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樂閱讀/立冬進補 嚴選3種健康食材

樂閱讀/立冬進補 嚴選3種健康食材#立冬

「立冬」意味冬天開始,作物已經收割儲藏,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台灣人習慣在這天進補,但是血壓不穩的人要特別注意,因為許多藥補湯頭口味重、鈉含量高,易導致身體水腫、血壓升高。建議可以選用溫潤的食材,搭配金字塔飲食概念,讓食材多元化,並減少調味料的使用。【嚴選食材】1)麻油/進補用的麻油是由黑芝麻所提煉,香氣濃郁,是很棒的去腥調味料,不但與肉類氣味相合,也適合搭配海鮮烹調,一直是養生滋補的要角。麻油含有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芝麻素、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素,味甘,性平,溫潤滋補,有些人認為麻油吃多了會上火,其實造成上火的原因是進補料理中大量的薑和米酒。2)豆腐/豆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鈣等營養素,具有補虛益氣、保護肝臟、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骨骼強健、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美和智力發育。3)花枝/花枝又稱墨魚、烏賊,滋味鮮甜,而且全身上下都可以入藥。墨魚肉具有益血補腎、養血通經的功效,李時珍稱之為「血分藥」;墨魚卵能補腎填精;脊骨〈海螵蛸〉能止血、制酸;而墨汁則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抗癌等功效。新鮮墨魚的色澤為黑褐色帶著小斑點,肉骨硬挺,剖開後帶點透明感,眼球清澈,選購時不妨多加留意。(本文作者/蘋果日報副刊中心)(摘自/跟著節氣吃好料/商周出版)

立冬吃麻油麵線 簡單、健康又進補

立冬吃麻油麵線 簡單、健康又進補#立冬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立冬過後天氣將逐漸轉涼,也等同於正式宣布進入冬天,因此,有多數民眾就會趁著這天來進補,而今年的立冬正恰逢128農曆閏9月,傳統有子女準備麵線餐點為父母添福添壽的習俗。因此,花蓮慈濟醫院特辦素食廚藝講座,邀請林羽柔營養師與林秀梅廚師,示範如何烹煮蘊含補冬、閏九月意涵的孝親湯及營養美味的麻油麵線,而負責籌辦的林羽柔營養師表示,吃補是要補健康,自己動手料理天然食物,就是最安心的方式。孝親湯簡單做 添加麻油補血又潤腸首先用滾水加入老薑爆香的麻油、白蘿蔔、玉米、高麗菜,只要簡單步驟就能完成孝親湯的湯底,林妘珊營養師表示,麻油性溫味甘,主要成份有不飽和脂肪酸、鐵質、鈣、磷與維生素B1、B2、A、D、E等,功效有補血、潤腸、烏髮、通乳、長肌肉等作用,因此,是傳統食補最常用的食材,搭配具有暖胃潤肺功效的老薑,以及富含多醣體可以提升免疫力的杏鮑菇、猴頭菇、金針菇等菇類,就成了健康美味的孝親湯。此外,林秀梅廚師建議民眾在煮麻油麵線時,可先在滾水中加入一點麻油再煮麵線,之後等到麵線浮起來即可,因為麻油除了增加香氣還有防止沾黏的效用,可以讓麵線不容易斷,也更貼合祝福父母添福添壽的意涵。體質燥熱者 應避免食用薑母湯、麻油湯進補最後,花蓮慈院中醫部林經偉醫師提醒民眾,許多菇類富含普林,所以,有痛風或高尿酸症狀的民眾要記得適量食用;另外,坊間薑母湯或麻油湯多屬於溫補,如果是體質燥熱,或是有口乾口苦、舌苔厚重等症狀的人,就要注意避免過度進補,或者改以玉竺、芡實、蓮子、白木耳等平補藥性為主的補湯較為適當。

