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

寒流來襲冷吱吱 3道中藥禦寒茶暖身

寒流來襲冷吱吱 3道中藥禦寒茶暖身#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都覺得最近好冷,不但手腳容易冰冷,而且還四肢僵硬。超群中醫體系新富錦中醫診所林立昌中醫師表示,手腳冰冷多屬「虛寒體質」,在最冷的三九寒天,很適合作三九貼來溫通經絡,驅除體內潛藏的寒邪,從根本面改善虛寒體質。此外林立昌中醫師推薦一道暖身補氣茶,有溫中散寒、補氣活血功效,可改善手腳冰冷、身體僵硬等症狀,熱熱喝,身體很快就暖呼呼。暖身補氣茶 改善身體僵硬【成份】黨參3錢、黃耆3錢、丹參2錢、乾薑2錢、白朮2錢、當歸1 錢、紅棗2錢、炙甘草 2錢。【作法】藥材洗淨後加水1500cc水,水滾後轉文火煮15分鐘即可飲用。【功效】溫中散寒,補氣活血。【適用對象】畏寒,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疲倦乏力,語音低微,面色蒼白,腹瀉,心跳慢,吃冷食胃不適,身體僵硬等肺胃虛寒體質的人。【不宜對象】火氣大,怕熱,口渴,便秘,牙齦腫痛,心跳快等燥熱體質,感冒咳嗽,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飲用。 此外,針對冬季手腳容易冰冷,超群中醫體系大宏中醫診所劉哲孝醫師則提供一帖桂枝龍眼茶,有助改善手腳冰冷。桂枝龍眼茶 改善手腳冰冷【成分】桂枝2錢、炒白芍2錢、乾薑3錢、桂圓3錢、紅棗2錢。【作法】中藥材洗淨後加水1000CC,水滾後轉文火煮15分鐘即可飲用。【適用對象】虛寒體質,手腳冰冷,喜喝熱飲。【不宜對象】實熱體質,較為怕熱,且面色紅潤,喜喝冷飲,容易便秘等。這帖桂枝龍眼茶屬溫補方,桂枝擴張血管、促進發汗,炒白芍養血柔肝,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龍眼肉、紅棗養血安神,整帖養血補血,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改善手腳冰冷。 寒流來襲,心血管病患發病率比平常高出很多。超群中醫體系新富錦中醫診所黃茵婕中醫師表示,天氣寒冷時,民眾習慣吃入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來禦寒,更增加了心血管的負擔,她提供一帖丹參清血茶,適合三高族保健飲用,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丹參清血茶 三高族保心安【成份】丹參3錢、杜仲3錢、何首烏3錢、枸杞子3錢、炙甘草2錢。【作法】藥材洗淨後加水1500cc水,水滾後轉文火煮15分鐘即可飲用。【功效】活血補血,補腰腎、強筋骨,降血壓、降血脂。【適用對象】體虛、三高族。 丹參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的說法,可以擴張血管、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壓、降血脂、對抗血栓形成,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不錯的功效。杜仲、何首烏都有補腰腎、強筋骨的功效,且杜仲能降血壓、何首烏能降血脂,枸杞補肝腎明目。因此「丹參清血茶」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適合「三高族」保健飲用。 多數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是肥胖!要預防或改善心血管疾病,根本之道就是體重控制,所以在天冷的冬季,控制體重也不能鬆懈,忌大吃大喝,三高族勿盲目冬令進補,把握三低一高(低油、低脂、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另外,適當飲用丹參清血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雙黃連口服液可防疫?藥師:只能退火

雙黃連口服液可防疫?藥師:只能退火#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近日中國網路瘋傳,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當地民眾搶購一空,國內民眾詢問度也提高,藥師指出,雙黃連製劑中無黃連成分,主要作用也並非提升免疫力,民眾在未經診治前不應濫用。製劑無黃連成分 胃寒氣虛者不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蔡岳霖指出,雙黃連是由金銀花、黃芩、連翹三味中藥所組成,其中金銀花又有雙花的稱謂,故取頭三字,名雙黃連。三味藥品各有所長,金銀花用於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黃芩用於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連翹用於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搭配一起主治感冒,發熱,咳嗽痰黃,咽痛之風熱型感冒。蔡岳霖藥師提醒,雙黃連製劑中無黃連成分,主要作用也並非提升免疫力,雖然都有清熱退火效果,但仍是藥品,對喝冷易胃痛(胃寒者)及氣虛怕冷、風寒型感冒的病人(畏寒、發熱無汗、流清鼻涕等)都不宜,民眾在未經診治前需留意不應濫用。雙黃連口服液 未核准進口由於雙黃連口服液並非食藥署核可之進口品項,因此蔡岳霖藥師呼籲,勿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慢性病患者如要使用任何保健食品或食用含藥性之茶飲,也需注意勿濫用宣稱特定療效之產品,應循正常管道就醫,並讓醫師依體質調配,以免最後強身不成,反增加身體負擔,還可能導致疾病控制不佳,不可不慎。

