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傷腎不只吃太鹹!醫列「護腎飲食」5步驟:用「它」代替鹽防洗腎

傷腎不只吃太鹹!醫列「護腎飲食」5步驟:用「它」代替鹽防洗腎#腎臟病

腎臟是富含許多小血管的器官,可以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分,如果腎臟的功能下降,多餘的廢物就會累積在體內,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台灣人罹患腎臟疾患的比率不低,尤其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變多的時候,腎臟病的人就也變多了,無論是高血糖或是高血壓,對腎臟裡頭密密麻麻的血管都是傷害。《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護腎飲食5步驟,有效保護腎臟功能。

COVID-19降溫?感染科醫憂民眾過於樂觀:每週仍有幾十名死亡案例,年長者進出醫院沒停過

COVID-19降溫?感染科醫憂民眾過於樂觀:每週仍有幾十名死亡案例,年長者進出醫院沒停過#腎臟病

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4年多,考量疾病發展與國際作法,疾管署宣布今年秋冬COVID-19疫苗將選用JN.1疫苗,10月1日起與流感疫苗同步分2階段開打。感染科醫師表示,目前每週仍舊有幾十個死於新冠併發重症案例,同時病毒株不斷在變異,民眾對疫情仍舊不可輕忽。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醫師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表示,目前COVID-19本土案例的病毒以KP.2、KP.3為主,也有JN.1,與境外移入病毒株相近;從8月中旬的數據來看,單週新增死亡個案有57例,累積併發症案例65歲以上占79%,累積死亡個案中長者更是佔了9成[1],這些案例多是去年沒有接種疫苗的對象。張峰義醫師指出,目前每週仍有幾十個案例因為感染COVID-19併發重症死亡,實際感染情況恐怕都被低估,且病毒的傳播力仍舊相當強大,目前所知像是照顧機構仍舊有群聚感染狀況。 年長者、免疫力差族群,建議10月新冠與流感疫苗同步施打 COVID-19輕症仍以咳嗽、喉嚨不適、發燒為主,重症則多因併發嚴重肺炎導致多重感染。張峰義醫師強調年長者與免疫力低下族群,是需要被疫苗保護的重點對象。張峰義醫師表示,COVID-19病毒株具有免疫逃脫性,從抗體的觀點來看,過去打過疫苗,現在保護力也已大幅下降。且對年紀大或者免疫力差的人來說,本身不管是抗體或是細胞免疫持續度本來就較差,重症機會也高,因此建議不論是年長者,或者是有呼吸道疾病、代謝症候群、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都一定要施打最新疫苗來自我保護。 疾管署規劃10月1日起COVID-19與流感疫苗同步開打,張峰義醫師說明,流感與新冠的高風險族群是重疊的,疫苗一起施打可以有雙重防護作用,如果有服用慢性病藥物者,沒有特殊禁忌,只要不是吃大量抗凝血劑的病患都沒什麼問題,如果擔心可與主治醫師先做討論再施打。張峰義醫師也補充,目前對疫苗有過敏反應的人比率相當低,如果有些局部注射部位疼痛或者是發燒,準備退燒藥即可。 新冠重症者多數是疫苗沒施打完整,甚至是沒打 張峰義醫師強調,以現階段的防疫政策來看,雖然不是朝群體免疫方向,但保護高危險族群相當關鍵。門診不少年長者都是因為疫苗沒有打完整甚至沒有打,一開始感染症狀不嚴重,也覺得不用看醫師,結果病情急轉直下,忽然喘起來得進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後又發展成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或是治療好出院之後又二度感染,反覆進出醫院,這樣的個案幾乎沒有停過。 「過去經歷的,還是會再發生。」張峰義醫師呼籲,面對疫情不可輕忽,一般民眾仍舊要注意呼吸道禮儀,一旦有症狀在公共場所都應配戴口罩,同住家人因容易互相傳染,有症狀時要盡量避免接觸家中長輩。張峰義醫師提醒,以真正專一性保護力來說,施打疫苗仍是最好的方式,10月的JN.1疫苗對現階段流行株有較好的保護作用,高風險族群務必盡早施打疫苗以防止重症。

天氣太熱⋯竟會「傷腎」!醫示警:高溫氣候「2原因」恐致急性腎衰竭

天氣太熱⋯竟會「傷腎」!醫示警:高溫氣候「2原因」恐致急性腎衰竭#腎臟病

天氣超熱!衛福部統計,今年8月截至28日已有622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氣溫甚至一年比一年更熱。醫師指出,氣溫跟內臟健康也有關係,小心炎熱高溫會誘發全身性發炎反應,若再加上水分補充不足,就會造成腎臟損傷,尤其提醒戶外工作者、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患者需特別警覺。

