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禽流感引起的發燒可高達 41℃ 易引起呼吸道衰竭致死

禽流感引起的發燒可高達 41℃ 易引起呼吸道衰竭致死#感冒

H1N1流感是家畜家禽的流感病毒在豬隻身上經過重組,而後產生的新型流感病毒。其「人傳人」途徑,不外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病毒傳染高峰是發病前一天及發病後七天。台東基督教醫院感染專科醫師藍志堅說明,俗稱的「感冒」通常分成兩種。針對流感主題,藍志堅首先提到人類的感冒類型:一般感冒(common cold):是指由病毒造成的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已知有一百三十五種以上的病毒會導致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是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含以下兩種情況:季節性流感(seasonal influenza):指一般人感染流感病毒,並引發之呼吸道疾病,每年均會發生季節性流行,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大部分人具有部分的免疫力,有疫苗可供預防。 新型流感(新流感):新突變的流感病毒品種所引發的呼吸道疾病,如目前流行的H1N1。 依病毒構造,流感病毒又可分為 A、B、C三種類型:A 型:通常造成較強的病症癥狀。可造成區域性及全面性大流行。 病毒變異快速。 可感染人類、家畜、家禽等各種物種(禽流感、H1N1 新流感皆屬於 A 型流感)。B 型:較無強烈病症癥狀。只造成區域性流行。 病毒的變異不大。C 型:只造成輕微、甚至可忽略的病症癥狀。對公眾健康的衝擊輕微。藍志堅接著表示,動物也有流感,例如:空中飛的鳥及人養的豬。最令人擔憂、防不勝防的是,隨著飛禽遷徙而無遠弗屆傳播的禽流感。熟諳各類病毒的防疫專家藍志堅憂心的說明,禽類和畜類的流感,原先只在各物種間自相感染(如引起大批雞隻死亡之雞瘟),但由於病毒會自發性地不定時基因突變,新品種病毒於焉產生,導致原來只感染禽類的流感,對人類也造成威脅。過去一百年,禽流感病毒經由禽傳人、人傳人,導致三次(1918 年、1957年、1968 年)全球性、致命性的大流行。禽流感的病癥及發病初期與一般流感差異不大,但禽流感引起的發燒可高達 41℃,且較一般流感容易影響肝功能,也較易引起淋巴細胞減少及呼吸道衰竭,甚至因多重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針對只需一公克病毒就能殺死一百萬隻雞的超級殺手,藍志堅進一步解說禽流感病毒的頑強生命力:在低溫下,病毒可在受汙染的糞便中存活至少三個月。 在 22℃ 的水中可存活四天以上。 在 0℃ 的水中可存活超過三十天(例如:病毒能存活於冰凍湖水,直到野鴨再度遷徙回來)。 面對看不見的強勁敵人,除了注意個人衛生及保健,人類真的無計可施嗎? 藍志堅提醒民眾,高溫可殺死禽流感病毒(56℃ 達三小時或 60℃ 達三十分鐘),一般消毒劑,如:福馬林或碘化物,皆是禽流感病毒的剋星。另外,病雞(或病豬)的腸胃道、糞便、屁股、其至血液,都有病毒存在,民眾務必與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本文轉載自宇宙光雜誌2009年十月號第36~39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文章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 吳方芳

