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明年度健保總額大破局?石崇良保證「2點」:不漲保費、罕藥入預算

明年度健保總額大破局?石崇良保證「2點」:不漲保費、罕藥入預算#中央社

2025年度健保總額預算於25日協商,醫院部門的醫界代表提案編列247億元改善點值受阻,健保署說明,這次可協商總金額僅174億元,此提案超過可協商總數;此外,明年總額高推估已經核定,明年預計不會調漲保費,即使調劑費等支付標準費用調整,都會在總額範圍內異動,不會造成保費調整。

許家蓓確診病逝僅4個月!醫揭「子宮內膜癌」難篩檢:1症狀快就醫

許家蓓確診病逝僅4個月!醫揭「子宮內膜癌」難篩檢:1症狀快就醫#中央社

今晨(18日),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許家蓓罹患子宮內膜癌辭世,據了解,許家蓓5月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且發現骨轉移,演變成轉移性骨癌,雖然在接受化療後病情逐漸改善,但治療仍趕不上癌細胞蔓延速度。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是台灣婦癌首位,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籲停經前後留意異常出血,每年定期婦產科檢查有助及早發現。

書讀得好不好,竟一出生就決定了?國衛院研究揭:教育程度與基因有關

書讀得好不好,竟一出生就決定了?國衛院研究揭:教育程度與基因有關#中央社

基因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要件,人生的成功與否,有時候也和基因有關?過往研究指出,教育程度部分因素受基因影響,但相關研究長期缺乏東亞資料。國衛院團隊分析台灣及韓國人體資料庫17萬餘筆資料發現,不同族群間影響教育程度的基因大致相同,教育程度都具有遺傳相關性。

誤診其實很常見?統計揭「一生至少遇到1次」病團呼籲推動家醫制

誤診其實很常見?統計揭「一生至少遇到1次」病團呼籲推動家醫制#中央社

「誤診」是醫療事故的一種形式,包括醫生開錯藥、醫生以錯誤的疾病治療患者⋯等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多數成年人,一生至少會遇到1次診斷錯誤,而健康照護系統中可預防病人傷害,約有16%是診斷錯誤。對此,病友團體呼籲政府擴大整合醫療推動家醫制,落實根本原因分析預防機制,讓診斷及治療方法更能貼近病人需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