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

微創植牙具備微創、微痛、微笑三特點 補足缺牙求職蓄勢待發

微創植牙具備微創、微痛、微笑三特點 補足缺牙求職蓄勢待發#缺牙

就像近來最夯的iphone強調「輕、薄、短、小」一樣,現代人對牙齒保健的知識越來越成熟,對牙科的治療品質也更趨要求。已執業超過10年,資歷豐富的牙科專科蔡忠翰醫師就提到,近幾年來大家對於「微創植牙」療程的信任度大大提升,且微創植牙克服了舊式牙橋犧牲前後牙的缺點,也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更舒服、傷口更小,復原更迅速,因此諮詢與手術人數在暑假求職潮湧現前就先感受到攀升變化。蔡忠翰醫師表示,人工微創植牙簡單來說是運用在缺牙的部位,將鈦合金的人工牙根埋入齒槽骨內,等到牙根與牙床緊密結合後,確定牙齦傷口癒合良好,最後才將牙冠套上去。而「微創植牙」是改良傳統翻瓣植牙手術,將手術過程簡化的新式植牙方式。「微創植牙」顧名思義,就要很迷你,不但手術步驟精簡,傷口也可迅速復原,這也是「key hole surgery」的原義精神。蔡忠翰醫師強調,「微創植牙」強調的是「三微」,即是「微創、微痛、微笑」三個特點。「微創」與「微痛」指的是植牙傷口微小,因此流血與疼痛感低微。而且,若是條件許可,「微創植牙」手術當天還可以製做過渡性的樹脂假牙,讓缺牙期縮短,減少對病人日常社交活動的影響,自信展現美麗「微笑」。此外,微創植牙表面麻醉即可,將有效降低麻醉風險。以前,若是缺一顆牙齒,醫師多會將前後兩顆牙齒磨小做為支撐,再套上三顆一組的假牙牙橋,若是缺牙顆數越多,為了確保完整的支撐及平衡,可能前後需要犧牲更多健康的牙齒。蔡忠翰醫師表示,在臨床反應上,傳統牙橋因為要磨牙,常會造成敏感酸痛,甚至有些患者還得要先抽神經,痛苦指數不可言喻。而傳統翻瓣植牙因為要切翻牙齦,疼痛感與感染的風險也比較大,至於「微創植牙」,如果由經驗充足的醫師施做,通常療程較前兩者快速,術中較為舒適,術後效果佳,使用壽命也較長。不過,因應病患本身的口腔狀況及客觀需求,不一定所有缺牙部位皆可適用微創植牙復原。蔡忠翰醫師指出,若是嚴重牙周病的患者,可能需先施行骨質重建手術,待牙齦骨的地基恢復後才能夠植牙。而若是病患口腔狀況複雜或兼具美觀需求等,醫師也可能採取互相搭配的治療方式以求得最好的術後結果。

缺牙不補骨質萎縮徒增治療難度  人工植牙自然擬真成首選

缺牙不補骨質萎縮徒增治療難度 人工植牙自然擬真成首選#缺牙

牙齒衛教觀念不足的民眾,常常對於缺牙的認定是「只要不痛就沒事」,治療過太多牙齒狀態不理想病患的牙科醫師蔡忠翰指出,缺牙對齒列的影響非同小可,除了造成齒列咬合不正,若是位於門面還會影響人際溝通及自信心,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千萬別小看一顆牙齒不見造成的後果,若是不及時處理,後續問題將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徒增治療時間與費用。微創植牙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提到,在臨床上時常看到因為長期缺牙,導致缺牙部位後面的牙齒慢慢往前傾,前面的牙則慢慢往後倒的咬合不正現象,進而引發因清潔不易導致的牙周病、蛀牙等問題。除此之外,缺口部位的對咬牙(即其對應之上或下牙齒)也會向缺牙部位過度生長,影響咀嚼或造成缺口部位發炎。缺牙問題長期置之不理,更甚者會造成缺牙處的齒槽骨萎縮,增加後續治療的困難度。且除了口內問題,缺牙顆數過多甚至會造成臉形凹陷及左右線條不對稱。對於缺牙,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做法就是做牙橋或活動假牙。牙橋是把缺牙區前後的牙齒磨小當成橋柱,再利用橋柱製作牙橋。不過牙橋的作法需要磨損兩顆健康的牙齒,常會造成牙齒敏感酸痛,食物殘渣也容易卡在假牙與牙齦之間的縫隙造成牙齦發炎或引發牙周病等狀況。而局部和全口活動假牙除了摩擦牙齦造成疼痛之外,咀嚼功能也很差,同時,無牙區的齒槽骨隨著時間的增長會逐漸萎縮,因而導致假牙不合,所以需要常常修整,對病患本身的治療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因此,蔡忠翰醫師強調,人工植牙是治療缺牙最理想的選擇。缺一顆牙就種一支人工牙根,缺幾顆種幾支,不用影響其他健康牙齒,甚至全口缺牙也可以整口重建。但是,蔡忠翰醫師也提醒,若病患骨質條件不足,微創植牙前就必需先進行骨質重建手術以恢復齒槽骨適當高度與寬度。治療完成後以人工牙根為支撐製作的假牙,在功能與外觀上都很像真的牙齒,技術精湛的醫師可以達到「真假莫辨」的境界,也可以解決活動假牙的不方便,讓病人吃東西與日常生活隨心所欲。另一方面來說,拔牙之後齒槽骨的萎縮是無法避免的宿命,然而植入人工牙根的齒槽骨卻能因為有咀嚼壓力的刺激而保持其原有的外形,這也是傳統假牙望塵莫及的優點。牙科院長蔡忠翰醫師呼籲,雖然坊間牙醫診所多標榜可做人工植牙,但技術優劣與臨床經驗多寡是選擇植牙醫師的重點,建議病患多比較選擇以獲得最佳的術後效果。

