳俊宇職能治療師表示,其實高以翔事件,除了突顯重視自我健康以外,父母還能從中教導孩子學習接受並與孩子談論『死亡』。對於孩子提到『死』這個字時,父母們在很多的時候不是避而不談,就是轉移注意力。但其實『生離死別』是自然界的運行,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瞭解『死亡』,因而珍惜生命是父母們必須學習的課題。國外對於『死亡』的教育大陳老師在大學時期曾修了一門課程叫做『死亡學』,這門課程的教授規定修課的學生們在期末都必須寫一封『遺書』,並且舉辦自己的告別式。大陳老師永遠記得當我邀媽媽參加我的告別式時媽媽的『反應』。『呸呸呸,陳俊宇你現在是嫌自己活太久了嗎?搞一些有的沒有的做什麼!』沒錯,中國人對於『死亡』就是會像大陳老師媽媽一樣有這種強烈的反應。但反觀國外,美國在幼兒園及中小學時開始實施『死亡教育』課程,讓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使他們瞭解生命的存在與終結。英國從2013年開始就已經有550所幼兒園開始進行『瞭解死亡』的課程,英國的教育專家認為這樣的教育能讓孩子理解悲傷與別離,讓孩子能提早擁有對『離別』的準備。就連鄰近我們的日本其實也在90年代開始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進行『生命的教育』,課程內容除了探討『死亡』以外,也與『人生』的課題結合一起,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讓孩子要有樂觀的人生觀,珍惜現在所擁有的。面對孩子,我們應該要怎麼教導他們?嬰幼兒期(0-3歲)對於嬰幼兒期的孩子,對於『死』這個字,並沒有太大的概念。孩子都是從父母的表情態度瞭解『死亡』可能會讓人難過、不開心,所以『死』是一個不具有完整概念的字。*陳俊宇職能治療師小建議:父母在教導這階段的孩子,切勿用逃避或是轉移話題的方式教導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不瞭解『父母傷心的情緒』。爸媽可以用孩子瞭解的具體溝通方式教導孩子面對『死』這個字。例如:『狗狗的死,就像你的巴斯光年壞掉一樣,沒辦法修好,所以我們要好好與他道別。』切勿認為孩子不懂,父母就不解釋,這樣只會讓孩子不了解『花生什麼事』。請讓此時期的孩子對於死亡有個初步的概念。學齡期(4-6歲)這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有基本的認知能力,父母切勿用過度幻想的方式去教導孩子面對『死亡』。例如:『阿公阿嬤去出國深造!很久才會回來。』這類型的話語會讓孩子覺得阿公阿嬤還存在這世界上,還有一天會回來。這樣看似不想傷害孩子的方式,其實反而會誤導孩子對於死亡有錯誤的認知。*陳俊宇職能治療師小建議:父母在教這階段的孩子,過度的比擬反而會混淆孩子的觀念。學齡期的孩子父母要教導孩子『明辨是非』與『危險』的概念,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避免自己『處於危險的死亡』。父母也能透過故事繪本像是 <我永遠愛你>、<跟爺爺說再見>、<世界上最棒的葬禮>、<小熊貝兒為什麼傷心>等繪本,讓孩子瞭解當生物沒有生命時,要如何面對『失去』的感覺。此階段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教導孩子『保護』自己,避免處於危險。當面對失去的情緒,應該如何透過表達的方式描述給旁人聽。小學期(7-12歲)這階段的孩子已經具有思考與面對問題的能力,家長針對孩子提出『死亡』狀況題,請父母使用『賽先生(science)』的角度與孩子討論。讓孩子瞭解出生、長大、老化、死亡等階段是自然界的運行變化。當父母面臨孩子的『天馬行空』問題,真的答不出來時,請爸媽可以誠實得說『不知道』來回答孩子。切勿也天馬行空的回答不確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要開放與不避諱的與孩子討論,才能讓孩子正向的思考生命的存在價值,珍惜自己的生命及家人的相聚時光。生命的意義在於珍惜每個當下學者Kubler-Ross曾提出面臨死亡的五個階段:包括否認和隔絕,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最後是接受事實。對孩子來說生命中最難的事,是需要時間選擇接受「失去」。父母應教導孩子珍惜每一樣事物曾經帶給孩子的記憶。高以翔帶給我們的記憶是一個那麼成功的人卻如此懂得謙遜,雖然我們有種種的不捨,但在此刻我們應選擇放下與道別,讓孩子從中了解『死亡』是讓我們更懂得珍惜每個時刻。有研究發現,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低估孩子對『死亡』的瞭解與擔心。孩子對於死亡的人格態度與教育,將影響孩子日後面對死亡五階段時的表現,爸媽不可不及早教育。