毛孩比小孩多台灣寵物年增二十萬 寵物頭號三疾病逐年攀升 治療照護需求高

毛孩比小孩多台灣寵物年增二十萬 寵物頭號三疾病逐年攀升 治療照護需求高#腎臟病

國際狗狗日邁向20週年,狗狗也從功能性轉為家人不可或缺的寶貝。2023年台灣犬貓數已達23萬隻,然而同年新生兒數卻僅13萬人。毛孩數以驚人趨勢成長,「寵物」升格為「寵物伴侶」,國際趨勢間寵物醫療在專業機構面或治療面,都不同以為經濟動物思考,走向更細緻、個別化。 精英公關集團旗下精萃公關、精準數位行銷與媒體數據監測平台《Q Search》合作發布《2024年寵物健康大調查》,針對2023年7月~2024年7月約三百四十萬筆資料分析發現「寵物醫療照護」躍升成飼主關注焦點,不僅毛家長願意投入更多資源照顧寵物健康,政府在環境、法規等也紛紛取得重要進展,端見處處回應賴清德總統期望台灣成為「動物友善國家」之諾! 毛孩數量激增、寵物醫療議題飆溫,「腎臟病」成首要關注焦點 寵物健康問題不僅是醫療挑戰,也深深牽動主人情感。當毛小孩生病時,飼主往往感到極度焦慮和不安,加上治療過程可能漫長且艱難,複雜照護需求也可能對飼主日常生活造成顯著影響。 調查顯示社群討論度最高的寵物三大常見病為腎臟病、癌症和心臟病。其中腎臟病佔留言數17%,被視為無聲的威脅,由於初期幾乎沒有徵兆,當毛小孩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非常嚴重,對飼主而言更是一大心理負擔。 嘉慶動物醫院院長黃泓康指出,相較於人類,毛孩更需要關注腎臟問題,由於負責處理代謝廢物的「腎元」,相較於人類約莫一百萬之多,犬貓僅有約二十萬至六十萬個腎元。與人類相似的是,寵物腎病也可能有多重因子影響,除了因食用有害物質導致腎損傷等,其他包含基因、先天性心臟功能障礙、血壓控制不佳等都可能導致寵物罹患腎病,其中貓咪更容易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連帶提升貓腎病風險。 飼主照護心態轉變:除預防保健外,寵物專科化診療、心理健康與寵物照護等成新討論趨勢 有鑑於寵物醫療照護可能對毛孩與家長都帶來龐大經濟壓力、照護問題與心理衝擊,「預防保健」仍是寵物醫療項目中最熱門議題,共有超過兩萬五千則。然而,隨著飼主對寵物健康關注提升,專科醫療、寵物心理健康的討論也十分熱門,足見飼主對寵物治療的關注。 另值得關注的是「寵物保姆等照護服務」討論超過5千多筆討論,足見隨著預防保健意識與毛孩健康投資增加,寵物平均壽命延長,高齡化發展下照護需求也因此攀升,「寵物照護」的便利、安全、專業,甚至照護環境的幸福感營造,或許將是下一個熱門議題。 對此,黃泓康院長特別提醒,寵物無法為自己發聲,也不一定能理解並配合治療,因此除了一個懂毛孩的家庭醫師十分重要外,飼主更應提前干預照護,並能遵守寵物照護三大守則: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有害物質,補充營養劑,減少寵物身體危害,增強保護力。 基礎追蹤:每週測量體重、觀察食量。尤其在多貓家庭,應規劃貓砂區域和區分飲食地域。 定期專業健檢:由於毛孩的衰老速度較人類更快,建議定期健檢,大型犬8~10歲每年一次,貓咪6、7歲每年一次,10~12歲後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及早介入處理。 富養毛孩時代來臨!台灣也逐步完備、成為動物友善國家 整體而言,隨著飼主與寵物關係的日益緊密,政府也已將寵物醫療福利列為發展重點,例如農業部動植物防檢署制定的《人用藥品用於犬貓及非經濟動物之使用管理辦法》將於兩年後生效,開放獸醫師可使用人用藥品治療動物,以保障動物健康福祉。然而這些討論在社群上卻相對較少,足見飼主未取得資訊。精萃公關建議:「富養時代飼主更願意投資金錢與時間照顧毛孩健康,也十分關注治療資訊,但端靠社群間彼此分享仍有許多資訊落差與迷思,亟待更具整合性的衛教資訊,搭配多元管道,幫助飼主有完整疾病衛教、安心照護毛孩」。 雖然,寵物醫療環境仍面臨多重挑戰,例如高昂醫療成本、專業人才短缺,以及需進一步規範和監管來保障寵物的健康和用藥安全等,都仍將是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然而,目前網路仍多以產品出發傳遞資訊、著重產品特色與CP值,無法解決飼主渴望看到品牌對毛孩健康的專業性與領導性,故精準數位行銷則建議:「廣告疲乏世代,領導品牌更需要掌握寵物健康照護議題升溫時機,率先於官網或另建整合媒體平台,搶佔寵物健康照護關鍵字,提升品牌在飼主間的好感度與指名度」。 綜合而言,隨著毛孩地位改變,台灣寵物產業與政策都將往全方位醫療照護和預防性保健方面持續發展,創造寵物友善且幸福的環境。雖然寵物醫療環境仍面臨多重挑戰,以及需進一步規範和監管來保障寵物的健康和用藥安全等。然而,可以預見台灣整體社會趨勢與政策都將寵物產業網全方位醫療照護和預防性保健方面持續發展,邁向寵物友善且幸福的環境。 Qsearch 2024寵物市場聲量調查 完整報告:https://blog.qsearch.cc/2024/08/pet_medical/

