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男聲、女聲 傻傻分不清楚?原來是甲狀腺病變

男聲、女聲 傻傻分不清楚?原來是甲狀腺病變#感冒

在自由時報的健康醫療文章中,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李岳聰提到,一名20歲的女子,原本擁有嬌滴滴的聲音,但半年來愈來愈沙啞,朋友關心她是不是感冒了,原本她也以為是感冒咳嗽未痊癒,直到就醫後才發現甲狀腺長了腫瘤,開刀後確定是甲狀腺癌。在高醫醫訊的文章中表示,甲狀腺腫瘤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大部份的甲狀腺疾病症狀都會有甲狀腺腫大的情況。通常醫院會給甲狀腺腫瘤的患者主要會採用超音波和細胞抹片檢查,另外也會用手指觸診,若觸診下發現有硬塊,加上有聲帶麻痺或頸部淋巴節腫大等症狀,就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患者的甲狀腺腫瘤懷疑是惡性腫瘤或腫瘤超過4公分時,最好接受切除手術,只要接受完全的手術切除,大多數的病人都可得到痊癒。在甲狀腺關懷網的衛教文章也提到,甲狀腺患者在手術後的一年內,應該要每3個月定期檢查一次,也追蹤是否復發。另外,也要配合低碘飲食的控制,實行時也要盡量避免食用海鮮、醬油、麵包、乳製品、巧克力等的食物,以減少干擾放射性碘的吸收。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 也可能是惡性腫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93甲狀腺機能亢進者 避免吃海帶、貝類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94碘攝食過高 當心甲狀腺機能亢進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094

5歲以下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比率高 宜縣疫苗只剩600劑

5歲以下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比率高 宜縣疫苗只剩600劑#感冒

肺炎鏈球菌是嬰兒最常發生的傳染病,嚴重的話需要住院治療,常常讓父母往返醫院、工作與家庭,搞得家長一個頭兩個大。宜蘭縣政府目前提供幼兒肺炎鏈球菌疫苗免費接種,已有1200位幼兒完成接種,目前疫苗大約剩餘600劑,如果家中有年滿2歲未滿3歲小寶貝,儘快接種疫苗,讓幼兒對肺炎鏈球菌產生抵抗力。宜蘭縣政府全球資訊服務網站上表示,肺炎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會經由咳嗽、打噴嚏產生之飛沫傳染,或接觸遭受飛沫污染的物品傳播,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輕微的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嚴重則會造成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甚至造成生命危險,死亡率超過五成。依據國內的研究顯示,65歲以上及5歲以下的幼童為高危險族群,其中5歲以下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比率最高。為了避免肺炎鏈球菌感染,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幼童感染該病,降低住院率、死亡率及其家庭與社會成本。宜蘭縣衛生局指出,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疾病,每月都有病例發生,其中冬季至春季為疾病發生高峰期。國外專家研究文獻指出,2歲以上之幼童只要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其保護效力可達94%,保護時間亦可長達8年之久,因此政府呼籲家長記得帶小孩接種疫苗,保護小朋友的健康。新郎機上腦溢血倒地 錯失黃金救治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70&HN_Yr=0&HN_Mon=0調查發現骨鬆男多於女 年齡層也不斷下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69&HN_Yr=0&HN_Mon=0這是真的嗎?! 冬天到了少吃也會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68&HN_Yr=0&HN_Mon=0

