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他感冒好不了!原來結核病在作祟

他感冒好不了!原來結核病在作祟#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40歲的小銘(化名),從事服務業,2個星期前因感冒發燒而就醫,但症狀一直尚未改善,直到後來經過詳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他罹患了結核病,而目前透過結核病藥物治療後,已逐漸恢復健康。對此,基隆市衛生局表示,肺結核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每日規則服藥2週以上就無傳染性,而每日規則服藥6個月以上,即可把病治好,只是有部分民眾可能會因在服藥過程中產生副作用,而中斷服藥,造成抗藥性及延長治療時間,所以,治療期間單靠醫護人員照護是不夠的,家人及親友的關心才是支持陪伴病人的最佳良方,且若有不舒服症狀或發生副作用時,應要趕快就醫處理,而不是自行停藥。謹記7分篩檢法 自我篩檢肺結核好簡單肺結核的防治,除了平時應規律運動、營養均衡,增強免疫力與抵抗力外,同時也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衛生局也建議民眾,平常要多關心自己與週遭朋友的健康,可以利用肺結核的簡易篩檢方法─7分篩檢法︰咳嗽兩週(2分),有痰(2分),體重減輕(1分),沒有食慾(1分),胸痛(1分),來檢測自己是否有罹患結核病之風險,如果您有出現上述症狀達5分者,請先戴上口罩,儘速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健康才有保障。

每日睡眠不足7小時 感冒機率增三倍

每日睡眠不足7小時 感冒機率增三倍#感冒

我們需要審慎地重新思考一下「每年施打一次流感疫苗」這件事。流行性感冒對健康帶來的威脅可大可小,打針會痛,也不確定是否能成功預防。這就是很多人選擇不打疫苗的原因。但是,如果有一種更棒的疫苗,可以預防感冒呢?這個方法不用去醫院掛號、也不用忍受打針的疼痛;而且它預防感冒的效果,甚至比流感疫苗更有效。有項實驗結果顯示,睡個好覺就是最好的感冒疫苗。受試者記綠連續14天的睡眠品質後,被隔離並使用含有鼻病毒(一種常見的感冒病毒)的鼻滴劑。接下來的五天,研究人員觀察受試者是否會得到流感。實驗發現,每天睡眠少於七小時的受試者,感冒機率是其他人的將近三倍之多。雖然我們看不到,但是人體內有一個生理機制,會隨時警示我們身體目前的狀況。缺乏睡眠,會讓血壓升高,使體內更容易發炎,也增加了心臟疾病與中風的危險。這顯示了「睡眠」對於普通感冒、或病毒流感,都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在感冒與流感肆虐的季節,你的免疫系統需要更多睡眠,以有效防禦在辦公室內到處流竄的感冒病毒。如果你因為出差或其它原因,導致睡眠不足,最好重新計畫一下日程表,讓自己獲得充分的睡眠;這能有效讓你在容易生病的環境中,將身體的防禦機制保持在很好的狀態。(本文摘自/你的生活,只能這樣嗎?/本事文化)

樂閱讀/感冒不能吃冰? 有請醫師來解答

樂閱讀/感冒不能吃冰? 有請醫師來解答#感冒

傳統觀念中,大家對冰這種東西都沒什麼好印象。有人說吃太多冰容易感冒;有人說感冒不能吃冰,否則病情會惡化。吃冰品的時候,許多人會要求去冰,尤以女性朋友為然。讓人覺得有點奇怪,去冰與不去冰的飲料溫度其實差不多,除非已經放了很久一段時間。如果真的怕冰,那為何不直接點溫熱飲料?而且,這些飲料去冰的人,還是不避諱去吃冰淇淋,尤其碰到名牌冰淇淋的時候。難道此冰非彼冰?感冒吃冰不會有害處?感冒不能吃冰,是很有問題的一種觀念。傳統上認為感冒是受寒,所以吃冰等於寒上加寒,可能惡化病情。但根據醫學知識的累積,我們知道所有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它與所謂的寒氣並不相關。因為這些感冒病毒對於溫度與濕度的特殊適應性,所以容易在秋冬天流行,進而導致受寒引起感冒的錯誤觀念。一個很直接的例證,是生活在極地的愛斯基摩人並不會比生活在熱帶非洲的人容易感冒,他們的感冒也不會比較嚴重。• 咳嗽與吃冰/又有人說感冒吃冰會惡化咳嗽,所以感冒不要吃冰。咳嗽是一種氣管或肺部感染的自然生理反應,其目的是要把發炎後產生的廢物排出。學術上,並沒有證據顯示感冒的時候吃冰會加重咳嗽症狀。即使吃冰真的會加重咳嗽,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因為我們本就要靠咳嗽來排除廢物。• 發燒與吃冰/發燒的時候能不能吃冰?這問題另有一番考慮。人體生病發燒的原因是發炎反應產生的細胞激素,作用在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的設定點提高,於是身體各種代謝活動都會配合提高體溫。人體發燒的初期會覺得冷,就是因為當時我們腦子認為超過攝氏38度的體溫才是「正常」的,所以會命令身體加強代謝活動以增加熱量。這個時候如果吃冰,等於違背體溫調節中樞的命令,會讓身體覺得更冷,讓代謝活動的負擔更加沉重。所以原則上,發燒的時候並不適合吃冰。相同地,發燒睡冰枕也會導致身體代謝過度負擔的惡果。在兒科疾病中,有時醫師會鼓勵生病的兒童吃冰,尤其是腸病毒或單純?疹病毒引起口腔潰瘍的時候。這些口腔有破洞的疾病,都會影響食慾。有的小孩很怕痛,會因此連水都不喝。長久下來,小孩會有脫水的危險。所以只要小孩沒有嚴重發燒,吃冰冷飲料都是鼓勵小孩補充水分的好手段。解牌錦囊/• 感冒吃冰不會有害處。• 感冒發高燒時,最好避免吃冰。• 感冒時不必忌諱吃特定食物。(本文作者/李秉穎)(摘自/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原水文化出版)

