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她高燒不退誤認感冒 竟是細菌「吃掉」心瓣膜

她高燒不退誤認感冒 竟是細菌「吃掉」心瓣膜#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高燒不退誤認感冒,她細菌侵入心臟,差點喪命!日前,一名67歲婦人,在年初時突然出現發燒、四肢無力等感冒症狀,起初以為感冒,所以,到附近診所看病、吃藥,殊不知問題不但沒有改善,甚至在短短一周內,意識模糊在家中昏倒,才發現是細菌侵入心臟,導致心臟二尖瓣膜受到感染,需做置換手術。不料就在她接受完手術後,便陸續出現高燒不退、中風、褥瘡、喘,甚至右腳趾壞死而被截肢,使得她在半年裡,只能臥床及不斷進出醫院治療,所幸後來經過治療後,婦人終於順利出院。瓣膜脫落阻塞血管 恐會引發猝死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張兼華醫師表示,這名婦人當時在急診做的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二尖瓣,幾乎已被細菌「吃掉」一大半,且發炎指數很高。一般來說,細菌感染到心瓣膜時,初期症狀類似感冒的細菌性心內膜炎,加上因細菌侵犯心臟瓣膜,導致出現細菌贅生物,脫落後隨血液循環全身,一旦阻塞血管恐引發中風,甚至猝死。洗腎、免疫力較低者 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張兼華醫師表示,細菌性心內膜炎大部分是由口腔、泌尿道或腸道細菌所引起,尤其是像洗腎、癌症、長期使用類固醇等免疫力低的病患,或本身心臟的瓣膜有問題者,細菌容易從頭頸部的循環侵犯到心臟瓣膜,甚至可能簡單牙齒治療就會感染。而心臟有四片瓣膜,主動脈瓣及二尖瓣最易受細菌感染,尤其二尖瓣感染率最高,一旦發生細菌感染時,可用抗生素治療,但若是心肺衰竭,且瓣膜上贅生物大於1公分,就需開刀治療。

雙腳冷冰冰!研究:恐增加感冒發生率

雙腳冷冰冰!研究:恐增加感冒發生率#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寒流一波接著一波來襲,民眾為了避免流感找上門,除了要多穿衣服、避免著涼外,雙腳保暖也要多加留意,因為日前在英國有項最新研究指出,雙腳若處於冰冷狀態,恐會影響血液循環,降低抵抗力,進而增加病毒入侵的機會,反之,穿上襪子、拖鞋,不僅保暖,也能有助於對抗感冒、流感。雙腳冰冷 感冒、流感易上身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Cardiff University的埃克爾斯博士花費25年針對各種關於感冒的醫學文獻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許多人的鼻腔內,其實一直都藏有導致感冒和流感的病菌,而這些病菌平時根本不足以致病,除非雙腳溫度下降,血液循環變差,導致鼻子裡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就會使得負責抵抗病毒的白血球數量下降,一旦血液減少,鼻子變冷,病毒就會有機可乘。所以,如果不想讓自己感冒的話,研究人員建議,除了要讓鼻子保持溫暖外,也要穿上拖鞋、襪子等,不要讓雙腳處於冰冷狀態,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罹患流感、感冒的發生率,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鼻科學期刊》。

