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王先生罹患攝護腺癌,並準備接受「放射線治療」,但他很擔心身體承受不住放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因此求診中醫,希望藉中醫調理降低副作用的不適。後續,王先生在中西醫團隊合作下,病情得到改善,且減少治療期間的不適,能繼續從事他熱愛的活動,維持生活品質。
75歲王先生罹患攝護腺癌,並準備接受「放射線治療」,但他很擔心身體承受不住放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因此求診中醫,希望藉中醫調理降低副作用的不適。後續,王先生在中西醫團隊合作下,病情得到改善,且減少治療期間的不適,能繼續從事他熱愛的活動,維持生活品質。
每年3月底、4月初開始進入「腸病毒」的流行季節,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上升,且高於2020至2022年同期,整體疫情傳播風險上升。對此,兒科醫師表示,預防腸病毒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之外,若能做好腸胃道的保健,加強腸胃道的免疫力,就能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31歲的小真是一名女性上班族,近日正逢換季時節,常感到昏昏欲睡、頭悶脹、鼻塞、腸胃脹氣、皮膚搔癢等症狀,經求診中醫後,診斷為肝氣不順、脾虛生濕,使得陽氣無法上升到頭面而有犯睏、頭悶脹等情形,經過開立調暢氣機與健脾祛濕的中藥治療調養身體,上述症狀獲得緩解。
92歲許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攝護腺肥大與慢性腎臟病第5期等病史,長年於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追蹤。日前,為更進一步改善腎功能與皮膚搔癢、便秘等相關症狀,許先生至中醫部就醫,所幸經中藥調理2個月後,其病程由第5期進步至第4期,身體狀況也逐漸好轉。
癌症病人常在化療與放療後,出現副作用症狀如嘔吐、腹瀉等等,常會使病人的精氣神皆大受影響。該如何舒緩這些化學治療後的不適反應, 使不舒服及對身體的傷害程度降低,除了因應病人不同體質,來調整各種藥物的劑量外,醫師建議也可以用中藥來調理身體,有助於滋養補氣、補體力,能幫助病人更有力氣對抗下一次的治療。
俗話說「百病起於寒,寒從腳下生。」每當氣溫驟降,總是會有不少人生病,你也是一到冬天,就開始出現流鼻涕、咳嗽的症狀嗎?中醫師表示,受寒過度會導致「肺氣受傷」,人體抗病邪的能力就會減弱,但是只要透過中藥調理,再搭配運動、曬太陽、按摩穴道等方法預防,就能擺脫擾人的症狀,冬天也能好好過。
你今天吃湯圓了嗎?今天迎來24節氣的「冬至」,也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每到冬至就要吃湯圓應景,但你知道怎麼吃才會最健康嗎?中醫師建議,在湯圓及甜湯中添加「中藥材」,可以幫助減糖與助消化,讓你吃好湯圓過好節。
你有長期腸胃不適的困擾嗎?時常泛酸、胸悶、火燒心、腹脹、消化不良,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在作祟;有時腹瀉,有時便祕,反覆腹痛,多次就醫卻查不出哪裡有問題,那就可能是罹患腸躁症。這樣反覆發作的腸胃疾病,其實適合用中醫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