植牙前第一步 請做好全口牙周評估

植牙前第一步 請做好全口牙周評估#缺牙

你要植牙嗎?還是你已經植牙了?無論有無植牙經驗,要進行新的植牙,事前的植牙整合評估可以提高植牙留存的機率。日前就發生一件案例:一名快要退休的女性公務員,陸續植入十多顆牙,其間罹患嚴重的「植體周圍炎」,導致牙齒根基嚴重鬆動,不管新舊植牙都搖搖欲墜,經過牙醫師評估,不僅必須面臨全數拔除的命運,未來也因為牙床骨整體條件不佳,甚至不適合再重新植牙,最後只能配戴全口活動假牙。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暨台灣牙周病醫學會專科醫師黃明霞表示,病人除了選擇健全的診療環境外,在植入新植牙之前,最好先進行「全口牙周植牙整合評估」,醫師可以深度了解植牙區周圍及全口牙周狀況,若有異常則可適時予以治療,以期創造適合新植牙的口腔環境。「全口牙周植牙整合評估」範圍包括查看咬合空間是否足夠植牙,如果因缺牙太久,對咬牙可能有過度萌出,或鄰近的牙齒有過度傾斜狀況,則須先矯正,或其他治療以利恢復植牙空間。黃醫師指出,類似以上「植體周圍炎」案例,在臨床上已有增多的趨勢。主要原因為植牙區鄰近牙齒或植牙的清潔不當,導致細菌滋生、植體周圍牙肉發炎,及植體周圍牙床骨流失,最後導致植體鬆動,保不住植牙。故為確保植牙長期成功率,定期回診,以及三餐後清潔維護是非常重要的。口腔高階影像檢查是判讀的重要依據。由於單一根據X光全口環景影像來判斷缺牙區位置狀況,所看見的情況與實際大小位置可能有誤差。為了避免發生誤差,目前已經有3D電腦斷層可以確定植牙位置顎骨的寬度、厚度和骨密度,精密度提高到可觀察手術時應該避開的神經血管,或重要解剖構造。黃明霞醫師表示,大部分的人上顎後牙長期缺牙,容易因鼻竇往下擴張及牙床萎縮,造成植牙區齒槽骨長度不足,因此必須預先或同時施以鼻竇撐高術,才能提高植牙成功率。透過X光全口環景檢查加上3D電腦斷層影像的診斷,可以事先做好正確的治療計畫,提高植牙的成功率與準確度,以期達成植牙的功能與美觀。此外,牙醫師江禎基表示,植牙前也要檢查植牙區角質化牙齦是否足夠,有的人因為缺牙太久,導致牙齦萎縮,必須合併角質化牙齦增進手術,增加牙齦的厚度與寬度,這樣對於未來植體的清潔與保護力會較佳。除了檢查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身體疾病也必須掌握,如果患者有嚴重的心臟病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或有剛做完有關頭頸部放射線治療,都不適宜植牙。牙醫師黃明霞表示,植牙後的居家口腔清潔關係著植牙能否永保安康。和一般清潔牙齒方式一樣,可採取貝氏刷牙法並配合牙線與牙尖刷使用,降低細菌堆積在鄰牙部位。植完牙後3~6個月,每月定時回診檢查,必要時要照X光追蹤,觀察植體是否有發炎與齒槽骨的高度變化,如果是輕微植體發炎,可用雷射滅菌治療;如果齒槽骨有輕度至中度被吸收,可以雷射合併骨再生手術,如果流失太嚴重,植牙就要拔除,並待補骨之後,再評估有否重植的條件。