秋高氣爽 小心氣喘找上您

秋高氣爽 小心氣喘找上您#感冒

臺灣的氣候為一海島型氣候,濕度較大。每逢季節交替之際,冷熱無常的天氣,往往使得各類病毒活躍,因而造成上呼吸道疾病盛行。其中支氣管性哮喘病患更是反覆發作,甚至造成呼吸衰竭而需要插管治療,更有些患者因為來不及急救變成植物人或是死亡。事實上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疾病,症狀反反覆覆可持續相當久,包括呼吸困難、喘鳴、胸悶及超過一周以上的咳嗽;但並非所有病人都有喘鳴聲,有些人可能只有咳嗽,尤其時常發生在夜晚與運動過後,常被視為一般感冒,疏於治療。哮喘病是一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發病率在全世界各地皆有上升的趨勢。根據調查顯示,臺北市學童氣喘盛行率20年來增加8倍,死亡率為十萬分之五至七,但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高達20%,實在值得我們重視。至於為什麼到了季節變換之際,氣喘就容易發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鄒志翔醫師表示這必須要從氣喘發生的因子來瞭解,導致氣喘的發生分為內在體質因素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很多患者具有過敏體質而不自知,再加上過敏原等誘發因子的重複刺激,才產生過敏反應而誘發氣喘;氣喘患者的呼吸道在受到過敏原或其他的物理化學因子刺激後,產生過度激烈的反應,使呼吸道的平滑肌發生痙孿,粘膜水腫,粘液分泌過多,致呼吸道管徑變小,而產生咳嗽、喘鳴、呼吸困難的氣喘症狀;而氣溫的變化正是造成氣喘發作的主要誘發因子之一。鄒志翔說除了氣溫因素之外其他重要的誘發因子包括了1.過敏原:像是花粉、黴菌孢子、動物毛屑、家塵等都是常見的過敏原。2.感染:不論是病毒、細菌、或黴菌的呼吸道感染,都可引起呼吸道發炎而誘發過敏反應。3.藥物:如貝他交感神經阻斷劑、阿斯匹靈。4.某些食用色素。5.情緒因素。6.運動:尤其是較激烈的運動,或是在乾冷環境下所從事的運動。7.其他:如油漆、香水、香煙、空氣污染、月經週期的變化、胃食道逆流等,都有誘發氣喘的報告。氣喘患者應該儘量瞭解自己可能的誘發因子,避開一些會誘發氣喘發作的環境來保護自己的健康。鄒志翔建議患有氣喘毛病的患者應每天接受尖峰流速測驗,測定每天吹出的呼吸量藉以評估病情,並隨身攜帶藥物,一旦感到不適,就應用藥,如果症狀未見緩解,則應及早就醫,並定期門診複檢,千萬不要置之不理而危及生命,才能遠離氣喘威脅。

傳愛反家暴 捐百元抽捷安特小摺

傳愛反家暴 捐百元抽捷安特小摺#感冒

家庭暴力防治法通過即將滿十一週年,為了提醒社會大眾重視家庭暴力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現代婦女基金會將於六月二十日(星期六)十一時至十八時,假台北市信義威秀影城中庭徒步區舉辦「518傳愛反家暴暨愛心風火輪公益募款活動」。◆ 趣味闖關送好禮現場除了有趣味的家暴闖關遊戲外,還安排了精彩的魔術、舞蹈、音樂表演節目,攤位區更設有各式商品義賣,邀請民眾共同做公益。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我們把『受暴經驗』轉化成遊戲呈現,希望讓民眾體驗家暴受害者身心的『痛』之外,並可以從遊戲中建立正確的家庭暴力防治觀念。」現場完成闖關遊戲的民眾,還可獲得各式小贈品。◆ 捐款百元抽小摺此外,為募集受暴媽媽服務經費,現代婦女基金會將在現場舉辦別開生面的「愛心風火輪公益募款」活動,民眾於現場捐款100元以上者,將有機會抽中捷安特摺疊腳踏車、愛惠浦家用淨水器、太平洋休閒渡假飯店住宿及泡湯券…等多項大獎;前100名參與並上台騎乘愛心風火輪的民眾,另將獲得驚喜贈品。而民眾於6月15日前,透過事前捐款該會,並於捐款資料中加註「捐款抽小摺」字樣,亦可參加抽獎活動。所有獎項得主將於6月20日活動現場抽出,歡迎民眾前往同樂。現代婦女基金會邀請民眾將愛傳遞給受暴媽媽及家暴兒,讓家不再充滿恐懼和傷害,也歡迎企業團體捐助。現代婦女基金會劃撥帳號:19872360,活動熱線:(02)2391-7133#83。

