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小便有泡沫?你應該注意是否「腎」病變

小便有泡沫?你應該注意是否「腎」病變#腎臟病

根據我國行政院衛生署最新公布的死因統計,在民國98年,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羣及腎病變」的國民人數,在國人前十大死因排行榜中名列第十名。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郭育淇表示,許多腎臟病患者往往已經生病了卻不自覺,主要在於初期症狀往往很輕微,比如小便有泡沫(蛋白尿)、血尿、每日的排尿量漸漸變多或變少、下肢水腫、血壓偏高等。如果一直拖到病情加重,比如呼吸困難、精神及胃口明顯變差,人很不舒服時才去就醫,往往已經進入腎臟病的後期階段了,此時腎衰竭的併發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合併症一一浮現,導致就醫次數頻繁造成醫療支出大幅增加。郭育淇說明,此時患者可能因為身體虛弱無法工作而沒有收入,有時甚至需要家屬的全心全力照顧,如此將使得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陷入困境;患者如果中年殞命,對家庭以及社會都是一個損失。在這裡,先向各位介紹一下正常人的腎臟功能,以及慢性腎臟病。郭育淇指出正常人的腎臟,具有一些功能,包括:因應我們攝取水分的多寡,調節排尿量。 將體內的代謝廢物,比如尿素,肌酸酐等,排出體外。 維持血液中的鈉鉀鈣磷等電解質濃度的平衡。 維持血液中酸鹼度的恆定性。 分泌荷爾蒙,比如腎素(renin),紅血球生成素,或者協助製造荷爾蒙,比如維生素D。然而,當腎臟組織受損一段時間後,可能導致腎臟功能的永久性損傷。經過治療追蹤三個月以上,假如腎臟功能仍然無法回復正常,此時可稱為罹患了「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郭育淇解釋,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腎臟本身出問題,比如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Ig A nephropathy),也可能是全身系統性的疾病所導致,比如糖尿病、高血壓。至於慢性腎臟病的病程分期,可配合評估腎絲球濾過率(單位:毫升/分鐘/1.73平方公尺)的高低,是否合併有蛋白尿、血尿或經由影像學檢查發現異常的腎臟形態,來區分其嚴重程度。由輕而重依序分成第一期至第五期。近年來,台灣地區尿毒症患者的新發生率及盛行率在世界上的排名都名列前茅。面對腎臟病,若能及早介入治療,往往能有效改善預後,減緩腎功能的退化速度,降低尿毒症的發生率,進而減少醫療的支出。有鑑於此,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大力推廣對慢性腎臟病的保健及防治。除了對到院就醫的腎臟病患者,從事治療及衛教外,腎臟科醫師及慢性腎臟病護理師也主動走出醫院大門,到公共場所實地演講,或者是利用傳播媒體,向一般民眾宣導對「慢性腎臟病」的認知及防治。郭育淇提醒民眾,尿毒症並不是一夕之間造成的。當小便有泡泡,下肢水腫等症狀出現了,或者是經由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腎臟功能異常時,應該及早就醫。即使罹患了慢性腎臟病,假如能定期回腎臟科門診追蹤,並且配合適當的保健,也許終其一生都不會踏上尿毒症的命運。延伸閱讀「1~5期的區分以及醫療因應方式」: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73

