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

3月15日後出生新生兒 聽力篩檢免費

3月15日後出生新生兒 聽力篩檢免費#新生兒

依據文獻記載統計每1,000位新生兒約有1位有重度雙耳聽障問題,3~4位會有單耳聽損問題,以100年台灣地區出生187,442位推估將會有187位患有重度雙耳聽障及748位有單耳聽損問題,有鑑於此衛生署於101年3月15日起提供101年3月15日(含)以後出生,設籍本國未滿3個月新生兒免費新生兒聽力篩檢。學術及臨床上雖已證實聽障幼兒,宜在3個月之前被診斷,6個月前開始給予治療及復健,否則會錯失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但大部份家長常會以觀察的方式來看嬰兒對聲音的行為反應及判定聽力有無問題,往往忽略新生兒先天性聽障問題,由於發生聽障的原因包括:遺傳與基因、病毒感染、產前感染及先天畸型等,並無法透過觀察來發現新生兒聽障問題,需藉由聽力檢查儀器才能正確診斷出嬰兒聽損問題。衛生署於99年起原僅針對低收入戶新生兒做篩檢補助,未全面納入健保給付,民眾需自費受檢一次約1,200元,影響家長受檢的動機。但自101年3月15日(含)以後出生新生兒,若於特約醫療機構出生,於出院前即可完成篩檢,另未於特約醫療機構出生之新生兒亦可於出生三個月內攜帶健保卡(出生二個月內未領健保卡之新生兒,得依附母親或父親健保卡)於有提供非該院出生新生兒聽篩之特約醫療機構,接受篩檢。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新生兒聽損問題容易被忽略,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能即早發現聽障問題,若及早給予適當的處理,可降低其聽障程度,目前本市經衛生署審核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特約醫療機構共32家,已公告於國民健康局網站公告區及本局網站便民服務保健科(截至3月14日止),若有增修將隨時於網站修正。

新生兒聽力篩檢早發現 聽力損失可療育

新生兒聽力篩檢早發現 聽力損失可療育#新生兒

聽覺是人類與外界環境溝通的重要管道,正常的聽覺能力也是兒童語言及學習發展的基本需求,聽力一但有損失,對兒童將來一生影響深遠。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表示,醫學研究已經發現一些與聽力損失有關的基因,父母可透過婚前健檢、基因比對等詳細健檢,亦或做產前超音波確認胎兒耳朵是否有發育缺陷。不過,人類的內耳構造極微小、功能又精密,即使看到耳朵外觀發育完整,亦很難在生產前完全確定胎兒是否有聽力問題,因此建議寶寶出生後,即可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排除聽力損失問題。若寶寶過去未接受篩檢,耳鼻喉科亦有各種聽力檢測工具及儀器可幫助確認每個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之真實聽力狀況,以便及時發現,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時期。聽力師解釋,所謂聽力損失並非是完全聽不見,以國際兒童聽力損失分級標準,一般正常聽力為15分貝或更好,若最小能聽見的聲音為16~25分貝時就屬於極輕度聽損,而能聽見最小聲音為26~40分貝時則屬於輕度聽損,依能聽見的最小分貝數程度,又可分為41~55分貝中度聽損、56~70分貝中重度聽損、71~90分貝重度聽損、大於90分貝即為極重度聽損,若是完全聽不見者則稱為全聾,不過聽力師表示,目前全聾的患者十分罕見。一般來說,若幼兒的聽力損失程度不重,就可能很難察覺到聽損的存在,但從生活中的一些細微處仍可發現孩子的異狀,如小朋友出現專注力不夠、雞同鴨講、叫他好幾次才回應、或未留意周遭環境(如後方車子按喇叭好像沒聽到)等情況,就要懷疑是不是聽力出現問題。因此聽力師建議,寶寶一生出即可接受聽力篩檢,若是寶寶通過篩檢,則不需特別安排定期的聽力檢查,但若是家長發現寶寶未呈現適齡的語言發展,則可再次安排聽力檢查,以確認寶寶是否可能是遲發性或是漸進性聽損。聽力師也表示,可能造成幼兒先天聽損的因素包括,家族史、早產兒、懷孕過程寶寶有缺氧狀況、母親感染疾病而影響胎兒(如感染德國麻疹、梅毒、巨細胞病毒)、唇顎裂、瓦登伯格氏症候群、寶寶黃疸過高導致要輸血等。後天導致聽損的因素如外傷,腦膜炎,或是中耳炎沒有及時治療等。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提醒家長,其實只要早期發現聽損問題、及時配戴合適的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聽損兒童也能有機會發展出與同齡孩童相仿的聽說能力。