天太冷門窗緊閉、暖氣猛開 家中恐變「病毒樂園」

天太冷門窗緊閉、暖氣猛開 家中恐變「病毒樂園」#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有沒有一種經驗,冬日天氣嚴寒之時,在家中開暖氣加溫,入睡後隔天醒來,卻發現口乾舌燥,甚至吞嚥困難,須要趕緊喝水才能舒緩症狀,這是因為室內溫度偏高,相對溼度下降,空氣乾燥所致,但這空氣過乾所造成的口乾舌燥,若長期不把濕度提高,放任口續乾、舌續燥,門窗又總是緊閉不開,你知道這彷彿是給病毒大開方便之門,大喊「歡迎光臨來找我」的舉動嗎?空氣不流通 家裡也變病毒溫床天氣冷冷冷,門窗緊閉不敞開,空氣流動猶如一攤死水,外加室內相對乾燥,在這兩種條件俱全之下,病毒可說是大為快活!免疫專科醫師林應然解釋,門窗緊閉室內空氣不流通,病毒細菌容易滯留不去,外加冬天病毒本身較活躍,家裡就會成為感染溫床。喉嚨常常乾燥 感冒機會大增病毒滯留不去,來自美國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的研究也表明,冬季之時,人體所分泌的病毒干擾素,會比夏季時來得少,外加活躍的病毒,會使遭病毒入侵的機會大增,而除了干擾素減少之外,林應然也說,冬天開暖氣,室內相對溼度會降低,如果讓口腔、呼吸道黏膜因此減少,各種免疫系統將無法作用,例如,A型免疫球蛋白會無出動對抗病菌,使之有機可乘。尤其是那些本身免疫力較弱者,像是老人或虛弱女性,更須保持室內通風,並且注意室內溼度,保持唾液分泌正常,才能降低感冒的機率。林應然說,除了保持通風之外,也可購買能監控室內溼度的兼具室內加濕的空氣清淨機,濾除病菌,就能防止在家中也不安全的窘況出現。中醫兩茶飲 喉嚨乾燥OUT!談及保持喉嚨滋潤防乾燥,除了增加室內溼度,也能飲用中醫潤喉茶飲,讓喉嚨與呼吸道時時滋潤,以下列出兩種茶飲,皆屬一天分,用1000C.C的熱水沖泡30分鐘後飲用即可,只是對於有感冒症狀及有痰民眾,就不建議飲用。1) 養聲潤喉茶/西洋參2錢、麥門冬3錢、沙參3錢、澎大海2顆,有助於潤喉,對於必須長時間講話、容易沙啞的民眾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2)百合潤肺茶/百合、白芍、浙貝母、生甘草、麥門冬各3錢,有助於潤喉、潤肺,舒緩喉嚨乾燥所造的不適。

他輕忽小感冒延就醫 拖成嚴重肺膿瘍

他輕忽小感冒延就醫 拖成嚴重肺膿瘍#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8歲的張先生,兩週來有咳嗽、發燒的症狀,認為應該是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先在診所就醫以藥物治療,但情況加劇,合併右側胸痛及呼吸漸喘症狀,轉至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右側肺膿瘍且已有14公分大。儘快給予廣泛性抗生素,並治療呼吸喘的症狀,數天後病情慢慢改善。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方副吉醫師表示,肺膿瘍為一種肺實質化膿性的細菌感染,會引起組織壞死,引發肺實質開洞形成空氣-液面變化。而肺膿瘍多數出現在有中風長期臥床、酗酒或蛀牙、牙周病;甚至拔牙時,未經適當抗生素治療的病患身上。另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肝病或腎臟病等抵抗力差的病人或有施打毒品者,也都比較容易呈現嚴重肺部感染疾病。發燒咳嗽別再誤當感冒  恐是肺膿瘍方醫師也說,肺膿瘍常見症狀有發燒、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難,甚至咳血。治療目前仍以藥物為主,抗生素療程六至八週,大部分患者治療後都可痊癒。但對抗生素治療效果差,且有持續發燒、咳血或合併膿胸、持續敗血症者,就可能需手術治療。嚴重肺膿瘍更容易有後續併發症,醫師建議有呼吸道感染症狀,且狀況持續一段時間或加劇時,就應儘早至醫院進一步檢查,切勿單純自行服藥反而拖延病情,小病拖成大病。

研究:天氣冷真的比較容易感冒

研究:天氣冷真的比較容易感冒#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外頭很冷,記得多穿一點,小心會感冒,這是許多人在冷冬之中的貼心叮嚀,但在過去,未曾有研究證實,天氣冷和感冒之間有任何關聯性,以至於此種說法,一直都被列為「迷思」,不過,根據美國耶魯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此種論調所言不假,因為氣溫降低,的確會使病毒在人體之間容易相互傳染!氣溫降低 會影響身體製造干擾素的多寡 此研究已公布於美國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研究人員發現,從生理的角度,與病毒的角度來看,只要氣溫降低,就會加速病毒傳染的速度。氣溫較低時,病毒會更有效率的製造大量的傳染因子,異常活躍,此外,也會影響身體製造病毒干擾素的多寡。研究人員指出,像是老鼠的呼吸道中,只要在氣溫較低的環境,細胞製造干擾素的基因,就會顯得較為遲緩,敏感性也會隨之降低,使病毒有機可乘,能夠安然無恙的入侵體內。但不管天冷到底容不容易感冒,當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時,尤其是老年人以及罹有三高與慢性疾病的民眾,請務必多加幾件衣服,以免發生急性心血管疾病!