感冒沒好、吐氣有喘鳴聲 嬰幼兒當心細支氣管炎

感冒沒好、吐氣有喘鳴聲 嬰幼兒當心細支氣管炎#感冒

最近在早晚氣溫變化大的情況下,感冒的人數逐漸增加,尤其若沒幫小朋有做好保暖很容易開始咳嗽、流鼻水,但家長必須注意小寶貝的感冒症狀,是否也有吐氣時有喘鳴聲、呼吸困難且速度較快的現象,很可能是罹患細支氣管炎所引起。日前一名才5個月的小寶寶在出現感冒症狀後,家長隨即帶去就醫治療,但2週後卻不見病情改善,而且發燒以及吐氣時有喘鳴聲,再看診後才曉得是細支氣管發炎。而台北榮總小兒部的資料顯示,細支氣管炎都發生在1至2歲以下的嬰幼兒身上,通常是透過週遭人的飛沫傳染所導致,潛伏期最長達到5天。根據長庚醫院的衛教文章指出,細支氣管炎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讓下呼吸道管壁腫脹並分泌痰,導致有咳嗽、喘鳴聲、呼吸不順與加快的現象,初期症狀也會出現流鼻水與鼻塞,接著會有發燒、沒胃口、睡眠不佳等,抑或是也會有肋骨間、肋骨下方與腹部交接處會有隨著呼吸呈現起伏的情況。長庚醫院提醒家中有細支氣管炎病童的父母,盡量維持室內的空氣流通,並減少讓小朋友出入公眾場所的機會,且最好回診,但若小朋友看醫生後返家仍有呼吸方面的問題,且胃口差、活動力不佳、持續發燒等等,就得趕緊回診。超夯祭品防腐劑超標 甜米糕、紅龜粿上榜吃多恐傷肝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30&HN_Yr=0&HN_Mon=0好毒!澳洲也有黑心食品 牛肉骨竟含禁藥沙丁胺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35&HN_Yr=0&HN_Mon=0智能障礙者也能發揮潛能 走出一片天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34&HN_Yr=0&HN_Mon=0

菸害遺千年 戒了還是會得COPD

菸害遺千年 戒了還是會得COPD#感冒

過去曾是37年老菸槍的孫越,日前以「過來人」的身分做公益大使奉勸癮君子趕緊戒菸,以免未來和他一樣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即使已戒菸數十年仍備受菸害的後遺症之苦。由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會有肺部氣流的問題,讓孫越只要一感冒,就容易喘不過氣等狀況,變得更加劇烈,甚至必須住院治療。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與COPD病友會的衛教文章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主要病因是肺部長期受到菸害、空氣汙染的影響,使得肺部出現氣流阻塞的狀況,且COPD病患同時會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不過通常是其中一種的病況較為嚴重。而根據國外以往的研究統計發現,有高達9成的COPD患者都是老菸槍,顯示出吸菸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一定關連。由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會讓呼吸道的氣流減少,讓患者平時就會出現呼吸不順、咳嗽不止、咳痰的現象,如果是感冒的時候,情況會更加嚴重並有發燒情況,再嚴重就得住院治療。COPD患者的病情通常會在秋冬季節惡化,末期會因為血液的氧氣長時間過低,以至於肺動脈的壓力飆升,引發肺心症導致右心臟功能下降甚至死亡。而除了受到空氣汙染影響的人與癮君子是罹患COPD的高危險群之外,時常受到二手菸危害的人同樣也包括在內;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去年的統計,即使國內的成人吸菸率已逐漸下降,但未成年吸菸率卻呈現走上坡的現象,未來將會有健康上的隱憂。《優活健康網》提醒吸菸民眾,及早戒菸讓自己與周遭的人遠離菸害。天氣冷還有登革熱?! 慢性病患死亡風險高應注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98&HN_Yr=0&HN_Mon=0奉獻獎得主罹鼻咽癌 耳鳴、鼻出血為早期症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97&HN_Yr=0&HN_Mon=0吃魚油不會變得更聰明 但能降低前列腺癌風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96&HN_Yr=0&HN_Mon=0

瞎米!咳嗽原來是氣喘 還會咳到吐?