打擊腸病毒台中副市長擔任洗手大使

打擊腸病毒台中副市長擔任洗手大使#新生兒

因應腸病毒疫情升溫,臺中市政府衛生局23日上午在大里區崇光國小舉辦「打擊腸病毒 贏在常洗手」校園宣導活動,由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著籃球服裝出席擔任洗手大使,教小朋友正確洗手5步驟,象徵活力、健康臺中,宣示打擊腸病毒的決心。活動中,麥當勞叔叔以活潑、生動的洗手歌,帶領現場小朋友一起唱唱跳跳,並以「洗手5時機」行動劇,演出正確「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與「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洗手5時機基本防治觀念,逗趣的演出讓學童看的入迷外,更藉由戲劇表演深根校園中。根據疾管局表示:截至3月20日止,全國已有17例確診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開學後學童間的互動更可能助長傳播,再加上三、四月氣溫上升,腸病毒的活躍度將大幅提升,因此今年度將與「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慈善基金會」合作舉辦『打擊腸病毒 贏在常洗手』校園巡迴宣導活動,藉由落實校園洗手運動,降低校園疫情風險。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黃美娜局長表示:腸病毒好發在5歲以下幼童,如果出現手足口症、或疱疹性咽峽炎感染者,應立即就醫及休息,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膽道閉鎖威脅兒童健康 恐須換肝

膽道閉鎖威脅兒童健康 恐須換肝#新生兒

由於各界積極推動母乳哺育,近年來我國嬰兒母乳哺育率明顯提升。新生兒延長性黃疸(超過出生後兩週甚至四週)者也因此相當常見,但其中有部份原因是肝膽疾患,必須愈早診治越好。台大醫院呼籲,父母應留意嬰兒的糞便顏色,若出現黃色、甚至灰白的情形,應盡速就醫檢查。 近年來國民健康局加強推廣嬰兒大九色大便卡比對,讓民眾有助於分別新生兒母乳哺育性黃疸與兒童肝病(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但仍有因為大便顏色判讀不易且民眾對大便色卡的認知不同而延誤診治之個案。因此台灣膽道閉鎖研究群建議,除了仔細觀察大便顏色能有效且快速分辨嬰兒延長性黃疸是因母乳哺育或膽汁滯留症,最正確的方式就是同時檢測血中直接膽紅素(D-bil)及總膽紅素(T-bil)。台大醫院陳慧玲醫師指出,新生兒黃疸症正常在兩周內就該消退,若顏色未退表示可能異常;嬰兒抽血接受總膽紅素檢測時,僅能測出黃疸症,無法判斷肝膽疾病發作的可能,唯有檢測直接膽紅素,才能檢查出是否有肝膽疾病的可能。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指出,膽道閉鎖仍是兒童肝臟健康的一大危機,每年約有二十位小朋友因此需要換肝手術才能存活,其中有許多病童正亟待器官捐贈才能創造生命奇蹟。膽道閉鎖症顧名思義就是膽汁無法順暢的從膽道流出,發病的初期,會出現黃疸不退且大便顏色慢慢變淡的症狀,膽汁無法排出,肝功能會在數週之內快速的惡化,造成不可逆的肝硬化,導致短時間內必須手術才能存活。

影音/龍年生子潮 上看廿萬新生兒

影音/龍年生子潮 上看廿萬新生兒#新生兒

抱著剛出生的小BABY,媽媽笑得好開心!魏小姐前天肚子開始陣痛,昨天凌晨到醫院待產,終於在早上5點多順利生下3千多公克的女寶寶,雖然是第二胎,但小BABY能在元旦出生,還是讓她覺得很開心。民國101年的第一天,全台各大醫院的產房都很熱鬧,忙著迎接新生命。就以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來說,跨年夜才剛過10分鐘,就有第一個元旦寶寶來報到,而預估一整天下來,包括自然產和剖腹產,至少會有10個元旦寶寶誕生。醫師說,累計到去年11月底為止,全台嬰兒出生人數就有17萬8千多人,如果加上12月出生率,已接近20萬人,而今年剛好碰上龍年,從目前婦產科懷孕產檢情況來看,今年生育率可望再提高5%,大約增加1萬名新生兒,預估101年的龍寶寶,應該會突破20萬大關。

