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高熱量食物致血壓飆 恐誘發心肌梗塞

高熱量食物致血壓飆 恐誘發心肌梗塞#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陸續冷氣團報到,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因此,基隆市衛生局提醒,寒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也要避免因天冷而吃太多高熱量之食物,或是情緒起伏太大,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等併發症。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別容易因天氣寒冷及溫差變化大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提醒民眾一旦出現以下症狀時,如: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胸痛、冒冷汗、噁心、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接受檢查和治療;若有心血管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舌下含片,做緊急處置,再送醫接受治療。 張賢助主任提醒,習慣早晨出門運動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過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後再出門運動;建議結伴運動,且運動前要先暖身,若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對於醫師診斷需服藥控制病情的病患,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遵從醫囑規律服藥,以達降低合併症發生。

腦中風高峰期 4步驟辨別中風前兆

腦中風高峰期 4步驟辨別中風前兆#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氣溫下探11度,冷颼颼恐增心肌梗塞和中風的急性發作的機率,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注意保暖,以免發生憾事。此外,若是民眾出現中風徵兆,可利用中風4步驟「FAST」口訣幫助辨別,以免錯失治療時機。中央氣象局報告顯示,自18日起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預計到12/21連續三天會出現11度左右的低溫。國民健康署表示,當氣溫降低,血液的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因此恐增加心肌梗塞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情形,特別呼籲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與老年長輩,務必做好保暖措施,除了注意手腳保暖外,頭部保暖也很重要,因此手套、襪子、保暖衣物、帽子和圍巾缺一不可。據國民健康署2007年的調查發現,20歲以上的民眾,約有4成(約700萬人)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其中一項疾病,比例不低。因此,在寒流來襲時刻,提醒三高患者,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除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時刻留意身體的變化。國民健康署最後提醒民眾,若不幸出現中風急性發作徵兆,可牢記「FAST」口訣,來辨別是否為中風前兆4步驟,並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緊急將病患送醫。1)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2)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3)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完整;當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時,就要趕快送醫4)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

驚!心律不整最快恐在3秒內致命

驚!心律不整最快恐在3秒內致命#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心臟活動若失去規則,嚴重只要持續3秒,病人就可能昏倒,4分鐘內若不急救恐會引起腦損傷,10分鐘後腦死的機率大為增加。心臟的相關疾病若發生,可是來得又急又快,千萬不可輕忽,若在體內植入心臟節律器(含去顫器)將有助於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的病人降低總死亡率,不失為一項保命的選擇。52歲邵姓婦人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史,曾因心律不整多次昏倒,去年8月心律不整復發時,接受醫師建議植入體內心臟去顫器,避免發生危急情形,現在每3個月返診追蹤一次,情況相當良好。護心保衛戰分秒必爭!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醫師表示,以邵姓婦人為例,當有胸悶或喘不過氣時,體內心臟節律器能適時地幫助心臟得以正常運作,降低憾事發生的機率。心臟內科主任郭任遠醫師也表示,植入性體內心臟節律器(含去顫器)有助於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的病人降低總死亡率,後續僅需每3個月至半年回醫院追蹤,確認胸前的節律器是否正常運作,此方法得以讓患者維持生命或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天冷易心肌梗塞!留意3警訊免猝死

天冷易心肌梗塞!留意3警訊免猝死#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第一波寒流到,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到處冷颼颼!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明後兩天(29~30)可能出現10度低溫,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要注意低溫對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及上了年紀的長輩,因天氣驟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引發心房顫動、心肌梗塞或中風,民眾要隨時注意保暖,以免發生憾事。國民健康署表示,天氣冷更應該嚴防心血管疾病的發作,若民眾有出現輕微胸悶的情形,千萬不能大意,這可能是心臟病的警訊。「平常偶爾心悸、症狀輕微且自己都有在運動,所以不礙事」或「胸悶、休息一下就好」,這種大眾心態最容易誤事,因為半數以上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前一個月內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胸部悶痛情形,病患對這些症狀的輕忽,往往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寒流到來之際,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心血管患者注意保暖,帽子、口罩、手套和保暖衣物不可少,同時也要定期量血壓、並遵照醫囑服藥;且請民眾隨時留意身體是否出現心臟病的警訊,若有以下3大徵兆,應盡速就醫:1)胸悶:心絞痛的主要癥兆為胸悶,不舒服的範圍約半個手掌,出現位置會在胃到下巴、右肩到左肩甚至到左手肘等。2)易喘:心律不整的主要癥兆為心臟蹦蹦跳、容易喘、耐力變差,若是心房顫動,中風機率是高達常人5倍。3)心悸:心血管若過於狹窄,會在生氣、有壓力、季節轉換、運動過後,甚至吃飽飯後,出現喘不過氣、心悸、持續冒冷汗和噁心的情形。

