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基隆設血壓站 盼民眾注意自身健康

基隆設血壓站 盼民眾注意自身健康#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基隆暖暖區衛生所於所內、過港里民會堂、碇安里民會堂、碇祥禮民會堂、暖暖區公所、自然發展協會、中興關懷據點、陸記藥局等公共場所設置血壓檢測站,提供市民可近性、可利用性之血壓、腰圍檢測服務及相關衛生保健資訊,期望市民能隨時就近前往檢測、紀錄自己的血壓,養成時常量血壓的習慣,才能了解自己的血壓變化。尤其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民眾,更應時時關心注意自己血壓、血糖變化,並記錄於糖尿病護照或記錄本中,以便回診時提供醫師做為治療用藥之參考,使疾病獲得良好之控制;因為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人,若血糖或血壓沒控制好,均很容易引起腎臟疾病。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年調查發現:15歲以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合併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臟疾病的比率,分別是36.6%、32.3%、17.3%及12.9%,比一般民眾罹患高血壓(15.0%)、高血脂(15.6%)、糖尿病(5.8%)、心臟疾病(4.6%)之比率高出2~3倍。暖暖區衛生所呼籲民眾為避免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威脅,請隨時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養成規律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做血壓、血糖、血脂及尿液檢測。

醫訊/腎臟病防治

醫訊/腎臟病防治#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增進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高雄長庚特舉辦本講座,邀請腎臟科陳怡瑩衛教師主講「腎臟病防治」,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時    間:5/7(一)上午10:30~11:30地    點:仁美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鳥松區仁美里仁德路11號)聯絡方式: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李姿慧小姐(07)7317123轉2023

遠離腎臟病 血糖、血壓要控制好

遠離腎臟病 血糖、血壓要控制好#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民國100年「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系統」電話訪問調查16,985名18歲以上成人顯示,國內18歲以上民眾約七成正確答對「有糖尿病的人,若血糖沒有控制好,後來會容易引起腎臟病」,其中糖尿病患者答對率可高達83.1%;但是在「有高血壓的人,若血壓沒有控制好,後來會容易引起腎臟病」認知方面,國內18歲以上民眾正確答對的比例則不到四成,因此有3成民眾不知「血糖未控制好易引起腎臟病」、6成民眾不知「血壓未控制好易引起腎臟病」。 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所組成,含豐富的微血管,如果血壓、血糖或血脂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壁傷害及病變。血壓若未控制好,身體處在高血壓狀態時,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將導致腎臟病發生,而身體處在高血糖狀態時,也將導致腎絲球硬化及腎元破壞。所以呼籲民眾要重視慢性腎臟病防治,患有三高(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的民眾,應做好三高控制,定期抽血檢驗腎功能,降低病情控制不良對腎臟之危害。 中央健保局在100年8月1日起成人預防保健檢查,除維持肌酸酐與蛋白尿篩檢項目外,另新增腎絲球過濾率(eGFR)之計算,期能早期發現腎功能異常之民眾,而馬公市第二衛生所也提醒民眾,中央健保局所提供40歲以上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至64歲每3年檢查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民眾可利用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空腹來做檢查,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維持正常BMI、健康腰圍 防腎臟病