衛福部估 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衛福部估 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衛福部統計我國已於82年成為高齡化社會,107年轉為高齡社會,依國發會推估將於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國老化程度較日本約晚25年,加上日本平均餘命較我國多4歲,所以我國現階段及未來5年死亡率約為日本20年前狀況,即死亡率介於7‰~8‰之間。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 居主要死因前三位依死亡率排序,107年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55歲以上之高齡族群 癌症占8成5107年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十萬人口733.1人,較上年上升0.5%;以WHO 2000年之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415.0人,降2.2%。受人口高齡化影響,107年死亡率上升0.5%。自99年以來,十大死因都一樣,排名順位則自105年以來維持相同。107年死亡人數以肺炎增7.5%及心臟疾病增4.5%較為明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減5.2%、糖尿病減 4.8%較大。長期而言,因人口老化影響,肺炎及高血壓排名逐漸往前。長期觀察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往前107年與106年比較,十大主要癌症的順位皆不變,肺癌及肝癌已連續39年排名前2。長期觀察,口腔癌、 前列腺癌、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往前。胃癌、子宮頸癌排名往後 年輕族群自殺人數及死亡率略升107年事故傷害在1-14歲及15-24歲為死因排首位,107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為6,846人,其中運輸事故3,20人(占46.9%)、跌落及溺水1,735人(占25.3%)。24歲以下年輕族群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略升,須關注年輕族群自殺問題。

喝酒護心血管?反增致癌、死亡率

喝酒護心血管?反增致癌、死亡率#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每次參加公司尾牙、春酒及家庭朋友聚餐,老碰到各種理由勸酒,甚至說「喝一點酒沒關係」、「喝酒保護心血管」等說詞?不要再聽信這種過時的說法了,為了整體健康著想,不喝酒才是最好的選擇,好友相聚,一起酒「逐」飯飽才是上策。喝酒致癌風險高 遠多於保護心血管的效果許多人誤以為喝點小酒可以保護心血管,但根據2018年刺胳針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表的研究顯示,飲酒是導致死亡或疾病的第7大危險因子,致癌風險遠遠抵銷了保護心血管的效果,且喝越多風險越高;惟有不喝酒,才能避免各種因喝酒造成的危害。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調查報告也指出,全球每年超過300萬人因喝酒而死亡,包括事故傷害(28.7%)、消化性疾病(21.3%)、心血管疾病(19%)、傳染性疾病(12.9%)及癌症(12.6%)等,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5.3%,代表每20人就有1人因酒害而死亡。另外,喝酒還會導致200種以上疾病,造成1億3260萬人年損失(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我國約100萬人有暴飲情形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的結果,我國18歲以上的族群中,約有843萬喝酒人口,其中推估100萬人有暴飲情形。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暴飲」的定義為,過去1個月只要1次喝酒量超過60克純酒精,都算是「暴飲」。相當於4至5罐啤酒、1.3瓶保力達B/維士比、0.8瓶紅酒、0.6瓶米酒、165毫升的威士忌、130毫升的58度高粱等。暴飲除了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導致傷亡、誤判風險情況、失去自制力外,長期下來健康風險也會提高;如果希望健康長長久久,不喝酒才是最佳的養身方法。聚餐也能安心拒酒3妙招農曆春節將至,國民健康署呼籲企業共同宣導酒害觀念,在開心聚餐之餘,應避免勸酒或拼酒這類的情緒勒索,讓不喝酒的人可以放心拒酒,並落實「酒逐飯飽3妙招」,讓春節聚餐可以吃好、吃巧、吃健康。1) 酒品限量供應,敬酒改用白開水,就能千杯不醉。2) 上菜先上水果、蔬菜,改變飲食習慣,就從今夜起。3) 酒後不開車,安全平安回家。

流感季快到了!年年都要再打「疫」針

流感季快到了!年年都要再打「疫」針#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據國外研究統計,流感住院者每3人就有1人有肺炎,雖然醫療技術提升,但10年來死亡人數提高1倍!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李秉穎表示,肺炎鏈球菌平時就潛伏在鼻腔中,因此降低鼻咽腔的帶菌率對預防肺炎感染非常重要。超過7成肺炎鏈球菌都具抗藥性一項國外研究指出,成人施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2年後,可有效降低近一半鼻咽腔帶菌率風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指出,超過7成肺炎鏈球菌對常見的第一線抗生素具抗藥性,常需要用到用二、三線抗生素才能有效對抗症狀,不僅會延長住院天數,更會提升死亡風險。流感季節來臨之際 年年都需接種流感疫苗根據統計,因流感住院者每3人就有1人有肺炎,流感併發肺炎者死亡率為9%,是沒有肺炎者的6倍。另研究也指出,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對於其涵蓋血清型所導致的社區型肺炎預防效果達45.6%,長期來說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別人。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才能雙重防護林志學醫師補充說明,成人施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後保護力可以維持至少4年不變,也因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成人需要年年接種流感疫苗,李秉穎教授與林志學主任共同呼籲,流感季節來臨之際,民眾除了施打流感疫苗外,應主動與醫師討論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的必要性,達到雙重保護。

氣喘控制差 6成民眾亂停藥害的!

