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健保總額預算於25日協商,醫院部門的醫界代表提案編列247億元改善點值受阻,健保署說明,這次可協商總金額僅174億元,此提案超過可協商總數;此外,明年總額高推估已經核定,明年預計不會調漲保費,即使調劑費等支付標準費用調整,都會在總額範圍內異動,不會造成保費調整。
2025年度健保總額預算於25日協商,醫院部門的醫界代表提案編列247億元改善點值受阻,健保署說明,這次可協商總金額僅174億元,此提案超過可協商總數;此外,明年總額高推估已經核定,明年預計不會調漲保費,即使調劑費等支付標準費用調整,都會在總額範圍內異動,不會造成保費調整。
藥師調劑費爭議持續延燒,引發醫藥界衝突,對此,健保署擬調高診所調劑費與社區藥局相同,此舉動更引發藥界不滿,認為不利於醫藥分業。基層醫療協會建言書指出,診所調劑費提高符合公平正義原理,健保署承諾以患者利益優先凝聚共識,拚26日前與醫界討論。
今晨(18日),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許家蓓罹患子宮內膜癌辭世,據了解,許家蓓5月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且發現骨轉移,演變成轉移性骨癌,雖然在接受化療後病情逐漸改善,但治療仍趕不上癌細胞蔓延速度。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是台灣婦癌首位,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籲停經前後留意異常出血,每年定期婦產科檢查有助及早發現。
衛福部今年公告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但多個醫護團體13日齊聚行政院前,抗議現行三班護病比政策將各病房護病比平均計算、刻意放水,堪稱「騙局」,過勞現況就地合法,要求「還我真實護病比」,強調若沒有勞安就沒有病安,向政府喊話應盡速讓護病比入法。
基因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要件,人生的成功與否,有時候也和基因有關?過往研究指出,教育程度部分因素受基因影響,但相關研究長期缺乏東亞資料。國衛院團隊分析台灣及韓國人體資料庫17萬餘筆資料發現,不同族群間影響教育程度的基因大致相同,教育程度都具有遺傳相關性。
「誤診」是醫療事故的一種形式,包括醫生開錯藥、醫生以錯誤的疾病治療患者⋯等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多數成年人,一生至少會遇到1次診斷錯誤,而健康照護系統中可預防病人傷害,約有16%是診斷錯誤。對此,病友團體呼籲政府擴大整合醫療推動家醫制,落實根本原因分析預防機制,讓診斷及治療方法更能貼近病人需求。
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國內上週腹瀉就診人次來到12.9萬餘人次,腹瀉門急診就診已5週連升。隨著腹瀉疫情來勢洶洶,不少人隨身攜帶濕紙巾擦東擦西,小心越擦越髒。醫師提醒,市售濕紙巾抗菌成分不高,恐無抗菌效果,且酒精對引發腸胃炎的諾羅等病毒較無效,勤洗手最重要。
2025年健保總額協商在即!隨著健保總額逐年成長,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行政院已核定成長率為3.52%至5.5%,金額約為新台幣9112億元至9286億元,健保總額首度突破9千億元大關,接下來將交由健保會協商總額細項,盼積極納入新藥照顧更多患者,讓台灣邁入健保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