瞎米!咳嗽原來是氣喘 還會咳到吐?#感冒

一般的人會認為,咳嗽通常都是感冒所引起的症狀,只要去診所看醫生並且按時吃藥,咳嗽就可以完全康復。但是日前有一名3歲小弟弟,一直不斷的咳嗽,當初以為是感冒,等到其他感冒症狀都好了以後,卻發現小弟弟還是一直在咳嗽,甚至咳到連食物都吐出來!再度就醫後才發現,原來小弟弟不是感冒引起咳嗽,而是氣喘所引起的結果。小兒心肺科戴任恭醫師在《高醫醫訊》中提到,小兒氣喘又稱小兒哮喘,指的是三歲左右以上的小孩,一年內有三次以上「呼吸急促,氣管發出喘鳴聲」的發作經驗。戴任恭醫師在文章中提醒家長,家中小孩若是有以上情況,就有可能是氣喘。但是大多數的父母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只要一聽到家中孩子患有氣喘,都以為小兒氣喘治不好。但是只要找出致病因子,避免過敏因子,並配合藥物控制和治療,其實是能夠痊癒的。根據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病學術文教基金會的衛教文章指出,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有90%以上的氣喘病童對塵蟎過敏。塵蟎大約只有0.2~0.5公釐大小,主要靠人或動物的指甲和毛髮為生,繁殖速度極快,好發於夏末初秋時。因此提醒所有家長,要避免塵蟎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定時清掃家中環境,盡量不要在家中擺設絨毛玩具,家裡的傢俱如窗簾、沙發,盡量不要選擇毛類的材質,唯有創造一個清新的環境,才能真正避免孩子成為氣喘病童。冬病夏治 揮別過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358預防小兒氣喘 中醫籲:4~6歲孩童治療效果最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875改善氣喘過敏兒童的學習力與成長 提升生活品質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366

感冒不必吃藥也能好? 中醫輕微感冒治療方法

感冒不必吃藥也能好? 中醫輕微感冒治療方法#感冒

日前有大陸網路傳言,感冒時不需要吃藥,只要喝雞湯、按摩穴位、針灸治療等方法就能夠治癒感冒。真的只靠這些偏方就能幫助感冒痊癒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認為,根據古書記載,傳統中醫在感冒初期,會先使用按摩穴位、針灸,或飲食調理等方法來緩解感冒症狀。但是黃建榮中醫師強調,這些方法能夠幫助輕度感冒的患者恢復並舒緩症狀,但是嚴重時還是要及早就醫。黃建榮中醫師表示,初期感冒分為兩種,一種是受寒,會有脖子緊、打噴嚏、流鼻水,若有這類的症狀產生,可適度的按摩肩膀和針灸穴位來改善,若是感到寒冷,也可以喝熱湯或者煮薑湯來喝,不僅能夠讓身子暖和,也能讓體溫上升。另一種感冒是由喉嚨引起,喉嚨會開始感到不舒服,有咳嗽、喉嚨癢、喉嚨痛等相關症狀,黃醫師建議可以吃些薄荷、喉片和喝涼茶來解除喉嚨局部的發炎,減輕喉嚨疼痛感。黃醫師也提到,這些初期輕微的感冒症狀較容易醫治,一旦病情加重,中醫療法裡會依據各種症狀做處理。而原本的受寒會轉為輕度發燒,患者不僅體溫升高,也會受寒發抖,這時候可喝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功效的麻黃湯來降低發燒。若是由喉嚨痛引起的發燒,由於急性扁桃腺發炎,導致體溫會急速上升高燒不止,造成中醫裡所謂的溫病,若有這種情形,可以用有清熱解毒功效的銀翹散來降低體溫,讓病情不再加重。黃醫師提醒,最近天氣逐漸轉涼,建議出門時要多加件外套,注意保暖,也要多喝水,否則這些感冒症狀很容易會找上門。感冒猛喝感冒熱飲加藥水 當心引發肝衰竭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17感冒一定要吃藥才會痊癒? 醫師:能不吃就不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92鼻炎不一定要開刀或吃藥 按摩穴道可改善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50

