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腎」重飲食保健康

「腎」重飲食保健康#腎臟病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李雅筑「我有糖尿病十多年了,血糖控制差,糖化血色素差不多在八左右。現在醫生跟我說,我的腎功能開始變差了,要我飲食控制。我要怎麼吃?是不是還跟糖尿病飲食一樣呢?」這是衛教過程中,病人常提及的問題。腎臟病飲食分成以下兩種,兩者的飲食方向是截然不同的。慢性腎臟衰竭病患: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含氮廢物,一旦腎臟發生病變,這些含氮廢物就無法順利排除,而造成堆積,進而引起中毒的情況,譬如尿毒症。當情況嚴重時,會導致尿量減少,也使得過多的鈉離子與鉀離子無法靠腎臟排出體外,對健康帶來莫大的損害。洗腎病患:應補充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因為在洗腎的過程會流失一些蛋白質;鈉、鉀、磷離子的含量也需要注意,更重要的是控制水分。下文是針對「慢性腎臟衰竭病患」所列的飲食大哉問,您能答對幾題呢?Q:為什麼教導糖尿病患者吃五穀飯,但是腎臟病患者卻不建議呢?五穀飯含有大量的麩皮,能穩定血糖的控制,可是麩皮的磷含量較高,所以腎臟病患者應減少食用。Q:為什麼腎臟病患者不能吃「高鉀」的食物?高鉀的食物有哪些?血鉀過高會引起心律不整,而腎功能衰竭會減少鉀離子代謝的能力。其實,只要病患一天的排尿量大於一千C.C.,通常不會產生高血鉀症的問題。Q:為什麼不能吃「高磷」的食物?高磷的食物有哪些?血液中的含磷量高,會導致骨骼病變。腎功能不全者應適量限制磷的攝取,除了配合服用磷結合劑來降低磷的含量,也要從飲食上著手避免吃下過量的磷,如此才能減緩腎功能衰竭的速度。Q:老人家喜歡吃香蕉緩解便祕的問題,有腎臟病後仍可多吃香蕉嗎?不建議,因為香蕉是高鉀水果。要改善老人便祕的問題有很多方法,建議水分的補充、適量的運動,效果比香蕉有幫助;或在飲水中、果汁中加入纖維粉,增加纖維攝取。   Q:高鈣食物都是高磷食物嗎?不盡然。高鈣食物中,有大部分是高磷食物,例如:奶粉、保久乳、鮮奶、小魚乾,所以要減少食用。如果真的要食用高鈣食物,可以喝少許優酪乳或補充鈣片,並依醫師指示使用磷結合劑。Q:蔬菜的鉀含量比較高,所以不要吃嗎?錯。鉀離子易溶於水,所以食用前要先切小塊並川燙過,再加少許油拌炒,減少鉀離子的含量。蔬菜經由烹煮,鉀離子會流失在湯汁裡,所以菜湯不要喝。注意喲,市售的薄鹽醬油或低鈉鹽也都不適宜食用。Q:營養師衛教時所建議的「低蛋白飲食」是什麼呢?腎臟病患者無法將蛋白質所產生的含氮廢物排出,所以要採用低蛋白飲食,而且其中50~70%需用高生物價的食物,例如:雞肉、牛肉、豬肉、羊肉、黃豆等。蛋白質的攝取量會因為慢性腎臟衰竭病患的分期而有所不同,應該請教腎臟專科醫師與營養師,為您調配一天的蛋白質需求。Q:腎臟病患者可以喝雞精補充營養嗎?不建議。因為雞精為高鉀食物,會造成腎臟排泄的負擔。Q:蛋白質的東西吃這麼少,會不會營養不良?正是因為蛋白質攝取得少,故應選擇優質的蛋白質,如奶類、蛋、魚、肉、黃豆製品,足夠的熱量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用低氮澱粉,如冬粉、米苔目、粉圓、地瓜粉、藕粉、西谷米當作點心,若是煮成甜湯,可加蜂蜜、果糖、粉飴來增加熱量,或者喝低蛋白奶粉也行。Q:腎臟病需要額外補充綜合維他命嗎?不需額外補充,飲食中適量食用蔬果即可。綜合維他命中含有礦物質,尤其維他命A、E、K補充過多,會產生毒性,必須有醫師處方才可食用,避免自行補充。註:(表一)及(表二)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http://www.doh.gov.tw/FoodAnalysis/ingredients.htm