旅遊急救包!學會感冒自療法

旅遊急救包!學會感冒自療法#感冒

端午連假將至,許多民眾已做好短程旅遊的計劃,但在這段期間如果不幸遇上感冒,還真是掃興。北醫附醫家醫科醫師們表示,假期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可以經由眼睛、鼻子或嘴進入孩子的身體。用有病毒的雙手去摸臉是孩子得到感冒的主要途徑。大人都認為自己不會用手去摸臉,但事實上這也是大人的感染途徑。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一項感冒病毒傳染途徑實驗中,研究者觀察在同一屋子內的一群人,暴露在感冒病毒存在的環境下,發現這些人平均在一個小時內不自覺的觸摸自己臉部至少十五次以上,而且大部分的人因感染而致病;而在另一個類似的實驗中也顯示,如果有任何衣物或手套可以減少手直接觸摸的機會,則得到感冒的機會就少得多。出外旅遊,孩童被他人碰觸的機會難免較多,但最好還是減少次數,避免感染。 旅遊中,若小孩突然感冒,北醫附醫家醫科建議可做以下處理,以減輕不舒適感:◎ 保持溫暖: 保持溫暖可以幫助將身體的能量直接用在免疫系統迎擊病原體的戰鬥中,而不是僅用在禦寒方面。◎ 休息: 在免疫系統與病原體戰鬥的最初幾天,是很耗體力的,因此,應讓孩子多休息,使身體有足夠的能量,以幫助免疫系統能正常的運作。 ◎ 漱口藥: 試試漱口藥,將頭向後仰,讓漱口藥深入到喉嚨後面使藥水濕潤不舒服的喉嚨,使喉嚨得到短暫的紓解。或者將一茶匙的鹽巴溶於溫水 中,每天漱口四次。或者含有單寧酸的茶,可以使黏膜較緊貼,減少喉嚨癢的感覺。◎ 多喝開水: 發燒將使身體產生脫水,並且失去鹽分,因而更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一般人每天至少要喝下八大杯(每杯二百五十CC))水,但在感冒時,量還要更多。如果你的尿液呈現黃色,就表示你還沒喝夠水分,須多喝直到尿液看起來清澈。用溫度適中的溫水幫孩子擦洗身體,還可以給予皮膚適當的水分。

季節交替!早產兒家長當心「呼吸道融合病毒」

季節交替!早產兒家長當心「呼吸道融合病毒」#感冒

三四月間季節交替,溫差變化大病毒活躍,感冒的人特別多,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一周內就收治三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早產兒,其中兩名病情嚴重必須插管,住進加護病房一個多星期,可見呼吸道融合病毒被稱為早產兒殺手的說法,絕非空穴來風。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醫師林榆森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是感冒病毒的一種,傳染力極強且易導致下呼吸道感染,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咳嗽、痰多、呼吸喘」。由於嬰兒的支氣管細小,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後不斷咳嗽造成支氣管紅腫,進一步導致呼吸困難會一直喘,嚴重者甚至喘到身體缺氧需要插管,羅東博愛醫院最近一周內就收治三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早產兒,其中一個嬰兒被家長發現呼吸會喘後短短幾小時就全身缺氧、插管後住進加護病房,另外一名早產兒則是在睡著後反覆呼吸中止被家人緊急送醫,因此呼吸道融合病毒又被稱為「早產兒的殺手」。最近日夜溫差大,病毒活躍,林榆森醫師提醒家中有兩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如果發現嬰幼兒有「咳嗽、痰多、呼吸喘」務必及早送醫。另外他也發現,過去一周來腸病毒疫情有上升的趨勢,在小兒科門診確診為腸病毒的病人,從一周四、五人增加到一周近三十人,為了避免接觸及飛沫感染,「勤洗手」和「戴口罩」依然是防疫不二法則。

別忽視鼻塞這個小毛病!!

