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

骨折失能達8成 保骨3步驟遠離骨鬆

骨折失能達8成 保骨3步驟遠離骨鬆#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骨質疏鬆稱之為沒有症狀的疾病,且骨鬆導致骨折的機率高,女性約每3位就有1位、男性5位即1位!對此,骨質疏鬆的治療不應輕忽,醫師呼籲,長者需遵守保骨3步驟和防跌之道,遠離骨鬆致死風險。鹿港基督教醫院杜思德院長表示,骨鬆骨折恐嚴重影響生活,如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平均約20%、30%會導致永久殘障、40%無法獨立行走、80%無法單獨進行至少一項日常活動,顯示出骨鬆骨折的併發症眾多且對生活極為不便。保骨3步驟:補營養、好作息、持續治療對此,杜思德醫師建議患者,應補充足夠營養,如鈣質、維生素D等,確保骨骼健康;保持良好作息,如多運動、戒除菸酒、作好跌倒預防措施等,預防骨鬆、並減少發生骨折風險;此外,更應持續藥物治療,避免骨鬆惡化。杜思德醫師進一步說明,運動可提高骨骼的血流量、減低骨骼流失、增強骨骼耐受力,有效預防骨鬆;並注重防跌措施,如廁所加裝防滑墊、夜裡要點亮家中小夜燈、上下樓梯需加裝扶手,減少發生髖骨骨折的機率,避免後續嚴重併發症發生。防跌之道:物品應歸訂位、浴室別濕滑、室內燈光應明亮此外,台大醫院骨科部楊榮森教授也建議,長者更應注重防跌措施,降低發生骨折的機率,提醒長者及家屬,應將物品歸定位、鞋子玩具等不可亂丟;室內燈光應明亮、避免看不清楚跌倒;冬天容易夜尿,臥室廁所應開小夜燈,浴室也應避免濕滑;老人家剛起床時,容易頭昏、最好坐一下再起身;避免使用有輪子的椅子;最後建議多運動,維持大腿肌耐力,有效預防跌跤。

婦女防骨鬆 運動搭配中藥滋補

婦女防骨鬆 運動搭配中藥滋補#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男女殺手各不同!男性應酬多,菸酒人數又高於女性,因此罹患肝病指數遠高女性,衛生署公布數據指出,肝癌全年的死亡人數只比第一名的肺癌死亡人數少94人;至於女性常因過度愛美防曬導致日曬不足,或過度節食導致骨本流失,據統計指出,國內每年因骨質疏鬆症造成骨折病例高達13萬人次,女性停經五年內,估計至少流失25%的骨本。台北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門診專任醫師陳曉萱表示,民眾若有骨本流失的問題,除了運動保健外,可採用中藥材滋補養身,其中龜鹿二仙膠可促進骨母細胞生長,屬於上品藥材,明朝御醫李中梓也曾使用龜板、鹿角膠用桑火熬煉7天7夜,再將人參、枸杞熬膏和入成膠塊熬成龜鹿二仙膠來供皇帝進補。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林靖哲說,若民眾考慮用中藥材養生進補,可考慮的牛樟芝,具抗氧化、抗凋亡及抗發炎的作用,由過去文獻得知,牛樟芝除了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還能防止過敏,促進肝功能以及降血脂,降血壓。專家最後呼籲,中藥材食補只可作為輔助保健之用,平時注意保持運動習慣、遠離菸酒致癌因子以及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才是最佳的強身保健之道。