維持正常BMI、健康腰圍 防腎臟病#腎臟病

腎臟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主要的功能為清除血液中的廢物,經由尿液將尿酸、尿毒、肌酸酐等廢物排出體外,且能調節身體水分、體液以調整血壓,還能藉由分泌腎素來控制血壓、分泌紅血球生成素來產生紅血球,也可以製造活性維生素D來維持骨質密度與健康;並為維持人體電解質平衡的重要角色,使身體各項機能得以正常運作。台北市衛生局指出,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推估高達12%,全國約有2百多萬名患者,為國人99年十大死因之第10名,因此慢性腎臟病為近年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末期腎臟病病患甚至必須接受洗腎治療,對病患及其家人身心健康都將受影響,對國家醫療支出也是沉重負擔。糖尿病是引起腎臟病惡化的主要原因,腎臟功能正常時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值(ACR)是小於30毫克/公克。當介於30~300毫克/公克,稱為微量白蛋白尿期,是糖尿病人腎病變最早期的臨床證據,這時的腎臟已有輕微的病理傷害。如果這時期不積極接受治療,會有二成病人在十年後發展成為巨量白蛋白尿(ACR超過300毫克/公克),這當中會有50%的病友在十年內進入尿毒症,必須接受血液透析。尿液白蛋白為精準測定方法,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歐佳齡副處長提醒糖尿病市民朋友應每年檢測尿液白蛋白,以早期發現腎臟病變,早期治療。國際腎臟醫學會(ISN)訂定2012年世界腎臟病日主題為「幸福傳遞 腎腎不惜」,目前已知腎臟移植是對末期腎臟病患是最好的一種治療方式,其好處便在於恢復了腎臟的排泄作用及內分泌和代謝的功能,使受腎者的腎功能恢復到近似於正常人一般,這是透析治療所無法提供的。近幾年來,雖然腎臟移植的觀念逐漸被大家所接受,但受限於腎臟的來源及器官捐贈的風氣未開,接受腎臟移植的病患並不多。希望能藉由活動讓更多人能有臨終器官捐贈的觀念,以增加捐腎的數目,傳遞幸福,讓更多洗腎病人能有機會接受腎臟移植。生活習慣常影響腎臟功能,好的生活習慣造就腎利人生,而台灣腎臟醫學會訂定今年活動主題為「愛腎新主張」,結合「飲食三少 享瘦好、時時多動 腎不老」口號,呼籲一般民眾愛護腎臟應藉由健康的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運動,維持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在18.5~24,保持健康的腰圍,男生不超過90公分、女生不超過80公分,以遠離代謝症候群及預防腎臟病的發生。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謹記「三少三多四不」守則,飲食上做到「三少」:少鹽、少油、少糖,「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以及「四不」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藉由此守則,輕鬆呵護腎臟。北市衛生局與腎臟醫學會、三軍總醫院將於3月11日(星期日)下午2時至5時要舉辦「2012世界腎臟病日『愛腎 i-WIN』園遊會」。活動現場提供三高篩檢、衛教諮詢、健康卡集點等服務,並有趣味闖關、精彩節目表演、有獎問答及摸彩等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發現獨立危險因子 罹患腎病風險加倍

發現獨立危險因子 罹患腎病風險加倍#腎臟病

一位年輕男子在20歲左右就知道自己有高尿酸的問題,從不遵從醫師指示作飲食控制,不只喜愛美食不忌口,在用藥方面也不聽從醫師建議,偶爾在痛風發作時才吃藥,在某天晚上吃完火鍋後,因痛風發作,送醫發現他的腎功能僅剩1/10,已瀕臨洗腎邊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賴建賓表示,年紀輕輕,腎功能卻這麼不好的病例很少見,目前美國醫界已新發現一些慢性腎臟病的新指標和獨立危險因子,呼籲民眾多加小心。(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為Piotr Michał Jaworski; PioM EN DE PL)賴建賓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病是一種低自覺性、高盛行率的疾病,貧血、高尿酸血症、夜間頻尿、及有腎病的家族史,這些都是新發現的慢性腎病獨立危險因子。賴建賓醫師引用美國北加州最大的私人健康管理機構(Kaiser Permanente of Northern California) 在奧克蘭及舊金山所主導的MHTSP (Multiphasic Health Testing Services Program) 計畫,該研究族群囊括了從1964年6月1日至1973年8月31日共177570位病人,探討他們在2000年12月31號之後發生末期腎病或死亡的危險因子。在高尿酸血症方面,罹患腎病的危險機率增為兩倍以上,在貧血上也可看成類似的獨立危險因子,危險機率增為一點三倍,另外若自述有夜間頻尿的情形,危險機率增為一點四倍、及有腎病的家族史者危險機率增為一點四倍。對於舊危險因子中,有兩類最為關鍵:其一為蛋白尿,其二為肥胖(三高)。賴建賓醫師表示,一般來講,蛋白尿最關鍵的重要性是,即使是微量的蛋白尿也會使日後末期腎病的危險比增加兩倍以上,許多研究也強調肥胖及末期腎病的強烈關聯性,其他已廣為熟知的危險因子包括血清肌酐酸上升、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等。這位年輕的腎病患者,經藥物治療及配合飲食控制後,他的肌酐酸指數已有明顯下降,賴建賓醫師建議,若有以上危險因子,應定期至腎臟科門診追蹤,聽從醫囑嚴格飲食控制,併按時接受藥物治療,以期減緩慢性腎病惡化。

你吃對了嗎?睡前吃降血壓藥 能更有效控制血壓

你吃對了嗎?睡前吃降血壓藥 能更有效控制血壓#腎臟病

有高血壓的人,通常需要服用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大部分的民眾通常都在清晨服用血壓藥,不過最近在美國知名醫療網站WebMD上有一篇新研究指出,罹患慢性腎臟病(CKD)和高血壓的病患,睡前服用至少一種降血壓藥物,可顯著改善血壓控制,長期而言,還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這篇報導由西班牙Campus Universitario、Vigo大學生物工程暨慢性病生物學實驗室的Ramon C. Hermida博士等人在今年10月24日的美國腎臟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線上發表他們的研究結果,而根據國內網路媒體報導指出,高雄醫大醫院內科部長許寬立引用去年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將2156名高血壓病患分為兩組,一組在早晨服用所有的降血壓藥,另一組則至少有一種降血壓藥在睡前服用,再持續進行血壓監測,結果發現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者,日後死於心血管併發症的比率,都低於早晨服用者,因此病人如果至少一種降血壓藥改於睡前服用,有助於睡眠時血壓的穩定。不過最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趙嘉倫指出,去年心臟學會發表國內首份高血壓治療指引,其中提及夜間血壓及清晨血壓若控制不好,對病人預後較差,但他也強調,每個人情形不同,是否改為晚上或睡前服藥,仍需由醫師視個別差異而定。高血壓、糖尿病患注意! 罹阿茲海默症機率恐超過5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11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23認識高血壓http://w3.uho.com.tw/sick.asp?aid=6929