中醫治療腎臟病效果好 針灸減緩腎臟負擔為優先

中醫治療腎臟病效果好 針灸減緩腎臟負擔為優先#腎臟病

台灣洗腎患者與腎臟病變非常的多,會有慢性腎病變的患者多與本身的慢性疾病有關係,由於許多慢性處方藥物及其代謝產物需要溶解在尿液裏,經腎臟排出體外。而腎臟對尿液的濃縮使局部藥物濃度升高,因而腎臟更容易成為藥物攻擊的目標,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是會傷腎的,一定要提高警覺。用藥前認真閱讀說明書,不明白之處務必弄清,需要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諮詢相關的專家,不能自作主張,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中醫師表示當腎臟出問題,往往無聲無息,等到真正發現症狀時都已經接近洗腎邊緣,這也是腎臟病難處理的原因,不同於西醫診治腎病專注在單一器官,中醫認為腎病與其他臟腑相關聯,需要一併調理。 那中藥是不是對腎臟都是有害而無益呢,西醫把草藥偏方都歸成中藥,然而中藥絕對不等於草藥 正統中藥材有典籍根據,記載它的科屬、特性,且須經過泡製程序去除毒性,這類中藥材危險性低,副作用小。民間草藥、偏方不能算是中藥,卻要中醫師來揹這黑鍋。客觀來說,今天民眾會來尋求中醫,大半認為西醫沒法治療,這時只要他找的是合格中醫師,對病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轉機。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中藥裡面對腎臟的普遍藥材,最常用的是大黃、白茅根、生地黃、丹參與黃耆可以抑制慢性發炎反應,調整人體免疫系統,也可以有效的減輕腎臟的負擔,臨床上也可有效減輕排尿疼痛改善最多,再來是生活品質提升。譬如尿酸、蛋白尿、血糖數值明顯改善,也可緩解氣滯血瘀造成的失眠、怕冷,同時針灸也改善了糖尿病腎病變引起的手腳麻木、神經病變及鈍痛。 周大翔中醫在治療腎臟問題,其實針灸是很好的方式,針灸可以減輕腎臟的負擔,改善症狀,減少對藥物的依賴性,通常使用頭皮針與耳針去改善與調節身體神經與內分泌的傳導,進而減輕食物與藥物對於腎臟的負擔,中醫能做的是把腎臟僅剩的功能正常發揮出來,使腎功能指標回到正常值,而不是讓腎臟恢復到完好無損的狀態,如果有長期服用慢性病用藥的朋友請定期做腎功能檢查,若想吃中藥,針灸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才會對您的健康有保障。

有慢性腎臟病,如何當聰明外食族?必看「4大飲食原則」控制蛋白質

有慢性腎臟病,如何當聰明外食族?必看「4大飲食原則」控制蛋白質#腎臟病

飲食是控制慢性腎臟病很重要的一環,每天需控制適量的蛋白質、鈉(鹽)、鉀、磷、水份,才不會讓身體吃不消,那如果外食要怎麼控制呢?腎臟病衛教師吳苡璉《腎臟病低蛋白.低鹽飲食全書》一書中,分享低蛋白飲食相關知識、食譜製作,幫助腎友餐餐吃出健康活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亞洲首例!大人腎「種在小孩肝臟」北榮神奇移植術救童:不再洗腎續命

亞洲首例!大人腎「種在小孩肝臟」北榮神奇移植術救童:不再洗腎續命#腎臟病

8歲吳小妹,1歲多起全身水腫開始洗腎,2歲半時確診「雙側威爾姆氏腫瘤」(Wilms' Tumor)導致腎臟切除,需要透過腎臟移植挽救洗腎命運。為此,北榮移植團隊透過「將成人腎臟種在肝臟上」,並利用嫁接延長血管的方式,與腎靜脈進行吻合重建,成功移植成人腎臟到幼童體內,創下全球第3例、亞洲第1例的移植紀錄。

每天1杯手搖好紓壓?醫揭根本超危險:壯男「4個月掉20公斤」險洗腎

每天1杯手搖好紓壓?醫揭根本超危險:壯男「4個月掉20公斤」險洗腎#腎臟病

你常喝手搖飲嗎?小心含糖飲喝多會洗腎!22歲陳先生體格相當健壯,近期體重卻開始莫名下降,4個月掉了20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有成,但伴隨著出現泡泡尿、工作容易疲倦等狀況,便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顯示空腹血糖250毫克/分升、糖化血色素(HbA1c)達9%,確診糖尿病,且伴隨著第三期慢性腎臟病與腎衰竭,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3~4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