停經婦女5年內 恐流失25%骨本

停經婦女5年內 恐流失25%骨本#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骨質流失是屬於正常老化過程中的一部份,但如果骨質變得太脆弱,就容易因小碰撞造成骨折。國內每年因骨質疏鬆症造成的骨折高達13萬人次,其中有3-5千人股骨骨折,國外研究也指出,老人股骨骨折後,約有5-20%的患者於1年內死亡,50%以上會行動不便,需要終身照顧。每年骨鬆高達13萬人 停經婦女最多萬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何為斌表示,骨鬆症無聲無息,病患大多因為突發性骨折引起行動不便或劇烈疼痛而求醫,骨鬆症容易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引起腰酸背痛、駝背、變矮等情形,其中又以停經後婦女、80歲以上男性為高危險群。 何為斌醫師說明,骨質密度在2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便開始減少,女性邁入中年後,骨質密度每年約減少0.3-0.5%,停經後每年更以3%左右的速度流失,若完全不進行骨質疏鬆症預防,在停經五年內,估計至少流失25%的骨本。骨鬆症 年紀、營養、不良習慣、服用藥物都會引起不過年紀也非骨鬆的唯一決定因素,吸收不良導致營養異常者,容易因為缺乏鈣質或維生素D、B、B12、K、乳酸等造成骨鬆症。何為斌醫師呼籲,久坐不動者、習慣高蛋白、高鹽飲食者,或有酗酒、抽菸習慣者都是骨鬆症的高風險群,建議可多運動、適度曬太陽、杜絕不良生活習慣,遠離危險因子。此外,若有長期服用藥物者一定要配合醫師處方使用,避免影響鈣吸收與代謝,造成骨鬆症。

中老年人體重過低 易有骨鬆、骨折風險

中老年人體重過低 易有骨鬆、骨折風險#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上了年紀還在減肥嗎?小心,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B M I一旦小於18.5,很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尤其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超過20%以上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的比率更高達20%至35%。阮綜合醫院骨科陳正彥醫師指出,過瘦的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四人就有一人骨質疏鬆,這顯示可能是因為經常節食,以及體重過輕,而減少雌激素分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含量變少以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骨鬆骨折最常發生在脊椎、髖部、手腕、肩部,其中又以髖部骨折最危險,老年人在發生髖部骨鬆骨折之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15~20%,與晚期乳癌相當。 高鈣、日曬、運動   防骨鬆陳正彥醫師建議,從小要養成高鈣飲食習慣,包括喝牛奶,多吃起司、黑芝麻、小魚乾、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等食物。適當的曬太陽也可增進人體合成維他命 D,平日養成運動的習慣,並減少生活環境中容易造成跌倒的危險因素,便能有效預防跌倒,防止骨鬆骨折。要提醒的是,一味地減肥反而影響健康,維持理想體重不但可以減少骨質疏鬆,同時可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發生。

長期補充鈣質 做錯運動仍患骨鬆

長期補充鈣質 做錯運動仍患骨鬆#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今年77歲的黃奶奶,40年來注重骨質及身體保養,不但每天都會補充綜合維他命和鈣片,早晨也會至公園練氣功、太極拳,培養長期運動的習慣,卻仍罹患骨鬆,讓奶奶感到非常驚訝。經醫師說明後才了解,原來一直做錯了運動,氣功和太極拳只能訓練身體平衡、避免跌倒骨折,無法有效提升骨密度,進入中老年後,須持續補充營養與充足的日曬,才能真正預防骨鬆找上門。黃奶奶表示,好險我有參加骨鬆衛教健檢講座,才能及早發現骨鬆,相信一定有很多跟我一樣年紀的人,可能早已被骨鬆纏上,大家都需特別留心。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若再不重視正確衛教知識及習慣,估計40年後,台灣每2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為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民眾應攝取充足的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D3,並養成運動習慣,謹記「保骨333」口訣,並積極改善食、衣、住、行4大方面的骨鬆骨折危機。詹鼎正醫師建議,可從食、衣、住、行進行骨鬆預防措施,如每天食3份鈣食品 = 1份牛奶+1份小魚乾+1份綠色蔬菜;曝曬身體3部位 = 露出臉部+手臂+手部;居家防跌3要點 = 清雜物+降高度+防濕滑;負重運動3撇步 = 每週3次、30分鐘、3選1(重量訓練、健走、路跑)。做對運動、吃對食物、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的運動,可以改善生活中骨鬆骨折風險,將骨本加倍還給自己。