冬令進補過頭!痔瘡、鼻血接踵來

冬令進補過頭!痔瘡、鼻血接踵來#立冬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冷氣團一波接著一波報到,11月7日就是農曆節氣的立冬,象徵冬季自此開始,因此,有多數民眾習慣在這天利用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藥膳來補冬,但中醫師提醒民眾,並非人人都適合隨意進補。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淑君醫師表示,冬天雖然是調養身體、儲備身體能量的好時機,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進補的方式也有所不一,若不小心進補過頭,恐有上火反應,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茶飲+穴位按摩 強健身體迎冬天一般來說,體質偏寒者適合溫補,體質燥熱者適合涼補或平補,萬一補錯或補過頭,恐越補越燥熱,進而引起痔瘡、流鼻血、頭痛等上火反應,尤其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小心,最好先諮詢中醫師。然而,楊淑君醫師表示,只要在均衡飲食、注意生活作息的原則下,以溫補藥膳輕補即可,再搭配簡單的茶飲和穴位按摩,有助於強健身體迎接寒冬。1)溫補藥膳湯底/以當歸、熟地、炒白芍、川芎、黨參、茯苓、炒白朮、黃耆、桂枝、紅棗、枸杞子、炙甘草,取適量水約蓋過藥材2公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煮約40分鐘,再過濾湯液作為湯底即可,但要注意的是感冒、發燒者、孕婦忌用。2)枸杞桂圓紅棗茶/枸杞、桂圓、紅棗,以400c.c.熱水沖泡飲用即可,有助於溫暖身體、消除疲勞、預防動脈硬化、防止老化、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但有感冒症狀、喉嚨發炎、口乾舌燥火氣大者忌用。3)穴位按摩/腳底人字紋的湧泉穴、肚臍下約兩橫指距離的氣海穴和肚臍下約四橫指距離的關元穴,能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增強免疫力。另外,頭、背、雙手、雙腳也要注意保暖,有助全身陽氣和經絡運行。 

肥胖禍首 別讓熱量失衡找上你

肥胖禍首 別讓熱量失衡找上你#立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們總是為了多一公斤擔憂,多一吋煩惱!其實自身遺傳的體質、藥物使用及內分泌失調都會造成肥胖問題,但是超過9成以上的肥胖原因是來自於熱量失衡。 人類能量的來源來自於「食物」。吃下高熱量的食物會導致熱量吸收過多,身體就會把多餘的熱量儲存在脂肪細胞內,造成脂肪細胞擴張,形成肥胖。多攝取7700Kcal的熱量,體內就可以多轉化成1公斤的脂肪。 「聰明吃」即是均衡飲食,就是吃到符合人體所需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的飲食。為持續協助民眾「吃得健康」,打造一個健康飲食的支持環境,衛生局輔導各類食品業者,提供熱量標示的營養資訊。烘焙業者也響應配合,提供產品,不僅符合「高纖」、「減糖」及「零反式脂肪」等健康概念,並有熱量標示,提供消費者在選購前,即可參考運用以做出健康選擇。隨著健康議題越來越受重視,本局將持續努力讓健康飲食與營養資訊也能更便利的取得,讓民眾在選擇美味的餐點之際,也能考量營養與健康。

把握肉少、鹽少、份量少原則 冬令要「輕」補

把握肉少、鹽少、份量少原則 冬令要「輕」補#立冬

今年11月8日為「立冬」,是傳統進補的好時機,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郭鈺君醫師表示,現在物資豐饒,大部分人營養過剩、消化不良、血脂過高,且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過度的溫補其實是不適宜的。因此民眾對於冬令進補的觀念應修正為調整腸胃機能。 郭鈺君醫師表示,進補須視個人體質與條件而定,除了陽氣虛弱、預防疾病、或年紀大的人以外,其實一般健康的人不需要特別的進補。體質燥熱、壯實易上火之人,如面紅目赤、口乾舌燥、溲黃、便秘、舌苔黃膩症狀者,切忌溫補。婦女生理週期時也不宜進補,以免增加排血量,延長生理週期,反造成不適。孕婦不可服用含肉桂的方藥,如十全大補,恐促子宮血循,導致流產。而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之人也勿吃補,以免氣血亢盛上衝,釀成意外,切忌高麗蔘、大量炙黃耆、肉桂。而補藥中高熱量的濃湯、油脂、肉汁對有腎臟病、糖尿病、痛風的病人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補湯中的酒精成分對肝膽疾病之人加重其代謝之負擔,抑制尿酸排泄造成痛風,也容易引起胃潰瘍患者的不適,糖尿病患者也避免使用大量甘草及晉耆以免血糖不穩。另外,剛做完醫美手術的民眾也不宜進補,因為進補後會使膚質變較乾。 郭鈺君醫師強調,現在應提倡冬令「輕」補,也就是「輕輕地補」,把握肉少、鹽少、份量少三原則,把補湯中的肉量、調味料減少,而份量少表示食量要減少以及藥材的補力要輕;她表示補力輕、食量少,身體的負擔自然減輕、消化好,藥材的藥力吸收效果也更佳。