氣喘控制差 6成民眾亂停藥害的!#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國人氣喘盛行率逐年升高,幾乎每100人中就有5人有氣喘問題。氣喘無法根治,但是在良好的治療與控制下,病患可以過著不受束縛的生活。因此,治療氣喘的目的不在「斷根」,而是要與之「和平共存」。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郭彥良表示,重積性氣喘是氣喘發作當中最嚴重的形式,能在極短時間內因支氣管痙攣,病情難控制,需要用更高劑量的藥物治療,甚至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引發呼吸衰竭,嚴重可導致病患死亡。6成民眾亂停藥 迷思害氣喘控制差郭彥良醫師表示,氣喘所誘發的症狀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所導致的惡化更可能致命,對於病患個人、家庭以及社會都是沉重的負擔,如果平時不正視及好好治療追蹤,便有可能陷入急重症的危險之中。根據統計,有6成的病人並沒有長期使用醫師處方藥物,主要認為自己疾病已好而不需使用,次之則是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因此平時只靠急救型的氣管擴張劑。另外,這樣因誤解而衍生的行為反而是造成氣喘急性發作或控制不佳的主因。用最少的藥物控制氣喘事實上吸入型類固醇很少有全身性的副作用,惟有每日用藥保養氣管、預防發作,才能將疾病的傷害降到最低,這種藥並不會產生成癮性,而若是保養得當,藥物劑量還可以減低,讓你可以用最少的藥物來控制氣喘。郭彥良醫師提醒,有氣喘的民眾,務必規律回診追蹤並按時用藥,對於用藥有任何疑問,也可於門診時間與醫師請教討論。

夏季感冒當沒事 小心恐致死!

夏季感冒當沒事 小心恐致死!#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41歲的外籍男性3月底隨台籍妻子來台灣探親,抵台後出現發燒、倦怠感,當時並未在意,但2日後突然出現突發性的呼吸衰竭致心跳停止,被送至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及葉克膜治療。經流感快篩後,診斷為流行性感冒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醫師提醒,本月30日前疾管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民眾如有流感症狀經醫師臨床判斷判定符合公費用藥劑使用條件者,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加強衛生習慣才能避免接觸感染根據疾病管制署的資料,五月第4周相較前幾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流感併發重症通報數及確診數均呈現上升的趨勢。自去年7月1日起至目前已累計52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62死亡案例,顯示即使進入夏季,流感仍不可輕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富康指出,雖然目前已進入夏季,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仍以A型H3N2為主。張富康醫師建議,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才能盡量避免接觸傳染。出現異狀速就醫 降低互相傳染機會若有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時用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也要盡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民眾若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切勿當作一般感冒而忽視症狀,儘速就醫才能早期治抑制病情、降低互相傳染的機會。按照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並在家充分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流感疫情微增 再添3死亡案例

流感疫情微增 再添3死亡案例#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上週就診人次微增,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另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及3例死亡病例,建議有呼吸道不適民眾,為避免疾病加重傳染他人,盡快就醫為上策。上呼吸道案例以A型H3N2為主上周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案例亦上升,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以A型H3N2為主。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總就診達72,153人次,較前一週增加2.3%。另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通報案件通報24起,以醫院及人口密集機構各9起為多,其次為學校,近期呈持續上升趨勢。此外,新增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3歲以下幼童。另外增3例重症死亡病例,死亡個案中從32至95歲,一開始都是普通感冒症狀,後來發生發燒、呼吸困難,症狀加重都在一周內死亡。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疾管署提醒,若有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口罩,打噴嚏以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目前疾管署即日起至6月30日止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增列「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民眾如有流感症狀可至全國3千多家公費藥劑合約醫療機構就醫,凡經醫師臨床判斷判定符合公費用藥劑使用條件者,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此外,疾管署也呼籲安養護、托嬰中心或醫院、學校等人口密集機構、若出現疑似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疫情,請儘速通報縣市衛生局,以及早啟動相關防治措施。民眾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降低重症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