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

長期睡不好 帕金氏病機率增近2倍

長期睡不好 帕金氏病機率增近2倍#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打鼾,甚至出現睡覺時呼吸中斷現象,是許多人的困擾,當心長期下來不僅是睡眠的問題,罹帕金氏病的機率也會增加!據資料分析,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與一般人做比對,長期追蹤11年後,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人,未來發生帕金氏病機會,是沒有此病者的1.84倍。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黃俊豪醫師,以衛生署資料庫研究分析,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人未來發生帕金氏病機會,是沒有此病者的1.84倍。若同時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失眠的成年病患,未來發生帕金氏病機率是一般成年人的1.97倍。此外,50至69歲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女性,未來發生帕金氏病機率更是同年齡層女性的2.82倍。黃俊豪醫師表示,打鼾與暫時停止呼吸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二大症狀,而睡眠呼吸中止症以中年男性居多,其年齡愈大,盛行率越高。另外,肥胖、鼻中隔彎曲、慢性鼻炎或鼻竇炎、扁桃腺過大、酗酒、吸菸及服用安眠藥的人士,也較易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誘發心血管疾病、罹癌機率也增高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讓患者睡眠受到干擾,甚至誘發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近幾年來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癌的機率也較高。加上最新研究發現,50至69歲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女性,未來發生帕金氏病機率最高,不可輕忽。因此,黃醫師呼籲,睡眠呼吸中止症及時接受治療,不僅可預防三高,還能減少罹患帕金氏病,及降低未來癌症發生率和腦部神經退化。

睡眠呼吸中止症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睡眠呼吸中止症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打鼾或睡覺時出現呼吸中斷等現象,是許多人的困擾。一名60多歲的彭先生,晚上時常打鼾,睡眠品質差導致白天容易打瞌睡,甚至開車時常差點發生車禍。自從8年前到門診檢查,確定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使用正壓呼吸輔助器入睡後,終於夜夜好眠。然而醫師提醒,睡眠時反覆缺氧,容易併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或精神不佳而發生意外,不可輕忽。上呼吸道阻塞、肥胖皆會導致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楊美貞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大多是30~65歲的青壯年男性,半數患者是鼻子和上呼吸道的問題,例如過敏性鼻炎者經常會鼻塞、顱顏構造異常造成下巴較小內後縮或扁桃腺過大所導致;睡覺容易因上呼吸道阻塞而吸不到空氣;而半數患者則是過度肥胖相關的後遺症,因脖子粗短,喉嚨裡的軟組織壓迫到上呼吸道。側睡+配戴呼吸輔助器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通常以為自己睡得很好,但其實只有淺眠而已,起床感覺頭痛、沒睡飽、打瞌睡,甚至晚上頻頻起來夜尿。楊醫師建議,輕度患者可試著側睡並把床頭從腰部以上抬高至少30度、或評估開刀、配戴咬口器的可行性;中重度患者則大多數都應配戴正壓呼吸輔助器,將空氣加壓,撐開上呼吸道,避免造成呼吸中止,少部份中重度患者可由耳鼻喉科和口腔外科審慎評估開刀的可行性。儘管醫界已證實,患者長期夜間反覆缺氧會引起心肌梗塞、高血壓、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仍有高達7成的患者因心裡排斥、感覺不舒服或過敏等因素拒絕配戴。楊醫師曾有幾位不願配戴的患者,因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而住進加護病房。楊美貞也提醒,愈胖的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也愈高,應注意體重控制。而若發現自己或家人有類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

晚上打鼾、白天頻瞌睡 小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晚上打鼾、白天頻瞌睡 小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位56歲的女子,BMI達28有高血壓病史,白天容易疲勞打瞌睡,甚至坐著就會睡著,家人也抱怨鼾聲擾人,熟睡時甚至有間歇數秒的呼吸停止。檢查婦人身材較胖、扁桃腺腫大,合併有口咽側壁塌陷,確診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在耳鼻喉科以手術治療後,即獲得改善。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醫師謝宇翔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率約為人口的5~10%。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居多,身形較胖,有高血壓病史。此外,扁桃腺肥大,下巴內縮也容易有此種疾病產生。僅1成被診斷出   嚴重恐猝死謝宇翔醫師說,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化,最常見為白天疲勞嗜睡。其次有打鼾、睡眠中斷或驚醒、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等。由於症狀並不非常特異,因此大約只有10%的病人能被確診。不可不慎!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致病位置多且常常不只一處,例如扁桃腺肥大、側咽壁塌陷、舌頭位置高、舌根肥大、下巴內縮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隨年紀增長惡化,升高併發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嚴重的低血氧甚至會猝死危及生命。治療主要是連續陽壓呼吸道療法、手術治療,搭配減重、側睡、牙套等。醫師也建議民眾若出現白天疲勞嗜睡、打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他提醒如有持續的症狀,應速至耳鼻喉科檢查。 