國醫中藥茶飲 增強抵抗力防武漢肺炎

國醫中藥茶飲 增強抵抗力防武漢肺炎#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疾管署於21日宣布確定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案例。疾管署宣導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不要出入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要接觸野生動物!天益中醫黃育富老國醫表示,武漢肺炎目前看起來傳染力雖強但致死率遠低SARS,中醫對於武漢肺炎之類的冬春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呼籲民眾無需過度緊張。黃育富老國醫說明,呼吸道傳染疾病屬於中醫疫病的範疇,在治療方面,是回到幾千年來中醫<辨證論治>的根本,把病因分為外感六邪(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與內生五邪 (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熱等五種病理變化),採以八綱辯證論治,“八綱,指陰、陽、 表、里、寒、熱、虛、實八類證候”,由表里辨病位的淺深,寒熱辨病症的性質,虛實辨邪正的盛衰,陰陽則是統攝其他六綱的綱領。呼吸道傳染疾病主要分為濕熱與寒濕疫毒兩種證型黃育富老國醫表示,根據他40年臨床經驗的觀察,冬春呼吸道傳染疾病(包括武漢肺炎、流感在內),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時行疫戾之氣,主要分為濕熱與寒濕疫毒兩種證型。通常西藥對寒濕證型的療效有限。這主要是因為以中醫角度來看抗生素多屬於寒涼性質,對寒濕型瘟疫無助益,所以寒濕證型應慎用抗生素。〔濕熱型〕:主要有發高燒,口乾口渴,痰黃,脈浮數、舌紅苔黃膩的症狀,方藥以麻杏石甘湯加消風散加減,以達到清熱除濕功效。倘若高燒不退,可加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寒濕型〕:主要有惡寒發熱,痰清,流清涕,脈浮緊、舌體偏胖大有齒痕,厚膩苔的症狀,方藥以小青龍湯加消風散加減,以達驅寒祛濕的功效。黃育富老國醫表示,流傳幾千年的中醫聖典《黃帝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指各種邪氣傷害人體的前提是身體「正氣不足」,邪氣才「乘虛而入」,雖然武漢肺炎是新型病毒,但只要身體的免疫力夠強,就能抵禦各種病毒細菌的入侵。在遵循必要的防疫措施外,要呵護好正氣,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力,在大寒的節氣裡做好保暖避免受寒,自然可以抵禦各種病邪的入侵。防疫中藥茶飲《黃帝內經》說:「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意指冬天感受寒邪,寒邪伏藏於體內,日久化熱,待春天就會形成溫熱病。冬春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的季節,武漢肺炎、流感猖獗,面對春季時行疫毒肆虐,天益中醫診所許豪庭中醫師提供一帖中藥茶飲,有清熱解毒,扶正祛邪功效,在防疫期間,適當飲用可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病邪的侵襲。〔材料〕:金銀花(八錢)、 連翹(八錢)、 蘆根(八錢)、竹葉(4錢) 、薄荷(4錢)、荊芥(4錢) 、桔梗(4錢)、藿香(4錢)、生甘草(4錢) 。〔用法〕:將以上中藥材泡水30分鐘,以中火煮開15分鐘,熬水三次共800CC,每日飲用1次,1次200CC(小朋友飲用量可酌減)。這貼中藥茶飲可供4人1日飲用,如果未飲用完,剩餘的放涼後放入冰箱儲藏,要喝時再加熱即可。許豪庭中醫師說明,這帖中藥茶飲有清熱解毒、疏風解表、芳化濕濁的功效,民眾適當飲用可以清熱解毒、增強抵抗力,預防風濕寒熱諸邪的侵襲,減少感染疫病的機率。不過因為民眾個人體質不同,建議有需要應找中醫師把脈諮詢。許豪庭醫師另外介紹中醫提升身體抵抗力的簡易方法,平時用艾灸湧泉穴(足心),神闕穴、關元穴、氣海穴 (肚臍周圍),足三裏(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等穴位,可以溫陽散寒除濕、調理脾胃,同樣提高抵抗力,減少感染疫病的機率。不過,許豪庭醫師提醒,疫情期間,如果民眾已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配戴口罩立即到就近醫療院所看診,以免延誤診治。 