秋冬溫差大 易致心絞痛、心肌梗塞

秋冬溫差大 易致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夜溫差大當冷空氣入侵時,使人們的體溫調節功能難以適應,如果沒有注意保暖,就易受涼罹患感冒,冬季患有心、腦血管病、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寒多則筋攣骨痛,冬季,氣候冷暖多變,氣候變化極易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發生。如果冠狀動脈的管壁發生粥樣硬化,那麼動脈管壁就會加厚,天長日久就會引起血管狹窄,甚至堵塞。動脈粥樣硬化會損傷血管組織,極易導致血栓形成。天冷導致血管收縮,心臟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心衰竭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等突發事件可能性明顯增加。天冷易造成毛細血管收縮,不僅腦血管病人要格外小心,而且血管在血糖長期破壞下十分脆弱的糖尿病人,更應謹防腦梗塞並發癥的發生。糖尿病人怎樣有效預防腦梗塞,除嚴格控制相關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吸菸、不良情緒外,肥胖者還需要減重。冬天如何注重養生而達到疾病預防?1)生活起居:冬天的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宜多運動,增加人體免疫的功能,提高抗病力,而幫助肺呼吸,預防多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2)冬令飲食:每到冬季,很多人忙著進補,食補、藥補等大行其道、實應多吃新鮮蔬菜(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水果(杏、桃、木瓜等)、堅果(核桃仁、芝麻、松子等),吃糯米、糙米、黃豆、豆腐、芝麻、紅糖等,這些都是溫熱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或冷飲,避免過量飲酒,要讓自己健康愉快的過冬,就從生活中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做起。

醫訊/糖尿病的運動原則

醫訊/糖尿病的運動原則#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雄榮總護理部特舉辦「糖尿病的運動原則」衛教講座,由郭秦君護理師主講,護師將介紹糖尿病足部照護重要事項及知識。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名稱:糖尿病的運動原則時間:102年11月5日(二)下午8:20~8:50地點:高雄榮總(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門診大樓地下1樓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轉7294

高血壓降不下來 男十年發生三次心肌梗塞險死

高血壓降不下來 男十年發生三次心肌梗塞險死#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高血壓的病患,時常需要服藥來控制血壓升高,但有些病患罹患的是頑固型高血壓,再怎麼吃藥,血壓總是無法安安穩穩的控制下來,而台中就有一名四十七歲的男性,因有頑固型高血壓,高血壓病史長達十年以上,吃過多種降血壓藥,但血壓還是平凡停留在一百七至一百八,壓力一來飆破兩百更是家常便飯,十年來還曾發生過三次心肌梗塞,鬼門關前走三次,所幸再經過近期來才通過的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後,終於解除危機。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 能對付頑固型高血壓中國附醫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陳業鵬指出,就在今年五月,衛生福利部通過引進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該病患符合此種手術之治療要件,便決定一試。手術再患者兩側腎動脈交感神經叢燒灼四到六處,藉此阻斷腎臟交感神經末梢傳遞亢奮訊息到大腦,來達到控制血壓的效果。術後一週血壓明顯下降,兩週後穩定在一百四至一百五之間,現在病患已能重拾舊趣,騎乘單車四處逛了。  陳業鵬醫師說,高血壓常常沒有症狀,有隱形殺手之稱,好在大部分能透過吃藥控制。只是少數人吃到三種藥以上,血壓還是超過一六o,在排除次發性高血壓之後,即所謂的頑固型高血壓。這類病患以往別無選擇,藥物越吃越多,劑量越來越高,副作用跟來後,生活品質也變得越來越低。而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治療機轉,算是開啟另一線希望。國外統計顯示,目前追蹤到術後第三年,大多數患者的收縮壓都能降低廿到卅毫米汞柱,但仍需搭配藥物,依降幅慢慢減藥,才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併發的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更分居十大死因之第二與第三名,殺傷力驚人,關心自己的血壓,毋寧是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

年輕男愛亂吃罹高血脂症 竟引發兩次心肌梗塞

年輕男愛亂吃罹高血脂症 竟引發兩次心肌梗塞#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平日愛吃高油脂類食物且不控制的年輕人可要小心了!台中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因平日飲食不正常,導致罹患高血脂症,進而引發心肌梗塞,送醫之後雖然救回,但他的心臟功能已剩約原本的三分之一,只要小跑步就會喘得比別人厲害!年輕人高血脂症 兩次心肌梗塞險致命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心肌梗塞?!這名年輕人,早已在五年前就已發作過一次心肌梗塞,在醫院進行心導管置放血管支架治療後,恢復良好,但他卻以為自己還年輕,身體硬朗的很,認為手術後就沒事,竟然沒有接受規則治療,才又再引發這次嚴重的心肌梗塞。對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江韶岳表示,該患者遭心肌梗塞致命性的「突擊」,與他的高血脂症有直接關係,而這位三十七歲的男性患者,於八月中旬被緊急送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室,到院時已無呼吸、心跳,經過急診急救和電擊後心跳雖然恢復,但血壓仍低需大量強心藥物維持,其間又斷續心室顫動需數次電擊,診斷為心肌梗塞,雖被幸運救回,但心臟功能只剩下原本的三分之一。別以為年輕心臟就勇健!對此江韶岳強調,台灣的心肌梗塞病患中,四十歲以下約占6至7%,且年輕人往往自恃年輕、症狀不明顯,容易忽視心肌梗塞的危險。心肌梗塞是一種致命率很高的突發性疾病,發作的時間無法事先預測,只能靠平常的保養預防,關鍵在於平日的預防檢查和規則治療,尤其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患者,更應做有效的控制,將心肌梗塞的預防治療當做一輩子的事,因為心肌梗塞的發生與年齡無關,年輕人也沒有「豁免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