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

男性好發睡眠呼吸中止 致心血管疾病

男性好發睡眠呼吸中止 致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也有半夜睡不著覺的困擾嗎?每天一早總是精神萎靡,感覺大腦昏昏沉沉的,但一到夜深人靜,就失去想睡覺的動力,好不容易入眠卻多夢、打呼又磨牙,不僅睡不好也睡不飽;睡眠技師提醒,如有這些情形恐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了,若置之不理,極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而為更方便現代人生活,目前可透過居家睡眠檢測找出原因,再進一步至專業醫療院所進行治療。睡眠障礙症狀多 睡眠充足促進身體健康睡眠技師洪曉菁表示,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睡眠充足將有助消除疲勞、修復生理機能、增強抵抗力、促進智力發育、生長、提升學習力,或有效達到瘦身及美容效果;因此,ㄧ般會建議成人平均睡眠時間應落在7-9個小時,一旦睡不好,則可能會產生失眠、多眠症、異睡症、日夜節律睡眠障礙等現象,尤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更不容忽視。缺氧+睡眠呼吸停止超過10秒 即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洪曉菁睡眠技師指出,正常睡眠時,空氣是可由呼吸道順利進入肺部,而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呼吸道阻塞將使空氣無法順利進入肺部,進而導致睡眠中缺氧;ㄧ旦呼吸道塌陷,睡眠呼吸中止症者會停止呼吸超過10秒以上,促使患者驚醒,接著恢復呼吸後繼續入睡,此循環將使睡眠品質大幅降低。男性罹患機率高於女性 這些高危險族群應當心洪曉菁睡眠技師補充,年紀增長會增加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且男性罹患機率是女性的2-8倍;而像是肥胖者、扁桃腺或舌頭肥大、鼻中膈彎曲、下巴後縮者皆為高危險群。其白天會出現高血壓及心血管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口乾、頭痛等;夜晚則會有常跑廁所、淺眠夢多睡不好、床伴注意到呼吸暫停,以及習慣性大聲打呼。此外,睡眠呼吸中止症者比起ㄧ般人,又更容易罹患腦中風、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等併發症。居家睡眠篩檢快 數值超過AHI5應治療要瞭解自己是否有睡眠問題,洪曉菁睡眠技師建議,初步可透過睡眠問卷檢視,接著利用快速、簡便又舒適的居家睡眠篩檢。洪曉菁睡眠技師說明,居家睡眠篩檢在家即可檢查,其主要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做檢測,分別以鼻子、胸、手指3條檢測線,進行呼吸偵測、脈搏、血氧濃度、鼻流及打鼾等5項檢查,並由睡眠技師分析判讀,若偵測指數AHI30的重度病人更應積極與專科醫師討論合適治療,由醫師評估是否能手術或用正壓呼吸器來改善症狀。別讓疾病控制你 養成規律作息防患未然若要睡得好,洪曉菁睡眠技師分享,在睡前ㄧ小時應關掉電源,如電視、手機、音響,且應保持臥室黑暗,養成規律運動,但應避免睡前4小時運動,最重要的是養成定時就寢、起床的好習慣,以利讓自己ㄧ夜好眠。(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鼾聲如雷!揪出扁桃腺肥大影響睡眠

鼾聲如雷!揪出扁桃腺肥大影響睡眠#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的陳大哥(化名)睡覺時總是鼾聲雷動,妻子長期下來深受其擾,他至醫院求診檢查才發現,因扁桃腺肥大導致呼吸道阻塞,是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且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竟高達70次!雖透過正壓呼吸器治療有改善,但他仍想自在地睡覺,於是與醫師討論以手術摘除扁桃腺,術後睡眠品質大幅提升,呼吸中止次數也下降至每小時5次以下,不需再使用呼吸器入眠。扁桃腺肥大與體質有關 8成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收治患者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喉頭頸科主任戴世光表示,扁桃腺肥大多半與體質相關,嚴重扁桃腺肥大的患者,近8成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問題;而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因扁桃腺肥大所導致之外,也有可能合併其他部位的上呼吸道阻塞,需接受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確認嚴重程度。扁桃腺阻塞呼吸道 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戴世光主任補充說明,隨著年紀增長,成年人扁桃腺的免疫功能已不重要,但扁桃腺的大小因人而異,並非每個成年人扁桃腺都會縮小。如上述患者成年後扁桃腺依然肥大,就可能出現打鼾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然而,孩童也可能因扁桃腺肥大引起睡眠呼吸中止,影響睡眠狀態與學習能力。醫師建議,若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就應該積極尋求治療。低溫電漿刀手術摘除扁桃腺 疼痛指數降四成近年,扁桃腺肥大可用低溫電漿刀手術摘除,刀口溫度低,約落在70度到130度之間,相較傳統電燒刀近300度的高溫,能降低周邊組織傷害及疼痛感,減低對於術後恢復期間生活品質的影響;且根據臨床觀察,使用低溫電漿刀摘除扁桃腺的患者,疼痛程度約可下降四成左右,術後復原也十分良好。不過手術需全身麻醉,治療前須與醫師主動告知自身狀況,評估最佳治療方式。(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鼾聲嚇跑床伴 止鼾手術力助消音