頭痛誤當感冒!她腦動脈瘤破裂險喪命

頭痛誤當感冒!她腦動脈瘤破裂險喪命#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天氣逐漸轉涼,不少人開始出現感冒及頭痛問題,但若伴隨著劇烈頭痛可就得注意了!日前,一名47歲婦人因頭痛到無法站立,原以為是單純感冒,於是到鄰近診所打針、吃藥,但後來竟頭痛到無法說話,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左邊的腦血管有一顆0.6公分大的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所幸在醫師的及時開刀下,目前已挽回一命。動脈瘤破掉 嚴重者恐致死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醫師表示, 通常3個病人中就有1個會因動脈瘤破裂而當場死亡,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後,24小時內再破掉的機會很高,且一旦再次破掉就會增加三分之一的死亡率。一般來說,當動脈瘤破掉的第4~14天,會出現嚴重的血管收縮狀況,甚至可能會導致腦中風,使得神經損傷、癱瘓、意識昏迷、死亡。因此,腦動脈瘤的病人都要積極處理,依動脈瘤破掉的狀況與位置而決定治療方式,包括開刀或血管栓塞。氣溫變化大 將增加動脈瘤破裂機率腦動脈瘤並不是腦瘤,是一種因先天血管壁異常、血管硬化或高血壓者,容易在血管分叉處產生凸出的囊泡狀物體,主要好發於45至60歲間,多數患者都是在動脈瘤破掉時,出現了劇烈頭痛、複視、噁心、嘔吐、單邊肢體無力、昏迷等情況時才會發現,尤其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加上氣溫變化大,使得血壓突然升高,進而提升了動脈瘤破裂的機會。

他喉嚨痛以為是感冒 竟是頸部感染險喪命

他喉嚨痛以為是感冒 竟是頸部感染險喪命#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溫逐漸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大,使得民眾容易出現感冒症狀,但若症狀遲遲不見好轉時,就要注意可能已經罹患深頸部感染。日前,一名47歲患有糖尿病史的葉先生,出現喉嚨痛、吞嚥困難的症狀,起初以為僅是感冒,但症狀卻日益嚴重,直到後來到醫院仔細檢查後才發現,竟然是罹患了致死率極高的深頸部感染,目前接受手術與抗生素治療後,已順利康復出院。脖子是連接身體的管道 當病毒入侵時可能造成膿瘍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許原禎醫師,葉先生的左側臉部與脖子發熱紅腫,觸摸時還會疼痛,原本他只是在家中附近的診所看病治療,但2天後症狀卻不見改善,甚至疼痛難耐,因此,前往醫院就診,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側頸部有一個巨大膿瘍,推測可能是因為長期蛀牙引起牙齒發炎化膿,造成細菌侵入頸部淋巴系統所導致。脖子是連接頭部與身體的管道,其中有肌肉、動脈、脊椎、食道、淋巴組織等,而這些肌肉血管外面包覆著一層結締組織,形成潛在的空隙,這個空隙通常是密合的,若有細菌病毒從淋巴系統侵入,會將密合的空隙撐開甚至惡化成膿瘍。蛀牙、牙齦發炎 都可能是深頸部感染的原因深頸部感染一般是由於長期蛀牙、牙齒發炎化膿或是因上呼吸道的感染,細菌藉由扁桃腺或咽喉黏膜淋巴組織侵入深頸部造成感染。許原禎醫師表示,開始患者會出現喉嚨痛、脖子腫痛、吞嚥困難等症狀,且隨著侵犯的部位不同,也會引起不一樣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感染性血栓、心內膜炎等,其中若是擴散到縱膈腔,死亡率將達8成以上。老人、糖尿病患者 為感染的高危險群在治療方面,會先給予抗生素,若24到72小時內無明顯改善或症狀持續惡化,則必須以手術清創引流將膿導引出來,必要時也會做氣管切開造口手術,讓呼吸道保持暢通,以免傷口腫脹影響呼吸。深頸部感染是一種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疾病,與一般上呼吸道疾病一樣好發於秋冬季節,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但老年人、糖尿病、腎臟病和愛滋病等免疫力較差者是高危險族群。醫師提醒,民眾若有喉嚨痛、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的症狀,應留意是否持續惡化並出現頸部紅腫熱痛的情形,以免誤認為是單純的感冒而延誤治療時機。