養成四個好習慣 讓你跟痛經說掰掰

養成四個好習慣 讓你跟痛經說掰掰#中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計畫好久的旅行、考試的前幾天最怕遇到小紅來作怪嗎?許多人會服用延經藥為了讓旅行或考試順利,但接連幾個月卻發現月經紊亂不規律,倒不如好好認識痛經,並養成生活四習慣、痛經不再煩。據研究指出,平均五個女孩有4個會經歷每個月的痛經。多發生在月經週期前1-2天到月經來潮2-3天逐漸緩解,症狀除了下腹悶痛,也常伴隨腰酸背痛、噁心腹瀉、頭痛疲勞等不適症狀。痛經又分為兩種,原發性與續發性,你是哪一種呢? (一)原發性痛經是從初經開始,沒有罹患可能造成痛經的疾病,主要因為前列腺素的分泌過量,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脫落伴隨釋放出大量的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會使子宮強烈收縮造成下腹痛。原發性痛經可能因子宮發育不全、子宮內膜成塊脫落或精神因素等引起。 (二)續發性痛經是由於盆腔周圍器質性病變造成的,最常見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息肉、骨盆腔發炎甚至是內膜癌都有可能造成續發性痛經。痛經三大證型雲品中醫診所林宜蒲中醫師表示,月經正常的來潮,仰賴肝、脾、腎、衝任脈為本,氣血調合為用,中醫將痛經分為三大證型:(一)氣滯血瘀:可能原因為子宮先天發育不良、子宮狹窄、情緒抑鬱、陰道炎導致氣行不暢血流瘀阻,局部氣血循環不暢,月經排出困難,子宮強烈收縮以致腹痛。此類型病人疼痛性質為小腹脹痛、刺痛,經量少、色暗、有血塊,常伴隨乳房脹痛,胸脅疼痛。常用香附、烏藥、川芎、當歸、紅花等藥物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二)寒濕凝滯:月經期間飲食生冷或淋雨游泳,使寒濕客於子宮,氣血循環不暢,造成經血排出不利而作痛。此類型病患少腹冷痛,喜按且得熱則舒緩,經量少、色淡、有血塊,可能伴隨畏寒腹瀉。常用肉桂、吳茱萸、艾葉、白朮等藥物暖宮化濕。(三)氣血虛弱:體質素虛、大病久病後、或工作過勞減肥節食都有可能導致氣血虛弱,經血運行無力。此型病患小腹綿綿作痛且伴有下墜感,經色淡質清,面色蒼白、常感疲倦或是腰痛痠軟。常以八珍湯、人參養榮丸、當歸補血湯來滋補氣血。養成4個好習慣:不冷、不悶、不累、不要不開心以上為常見病因與證型,詳細診斷仍需病患就診直接與醫師諮詢以免耽誤病情。認識完痛經的來源,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在平時養成好習慣,以下有四個簡單的步驟:(一)不冷:寒涼會導致子宮氣血循環不暢,經血排出不利而作痛,臨床上可見這是最難做到也是最常見的一點。勿常食用過於寒涼的食物,除了冰品冰飲外、還有涼性食物如瓜類(西瓜、絲瓜、黃瓜、苦瓜、冬瓜、白蘿蔔等)、蔬菜(萵苣、空心菜、生菜等),水果(橘子、柚子、葡萄柚等),若要烹飪食用可加入少許蔥薑蒜片,或飲用熱黑糖薑飲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另外月經來潮時下腹部熱敷可有效緩解經痛程度。(二)不悶:保持陰部的乾爽衛生。女孩習慣穿著過於貼身的褲子、長時間使用護墊不更換、或無戴保險套的性行為都容易使陰道子宮頸暴露於危險環境反覆感染,造成慢性骨盆腔炎,是續發性痛經的常見原因,也是不孕症的淺在危險因子,若懷疑有異常分泌物應早日就診,一次骨盆腔發炎的發生會有12%造成不孕,而三次骨盆腔發炎則會造成54%不孕的問題。(三)不累:久病、過勞或為了減肥而飲食過少,都可能耗損氣血影響月經的調暢,屬於氣血虛弱型的痛經,如果妳的經血量少色淡常感疲倦,要注意的是均衡的飲食與充足的睡眠。(四)不要不開心:長期處於課業工作高壓是現代人的通病,精神因素會影響氣機不暢血瘀凝滯,子宮氣血循環不佳,經血排出困難而作痛,因此學會調整心情面對壓力與適量運動是最容易忽略卻不可忽視的一點,如果你的小紅色暗血塊多、口唇偏暗、偶爾伴隨乳房脹痛就要注意了。以上四個好習慣,哪一項你沒做到呢?在經痛發生時也可以做簡單的穴道按摩,可以按壓三陰交、陰陵泉、血海、合谷來緩解不適,若症狀持續不減應就醫治療。因此有生理痛的女孩們別再委屈自己與疼痛共處,就醫以針灸搭配藥物調整體質緩解疼痛,並養成生活四大好習慣,小紅不再困擾!