台灣洗腎人口高居世界第一 慢性腎病可用中醫治療

台灣洗腎人口高居世界第一 慢性腎病可用中醫治療#腎臟病

台灣地區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約11%,平均每10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腎臟病,所以台灣約有2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這些有患腎臟病人數甚至比糖尿病人還多,但大部分的患者都不知到自己有腎臟病,那是因為慢性腎臟病初起的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往往延誤治療時機。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游榮聖表示,慢性腎臟病是一種逐漸增加且缺乏治療對策的疾病,往往會增加社會成本與患者的心理負擔。隨著現代人的慢性疾病的罹患率增加(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等),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也有了加成的現象,也就是除了原發性的腎臟病之外,因為高血壓、糖尿病所引起的腎臟病人數目也節節高升,這就是所以腎臟病的患者比糖尿病患者還多的原因。除此之外,腎臟病末期會造成腎衰竭,必須採取腎臟透析治療來維持患者生命,所以台灣洗腎人口高達6萬多人,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每年使用健保醫療費用約300億元,已經是健保十大支出的前五名。因此,防治腎臟病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游榮聖說明,腎臟與肝臟都是無聲的器官,當腎臟輕微受損時,一般都是沒有太明顯的症狀。根據統計,當腎臟功能受損了40%~50%時,僅有8%的人驚覺自己腎臟生病了,換句話說,約九成的腎臟病患者是不知道自己的腎功能僅剩一半,而更重要的是,慢性腎臟病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一但腎臟功能受損,就很難再恢復回來,所有的治療都是維持現有的腎功能不要再惡化而已。在過去,慢性腎臟病被中醫稱為「水腫」或「虛勞」,被中醫學認為是身體水液代謝不良的疾病,而中藥用來治療腎臟病也有悠久的歷史。游榮聖解釋,慢性腎臟病的治療是困難且複雜的,先進國家也想從中藥裏尋找一些新的治療方法或從中獲得一些用藥的啟發來補充現代治療方法的不足。因此國外將中藥列為替代及補充療法,從1980年後投入相當多的研究,雖然有一些研究報告顯示少數中藥有令人矚目的不良副作用,目前國內外皆有列管禁用。但是也有更多的新興的研究證據指出其他中藥是具有保護腎臟的功用。目前常見用來治療腎臟病的中藥研究有冬蟲夏草、黃耆、丹參、大黃,當歸等等。這些中藥的功用可歸結於解毒、抑制發炎、增加含氮廢物排泄、降低血壓、活化腎臟細胞、防止腎臟血管硬化萎縮等等功能。我在門診使用中藥治療患者的病例上得到經驗,中藥治療除了可減緩患者腎功能惡化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善患者疲倦、食欲不振、頭暈嘔吐等等症狀,增進患者的生活品質。但是,游榮聖需要叮嚀民眾,任何藥物,包括中藥與西藥,對腎臟病患者本身都是一種負擔,所以在服用藥物時都需經過專業醫師的審慎評估與診斷,仔細考慮藥物劑量,才能發揮藥物的療效與減低副作用,並在服藥期間定期做腎功能的追蹤檢查才是正確的治療方式,一般民眾切勿自行服用藥物,以免治療不成反而傷害腎臟。延伸閱讀「中醫治療」: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567

外出旅遊真開心  小心”伴手禮”有害健康

外出旅遊真開心 小心”伴手禮”有害健康#腎臟病

市面以「功效、保健」目的為訴求的行銷手法,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效果如何一直非常有爭議性,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近日接獲民眾反映前往台中遊玩途中路經新竹,有位先生上遊覽車推銷「奈米鈣」產品,並宣稱對骨頭有幫助,該民眾信以為真而購買了該產品,因該民眾患有腎臟病,擔心食用後病情會加重,因此求助北市衛生局,經該局檢驗結果未檢出西藥成分,惟標示宣稱「無糖」、「低鈉」,而「營養標示」欄中卻未標示「糖」及「鈉」之含量,不符合「低鈉(每100公克固體、半固體或液體之鈉含量不得超過120毫克)」之宣稱,因產品製造工廠為外縣市業者,已移請所轄衛生局依權責辦理。衛生局表示,民眾休閒旅遊除視覺與心靈享受外,少不了伴手禮或於旅途中遇到一些推銷員以誇大功能推銷食品,衛生局呼籲民眾於選購產品時,除考慮口味、價格外,應仔細查看外包裝是否完整,確認標示:包括產品的品名、內容物資料(重量、數量及成分)、食品添加物、廠商資料(廠商名稱、地址及電話)、有效日期、產地、營養標示等是否齊全,並應注意產品的儲存狀況,是否依產品所標示的儲存狀態(冷藏、冷凍或常溫下儲存)存放。由於社會變遷伴手禮已成為旅遊景點商業行銷的重要商品,在遊覽車休憩站,除具地方特色的農特產品外,銷售的商品琳瑯滿目,有關減肥、瘦身、壯陽等宣稱的產品推銷更是屢見不鮮,衛生局呼籲民眾,生病時應求助醫師做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切勿相信「保健食品」可以治病,而延誤治療時機,並應注意避免食用過量造成身體的負擔。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89。或可上食品資訊網http://food.doh.gov.tw或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你的尿液有泡泡嗎?小心是腎功有問題