鼾聲嚇跑床伴 止鼾手術力助消音#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打鼾是因在睡眠期間,人體上呼吸道組織因肌肉張力放鬆,或本身過度冗贅的體積所產生震動的發聲情況,大部分的打鼾情形好發於軟顎及懸壅垂,有時是因舌頭體積過大,或舌基部下垂所引起,此外,扁桃腺、腺樣體及鼻塞也會造成打鼾,而體重過重、服用鎮靜劑和使用酒精,也會使鼾聲加重。由於打鼾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之一,若不妥善處理,一旦長時間睡眠缺氧,亦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台中38歲謝先生為科技工程師,職場表現深獲肯定,但單身的他十分渴望早日成家,只是交往過的眾女友們,因無法忍受他的巨大打鼾聲,選擇離他而去,為了能尋得美嬌娘,謝先生決定接受「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治療,術後果然「消音」不少,不僅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重燃追求異性的信心。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 使軟組織體積縮小 降低打鼾音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許哲綸表示,經鼻咽內視鏡和睡眠呼吸檢查後,發現謝先生的軟顎及懸壅垂非常鬆弛,已經達到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討論後決定使用傷口小、免住院、疼痛輕微且恢復時間快的「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讓他對人生充滿希望。傳統治療打鼾的手術,如「雷射懸壅垂切除手術」或「懸壅垂軟顎成型手術」,容易造成術後傷口高度疼痛,而「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在軟顎或舌基部黏膜下,利用無線電波在治療區域產生凝固範圍,約6到8週使軟組織體積慢慢被身體吸收而縮小,並增加組織的硬度及張力,即可達到降低打鼾音量及頻率的目的,適合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許哲綸也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若不積極治療,可能影響自身及枕邊人白天的精神狀態,也可能忽視隱藏的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故建議若有打鼾,或經親友觀察有睡眠中呼吸暫停的情形,應盡早就醫檢查,才能改善生活品質。

吸菸致肺阻塞逾8成 呼吸困難漸失能

吸菸致肺阻塞逾8成 呼吸困難漸失能#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抽菸是導致疾病和死亡的主因之一,然而這類疾病和死亡其實可以預先防範。在阻塞性肺病的病例中,80%至90%是因為患者抽菸而直接致病;至於肺癌,90%的患者是因為抽菸而直接致死。癮君子的肺臟會隨著抽菸時間拉長而功能越來越差。不論是罹患哪一種阻塞性肺病,患者有兩類典型,一類是年紀很輕就開始抽菸,另一類是菸癮很大。隨著阻塞性肺病的症狀越來越糟,患者的呼吸會越來越困難,即便只是進行日常活動,他們也會感到筋疲力竭,於是活動量逐漸降低。病情嚴重時,患者形容枯槁,連吃個飯、喝個水都要耗盡全力。抽菸會破壞肺臟的彈性,暴露於香菸和其他環境毒物是導致阻塞性肺病的主因,只要減少抽菸量,就可以把症狀控制,輕鬆改善呼吸道健康;如果能夠徹底戒菸,那就更好了。此外,避免吸入二手菸和其他空氣毒素也同樣重要,而運動、乾淨的空氣、健康的飲食對病情都能帶來益處。限制性肺病 肺臟無法完全填滿空氣限制性肺病是指患者的肺臟無法完全填滿空氣,肺臟受到限制,無法完全膨脹起來,而造成肺臟受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體內,也可能來自於體外。多數情況下,限制性肺病的成因是肺臟本身產生硬化。此外,肺臟有傷疤、胸壁硬化、肌肉衰弱、神經受損等,也都可能造成肺臟的膨脹功能受到限制。跟姿勢有關的毛病,例如脊椎側彎、胸廓內部或周圍的肌肉過度緊繃,也會造成吸氣的功能受限。睡眠呼吸中止症 影響精神、專注力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是阻塞性的,也可能是限制性的。患者熟睡時,呼吸會暫時停止一、兩次,或是呼吸得非常淺。每個患者暫時呼吸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有人可能只是中斷數秒鐘,有人可能中斷一分鐘以上,之後又重新啟動呼吸的動作。睡眠呼吸中止症發作時,前後往往大約持續十秒鐘,而且當患者恢復呼吸的時候, 通常會倒抽一口氣,或是伴有打呼。一整晚下來,上述的情況可能反覆發生很多次。打呼最初只是個惱人的習慣,後來卻演變成主要的健康問題。在美國,苦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人有一千八百萬之多,在英國則有三百萬人。睡眠呼吸中止症往往是慢性病症,患者的睡眠模式會被打斷。呼吸中斷或是呼吸變淺時,身體會退出深度睡眠的狀態,進入淺眠狀態,結果就是睡眠的品質很差,害得患者一整天都精神不足,專注力也受到影響。對於汽車駕駛人而言是非常危險的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治療法稱為CPAP(持續正壓呼吸器),用一根管子把面罩連接到空氣幫浦上面,由幫浦把空氣從鼻孔和嘴巴灌入上呼吸道。其他的療法包括開刀,切除呼吸道裡面的多餘組織,以及一種用來保持呼吸道打開的口腔裝置。然而,以上的療法都沒有真正解決潛在的問題—真正的首要之務,應該是試著改進身體的姿勢和呼吸習慣才對。(本文摘自/神奇的自然呼吸/啟示出版)