別忽視鼻塞這個小毛病!!#感冒

鼻塞是民眾前來耳鼻喉科門診求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然而看似簡單的鼻塞症狀,其實背後隱藏之病因卻是十分複雜,若是輕忽甚至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奇美醫院耳鼻喉科 - 邱建鋐醫師指出,鼻子存在許多功能,其中詳細的機轉有些迄今仍未能充分被醫學界所瞭解。大體而言,人類的鼻子具有下列幾項主要的功用:提供空氣進入呼吸系統的通道;過濾吸入氣體中的微粒、灰塵、毒素以及微生物等;將吸入的空氣加熱潤濕;產生嗅覺。鼻塞顧名思義,就是鼻子呼吸空氣的能力受阻,進而產生吸不到空氣的感覺、甚至覺得呼吸困難。當鼻子的解剖構造以及功能產生異常時,便可能影響到吸入氣流的通暢。邱建鋐醫師表示,引起鼻塞的原因有許多,比較常見的有:鼻炎、鼻過敏、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鼻竇炎、腫瘤等。小孩鼻塞的原因又與成人較為不同,小孩鼻塞較常見的原因為急慢性鼻竇炎、腺樣體肥厚以及過敏,成人則較為多樣化。  舉例來說,鼻子過敏乃鼻腔黏膜對於環境中的過敏原過度反應所產生的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鼻水以及鼻子癢等,治療方法為避免過敏原刺激、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噴劑,嚴重鼻塞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施行鼻腔雷射手術;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及鼻竇炎症狀多為鼻塞及流鼻涕,治療方式為服用黏膜去充血劑以及抗生素控制細菌感染,症狀較為嚴重者需以強效藥物治療、療程也較長;鼻炎或鼻竇炎症狀若久未痊癒,且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時間則可能已經轉變為慢性鼻竇炎,通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合併有鼻息肉生成者,需接受內視鏡鼻竇手術;幼童患者若感冒久治不癒則需注意是否有腺樣體肥厚或扁桃腺肥大的問題,嚴重者需手術切除以杜絕感染源;若鼻塞合併有不尋常出血或是頸部淋巴腫大者則需懷疑是否有腫瘤生成。邱建鋐醫師表示,對於因鼻塞前來求診的患者,詳細詢問其病史是很重要的,耳鼻喉科醫師初步會先以肉眼局部觀察其鼻腔,以評估是否有構造或功能上的異常;對於較為敏感或鼻腔狹窄不易檢查者,則利用鼻腔內視鏡進行更深入的探查;對於較嚴重的病灶例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或腫瘤,安排影像學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以獲得更多疾病資訊。民眾本身亦應時刻注意,若身體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儘速尋求專業醫師診治,大部分鼻塞的問題是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治療效果的。

日本腦炎疫苗3/1起開打

日本腦炎疫苗3/1起開打#感冒

日本腦炎疫苗開打囉!本年度日本腦炎疫苗,自三月一日起開始接種,臺中市衛生局提醒,家中有出生年滿十五個月幼兒,及去年度完成二劑之幼兒,需再追加接種一劑,請家長速攜帶上述幼兒,至衛生所及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臺灣地區現行日本腦炎流行期在五至十月,因此預防接種時間,集中於每年三至五月,希望幼兒都能在流行期前完成接種,出生年滿十五個月幼兒接種第一劑,間隔二週接種第二劑,隔年再接種第三劑,國小一年級再追加一劑,以提升免疫力。日本腦炎是由三斑家蚊、環紋家蚊等病媒蚊傳播,病媒蚊易孳生於水田、灌溉溝渠、池塘、草地積水、大型容器等,其習性為屋外棲息,偶有發現於住宅內;夜間活動,吸血高峰期為黃昏時及黎明時分。衛生局提醒民眾,在流行期間,盡量避免於病媒蚊活動的高峰期,在孳生地點附近活動,或應穿著長袖長褲、塗抹防蚊液以避免蚊蟲叮咬,也可降低感染的風險。感染日本腦炎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燒、頭痛、疲倦、咳嗽、噁心嘔吐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若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不清等腦炎症狀,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遺留智能、運動障礙、性格情緒及自律神經失調等後遺症。因此,衛生局鄭重呼籲有前述幼兒的家長,應儘速帶幼兒完成接種,以確保健康。另外,成人若欲施打日本腦炎疫苗,請自費並洽詢署立臺中醫院。臺中市衛生局諮詢專線04-23801151