醫訊/糖尿病及腎臟病病友聯合講座

醫訊/糖尿病及腎臟病病友聯合講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新發生的洗腎病患,有近四成是肇因於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是造成洗腎最多的原因,根據台灣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國人中有近12%罹患不等程度的慢性腎臟病。 有鑑於此,秀傳醫院特舉辦「糖尿病及腎臟病病友聯合講座」,邀請李文欽醫師主講「糖尿病腎病變」;黃鈴婷個管師主講「認識自己的血糖」;洪可紜營養師主講「糖尿病腎病變飲食須知」。當天需自備杯子,並空腹與攜帶口服藥,活動需要事先報名。名稱:糖尿病及腎臟病病友聯合講座時間:101年10月14日 (日)  上午8:00~10:10地點:秀傳醫院總院大樓九樓會議室(彰化市中山路一段542號)洽詢: 04-7256166轉81205、81266 糖尿病衛教中心

醫訊/如何遠離三高講座

醫訊/如何遠離三高講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三成民眾不知「 血糖控制不良易引起腎臟病」,六成不知「血壓控制不良易引起腎臟病」。所以提醒三高患者做好控制,減輕腎臟負擔是很重要的。為此,花蓮門諾醫院特別舉行腎臟病友聯誼會,當天邀請李坤峰醫師主講「三高與腎臟病之關聯」、黃麗銀營養師主講「遠離三高飲食」、李思潔衛教師主講「三高與腎臟病控制」,最後還有點心時間與有獎徵答,歡迎東部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腎臟病友聯誼會時間:101年10月6日(六)上午08:30~10:30地點:花蓮門諾醫院平安樓地下一樓餐廳洽詢:03-824-1512或824-1464李小姐

醫訊/定期保健有效遠離腎臟病

醫訊/定期保健有效遠離腎臟病#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腎臟病已經列名十大死因之中,但一般人對腎臟病的了解並不多,對腎臟病的印象也仍停留在雙腳浮腫或尿毒洗腎上。其實,腎臟病之所以可怕,就是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眾所周知的水腫雖是腎臟病常見的症狀之一,但當一個腎臟病人出現水腫時,通常已經發病一段時間了。腎臟病人常見的症狀,如:食慾不振、倦怠失眠、頭暈目眩等,但由於這些症狀並不是腎臟病人特有的症狀,因此也不易診斷,也往往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如何遠離腎臟病,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健康訊息,基於此,萬芳醫院特舉辦衛教講座,告知民眾遠離腎臟病的保健方式!名稱:定期保健有效遠離腎臟病時間:2012年9月25日,上午10:00-10:30地點:萬芳醫院二樓內科門診候診區洽詢:02-29307930

腎臟病無聲無息 如何遠離危險因子?

腎臟病無聲無息 如何遠離危險因子?#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腎臟生病和肝臟生病很像,靜悄悄的,當真的出現嚴重不適症狀時,通常已經是慢性腎臟病後期。所以,要了解我們的腎臟,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腎」。阮綜合醫院初期腎臟病衛教師陳慧欣解釋,腎臟的功能包括:調整水份、體液、血壓,腎臟工作像 7-11是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將多餘的水分過濾形成尿液排出,而當體內水分不足時,腎臟會回收水份穩定血壓。清除廢物,吃的食物經分解代謝及肌肉活動後的產物變成血液中廢物,從腎臟形成尿液排出。使電解質及酸鹼度平衡維持體內鈉、鉀、鈣、磷、鎂及酸鹼度正常;分泌及製造荷爾蒙腎素來控制血壓,紅血球生成素協助製造紅血球。當腎臟因某些因素,造成持續三個月以上結構上或功能上的破壞;或不論任何原因,使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稱為「慢性腎臟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功能的衰退是無法避免的,除了年齡的因素,腎臟本身的疾病以及其他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痛風、藥品毒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腎臟病。此外,加速腎臟病惡化的危險因子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抽菸、少活動、使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高蛋白飲食、肥胖、長期使用止痛劑等。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正不斷的在傷害我們的腎臟呢!陳慧欣建議,生活上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三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三少:少鹽、少油、少糖,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一沒有:沒有鮪魚肚。高危險群每三個月應做驗尿、驗血、量血壓;適量蛋白質攝取,不要大魚大肉。初期慢性腎臟病不用怕,只要有正確的觀念、良好的生活型態、健康的飲食習慣等,並聽從醫師的治療建議循序治療,用正向樂觀的態度面對。