久咳不癒 老國醫談中藥可標本兼治

久咳不癒 老國醫談中藥可標本兼治#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秋冬季節變化早晚溫差大,感冒咳嗽患者眾多,氣喘患者也容易反復發作。中醫治療咳嗽早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詳細記載,《黃帝內經·素問·咳論》中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意思指咳嗽雖屬肺部症狀,但與五臟六腑都有關聯,五臟六腑的疾病可能會導致咳嗽,久咳又會影響五臟六腑的功能,最近就有媒體報導有患者因久咳就醫,檢查元凶竟然是乳癌)(注一)。天益中醫診所院長黃育富老國醫以其逾40年的臨床經驗觀察,咳嗽常見分為寒咳、熱咳、虛咳多種證型,西醫治療僅對熱咳有效,對於寒咳虛咳卻無效,這就是為何有些咳嗽患者服用西藥無效的原因。黃育富老國醫進一步表示,咳嗽是感冒的常見症狀,久咳不癒卻有可能發展成哮喘(中醫病名,即西醫所指氣喘)、慢性氣管炎、慢性肺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有可能根本原因是肺癌等兇險疾病,所以當久咳不癒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千萬不可輕忽(注二)。民眾感冒咳嗽習慣吃西藥,其實中藥「標本兼治」更有優勢,不僅治療咳嗽,還能增強體質,強化免疫力,自然遠離冬季感冒及避免氣喘發作。 中醫治療咳嗽常分寒咳、熱咳、虛咳多種證型黃育富老中醫表示,中醫看咳嗽主要分為寒咳、熱咳、虛咳多種證型。〔熱咳〕的症狀表現主要有痰黃、口乾 、口苦、失音,咽喉痛等。中藥處方常以麻杏石甘湯、清肺化痰方加減。〔寒咳〕的症狀表現主要有痰白、痰多、痰清、流鼻涕等,中藥處方常以小青龍湯加減變化,常用中藥防風、荊芥、麻黃、桂枝、半夏、細辛、乾薑等來達到解表散寒,溫肺化痰的目的。〔虛咳〕的症狀表現主要有久咳不癒,氣虛,疲倦,頭暈等。中藥處方常以小柴胡湯加減,來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另外,黃育富老國醫表示,咳嗽患者日常需要注意飲食調養,把握〝寒則熱之,熱則寒之〞的原則,熱咳證型的體質宜吃涼性食物來調養,冬天民眾喜愛的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都要忌吃,可多吃蔬菜瓜果等涼性食物;寒咳證型的體質宜吃熱性食物來調養,所以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都適合吃,但忌吃大白菜、冬瓜、西瓜、白蘿蔔等寒性食物。 (注一)久咳不癒竟是乳癌? CDK4/6抑制劑助腫瘤縮小 (Yahoo新聞2019/11/25)(注二)陳文茜罹肺腺癌 咳嗽4徵兆示警千萬別拖(中時電子報 2019/3/19)咳嗽一直沒好,當心「案情」不單純(康健雜誌2019/1/21 )