牙周病常造成掉牙 醫師籲:微創植牙可改善

牙周病常造成掉牙 醫師籲:微創植牙可改善#缺牙

一名45歲的女性金融業主管,因罹患嚴重的牙周病卻未把握時間治療,以致後牙區的十顆牙齒,在短短五年當中,陸續掉落,而患者更因害怕看牙,放任長時間缺牙狀況,結果導致牙齒發生傾倒,以致咬合錯亂且不正。嚴重牙周病最後造成掉牙的症狀在臨床上屨見不鮮,牙醫師提醒民眾,忽略牙周病的殺傷力,造成牙床萎縮,最後可能連植牙的條件都喪失。到底造成嚴重牙周病的凶手是什麼?目前為台灣牙周病醫學會、以及中華民國植牙醫學會專科醫師的黃明霞表示,在進行牙周病診斷時,會進行全口牙周測量,其中一項是偵測牙周細菌活動情形。臨床發現,在眾多細菌中,「螺旋桿菌」可能是導致侵犯型牙周病的元凶。它會隱藏在牙周囊袋深處作怪,造成牙齦腫脹及地基流失,最後牙齒就保不住了。黃醫師指出,若民眾已有造成社交困擾的「口臭問題」,那就非常有可能是由牙周病引起。此外,牙齦流血、腫脹、疼痛,都屬於牙周病的症狀,都應立即求診。因缺牙尋求植牙治療的患者,可能因為尚未解除牙周病病況,徒增不少未來進行植牙治療時的困難。黃明霞表示,綜合上述女主管的症狀,她必須尋求跨科治療,結合了包括植牙、假牙贋復,以及矯正專科醫師共同進行會診。為了蒐集更完整的病歷資料,則須先進行「3D電腦斷層掃描攝影」,以了解患者後牙區的空間和骨骼狀況,並評估骨密度、寬度與高度是否符合植牙條件。而治癒牙周病當然是首要療程,因為一旦有牙周病的人,牙齒周邊很容易受細菌感染,甚至會感染到齒槽骨,造成骨質流失。這時須將流失骨質的部份先進行補骨,並打好地基以減少搖動。而若有因牙周病而大量移位的牙齒,也需要先完成齒列矯正後以重整空間,最後才可以進行植牙。人工植牙是目前經常採用的口腔重建治療方式,植牙所採用的植體,已創新為奈米表面處理,可促進植體周圍骨細胞往植體的螺紋內生長,提高植體穩定度,不但只要8~10週即可牢固,更比傳統植體減短三分之二的療程,增加植牙成功的可預測性。植牙能使牙床受力恢復,咬合正常。由於植牙具有可保留牙床的優點,所以牙床不易再萎縮,也不容易再次發生牙周病問題。牙醫師李睿楷建議,一旦缺牙就要即時進行補救,以免發生鄰牙傾斜、滋生牙菌斑、牙床萎縮等後遺症,造成日後贗復的不便。

學童下顎第一恆臼齒未長出,竟是牙瘤所致

學童下顎第一恆臼齒未長出,竟是牙瘤所致#缺牙

文/署立台中醫院牙科中心主任 蘇桓慶醫師患者是一位十二歲的小朋友,於今年四月時來醫院求診,主要的原因是在家附近診所補蛀牙時,醫師發現左側下方一顆在六、七歲時應該要長出來的第一大臼齒,到現在仍未萌發,於是轉診至醫院來檢查。在臨床口內檢查下,左下缺牙區牙齦並無明顯隆起或其他異狀,但是在環口X光檢查下,赫然發現在下顎骨內第一大臼齒牙胚的上方,有許多個像小牙齒狀白色的團塊阻擋了牙齒的萌發,另外在第一大臼齒牙胚後方發現缺少了第二大臼齒的牙胚,所以臨床診斷為第二大臼齒發育異常,不當增生所形成的混合性牙瘤。患者在行為控制與阻斷麻醉下,接受齒源性腫瘤切除手術與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完整切除牙瘤,在隔週拆線檢查下,已恢復正常。牙瘤是一種常見的齒源性腫瘤,可分為複合性牙質瘤(complex odontoma)與混合性牙瘤(compound odontoma)兩種。複合性牙瘤常見於後牙區,X光特徵為在牙冠或牙根之間,可發現單一個硬組織且無定型的團塊;混合性牙瘤常見於前牙區(但此患者為下顎後牙區,較少見),X光特徵為在缺牙區或埋伏齒的牙根、牙冠區內,可見一個病灶裡有數個小型或發育不全的牙齒組成。大部分的患者完全沒有症狀,通常是在20歲以前在常規X光檢查下被發現,所以建議所有的家長要帶孩童做定期的牙齒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造成牙齒排列不齊或咬合不正的情形,而牙瘤在完整切除後,極少會復發。另外在X光下也發現了此患者在許多乳牙到了該脫落的年齡仍未脫落,且小臼齒有延遲萌發的症狀,已建議患者做進一步的檢查看是否有家族性遺傳疾病、發育遲緩或其他系統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不足)等的原因所致。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033