持續緩慢透析治療 提升腎臟病患照護品質

持續緩慢透析治療 提升腎臟病患照護品質#腎臟病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加護病房腎臟醫護團隊引進持續緩慢透析治療機,院長王崇禮表示,持續緩慢透析治療機兼具傳統洗腎與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優點,讓急性腎損傷的重症患者可以不用二十四小時洗腎治療,在治療空檔做檢查、手術、會客的同時也不會因造成血壓不穩,大大提升重症病患的照護品質。黃道民醫師說,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作法是延長洗腎時間,以二十四小時連續性的排毒及排水來減少尿毒素及水份的堆積,這也是目前國內外重症患者需要透析的常見作法;不過因為二十四小時連續洗腎在臨床實務耗費極大的人力需求,技術門檻也相當高,且因頻繁的上下機,也造成治療的不連續,因此引進持續緩慢透析治療,希望帶給重症患者更好的照護品質。腎臟內科醫師陳世宜說,持續緩慢透析治療治療(SLED-f)在加護病房通常用於:1.生命徵象不穩定,且必要為接受過透析治療者;2.嚴重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之病患;3.開心手術數日內併發急性腎衰竭之病患。這種新治療是兼具兩者之長:既不用二十四小時治療,病人可以在治療空檔做檢查、手術、會客;也不會因造成血壓不穩,大大的改善了病人的安全性、也成功降低感染率與其他併發症的發生。自五月份引進至今已治療將近100人次,並無嚴重併發症發生。

玩撲克牌也可以顧腎臟 醫院巧思讓腎臟病患更健康

玩撲克牌也可以顧腎臟 醫院巧思讓腎臟病患更健康#腎臟病

許多洗腎病患往往以為只要定期洗腎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而忽略平時飲食保健的重要性,因此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團隊發揮創意,為洗腎病友的飲食分類,將食物中所含的磷量化,製作成「高磷食物撲克牌」,撲克牌以紅、黃、綠燈標示食物含磷量的多寡,讓腎友病患更清楚的了解每份食物中含磷量有多少,輕鬆採買,也更安心吃,而慈濟醫護人員這分用心也獲得第八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腎臟內科主任方德昭表示,洗腎病患往往輕忽併發症,尤其是致死率高的「高血磷」。高血磷症會造成關節炎、肌肉及骨頭變形、轉移性軟體組織鈣化,以及身體代謝異常等重大疾病,慈院血液透析室護理長游純慧也說,為提醒病友避免攝取過量的磷,大家想出設計高磷撲克牌,將常見的食材分類,並測出食材中含磷的量,每張牌上標示的量就是1份,而病友每天能攝取的食物含磷量為8到10份。彰化基督教醫院腎臟科暨慢性腎臟病衛教中心也針對慢性腎臟病飲食做了一個整理,因為當腎臟功能退化時,無法將身體內的代謝廢物及過多水分、電解質(鈉、鉀、磷等)排出體外,導致許多殘留物質堆積在體內,而加速腎臟功能惡化及併發症產生,所以文章中也指出,腎病患者若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將會加速腎功能惡化,而在嚴格控制蛋白質的補充下,容易有熱量攝取不足的問題,所以需補充高熱量低蛋白質的食物如冬粉、粉圓、蓮藕粉等。另外對於鈉(鹽份)、磷及鉀都需要嚴格控制攝取量,調味醬、醃製食品、加工食品都屬於高鈉含量食品,應避免食用,而堅果類、碳酸飲量、乳製品、肉類都屬於高磷含量食物,需要嚴格控制攝取量,高鉀食物容易使腎友病患出現心律不整等現象,應適量食用,像是地瓜、馬鈴薯、運動飲料、精力湯等都含有大量鉀離子,最後彰化基督教醫院也提醒腎友病患,在飲食方面若有所疑問時,都需要詢問營養師,以養成正確的醫療觀念,使腎功能穩定發展不惡化。全球洗腎人數比率 台灣最高http://w3.uho.com.tw/focus.asp?sid=15&id=237洗腎者不能喝綠茶? 營養師:適量沒關係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00美研究:一個禮拜洗腎三次不夠 國內醫師反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7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