女子體重破百 睡覺呼吸暫停高達90次

女子體重破百 睡覺呼吸暫停高達90次#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大眾認為肥胖只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其實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好發於體重過胖的人。像是38歲的林小姐體重高達105公斤。白天上班老是覺得自己沒睡飽,平常躺在床上睡覺更是鼾聲震天,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罹患最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呼吸停止次數高達90多次,每晚都得戴著「陽壓呼吸器」睡覺,年紀輕輕就領到殘障手冊。罹睡眠呼吸中止  減重症狀好轉除了睡眠呼吸中止症,林小姐同時罹患糖尿病,即使服用降血糖藥物,血糖依然控制不好。在醫師建議下,她下定決心厲行減重,經過一年的時間,體重減輕多達30公斤,不但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逐漸舒緩,睡眠時得以脫離呼吸器,更令人驚喜的是原本擾人的糖尿病也獲得改善,不再需要服用降血糖藥。嚴重恐導致腦血管疾病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洪國瑋醫師指出,肥胖者因呼吸道充滿脂肪且容易塌陷,以至於睡眠中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暫停性停止呼吸的現象,患者常因為缺氧而驚醒,除了造成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下來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嚴重者還會導致雙下肢水腫、心肺功能衰竭、合併腦血管疾病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形成受到多重原因影響,除了肥胖外,人體構造也有相當影響,包含軟顎後的空間狹小,如軟顎過度發達、懸壅垂過長,以及舌頭過大造成舌根後空間狹小、下巴後縮等皆會影響。重症者需配戴呼吸器臨床治療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必須考慮缺氧的嚴重度,目前以配戴呼吸器為主流的治療方式。針對重度患者,如一個小時呼吸停止30~40次以上,因手術成效較差,通常會直接建議配戴呼吸器。至於肥胖患者,仍建議先嘗試減重,配合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均衡飲食原則、避免飲酒,以改善睡眠品質,減緩睡眠中止的症狀及次數。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治療 嚴重恐心肌梗塞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治療 嚴重恐心肌梗塞#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睡眠中缺氧,隨後又恢復呼吸的情況,當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台灣40至50歲的族群約2成有此問題,像是前總統陳水扁、立委顏清標等人亦為睡眠呼吸中止患者。醫師指出,許多人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而不自知,易造成工作效率下降、記憶衰退、夜尿頻繁、白天嗜睡,並伴隨嚴重打鼾。不只夜鼾、日嗜睡 還可能引發重症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林嘉謨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常與肥胖、咽喉肌肉鬆弛、上呼吸道狹窄有關,吸煙飲酒者罹患機率亦高,如不積極治療,有引發心肌梗塞、中風、高血壓、心律不整、糖尿病等重症的風險,甚至因精神不濟造成各種意外事故,患者可藉由手術、止鼾器或呼吸器改善。目前最廣泛的治療方式,為配戴睡眠呼吸中止治療器,其原理為利用靜音馬達晚上睡覺時產生風壓支撐呼吸道,使之不塌陷,睡眠中不缺氧,從而改善睡眠呼吸中止問題。但早年呼吸器面罩體積宛如「防毒面具」、戴起來難以吐氣的呼吸器令患者望而卻步,有人甚至放棄治療任病情加重,而現今相關儀器日新月異,不只戴起來舒適,而且能於患者真正入睡後才開始輸送壓力,助患者一夜好眠。像是攝影大師柯錫杰,曾因嚴重睡眠呼吸中止問題導致精神、記憶力減退。經醫師建議他配戴適合的睡眠呼吸中止治療器,不僅白天不嗜睡,夜尿情況也獲改善,且記憶力明顯變好,這陣子還常幽默自誇:「82歲也變28歲了!」積極治療 助提升記憶、趕走夜尿據臨床研究,在每晚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超過4小時後,患者因擁有充足的睡眠,助改善呼吸中止造成夜間間歇性缺氧,及夜尿問題,也有助提升記憶、注意力。而林嘉謨醫師也說,坊間相關儀器眾多,且無明確法規規範需在醫師的指定下才能使用,但每個病患症狀嚴重程度不同,適合的壓力值亦不同,最好是整晚測試最適合的面罩種類及呼吸器治療壓力後與專業醫師討論後再購買,避免買到不適合的呼吸器及面罩。