面對缺牙眼不見為淨 小心植牙費用飆高!

面對缺牙眼不見為淨 小心植牙費用飆高!#缺牙

笑的時候以手摀嘴,缺左牙就用右牙咀嚼,許多缺牙患者因輕忽口腔發出的警訊,使得牙齒不但不美觀,植牙前齒質早已不堪摧殘,徒增骨質重建的費用。臨床植牙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提醒,缺牙部位若不及時處理,缺牙處前後的牙齒會慢慢前傾後倒,連缺口上端的牙齒也會跟著往下掉,甚至連齒槽骨也可能萎縮,整體咬合問題層出不窮,嚴重者連臉型都會改變。口腔狀況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患者若輕忽缺牙問題,遲遲無法鼓起勇氣至牙醫診所面對現實,小心後續麻煩就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發不可收拾。蔡忠翰醫師表示,患者若因缺牙過久,齒槽骨缺乏咀嚼刺激後逐漸萎縮凹陷,等到想植牙時恐怕已無足夠的牙床骨條件,這時醫師得在植牙前先為患者進行骨質重建,待骨頭條件恢復後再安排植牙手術,確保植牙成功率。蔡忠翰醫師說明,口腔內每顆牙齒依其大小、外型各司其職,以因應美觀及咀嚼功能,許多患者因缺牙時間過久,連帶使得前後牙齒或對咬牙(缺牙部位正上方或下方牙齒)過度向缺牙空間傾倒,這樣的情形不但可能造成其他牙齒歪斜或形成縫隙,等到確定實施植牙時,臨床上也會因缺牙空間被限縮,導致鄰牙必須進行其他治療。蔡忠翰醫師判斷,病患若是前後鄰牙或對咬牙傾倒狀況不甚嚴重,醫師可將前後或對向牙齒琺瑯質稍微修磨,以恢復足夠植牙的空間,如此一來,缺牙部位前後或對咬牙齒仍然得以保留;而若是前後牙傾倒過於嚴重,或對咬牙已將缺牙縫隙填補,多數醫師為了將原缺牙空間復原,可能需對這幾顆牙齒進行大幅度修磨,接著再搭配根管治療及假牙療程,好讓齒列恢復原位。缺牙越拖越久,衍生而來的是後續植牙的難度及費用飆高,這不但是因齒槽骨萎縮連帶增加骨質重建的費用,患者還可能因鄰牙倒塌,不得不增加假牙製作的預算。醫師呼籲,缺牙問題若能及時治療,後續的困擾及費用也就能消弭於無形,抱持鴕鳥心態只會讓植牙費用無限上綱,醫病雙方都不樂見。