感冒猛喝感冒熱飲加藥水 當心引發肝衰竭

感冒猛喝感冒熱飲加藥水 當心引發肝衰竭#感冒

入秋以後早晚溫差大,很容易就引發感冒,許多人常會自行到藥妝店或藥局購買感冒成藥,包括感冒藥水、或感冒熱飲等來服用。不過台北慈濟醫院藥劑科主任吳大圩提醒,市售感冒藥的劑量較低,在感冒初期不嚴重時或許可以當成救急使用,但是當感冒情況越來愈嚴重,卻一直沒有好轉時,一定要到醫院就醫,以免影響病情。吳大圩主任表示,通常市售感冒藥中都含有乙醯胺酚的成份,乙醯胺酚對於感冒初期的鎮熱止痛效果不錯。但是一般人一天服用乙醯胺酚的量,不可以超過4000mg,而幼童則是以每公斤不可以超過5~10mg為標準。吳大圩主任提醒,許多人常將感冒藥、感冒熱飲在感冒時混合服用,因兩者都含有乙醯胺酚成分,重複服用恐有過量危機,所以當感冒症狀減輕時,就可減少藥物的使用,避免藥物中毒造成肝衰竭。吳大圩主任強調,感冒成藥只能短期使用,如果感冒症狀非常嚴重、感覺相當不適時,還是尋求醫師的協助會較好。另外有喝酒習慣的民眾,不要在喝酒的時候吃藥,因為酒精會使肝臟代謝的酵素紊亂,使乙醯氨酚無法代謝排出體外,堆積在肝臟中,量多時會破壞肝細胞,導致肝衰竭。此外,民眾在藥局購買成藥時,務必與藥師溝通,諮詢正確用藥方式,才能減少對肝腎功能的損害。感冒糖漿喝到洗腎 超商若賣成藥 藥物更會濫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2保障用藥安全! 藥師籲不可開放超商賣止痛藥、感冒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12感冒要進補才好得快? 醫師:弄巧成拙反而更嚴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57

感冒一定要吃藥才會痊癒? 醫師:能不吃就不吃

感冒一定要吃藥才會痊癒? 醫師:能不吃就不吃#感冒

一篇網路文章提到,在美國、加拿大的醫師,看感冒從來不開藥,因為國外的醫生認為感冒藥吃太多,反而會讓身體的抵抗力越來越差;反觀國內只要有感冒的跡象,周遭的人都會要你看醫生、吃藥。到底感冒要不要看醫生、吃藥?台中林新醫院感染科主任翁青筠表示,感冒需不需要吃藥,要看病情狀況才能決定,如果只是普通感冒,能不吃藥就不吃藥,但是病況太嚴重的時候,還是要看醫生,需要吃藥的時候,還是得吃藥。文章指出,當感冒病毒在空氣中漂浮,有些抵抗力較差的人,就會被傳染上。這時,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會先來應戰,同時會呼叫第二線的特異防禦系統(抗體)來協助。身體製造抗體約需七天的時間,抗體還未產生前,第一道防線一定要先撐著,用鼻塞來阻擋、用鼻涕來黏住病毒,用打噴嚏、咳嗽等各種方式來驅趕病毒,這就是第一道防線防禦病毒的模式,第一道防線撐個七天,等抗體製造出來,感冒也就痊癒了。因此文章認為只要多休息,多喝水,身體自然會產生抵抗力,經過一周後感冒自然會復原,如果實在是非常不舒服,醫生才會給你一些藥劑很輕的藥紓緩。翁青筠主任表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是感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現象,比較沒聽過人體用鼻塞、鼻涕來黏住病毒這樣子的說法。許多民眾感冒時會自行去藥房買抗生素,認為吃抗生素可以殺死病毒;翁青筠主任表示,過去常有抗生素濫用的現象,但是抗生素無法治療病毒所引起的感冒,所以感冒時要非常注意自己是否為病毒所引起的感冒,不要亂服用抗生素。最後翁青筠主任說,感冒最主要還是要看病情,若是已經高燒不退等,出現嚴重的症狀還是先看醫生較好,因為有一些疾病的初期症狀跟感冒很像,經過醫師的判斷與診治,才可以提早治療。翁青筠主任提醒,看醫生、吃藥能紓緩感冒現象,加速身體復原,不過看完醫生後,還是要注意多休息、喝水、洗手,少去公共場所,才能加快感冒痊癒的速度。冬令進補抗寒冬 別忽略體質狀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51感冒別急著喝薑湯! 風寒、風熱治療藥材大不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42冬季將來染流感機率增 醫師籲接種疫苗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4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