男大生莫名發燒 竟染愛滋病

男大生莫名發燒 竟染愛滋病#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戴防護配備很重要,當心上了戰場後,後悔莫及!台中有一名二十歲的男性大學生,近日出現發燒且畏寒、全身倦怠等現象,因此到台中醫院就診,但經醫師檢查,全身卻都無任何異狀,只有莫名發燒,經輾轉看診,幾天後醫師尋進漸進把所有可能性都納入考量,發現男大生坦承近期有不安全性行為,經血液檢查後,才驚覺是罹患愛滋病!醫師抽絲剝繭 慢慢釐清感冒原因這名男大生剛開始到醫院就診時,初步問診並無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腸胃道症狀(腹痛、拉肚子)或泌尿道症狀(小便灼熱、疼痛),也無旅遊史(近期無出國)及接觸史(沒有接觸生病的人或動物),身體檢查喉嚨扁桃腺並無紅腫,胸部聽診正常,初步胸部X光及小便檢查也皆為正常,幾天後出現喉嚨痛症狀且持續發燒。正當病因尚在尋找之際,醫師抽絲剝繭,詢問到病人生病前有危險的性行為,於是懷疑到有可能是急性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在病人的同意之下檢查,發現病人血液中的病毒量高達一百多萬,病情終於有了答案,原來男大學生證實為急性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經治療病人目前已退燒出院,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中。病毒感染後 容易被當作感冒而誤診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感染科陳宗家醫師表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在急性感染期會有發燒、畏寒、全身倦怠等症狀,因常常會有喉嚨痛的症狀,所以容易被當作是感冒而錯過早期診斷的時機。他解釋,急性期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因而造成發燒畏寒等症狀,也因抗體尚未形成,抗體檢查可能呈現陰性,此時可用RT-PCR(聚合酶連鎖反應)來偵測HIV RNA而早期診斷。一般即使沒有治療,當抗體漸漸產生,血液中的病毒下降,發燒也會退去(1~2週),進入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的無症狀期,時間可能長達5~10年,若中間沒有主動進行愛滋篩檢,疾病會繼續進展,下次發現恐怕是疾病後期的愛滋病發病期,這時期往往因伺機性感染而入院治療,病情重且危急,有失去生命的危險。

感冒不只咳嗽發燒 竟也會造成肥胖

感冒不只咳嗽發燒 竟也會造成肥胖#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我們都知道感冒會引起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但你知道嗎?其實感冒中的病毒,可能還會讓你變胖,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腺病毒36(adenovirus 36)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感冒病毒,這種病毒能讓脂肪細胞儲存比平常多很多的脂肪,也能使幹細胞變成脂肪細胞。感染病毒肥胖率為苗條的人2倍半美國阿特金森醫生表示,他研究這個病毒已經很多年了,在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腺病毒36與肥胖有關,一旦感染變胖就瘦不下來了,因為它所產生脂肪細胞,是不會輕易消失的,而且還會影響體重長達數十年,另外,捷克研究人員也表示,過重與肥胖青少年感染這種病毒的機率,是苗條的人2倍半。對此,阿特金森醫生提醒各位民眾,若要遠離腺病毒36感染的話,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我免疫力、擁有充足的睡眠,並且勤洗手,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感染發生率。

婦感冒逾3個月未癒 腦部竟感染化膿

婦感冒逾3個月未癒 腦部竟感染化膿#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8歲的黃姓婦人,於農曆年前染上感冒,但感冒症狀一直沒有完全痊癒;日前因頭痛、虛弱無力並有抽搐現象,緊急到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婦人腦部有一約3公分大小的腦膿瘍及周邊嚴重的腦水腫,因此立即安排手術及抗生治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腦神經外科郭博學醫師表示,其實腦膿瘍就是腦部感染化膿的狀況,也就是細菌往上侵入到腦部,如果細菌經血流流竄全身,也可能侵襲人體其他部位。老人、抵抗力差者 更要當心感染郭博學醫師表示,腦膿瘍的致病途徑可能為鼻竇感染、耳源性感染、外傷性感染等等,但仍有一些病人找不到明顯的感染源;婦人並無其他慢性疾病的病史,此次不排除是因感冒症狀持續未痊癒、抵抗力下降併發感染,造成細菌延伸到腦部所引起的腦膿瘍。腦膿瘍因位於腦部,可能壓迫到其他神經或使神經受損,其受損程度不一,造成患者肢體的影響也不一,後續可經持續復健進步。因此,郭博學醫師提醒,若患者有糖尿病、洗腎、肝硬化、化療或是營養不良等病史,為免疫力較差之患者,更要特別注意;腦膿瘍這類腦部感染,容易發生在年紀較長或者抵抗力差的患者身上,其次則是要注意傷口或其他部位產生發炎症狀等的病菌侵襲,千萬不要小看感冒所引起的併發症,也勿輕忽細菌造成感染的後果,應儘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