長期打呼不理會 缺氧糖尿病情恐惡化

長期打呼不理會 缺氧糖尿病情恐惡化#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自行經營生意的林姓夫妻,太太作息正常白天工作卻精神不濟,甚至在店內打瞌睡,因此到睡眠檢查中心求助。經醫師問診才發現,林先生長期打鼾讓太太無法安穩入眠,而林先生甚至未察覺自己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林先生經治療後症狀改善,林太太也擺脫長久睡不好的困擾。呼吸中止指數過高 單相陽壓呼吸器改善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洪明輝表示,林先生進行睡眠檢查,竟檢測出每小時呼吸中止指數60次。「呼吸中止指數」是指每小時裡、平均每分鐘停止呼吸一次達10秒以上計算,一般人正常指數應在5次以下,而依美國睡眠協會定義,5至15次為輕度、15至30次為中度、超過30次為重度。林先生睡眠呼吸中止症非常嚴重,在醫師建議下於睡覺時配戴「單相陽壓呼吸器」,促進身體自行通氣與換氣,經過數週觀察與治療,林先生精神狀況明顯改善,林太太也因先生配合治療,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呼吸中止症易缺氧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恐惡化洪明輝醫師表示,呼吸道開口大小就像窗戶縫隙,窗縫很大時,風吹過流動時沒有聲音,不過當窗戶關小,風吹過時就容易呼呼作響。當人的呼吸道狹窄,呼吸容易出現鼾聲、打呼情況,若整個窗戶關閉,就如同呼吸道完全阻塞,空氣無法流動,此時病人不會發出鼾聲,即是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呼吸道長期不順暢或患有呼吸中止症,易出現缺氧狀況,長期對全身器官皆有不良影響,且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更易導致病情惡化。成人與小孩都可能罹患呼吸中止症,平時全家人應注意彼此睡眠情況,如打鼾、睡眠時間足夠卻依然精神不濟、無法集中注意力、嗜睡,可至醫院就診檢測,提早發現與改善,降低引發或加劇如失智、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風險。

兒童打呼別輕忽!拖延就醫恐致過動

兒童打呼別輕忽!拖延就醫恐致過動#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5歲男童感冒,被家人帶往醫院看診。看診時醫師察覺男童不時張嘴呼吸,且嘴唇上翹還有些微暴牙,符合上腺樣體面容特徵。父母表示男童夜間打鼾聲嚴重、常睡眠中斷,白天上課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稍微過動。經鼻咽內視鏡檢查發現男童腺樣體肥大,雙側後鼻孔完全堵塞,診斷為腺樣體肥大引起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經手術將肥大腺樣體切除,大幅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情況。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多因鼻咽部腺樣體肥大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劉宗瑋表示,根據統計,學齡前兒童約10至30%有打鼾現象,而其中約2至3%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原因和成人不盡相同,大多數都是因為鼻咽部腺樣體肥大或扁桃體肥大,造成後鼻部及口咽部呼吸道阻塞,若合併過敏性鼻炎,會造成嚴重鼻塞,影響睡眠呼吸。這類病人因為鼻塞嚴重,必須不時張口呼吸,長期累積影響臉部發育,上唇厚且上翹、上門牙突出、鼻子變扁、眉間變寬及顏面扁平,形成腺樣體面容。還可能會無法熟睡、容易驚醒、尿床、晨間頭痛等症狀,嚴重還會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甚至有學習障礙。腺樣體肥大影響臉部發育 甚至造成過動兒童進行睡眠生理檢查上較不易,需更仰賴醫師依臨床症狀及理學檢查助診斷。治療則以手術治療效果較顯著,因兒童成因多為腺樣體或扁桃體肥大,手術將腺樣體或扁桃體切除後,症狀即可獲得改善。劉宗瑋醫師表示,雖然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不少,但容易被誤以為是單純鼻過敏、鼻塞引起打呼,忽略可能是潛在腺樣體肥大阻塞呼吸道。長久下來可能影響臉部發育形成腺樣體面容,嚴重的更可能影響學習或產生過動情況,建議及早至耳鼻喉科接受檢查與診斷,必要時需及早介入治療。