你的尿液有泡泡嗎?小心是腎功有問題#腎臟病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我國洗腎發生率與盛行率居於全球之冠,每天都有慢性腎臟病患病情惡化,正逐步走向洗腎的命運。不過您知道嗎?即使是以前認定可能需要洗腎的慢性腎病患者,透過積極專業的治療後,仍有機會避免或延緩洗腎的命運。根據光田綜合醫院慢性腎病中心(CKD)近兩年統計,院內有將近兩成的第五期(接近洗腎階段)慢性腎病患者接受治療後腎功能進步免於洗腎,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配合醫師診斷積極治療後,仍有機會避免或延緩洗腎命運。70多歲的陳老伯五年前罹患痛風,每當病情發作痛得受不了時就自己到藥局胡亂購買止痛藥或成藥服用,嚴重時一天吃上好幾顆,也因此種下腎臟病因。前些日子陳老伯發現自己小便變少、尿液中有泡泡,而且四肢出現水腫的情形,狐疑之下到光田醫院檢查,才發現肌酸酐指數已經飆高到10,須要洗腎(正常範圍1.5以下)。陳老伯非常驚訝,明明在這之前身體並未出現其他不適,沒想到一檢查就已是尿毒症!原本以為要洗腎一輩子,所幸透過該院慢性腎病中心施以2個月的腎臟保護藥物治療後,陳老伯腎功能大幅改善,肌酸肝指數降到6,延緩了洗腎的命運。光田綜合醫院慢性腎病中心(CKD)暨腎臟科王家良醫師表示,台灣號稱洗腎王國,許多民眾認為慢性腎病發展到第五期(末期)勢必要終身洗腎。但是隨著醫療的進步,有許多腎臟保護的藥物被發現,配合衛教師、營養師專業全方位的照護計畫,就能提供患者更積極的治療。為此光田綜合醫院成立的慢性腎病中心(CKD)就是以「減少洗腎、優質洗腎」為宗旨,在早期或腎病急性發作時使用腎臟保護藥物積極治療,避免患者走向洗腎命運。在尿毒症已出現時,則採取優質高效率的血液透析,改善營養狀態,使洗腎病友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以及正常的工作能力。根據該院慢性腎病中心統計,去年院內126名第五期慢性腎病患者中,就有22名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腎功能改善,延緩洗腎厄運,比率近2成,治療績效卓越。因此建議罹患慢性腎病的患者切莫妄自菲薄,好好配合醫師的診斷接受治療仍是有恢復健康的機會。王家良醫師指出,因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初期少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發現時都已較嚴重,建議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而長期服用藥物的高危險群每年定期做腎功能檢查。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尿液有泡泡、四肢水腫、貧血、疲倦、血壓難控制等症狀時,請立刻至醫院檢查。此外平時應避免私自購買不明藥物或食品服用,健康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才是杜絕腎臟病發生的方法。