中秋月圓人好圓 中藥茶飲助消油解膩

中秋月圓人好圓 中藥茶飲助消油解膩#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中秋月圓的節日氣氛下,不免來點月餅、烤肉及柚子應應景。以前是在自家門前烤肉,現在還有集合在社區或公園烤肉,甚至還有封街大烤肉,烤肉幾乎變成一年一度的全民運動,群聚烤肉不但能促進人際交流,還可以讓家人感情更加熱絡。不過若是沒有節制的攝取,大量吃肉對糖尿病、腎臟病或腸胃道疾病等慢性病友往往是一大負擔,中秋連假之後肚子也會跟著圓了一圈。多吃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減少熱量攝取、幫助血糖維持穩定、避免肉類及油脂攝取過量是避免中秋月圓人也圓的方法。中秋月餅熱量爆表 應適量小嚐中秋節最不可或缺的應景食物就是月餅,根據統計,可是一顆傳統廣式糕皮月餅大約有400-700大卡不等的熱量,其他如綠豆椪或蛋黃酥等酥皮月餅,雖體積較小,但仍有300-500大卡的熱量,總是讓人不知不覺就讓人攝取超標。現今改良的新式月餅,如茶月餅、冰皮月餅或各式風味的小月餅,雖然強調低糖、低熱量,但每顆依舊有150-250大卡的熱量。建議選擇低熱量、份量小的月餅,另外採用分食的方法,不僅可以品嘗各種不同風味的月餅,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還可以增進家人與朋友間的感情。烤肉食材這樣選 健康美味不怕肥一圈烤肉又香又好吃,要怎樣才能健康與美味同時兼顧?肉類的選擇建議選擇切薄片,在燒烤過程中比較快熟,也不易因為火候不均勻而出現烤焦而產生致癌物的情況。少吃含脂量高的香腸、培根、雞翅、雞屁股,多選擇雞胸肉或里肌肉等少油脂的肉類。另外在燒烤過程,可用調味粉取代高鈉、高熱量的烤肉醬,除了可以品嘗食物新鮮原味之外,更能降低健康的負擔。同時多搭配蔬果,尤其像茭白筍、青椒、甜椒、蘆筍、玉米筍、秋葵、四季豆、綠花椰菜、洋蔥、胡蘿蔔、香菇、金針菇、柳松菇、袖珍菇、杏鮑菇、絲瓜、冬瓜、大黃瓜、小黃瓜等蔬菜,熱量低又富含纖維質,讓烤肉既可增加美味又可減少負擔。中藥茶飲 助消油解膩此外,吃月餅或烤肉時建議搭配無糖茶飲或白開水來代替含糖飲料,若過度進食,出現消化不良、胃脹氣等腸胃症狀,可以使用中藥茶飲來幫助消化吸收。藥材:荷葉3錢、山楂3錢、烏梅1顆、陳皮2錢。將以上藥材置入500CC沸水中,燜煮15分鐘,除去藥材後即可代替茶飲飲用。其中荷葉除了消油解膩之外,尚可減少腸胃對脂肪的吸收,山楂及烏梅可以促進腸胃對肉類及油脂的消化,陳皮可以幫助消脹氣。若食用月餅較多,可在上方中再加入麥芽2錢,可增加對澱粉的消化。以上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中秋月圓人團圓,唯有肚子不再圓。