感冒者冬令若隨便進補 恐有「閉門留寇」之餘

感冒者冬令若隨便進補 恐有「閉門留寇」之餘#立冬

天氣漸漸轉涼,冬季將至,11月8日就是立冬,代表天氣會越來越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主任葉裕祥表示,「冬令進補」是許多人在冬天不可或缺的習慣,民眾常在寒冷冬天吃些溫補藥膳,的確有溫暖身體抵禦寒冬的功效。儘管民眾知道在冬天進補,有助於抵抗嚴寒,卻多不知中藥進補在中醫是有其理論基礎及專業性。葉裕祥醫師指出,進補是中醫一大特色,乃補其不足,是針對虛弱體質的調理方式,遇有虛弱寒性體質的人,非得從進補著手不可。如何補的正確、補的健康,則是進補先決條件,如果忽略中醫進補原則,甚至錯誤食用,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不適。葉裕祥醫師提醒,唯有充分了解進補原則及個人體質,才是正確進補,也才能在沒有副作用下,有效發揮功能。葉裕祥強調,進補時除了要注意藥材寒熱屬性和個人體質因素外,還有些情況不宜食用,例如腸胃功能不佳、急性呼吸道發炎或其他急性炎症時。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造成喉嚨痛、咳嗽時也不宜進補,應先治癒再食用,否則可能會有「閉門留寇」之餘,出現感冒程度加重或感冒延遲康復,若不諳此原則而冒然進補,可能產生口乾舌燥、胸悶不適、痰粘難咳、咽痛不已等現象。此外,有痛風、高脂血症、糖尿病者,進補時應避免食用動物內臟。有高血壓者,食鹽的量要加以控制,不可喝太鹹藥湯,另外高血壓多半是陰虛火旺,不可吃太溫補中藥,以免血壓更是升高有中風之虞。

抗老化、助強壯! 進補可吃當歸、山藥、枸杞

抗老化、助強壯! 進補可吃當歸、山藥、枸杞#立冬

立冬是冬季節氣的始端,俗稱「立冬補冬,補嘴空」,進入冬季後,氣候漸冷,許多人會利用這個時節前後進補,除了禦寒增加體溫,同時還能抗衰老、延年益壽。中醫師提醒,一般食補是以預防疾病為主,應該根據不同病情,同時配合病人的體質、精神及環境等因素調整用藥,才能真正達到進補的效果。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說,其實四季都可進補,不過要依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來補,中醫食補以預防疾病為主,包括無病防病及有病防變,根據不同病情,配合病人的體質,及精神、環境(地域、天時)等因素來調整用藥。陳柏全主任表示,一般人在進補時,若有感冒、發炎性疾病、口乾舌噪、失眠、便秘等問題,則不宜吃平常溫補的藥膳,其他像孕婦、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者,建議要由專業中醫師辨明體質後,再調配藥膳使用。冬令進補以健脾胃、養腎氣為主,像「八寶粥」一般體質都可以吃,材料包括白扁豆、蓮子、薏苡仁、芡實、山藥、桂圓、紅棗、百合、白米等,具有健脾益腎及養血安神作用。十全大補湯加味可補益氣血、減輕手腳冰冷、怕冷等症狀,並增強體力,材料包括當歸、黨參、杜仲、川芎、白朮、白茯苓、熟地黃、黃耆、肉桂、白芍藥、枸杞、炙甘草、紅棗、茴香等。陳柏全主任指出,平時也可在食物中可酌加黃耆、當歸、枸杞、山藥、杜仲、何首烏、肉蓯蓉、仙靈脾、地黃、桂圓、麥門冬、茯苓、白朮、人參,都是抗老化、強壯作用的中藥材。

天氣寒冷「冬病」報到 中醫籲:三九貼改善過敏體質

天氣寒冷「冬病」報到 中醫籲:三九貼改善過敏體質#立冬

剛過了11月立冬,冬至轉眼也要到了,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科廖敏宏醫師表示,平時就患有氣喘、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毛病的人,最近應更能感受到氣候的變化。冬季天氣寒冷,寒邪最易乘虛襲人,引發疾病,尤其是平時就屬陽虛體質的人。傳統上中醫將氣喘、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冬季多發疾病稱之為「冬病」,認為是人體「陽氣不足」的緣故,因此選在「三九天」這個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使用益氣助陽的藥物進行穴位貼敷,不僅幫助人體抵抗寒邪,同時還能鞏固夏季三伏貼的療效,減輕氣喘或鼻炎發作時的症狀。 廖敏宏說明,「三九貼」的治療方式類似「三伏貼」,即於「三九天」時選用具有溫經通絡、益氣助陽效果的中藥製成外敷膏藥,貼敷於穴位皮膚上30分鐘~2小時,使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經由氣血直達病所。根據文獻及臨床經驗顯示,施行此治療法後咳嗽、氣喘、鼻過敏的症狀會有明顯的改善,身體的免疫力會提升,呼吸道過敏現象會減輕以及較不容易感冒。除了敷貼治療外,建議也可搭配藥物或針灸,如此才能較徹底地改善過敏體質。 什麼人、什麼情況下不能貼敷? 廖敏宏提醒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燒、過去對中西藥物有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皮膚破損、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都不適宜貼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