骨折率高 乃生活習慣環境「疏」很大

骨折率高 乃生活習慣環境「疏」很大#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據調查台灣的高骨折率肇因國人從根本忽略,導致全盤皆「疏」,僅有2成民眾有固定補充維生素D3的習慣,3成5固定補充鈣片,此外、65歲以上女性有43%缺乏食用乳製品及鈣片,嚴重影響骨質健康,長輩們因而容易發生骨折意外。國人不僅「食」得不健康,生活習慣及環境更是充斥骨鬆骨折危機。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第九屆監事黃兆山醫師表示,台灣50歲以上的股骨頸骨鬆盛行率和髖部骨折發生率都略高於日本,可能原因包括台灣人「住」的不安全,比起日本傳統榻榻米起居皆貼近地面,台灣人習慣在屋內擺放桌椅、床板及腳踏墊、散落的電線等,容易從床上滾落或被絆倒,潛藏骨折的危機。此外,有規律運動習慣的民眾僅有3成,且就算有運動習慣者,每4位中有1位(26.9%)每次運動時間不到30分鐘,不利骨質健康。

平均花3小時看電視 近五成銀髮族缺乏運動

平均花3小時看電視 近五成銀髮族缺乏運動#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成天待在家裡不出門,電視開著猛打盹?這似乎是台灣許多銀髮族每天的寫照。根據調查,台灣老年人平均每日花3 小時16 分看電視。將近五成的老人缺乏運動,「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調查」發現過去兩週有運動的老年人僅佔52.3%。他們多半因為年輕時沒有養成運動習慣,或是苦於病痛,如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糖尿病或慢性肺病等,踏出家門困難。養生之道在於「動」 再老都不嫌遲「要活就要動」,不管是在家、或者戶外,都應該想辦法動起來。美國運動醫學會發表在《老年人的運動與身體活動》期刊指出,運動在生理上能促進循環功能、降低罹患心臟病及糖尿病的危險因子、減緩肌肉質量及肌力老化、減少骨質流失、預防跌倒。並且,「運動永遠不嫌遲!」研究發現,老年時期才開始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和長期運動的人相比,是相似的。就算每天在社區小公園走幾圈,都會有收穫。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研究指出,每天運動15分鐘,每週共90分鐘,總死亡率降低14%,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減少20%,癌症死亡率減少10%,壽命可延長3年。。

「愛骨鐵娘子」 女性硬起來防骨鬆

「愛骨鐵娘子」 女性硬起來防骨鬆#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昨(20)日是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協會於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舉辦健走活動,現場聚集萬人民眾一同響應,並見證全台首座奶粉罐創意裝置藝術「愛骨鐵娘子」的揭幕儀式,希望能呼應今年世界骨鬆日的主題,鼓勵民眾關心女性骨骼健康。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訂定「強健女性讓女人更強健」為2013年世界骨鬆日主題,鑑於女性在現代社會扮演多重角色,經常奔波於家庭與工作之中,是每個家庭的重要支柱,但女性隨著年紀增長、骨質流失的情況越嚴重,尤其是更年期後更是大幅流失,因此呼籲須從年輕開始存骨本,才能有強健的骨骼和身體。藉6公尺高的裝置藝術 籲女性重視骨骼健康為了呼應今年主題,知名企業特以一千多個奶粉罐打造高達6公尺的奶粉罐裝置藝術「愛骨鐵娘子」,提醒女性注意自己的骨骼健康,並仿效鐵娘子的精神,邀請全台女性一同硬起來。強健骨骼是強健女性的根本,鼓勵多喝牛奶補鈣、多走出戶外健走、運動,打造強健骨骼。參加健走活動的民眾除了參加抽獎,現場也舉辦園遊會活動,藉由「鐵人三項挑戰賽」讓民眾體驗骨折對生活造成的不便,喚起國人對骨質疏鬆的重視;「骨骼科學館」則教導民眾正確骨骼健康知識;「健康檢測館」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好鈣飲料吧」有精心調配牛奶飲品,希望協助大家掌握自身的骨骼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