研究:孩子能影響爸爸行為 新手父親為子戒除惡習

研究:孩子能影響爸爸行為 新手父親為子戒除惡習#新生兒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俄勒岡(Oregon)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初為人父的新手爸爸會為了孩子戒掉菸、酒癮,甚至是減少犯罪的機會。這是一項為期19年的研究計畫,觀察了200多位具「反社會型」行為、年齡介於12至31歲的男性,試圖瞭解其行為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改變。結果發現,這些人在20至30歲成為父親之後,相較於他們少年時期,會選擇更積極正面的生活方式、戒除惡習,而這篇文章被刊登在《婚姻與家庭》(Marriage and Family)期刊上。華威(Warwick)大學也進行過類似的研究,研究人員觀察新生兒對父親吸菸行為的改變。該篇研究在2005年觀察了286名新手父親,其子女約為8至14週大的新生兒,結果發現有4%的父親成功戒菸、60%的父親已能自我要求不在家裡抽菸,可見孩子對父親行為的影響力。※照片翻攝自《每日郵報》爸爸罹患憂鬱症 會造成小孩情緒問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33&HN_Yr=0&HN_Mon=0櫻桃汁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減少打瞌睡頻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31&HN_Yr=0&HN_Mon=0一通電話助你減肥! 專業營養、運動專家「熱線」協助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15&HN_Yr=0&HN_Mon=0

塑化毒無所不在 血袋、點滴袋也中標

塑化毒無所不在 血袋、點滴袋也中標#新生兒

塑化劑風暴愈演愈烈,從一開始的食品、飲料擴及到本應是救命的血袋與點滴袋。據了解國內北市9成醫院使用的血袋、點滴袋材質為PVC(聚氯乙烯簡稱);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許良豪醫師證實,只要慢性、重症病患與新生兒長期使用將會有損健康。全台目前可說完全壟罩在塑毒陰影之下,繼先前食品、飲料、健康食品等確定受波及後,現在連醫院使用的血袋與點滴袋亦都囊括在受染產品之中。據悉,國內醫院目前大多在病患身上使用的灌食、輸血等醫療用品為歐美逐漸少用PVC材質;聯合醫院許良豪醫師表示,慢性、重症病患與新生兒確實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該類產品,若長時間使用將有損健康。而市立聯合醫院醫藥處處長陳立奇則表示,未來將逐漸減低洗腎、重症等病患的PVC醫療用品使用率。除此之外,國內衛生署為保障民眾健康,強烈要求藥商未來在袋子上明顯標記材質,並規定5月起至一年內依衛生署規定改變包裝與使用說明。