經常尿道發炎 可能是”結石”作怪

經常尿道發炎 可能是”結石”作怪#腎臟病

何謂「尿路結石」?簡單的說,就是在尿液流經的通路上,有石頭形成或停留。因此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這些器官的結石就是「尿路結石」。在文明化的社會中,結石大都由腎臟所形成。臺安醫院泌尿科 陳日昇醫師表示,結石形成的原因有諸多理論,但總結來說,體質遺傳是一大主因,不過就結石形成的過程來看,大家都同意充分而稀釋的尿液是預防結石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陳日昇醫師說,石頭在腎臟生成後,因停留時間長短不一,位置不同,而產生各種的症狀,例如:◎ 疼痛:疼痛是病人會立即就醫的主因。疼痛可分為鈍痛或急遽發作的劇痛。一般腎及上輸尿管結石的疼痛部位在腰部,有時會轉移到睪丸。而下段輸尿管及膀胱結石疼痛的位置則大多在下腹部及腹股溝,有時會轉移到陰唇或陰囊,甚至導致小便疼痛。◎ 血尿:血尿是結石病患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有無痛性血尿時必須和腫痛及發炎作鑑別診斷。嚴重的血尿在肉眼觀察下即可發現,輕微血尿則要靠顯微鏡來檢查。◎ 頻尿:常發生於下段輸尿管及膀胱結石。因為膀胱受到刺激,病人一直想小便,卻解不出來。◎ 腸胃反射:胃和腎臟受自律神經系統支配。由於神經反射之故,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甚至腸胃脹氣的現象。這些症狀有時必須和下列疾病作鑑別診斷,包括急性盲腸炎、腸胃炎、憩室炎、大腸炎、膽囊炎及輸卵管炎等疾病。◎ 尿路感染:結石經常引起發炎,可能導致小便疼痛、腰痛、下腹痛、發高燒,甚至敗血症。因此當病人有持續性的尿路感染,必須懷疑是否合併尿路結石。◎ 尿路阻塞:當結石卡在膀胱出口或尿道時,病人會有解尿困難甚至解不出小便的情形。當結石卡在輸尿管時,會造成腎積水(腎水腫),若不積極治療,常會導致腎功能喪失。◎ 無症狀:結石患者亦有可能毫無症狀,或者僅有輕微不適。這種結石常會使人失去警覺性而延誤治療的時機。例如慢性阻塞造成腎功能喪失,甚至導致洗腎的命運。

喝水過量、鈉太低 當心引發”水中毒”

喝水過量、鈉太低 當心引發”水中毒”#腎臟病

一位有20多年精神分裂症病史的47歲男性患者,不久前才剛從精神病房出院返家。據病患的哥哥表示,患者認為大量喝水可以沖掉人體吃太多藥物的副作用,可以免於洗腎的恐懼,於是從五月底起拼命喝水,一個早上可以喝6至7瓶700c.c.礦泉水,一天下來可以喝下8,000~9,000c.c.的水。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加護病房陳憲青醫師表示,日前哥哥因覺得患者走路不太穩定,全身倦怠,講話變得遲緩,好像大舌頭,於是緊急送該院急診室,急診醫師擔心腦部病灶的問題,於是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沒想到竟然在電腦斷層室內痙攣發作且發紺,臉部瞬間變黑,呼吸困難,血壓心跳曾一度量不到,施以緊急心肺復甦術後,送至加護病房照顧。後來經詢問病史、詳細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證實為喝水喝太多所引起的低血鈉導致痙攣發作合併呼吸衰竭,還好急救得宜,鈉離子已矯正回來,目前已拔管並轉至一般病房照顧。 陳憲青醫師指出,低血鈉的定義為小於135mEq/L,這位病人的低血鈉為119 mEq/L,低於標準甚多,根據教科書記載,神經學症狀嚴重程度與血中鈉離子降低速度有關,也就是短時間喝太多水,引起血中鈉離子降太快,也就俗稱”水中毒”,一般而言,急性低血鈉症(發展二天左右),病人會有噁心、無力感,此時鈉離子度約125 mEq/L,然而隨著鈉離子往下掉,症狀會更嚴重,包括頭痛、疲倦、意識混淆、走路不穩,當鈉離子小於115 mEq/L,會產生痙攣昏迷甚至死亡,所以不可輕忽。 陳憲青醫師表示,精神分裂症者大量飲水行為的成因,至今仍未有定論,早期認為是鉀鹽或抗精神藥物引起口渴之副作用,也有學者指出可能是下視丘或海馬廻的功能障礙所引起,像此病患大量飲水是受到聽幻覺及妄想所影響,在精神症狀改善後,其大量飲水也跟著減少,因此,精神病人按時服藥,有問題至精神醫師詢問及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低磷飲食」延長洗腎病人生命