小感冒併發肺炎個案激增 家長切莫輕忽

小感冒併發肺炎個案激增 家長切莫輕忽#感冒

寒假一過,家中唸幼稚園的小寶貝又要上學去了,光田綜合醫院特別提醒家長,要小心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即使是小感冒也輕忽不得。每到冬季感冒病號特別多,尤其是嬰幼兒,幾乎都逃不過感冒的侵襲。區區一點流鼻水、咳嗽,對大人而言或許不算什麼,但對嬰幼兒來講,卻是健康的一大威脅。近來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就發現有十多例嬰幼兒因感冒併發雙球菌感染而引起的肺炎個案,部分病例還出現肺積水等嚴重的症狀,幸好透過及時發現和治療,都未引起膿胸的嚴重結果。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周宇光主任表示,一般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稱之為感冒。亦即指聲帶以上的咽、喉、鼻腔等病毒感染;而氣管炎則指聲帶以下的氣管發炎;若再向下感染,便形成了支氣管炎、小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性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而嬰幼兒因抵抗力較弱,常常因感冒而引起小支氣管炎、支氣管性肺炎或細菌性肺炎等的併發症。 雖然普通感冒一般症狀輕微,如流鼻水、微咳、偶有頭痛、疲勞、腸胃症狀,經一星期左右身體多會復原。但在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時,在持續一週左右的感冒症狀之後,常常病情反而變得更嚴重。有厲害的帶痰咳嗽、急促的呼吸,甚至有鳴喘的情形出現。同時亦可能會有發燒或嘔吐、腹瀉等症狀一併出現。這種小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性肺炎的情況在嬰幼兒特別容易發生,尤其在冬季。故我們必須隨時注意嬰幼兒感冒的變化情況。周宇光主任表示,小支氣管炎一般病程為兩週,但帶痰咳嗽、流鼻涕的情況可能會持續一個月或更久。在這期間如果又得到新的感冒,則會使原先的症狀再重來一次,這就是家中有在幼稚園唸書的小孩、嬰幼兒之感冒很難在短期復原的主要原因。此外,氣管在病毒感染後,局部的抵抗力會降低,易增加細菌侵入的機會,故部分嬰幼兒在這過程中會得到細菌性肺炎的併發症。此時嬰幼兒除了有帶痰音咳嗽的症狀加重外,還有會有高燒、活動力變差、呼吸變得困難與急促等症狀,醫師提醒家長切勿忽視病情,一定要趕緊帶孩子就醫診療,並配合適當的抗生素及支持性治療,以免進展到肺積水,甚至膿胸、肺膿瘍等併發症。在感冒的治療與照護方面,感冒初期用止咳、化痰與止流鼻水的藥物為主;但在病情進展到流膿鼻涕、鼻塞時,對嬰幼兒應加上鼻部的護理與治療。此時用暖霧氣沖洗鼻部,軟化膿鼻涕,再加以適度的抽吸,便可使嬰幼兒有鼻部舒暢的效果。而有支氣管炎的嬰幼兒,用蒸氣吸入化痰,加上胸部抽痰的物理治療,可加速氣管痰液的清除,縮短疾病天數。對於細菌性肺炎的治療,除上述的支持性治療外,要加上抗生素治療,才能有效治療肺炎。要是病情進展到膿胸,更需要插胸管排膿。周宇光主任表示,針對預防肺炎雙球菌引起的肺炎、腦膜炎、中耳炎等感染,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施打預防針,也就是肺炎雙球菌的疫苗。通常在出生第二個月就可施打,可與同時間的三合一或四合一等疫苗一起注射。愈早施打,就能愈早得到防護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