快減重!7成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是肥胖者

快減重!7成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是肥胖者#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62歲的王先生屬中廣身材,過去雖然曾嘗試減重,但他體力不佳,稍微運動一下就會喘,因此體重始終降不下來。平日有長期服藥控制三高,近期回診時王先生向醫師抱怨長期以來睡眠品質不佳,夜間常因呼吸困難及口乾舌燥醒來,白天時間也容易打瞌睡,太太也抱怨他打鼾聲音太大,也發現夜裡會有好幾次呼吸停止的現象。經檢查發現,王先生為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睡覺中每小時發生55次呼吸中止,醫師建議夜間睡覺佩戴連續性陽壓呼吸器後,夜間睡眠品質改善,白天精神也比較好,再配合減重,目前血壓控制良好,血壓藥也減量了。體重每上升10公斤  增2倍發生率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胸腔內科曾士恩醫師說,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男性比例較高,而體重過重是主要危險因子,70%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都有體重過重問題,體重每上升10公斤大約增加2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率,減重是唯一能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方式,但肥胖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彼此互相影響,型成一個惡性循環。嚴重恐造成夜間猝死因為體重上升時,鼻咽、口咽、舌頭及頸部軟組織質量增加,造成呼吸道狹窄,在睡覺中增大的軟組織因重力塌下阻塞了呼吸道,一旦發生嚴重的呼吸道狹窄或阻塞,身體呼吸不到氧氣就會驚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嚴重可能會造成缺氧有致命風險,臨床上也發現夜間猝死的個案,約6成有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  讓三高更難控制而且病患會感覺一直睡不飽,伴隨日間嗜睡,也由於精神不濟,會讓病患想吃更多東西不想運動,進而使體重更增加,長久下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甚至引起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曾醫師提醒,若是發現自己或家人為中廣型身材並以下症狀有2項符合,就要多加留意:1)嚴重打鼾並有呼吸停止2)睡醒後仍感覺疲倦3)晨間感覺頭暈頭痛4)白天嗜睡,反應遲緩及容易打瞌睡5)記憶力減退及容易暴躁等,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曾醫師也建議,經由整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儀」的紀錄,即可診斷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藉由適當治療方式,如睡覺中配戴連續性陽壓呼吸器,搭配飲食控制及適當運動,即可打斷肥胖及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惡性循環。

男子無故發胖 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致

男子無故發胖 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致#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0歲的李先生,生活作息規律,也不過度飲食,但體重卻吹氣球般漸漸上升。另外還有一個困擾他的問題,就是每晚睡覺時總會「呼呼作響」,且睡眠時也因吸不到空氣而斷斷續續醒來,導致白天精神不佳。李先生尋求醫療協助後,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在接受一段時間的中醫治療後,不僅睡眠品質改善,連帶的體重也獲得控制,慢慢瘦下來。 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打鼾肥胖一次解決胡心瀕中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會於睡眠時會因為不能呼吸而醒來,醒後一至數秒可再入睡。而同樣的情形會重複數十、甚至數百次,不僅影響睡眠品質,更容易併發高血壓、心臟病、肺高壓等疾病。而這類病症常發於中年男性,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最為常見,胡心瀕中醫師也表示,這是因為咽喉附近的軟組織較為肥大(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鼻甲肥大、鼻息肉增生等)阻塞上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狹窄,導致睡眠時呼吸暫停。而睡眠呼吸中止造成的血氧濃度下降,會使得身體在缺氧狀態下無法正常燃燒脂肪,人就會漸漸胖起來。 中藥+針灸 改善睡眠打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想要減重,首先應以改善睡眠打鼾的症狀為優先,胡心瀕中醫師表示,根據患者呼吸道的症狀,給予適當的中藥治療,再配合針灸,可以緩解打鼾的情形。而軟組織肥大在中醫理論上,病因歸類於「痰濕」,故治療可使用,如麻杏苡甘湯、苓桂朮甘湯、溫膽湯等化痰除濕的藥方,消除水腫,再搭配針灸合谷、豐隆、風池、承漿等穴位,加強舌根肌肉強度,來處理眠鼾的問題。另外也要配合體重管理,降低身體體脂肪含量,雙管齊下,不僅睡眠品質提升,同時還能拯救走樣的身材。胡心瀕中醫師也建議,每週3~4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睡眠採側睡,並避免甜膩、油烤炸辣的食物,才能夠有效控制病情。 

肥胖問題多 臨床2例手術減重甩病

肥胖問題多 臨床2例手術減重甩病#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肥胖也會有睡眠問題?更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有2個病例,王先生體重105.5公斤、BMI值37.8,因晚上睡眠品質不佳、工作又需長時間開車,怕精神不濟而發生交通問題,為了安全前往醫院就醫,成功減重後精神不好的問題消失了;郭先生則有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需戴呼吸器,也有胸悶的問題,手術後成功減重,呼吸中止症也獲得改善。肥胖引發的代謝疾病 健康、生活受影響雙和醫院減重美容塑身中心蘇彥豪醫師表示,肥胖對健康和生活品質可能產生極大的影響,BMI值若超過32恐產生肥胖相關代謝疾病,而BMI值若超過37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減重,避免肥胖對健康造成影響;39歲的王先生,體重105.5公斤、BMI值37.8,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導致開車時想睡覺,為了怕交通事故影響安全,經過醫師的診斷和建議後,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縮胃手術),成功減輕25公斤,連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也改善。而62歲的郭先生則是有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還經常胸悶和心臟不舒服,睡覺時更是必戴正壓呼吸器(CPAP),在經過手術一個月後體重從125降到98公斤,瘦下來後胸悶情況改善、睡覺也不必戴呼吸器;他開心地表示,減重不只找回健康、還改善了睡眠呼吸中止症,讓他覺得賺到。過重患者聆聽專業建議 才能正確甩油蘇彥豪醫師表示,少吃多動可以瘦,但對於BMI值超過32,且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少吃效果不好,且運動對身體負擔過大、可能會疼痛甚至發生危險,所以最好就醫治療、傾聽專業意見,以免拖延造成持續肥胖或不當減重而危害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