侵襲型19A型肺炎鏈球菌高抗藥性 新生幼兒感染恐致命

侵襲型19A型肺炎鏈球菌高抗藥性 新生幼兒感染恐致命#新生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肺炎鏈球菌每年在全球造成至少七十多萬名五歲以下幼兒死亡。而過去幾年以來,台灣地區嬰幼兒感染19A型肺炎鏈球菌比例陡升,因其高侵襲性及抗藥性特點,目前已造成多名小小重症患者住院,甚至需動用到葉克膜才得以延長生存時間治療。肺炎鏈球菌造成的死亡風險不容小覷,到底肺炎鏈球菌對嬰幼兒有甚麼殺傷力,以及目前的疫苗保護程度為何?父母除了積極讓新生兒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外,應該對此疾病有甚麼了解與認知?已知93種肺炎鏈球菌,高侵襲行恐致命目前已知約有93種肺炎鏈球菌型態,多數肺炎鏈球菌具有致病性,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口鼻分泌物或吸入含有病原菌之呼吸道分泌物傳染。肺炎鏈球菌可以聚集生長於人體的鼻咽腔內,嬰幼兒較成年人更常見,大約有20%正常兒童的鼻咽腔內帶有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感染在冬季及春季為高峰,根據臨床醫學已知,罹患流感及免疫力下降時,會降低黏膜對於肺炎鏈球菌的防護力,後者因此可大舉入侵並有機會造成更嚴重的疾病,例如侵入黏膜組織會造成中耳炎、鼻竇炎或肺炎等症狀,或進入血液造成菌血症甚至腦膜炎等嚴重侵襲性感染。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台灣約有2%的肺炎鏈球菌性肺炎會因為敗血症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而死亡。不可不知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根據美國疾管局資料顯示,全面實施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政策後,已大幅度降低5歲以下幼兒對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發生率達九成以上,而根據美國2003年統計,9,000多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其亦間接保護超過20,000多人遠離肺炎鏈球菌感染,顯示一但疫苗接種普及率提高,就可達到群體免疫防護的效果。呂醫師說明,台灣目前有7價、10價及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自行選擇接種。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使用經驗較久,但是實際的接種率只有3~5成。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雖然已經有效減少其所含的七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所造成的侵襲性感染,卻也讓因為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不能涵蓋的其他血清型的鏈球菌比例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9A型的肺炎鏈球菌。19A型肺炎鏈球菌的侵襲性高,且具有抗藥性比例高,一旦幼兒罹患後很可能轉成嚴重性肺炎,需使用到第三線的抗生素才能夠有效對抗細菌。也可能需要特殊的治療,例如外科手術、呼吸器、甚至要靠葉克膜維生,因此19A深受全球醫學界特別密切觀察。呂俊毅醫師強調,目前新型13價疫苗為舊型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升級版」,前者多提供了針對6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的保護效力,兩者皆為「接合型」疫苗,主要是藉由將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上多接合一個蛋白質載體以提高幼兒對於疫苗的免疫反應,可強化疫苗的效果。而接合型型疫苗約已使用超過十年以上,安全性極高。目前正在接種肺炎鏈球菌7價疫苗的嬰幼兒,不妨可考慮直接轉換接種可防範19A型細菌的13價新疫苗,如已完成舊疫苗接種者,亦可直接追加一劑13價新疫苗。新型疫苗目前價格約為三千多元,民眾可就近與醫師諮詢相關疫苗資訊。高燒不退、咳嗽及活動力下降,當心肺炎鏈球菌已上身呂俊毅醫師提醒父母,由於嬰幼兒不可避免接觸病原,並成為帶原者;且約七成鏈球菌對於第一線的盤尼西林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因此一但感染高抗藥性菌株時,如未能在短時間控制疾病,則很容易造成永久性傷害。所以積極接種疫苗,遠離侵襲性的肺炎鏈球菌有其必要。此外,幼兒如出現感冒症狀2~3天仍持續有發燒、即出現咳嗽、活動力下降等狀況,就應合理懷疑是否有細菌感染,尤其要注意是否感染肺炎鏈球菌,此時可就近尋求兒科醫師的檢查與診斷;如經確診為肺炎鏈球菌感染,則需配合醫師完成抗生素治療,切勿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肺炎鏈球菌疫苗常見問題Q&AQ1 孩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家長有什麼好處?答:由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對於孩童的致命性高,因此一旦發生肺炎鏈球菌感染,大部分孩童都需要接受住院治療,這對於雙薪家庭而言,不單只是醫療費用的開銷,父母還須面對照顧病童所付出的時間與體力﹐有可能得面對病情惡化的心理壓力;接種疫苗的費用相對於感染後的治療費用,前者還可算是聰明且經濟的投資。Q2 為什麼兒童年齡越小,需要接種的劑量越多呢?答:由於新生兒的免疫能力尚未健全,因此需要接受較多劑的疫苗以強化接種疫苗後所引起的免疫反應,達到具備抵抗侵襲型肺炎鏈球菌的能力,則須多接種1~3劑的疫苗;而越早接種疫苗,當然也能越早就開始對於肺炎鏈球菌具有防護能力。Q3 目前那些地方有提供新型13價疫苗接種?答:新型13價疫苗已於四月上市,若家中有新生兒或五歲以下兒童,不妨可就近詢問住家附近的小兒科診所或醫院的兒童門診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