利用矯正將缺牙空間關閉?蔡忠翰醫師:待進一步評估

利用矯正將缺牙空間關閉?蔡忠翰醫師:待進一步評估#缺牙

畢業季的到來,也代表新的一波求職潮即將席捲就業市場,許多求職者為了搏得往前晉級的機會,從髮型、妝容到服裝著實耗費不少心力。然而,若想提高面試成功的機率,除了一身行頭少不了,合宜的行為舉止搭配燦爛笑容,都是加深他人印象與好感的不二法門,而一口好牙更是令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了,自信心油然而生。許多齒列不整的患者經常因清潔不易導致蛀牙或牙周病纏身,進而衍伸出缺牙問題。臨床矯正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表示,許多缺牙病患期待能透過矯正將缺牙空間一併關閉,讓齒列重新排列整齊,也能省下原本要作植牙或牙橋的費用。然而,臨床上若要利用矯正將缺牙空間關閉,須考量病患「齒列參差程度」與「缺牙部位」後再做進一步評估。蔡忠翰醫師說明,單側缺牙且經醫師評估不須拔牙矯正者,若醫師貿然選擇將患者缺牙空間關閉,不論缺牙位置在哪裡,都容易造成中線偏斜、上下排齒列中線無法對齊或齒列凹陷等問題;而齒列參差情況嚴重,原本就預定拔牙騰出空間矯正的病患,醫師則須視缺牙部位再做決定。另外,針對雙側皆有缺牙的病患,醫師在擬定矯正計畫時仍需視雙邊缺牙是否隸屬同一顎、兩側缺牙部位是否對稱等問題進行考量,才能決定是否可在矯正過程中將缺牙空間關閉。蔡忠翰醫師接著解釋,在需拔牙的矯正療程中,若單側缺牙位置為小臼齒,醫師只需在另一側拔除對稱小臼齒,即可將兩側缺牙空間同時關閉,以收齒列排平之效。但門牙及大臼齒因著重美觀與咀嚼的功能性,故即使需要空間也非醫師進行拔牙的部位,一般醫師為顧及矯正術後的滿意度,多會建議病患拔除其他適當部位牙齒或利用其他矯正技法將牙弓空間騰出,而留下原缺牙空間直到矯正療程完成,再以植牙或牙橋方式將缺牙空間復原。一般來說,醫師若建議病患於矯正中將缺牙空間留置,多是以「將齒列排整齊」為前提擬定治療計畫,有缺牙問題的病患不妨考慮選擇矯正與植牙能力兼具的醫師,經由同位醫師的診治,不僅可確切了解病患口腔狀況,確實掌握矯正時程,也能在適當時機進行人工植牙,大幅縮短療程時間,並省去病患轉診的麻煩。

讓醫師告訴你 假牙的重要性

讓醫師告訴你 假牙的重要性#缺牙

古訓有言:「細嚼慢嚥」,良好的咀嚼讓食塊變小亦不會造成胃部消化負擔,食物的營養也才能完整吸收,營養都吸收了身體問題自然就少。也可見牙齒咀嚼功能的重要。天主教聖功醫院賴珮翎醫師說:門診常遇到病人問我一句「醫生,一定要做假牙嗎?」「我現在吃東西也沒有不方便啊!應該可以不用做假牙吧!」;「才缺少一顆牙齒,不需要做假牙也可以吧?!」對病人而言,除了害怕接受牙科治療的恐懼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即為經濟考量。現今,全民健保並未將假牙治療納入保險給付,是為病人全額負擔,在景氣不好的年代,不啻為一項負擔。從醫師的角度又是怎麼看待這樣的一件事呢?賴珮翎醫師說:「那就得從不做假牙到底對病人有啥影響看起。」一般來說,一副完整的齒列包含有28顆牙齒;其中門齒切斷食物、犬齒為撕裂食物、臼齒們則是磨碎食物,三種牙齒各司其職;也就是說:「在咀嚼食物的過程中,各個牙齒缺一不可。」一但牙齒有缺失,咀嚼功能勢必下降。即使只有一顆缺牙,長遠來看也是有很大影響,這怎麼說呢?牙齒終其一生都是在生長,所以位置會有變化。賴珮翎醫師提到:帶過活動假牙的患者都知道每天早起時,剛配帶假牙的瞬間常會覺得變緊,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果多天來未曾配戴甚至會發生活動假牙無法配戴的問題,原因就是牙齒改變啦。因此,即使是一顆缺牙,長期來說牙齒仍是有位移問題,甚至是牙齒全面性的位移;有時病人會抱怨說牙縫越來越大,原因即在此。另外一個衍生的問題是:當牙齒位移後,由於牙齒一般不會是平移運動,常是東倒西歪,所以咀嚼時會對牙齒產生不當方向施力,加速牙周破壞;而且因排列不當使清潔死角增加,進一步影響牙周健康。對於全口無牙的患者又會產生何種問題呢?賴珮翎醫師說:「由於進食食物消化的第一道關卡在口腔內,所以,食物若能經過牙齒充分咀嚼,讓唾液可以充分發揮作用,才能提高消化效率。」因此,良好的咀嚼讓食塊變小亦不會造成胃部消化負擔,食物的營養也才能被完整的吸收;營養都吸收了身體的問題自然就少。所以,賴珮翎醫師提醒民眾,除了口腔保健外一口完好牙齒也顯的重要,古人云:「細嚼慢嚥」其來有自,千萬不要忽視假牙的重要性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