外食族想擺脫三高 首重補脾胃

外食族想擺脫三高 首重補脾胃#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由於現代人工作繁忙,多數人的晚餐是在外用餐,造成許多慢性病愈來愈多,例如小孩產生異位性皮膚炎、近視度數增加。老年人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失智症等慢性病。新營醫院中醫科張育誠醫師表示,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中醫所說的「脾」也就是西醫所謂的「消化系統」,脾的功能健全,就能將食物經由腸胃完全消化吸收並代謝成營養運送到全身的各個器官組織,亦即全身肌肉的運動,都倚賴「脾」所化生的營養提供動力。中醫論調 補脾的效果比補腎更有效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再將氣血津液運輸至內臟及四肢,所以身體的消化系統最重要。傳統補身體都喜歡補腎,其實直接補腎不如先補脾更好,補腎藥一般多較滋膩,不好消化,有時吃進去還不見的吸收。補脾的作用雖比較慢,但能將生化的氣血送至筋骨、關節、內臟和五官。「脾」的功能良好,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強勁有力,若「脾」的功能不好,則肌肉消瘦,四肢肌力衰退。運動是抒壓的好方法 同時幫助消化系統運作運動能對身體的幫助大家都知道,可是在工作辛勞的疲憊後,一般人已無精力再去運動。運動是抒壓的很好的方法,能強化精神的抗壓性,對睡眠也很有幫助。運動的時候可也以增加腸胃的蠕動,能幫助消化系統的運作,如前所述預,能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張育誠醫師強調,睡眠很重要,精神好才能去運動。不過運動並不一定要鍛鍊出壯的肌肉,能增加心肺功能的運動是基本必需的!飲食要清淡 讓腸胃好吸收朱丹溪的”養老論”是提及”老年養老、首重脾胃”的典籍,其學術思想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觀念。老年人常有脾胃虛弱及陰虛火旺的特點,常會有陰虛生虛熱,且更可能氣鬱生痰的現象。如眼屎多、口水多,易流鼻涕、頭昏、眼花、健忘、睡眠短、食則易飢、笑則有淚等老化的情境。張育誠醫師表示,飲食要清淡,讓腸胃好吸收;重口味的飲食,易損傷陰氣,化火生痰,致生百病,是各種慢性病的來源。現在流行的地中海飲食也強調多食天然蔬菜、全穀類,調味用洋蔥、番茄、迷迭香等香料,吃堅果及好的油脂(如橄欖油)。吃魚貝類及白肉,少吃加工紅肉及甜食,也是多含抗氧化物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對身體的抗發炎、心血管疾病及抗失智都有幫助。

化療後腳潰瘍如臭雞蛋味 中藥助復原

化療後腳潰瘍如臭雞蛋味 中藥助復原#中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5歲蔣女士因罹患「乳癌」第二期,經外科醫師手術切除1/4的乳房,且配合化學藥物治療。但化療藥物讓她出現手部皮膚乾裂脫皮及腳部嚴重潰瘍症狀。不斷散發出臭雞蛋味的腳皮潰瘍,讓她難以忍受,又要飽受尿急時因腳痛而無法趕到廁所去解放的苦痛。後來至中醫科求診,確診為「熱毒蘊結肌膚」證型,經內服「生肌斂傷」中藥後,手部皮膚乾裂脫皮及腳部嚴重潰瘍症狀已有大幅改善。化療引起的併發症 是由邪氣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因化療造成皮膚乾裂脫皮及腳部嚴重潰瘍的症狀稱為「手足症候群」,是臨床常見由化療藥物如「小紅莓、紫杉醇」等治療後引起的一種併發症。臨床表現主要有手、腳患部的熱、痛、紅斑性腫脹,若嚴重會出現脫屑、潰瘍和劇烈疼痛等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蔣女士的症狀就是中醫所謂的「痺證」,是由邪氣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失常,進而誘發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皮膚出現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腫大等症狀。服用具有消炎止血的中藥 有效改善化療副作用林在裕表示,像蔣女士的症狀可服用具有「生肌斂傷」功效的「紫草」及「白芨」來治療。「紫草」對肉芽組織增殖有促進作用,可明顯加速創傷癒合,具有抗炎、抗微生物、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白芨」則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作用,可應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瘡瘍腫毒、手足皸裂等疾患。經內服中藥治療後,蔣女士因腳部潰瘍傷口已癒合,目前腳皮的惡臭消失了,且能自行走到廁所排尿解放,不再為化療後產生的毒副作用苦痛,展現笑容勇於接受後續的化療療程。避免「手足症候群」惡化須注意以下事項:1)避免患部壓迫與摩擦,建議穿著舒適及寬鬆之衣服、鞋及襪。2)坐或躺的時候宜將手、腳墊高,促進肢體靜脈回流。3)減少接觸洗衣粉、肥皂等化學洗滌劑的次數。4)避免接觸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物品引發燙傷或凍傷。5)避免洗熱水澡或陽光下曝曬而使血管擴張。6)注意保持皮膚濕潤度,洗完手腳後可塗抹凡士林或蘆薈。7)飲食應戒除菸酒,不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