「低磷飲食」延長洗腎病人生命#腎臟病

依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07年公佈最新的全球尿毒症排行,台灣洗腎之盛行率及發生率居全世界之冠。由於國內透析醫療品質極佳,讓洗腎越來越安全,使得患者忽略洗腎引起的併發症,其中以高血磷為最。美國腎臟與透析準則(K/DOKI Guideline 2004)中規定,若血清血磷值高於5.5mg/dL即稱為高血磷症。澄清醫院平等院區洗腎中心 劉秀芬護理長表示,腎臟衰竭的患者高血磷的原因,由於腎功能損傷嚴重,導致其排泄磷的能力大減,因腸道吸收磷的功能並沒有降低調節作用,這樣只進不出的情況下,磷便會累積在病人體內而無法排出,造成血磷增加。而透析病人高血磷的原因,除了上述,另外透析量不足、飲食中磷攝取過多與無規律服用磷結合藥物,及不正確的服用磷結合劑等影響最為重要。劉秀芬護理長指出,預防血磷過高的方法分別有:一、少食含磷高的食物,低磷飲食,每日可允許攝取之總磷量為1000-1200毫克。二、正確使用磷結合劑,磷結合劑如鈣片及鋁片(胃乳片)一定要剝成數小塊磨粉拌於飯中,使用量依醫囑視該餐磷的含量來調整,尤其吃點心時也要服用。三、充足的透析。四、可選用低磷食品如低磷牛奶來代替一般牛奶。五、可將肉製品燙過之後再烹調。六、內臟類及肉類乾製品、含骨頭的魚類(吻仔魚)含磷較高,勿過量食用。劉秀芬強調,透析病人若能好好、持續地控制血磷濃度,養成低磷的飲食習慣及正確地服用磷結合劑,則可避免高血磷引起的組織轉移性鈣化及心臟血管等併發症。讓洗腎病人的生命延長,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這正是澄清腎臟醫療團隊追求的目標。 【含磷量高的食物】◆五穀雜糧類:營養米、燕麥、小麥、糙米、高筋麵粉、全麥麵包  ◆種子及堅果類:瓜子、腰果、花生、花生粉、乾蓮子、芝麻、蠶豆、豆皮、核桃、開心果◆肉類:豬肝、牛肉肝、雞肝、內臟類、香腸、火腿、肉鬆、肉乾、蛋黃  ◆水產類:紫菜乾、吻仔魚、魚漿、魚丸、小管、鯊魚、馬加魚、魚卵、蝦、干貝乾、肉鬆  ◆奶類:養樂多、奶粉、麥片、酵母、健素糖、優酪乳、優格、乳酪、全脂奶粉、脫脂奶粉、巧克力製品、可可粉。飲料類含茶、汽水、咖啡、可樂、沙士 

常憋尿 當心排尿肌肉鬆弛

常憋尿 當心排尿肌肉鬆弛#腎臟病

憋尿是人人都有的經驗,偶爾事情一忙或一時找不到廁所時往往則要訓練自己的忍功,由於短暫的憋尿並不會對身體造成立即性傷害,大家往往不會特別在意,但您可知道,長時間的憋尿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光田醫院泌尿科嚴允和醫師表示,尤其女性最好不要養成憋尿的習慣,由於女性尿道的生理構造較短,如果長期間憋尿容易導致細菌感染,此外,曾有尿路感染病史者,特別是腎臟病、膀胱機能障礙、糖尿病或結石病史的民眾也應避免憋尿以免造成舊疾復發。嚴允和醫師進一步表示,當膀胱內累積到200cc的尿液時,開始會有尿意感,此時若沒有小解,膀胱還是有儲存的空間,但是持續累積到500-600cc時,膀胱就會出現過度的膨脹,並使控制排尿的肌肉因過度膨脹而鬆弛。對於不常憋尿的人來說,這些肌肉會很快恢復彈性,但是若常常強迫性憋尿,這些肌肉會變得鬆弛,日後很容易有頻尿、尿失禁的困擾。當你憋了一段時間的尿之後,除了應儘快將膀胱排空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再補充大量的水份,強迫自己多解幾次尿,嚴允和指出,這對膀胱來說有沖洗的作用,亦可避免膀胱內係菌的增生。但若有解小便困難、頻尿但每次解不多的困擾、同時在解尿過程中會有疼痛與灼熱感等症狀時,就應懷疑是否尿路已經受到感染,此時就應立即就醫避免愈拖愈麻煩。其實只要一遇到任何膀胱或尿道有不適的現象,在就醫前都可以採取多喝水的方法。因為加速尿液排泄,是解決所有泌尿道問題最好的方法,可以有效減緩病情,千萬不要因為怕痛或是怕上廁所而不喝水。此外,維持尿路通暢的不二法門仍是多喝水與勤上廁所,一般而言,每天的建議量約要2000-3000cc才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