疲倦不要忽略 當心慢性腎臟病找上身

疲倦不要忽略 當心慢性腎臟病找上身#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達隆說,幾年前,他的國中同學當時倦怠全身不舒服合併高血壓,抽血檢驗「肌酸酐」達每百毫升30毫克,已是尿毒症,只好開始接受透析治療。因此他提醒民眾,當有疲倦狀況,尤其是長期異常疲倦伴隨有高血壓、水腫、泡沫尿或腰痛症狀,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檢查。陳達隆醫師表示,引起疲倦的原因很多,壓力等心理因素會讓人感到疲倦,睡不好、感染、內分泌失調等生理問題也可能造成疲倦,身體各器官功能失常也會疲倦,例如心臟衰竭、呼吸衰竭、腎衰竭、肝衰竭等。這些器官的功能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所需。一旦器官功能失常,人自然就會疲倦,所以不明原因的異常疲倦也要注意有無慢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已成為世界流行的疾病之一,慢性腎臟病常不會有明顯症狀,將近80至90%的病人未被診斷。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為9.8至11.9%。台灣有170到200萬的慢性腎臟病病患,但認知率卻只有3.5%,陳達隆醫師再此提醒民眾要注意。他指出,腎臟病的惡化進展通常相當緩慢,在早期病人不一定有任何不適,但等到有症狀時又已經太晚。由於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病人大多不會注意到,所以必須依靠尿液檢查(是否有蛋白尿、顯微鏡下血尿、或糖尿),血液檢驗(是否有血中尿素氮升高、血中肌酸酐升高、或肌酸酐擴清率降低),和超音波掃描(如多囊性腎臟、腎髓質鈣化、腎盂水腫),才能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早期治療。陳達隆醫師強調,病患若要活得更健康,除接受腎臟科醫師密切追蹤,定時追蹤腎功能檢驗及其他生化數值外,應謹記下列原則:良好血壓控制、適度減低蛋白質攝取量,但需定時評估血清白蛋白值及營養狀態,以避免營養不良,適度的身體水分,避免脫水或水分過多,避免腎毒性的止痛藥、抗生素、離子性顯影劑檢查或偏方等以減緩腎衰竭進展速度。衛生署也已推動慢性腎臟病整體照護多年,只要發現有慢性腎臟病,即可進入整體照護網接受治療。

基隆設血壓站 盼民眾注意自身健康

基隆設血壓站 盼民眾注意自身健康#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基隆暖暖區衛生所於所內、過港里民會堂、碇安里民會堂、碇祥禮民會堂、暖暖區公所、自然發展協會、中興關懷據點、陸記藥局等公共場所設置血壓檢測站,提供市民可近性、可利用性之血壓、腰圍檢測服務及相關衛生保健資訊,期望市民能隨時就近前往檢測、紀錄自己的血壓,養成時常量血壓的習慣,才能了解自己的血壓變化。尤其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民眾,更應時時關心注意自己血壓、血糖變化,並記錄於糖尿病護照或記錄本中,以便回診時提供醫師做為治療用藥之參考,使疾病獲得良好之控制;因為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人,若血糖或血壓沒控制好,均很容易引起腎臟疾病。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年調查發現:15歲以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合併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臟疾病的比率,分別是36.6%、32.3%、17.3%及12.9%,比一般民眾罹患高血壓(15.0%)、高血脂(15.6%)、糖尿病(5.8%)、心臟疾病(4.6%)之比率高出2~3倍。暖暖區衛生所呼籲民眾為避免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威脅,請隨時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養成規律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做血壓、血糖、血脂及尿液檢測。

醫訊/腎臟病防治

醫訊/腎臟病防治#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增進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高雄長庚特舉辦本講座,邀請腎臟科陳怡瑩衛教師主講「腎臟病防治」,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時    間:5/7(一)上午10:30~11:30地    點:仁美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鳥松區仁美里仁德路11號)聯絡方式: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李姿慧小姐(07)7317123轉202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