感冒初期快喝!生薑蔥白紅糖飲

感冒初期快喝!生薑蔥白紅糖飲#感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我有記憶以來,我老媽對付感冒的高招就是喝薑湯,凡是今天誰喉嚨痛了,趕緊喝碗薑湯,明天就不疼了。後來,我詢問了老中醫。老中醫說,薑湯是針對風寒感冒初期的,比較有效果,如果是風熱感冒的話,就不適合了。當你著涼或者淋雨的時候,馬上喝上一杯暖暖的薑湯,可以很有效地治療或預防感冒。材料/蔥白10克,生薑10克,紅糖10克,清水300毫升。製作/將所有蔥、薑倒進鍋中,加上水。大火燒開後加入紅糖,再轉小火燒8 分鐘即可。要趁熱飲用其湯。子瑜媽媽說營養/生薑性溫熱,可以驅寒。風寒感冒初期喝熱薑湯有緩解感冒徵狀之效。注意薑糖水一定要熱。(本文摘自/讓小孩愛上吃飯不挑食的美味餐點/博碩文化)

感冒不易治癒且反覆發燒?原來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惹禍!

感冒不易治癒且反覆發燒?原來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惹禍!#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寒流一波波來襲,由於入夜後溫差大,門診中可發現反覆感冒的患者增多。但如果你發覺感冒不易治癒且反覆發燒、身體合併有出血症狀,如牙齦出血、不明原因瘀青等,就要特別留意,有可能是罹患罕見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症狀:貧血、感染、出血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姚明醫師表示,「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因患者的骨髓幹細胞無法正常分化,導致造血功能異常,此類病患的血液常規檢查報告,會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及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數目不足。常見症狀包含貧血、疲倦、感染、出血以及不明原因發燒等現象。姚明醫師指出,門診中即有多名患者因為反覆感冒、發燒,到各家院所就醫卻查不出病因,最後經過抽血和骨髓檢驗,才證實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如果是病況嚴重的患者,有可能會惡化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亦即俗稱的急性血癌,因此呼籲民眾對上述症狀要提高警覺,如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長期輸血恐致糖尿病、心衰竭 排鐵治療可預防器官傷害姚明醫師說明,「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致病機制,源自造血幹細胞分化不良,因此醫師會在診斷之後,衡量患者年齡、體力加上疾病風險因子來分級,若為低、中低風險患者,只需定期接受輸血治療;若為中高、高危險患者除了定期進行輸血治療外,會採取藥物治療並評估是否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緩解疾病症狀。大多數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患者有貧血問題,須仰賴定期紅血球濃縮液的輸血,長期下來,患者會有鐵質過度沉積到心臟、肝臟、胰臟等器官,導致器官功能異常且可能引起糖尿病和心衰竭,為了防止這問題,建議患者應接受排鐵治療。一天一次口服排鐵劑較便利 大幅提升患者治療意願姚明醫師表示,約在民國90年之前,那時的排鐵治療選擇尚只有針劑型排鐵劑,患者需長時間接受皮下或靜脈注射來達到排鐵作用,由於使用上不方便,使得病人容易抗拒,影響排鐵成效;所幸近年有口服排鐵劑研發,讓患者得有新治療選擇。目前一天一次的口服排鐵劑,適用於因輸血而導致慢性鐵質沉積症患者。患者可先將它溶在100到200毫升的水或果汁中再飲用,這樣的簡便治療方式,大幅提供患者治療意願。最後,姚醫師提醒民眾,若有貧血、感染或出血症狀深覺不對勁,可至血液科進行抽血檢查,查清楚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同時,若是使用口服排鐵劑治療的患者,也應密切追蹤血清鐵蛋白濃度,唯有遵行醫囑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成果。

男子小感冒 沒幾天嚴重肺炎險喪命

男子小感冒 沒幾天嚴重肺炎險喪命#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天氣一冷,又是流感蠢動的時刻,日前台北就有一名五十歲從事建築工程的男子,近期因溫度驟降,染上感冒,且出現咳嗽有痰的情況,但感冒才沒幾天,病情竟開始惡化,從咳嗽演變成急喘,到台大醫院掛急診,經X光檢查發現右上葉肺炎,出現浸潤陰影,確診為流感併發肺炎鏈球菌,雖立即治療,兩天後竟呼吸衰竭,經過五天的奮力搶救,好不容易才保住一命。入冬以來 全國已有51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達指出,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除了老人、幼兒、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以及慢性病等病人外,吸菸者也是高危險群。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自今年8月1日起,全國已累計51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4名死亡,死亡個案皆有慢性病病史。黃俊達醫師建議,高危險群,如慢性腎衰竭、良性高血壓性心臟及腎臟病、地中海型貧血、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癌症、器官移植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線治療等等,接種流感疫苗的同時,也應一併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