研究:亞洲人先天比歐美人士會打呼

研究:亞洲人先天比歐美人士會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什麼?其實睡眠呼吸中止症包含兩大表現,睡眠時打呼以及呼吸暫停。肥胖者容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除此之外,亞洲人竟也比歐美人士的發病率還要高!肥胖者喉嚨內側脂肪多 呼吸道變窄肥胖者導致喉嚨內側脂肪增加,呼吸道窄化。歐美人士中,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SAS)的首要原因,就是肥胖。尤其高達90%以上的美國籍SAS患者有肥胖問題。據報告指出,「BMI30以上(輕度肥胖)」的患者佔了30%。相較於此,日本近四千名SAS患者當中,約有30%屬於「BMI未滿25(正常體重)」的範圍。但是,隨著近來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因為肥胖而罹患SAS的日本患者也變多了。根據二○○三年日本「國民健康‧營養調查」(厚生勞動省)的報告,30~60歲年齡層的男性中,30%的人有肥胖問題。另外,在過去20年間,成年男性的肥胖人數(BMI25以上)遽增了一‧五倍。在肥胖的問題下,近幾年日本30~60歲的壯年期男性罹患SAS的機率也跟著急速增加。亞洲人下巴窄小 呼吸道受壓迫易打鼾就亞裔族群而言,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病原因,絕大多數與臉型、脖圍、骨骼等外型特徵有關。比較歐美人士和亞洲人的臉部骨骼後,我們可發現歐美人即使臉的輪廓窄,但下顎依舊長得寬大方正。相較之下,亞洲人的下顎骨不太發達,下巴窄小是亞洲人的外觀特徵之一。而且,就身體結構而言,亞洲人由於鼻子扁,喉嚨後方較窄,因此必須依賴口呼吸。以骨骼來看,寬大結實的下巴較不易使呼吸道受到壓迫,如果下巴發育不全,呼吸道便容易被壓迫。骨骼特徵主要受到遺傳影響。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有打鼾、呼吸暫停的症狀,通常子女也會打鼾,可說是SAS的預備軍(前期患者)。隨著飲食精緻化,近年來小孩外觀特徵也出現小下巴、小臉的傾向。(本文摘自/睡睡平安/世茂出版)

胖才會打呼?骨架小呼吸道易阻塞!

胖才會打呼?骨架小呼吸道易阻塞!#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睡眠呼吸中止症,包括睡眠持續打呼及呼吸暫停。肥胖者雖然發病風險最高,下巴窄的人也容易造成呼吸道阻塞。肌力衰退也是風險增加的要因,隨著年紀增長,喉嚨和頸部的肌肉會開始鬆弛,舌根往後垂,躺下時呼吸道的空間窄化,都會導致發病。睡眠呼吸中止症 肥胖者發病風險增3倍有關睡眠呼吸中止症(SAS)的發病原因,最常見的就是肥胖。一旦過胖,脂肪會囤積在喉嚨附近,使得呼吸道窄化,導致容易發生呼吸中止或低度呼吸的情況。肥胖者的發病風險更是比正常體重的人高出三倍以上。但是,肥胖只是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之一。另外,瘦的人也要注意。體型纖細、骨架小、下巴窄的人,呼吸道容易阻塞,這種人只要體重稍微增加,就容易發病。以骨架小的日本人為例,有三至四成體重標準的民眾仍是SAS患者。女性更年期後 發病風險升高正值30~60歲壯年的男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SAS)的機率高於其他年齡層的男女。這與男性特有的脂肪堆積狀態和體型有關。然而,這個年紀的體型變化,也會影響生活習慣病的發病率。相較於男性,女性發病率較低。原因在於黃體素這種女性荷爾蒙,具有刺激呼吸中樞的功能。停經後的女性,由於黃體素分泌量減少,加上肌肉隨著年齡增長而衰弱,容易發生呼吸中止,必須注意相關症狀。有報告指出,停經後的發病率,是停經前的3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包括倦怠感、頭痛、失眠、盜汗、注意力降低等,由於與更年期障礙非常像,很容易被忽略,導致病情惡化。(本文摘自/睡睡平安/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