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

不可輕忽骨鬆威力!髖部骨折恐致死

不可輕忽骨鬆威力!髖部骨折恐致死#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人口邁入高齡化,骨質疏鬆的患者正逐漸增加中,且骨鬆會影響骨骼的強度,若一不小心跌倒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骨折,例如髖部骨折、肩部骨折等,其中又以髖部骨折最為可怕。對此,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陳天雄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統計,髖部骨折是所有老人常見骨折中影響較為嚴重的,若發生髖部骨折,在一年內將會有超過2成以上的病患,會因長期臥床發生褥瘡,進而傷口感染而導致死亡。另外,超過3成會造成嚴重的殘障,最終4成以上會不良於行,因此,就整體而言,將有近8成以上的患者無法恢復到原來的功能狀況。髖部骨折+骨鬆 手術後產生併發症率高而此類病人往往會合併有中度到重度的骨質疏鬆,產生手術後併發症的機會頗高,一旦發生併發症,最後只能以髖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來處理,但手術後常會有鋼釘穿出骨頭而造成失敗的問題,所以,為減少鋼釘穿出骨頭的機會,在手術中會加入骨水泥固定,防鋼釘穿出。只不過,骨水泥加入的步驟會增加手術的複雜性、操作不易,因此,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醫工系合作,研發出一款抗穿出動態骨釘骨板系統,幫助民眾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避免術後鋼釘穿出骨頭併發症。

五十萬老年人罹肌少症 罹骨鬆風險恐高13倍

五十萬老年人罹肌少症 罹骨鬆風險恐高13倍#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馬路過不了、瓶蓋轉不開,蝸牛速、軟腳蝦等,這都是邁入老年,在日常生活中最「無力」的症狀,究其原因,無非是肌肉流失過多,導致身體無法施力,稱作「肌少症」,而肌少症除了讓人走不動、全身軟趴趴之外,因肌肉無力無法運動,將使罹患骨鬆的風險,較常人高出許多,根據統計,男性是三倍,女性更是高達十三倍,在未來,因骨鬆而骨折的危險,幾乎無可避免。根據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每五位就有一人是肌少症患者,男性若罹患肌少症,骨鬆風險較一般人高3倍,女性更高出12.9倍。健保資料顯示,女性髖部骨折死亡率為15%,男性則高達22%,相當於十大癌症死因中第三名的腸癌(22.6%),因此國人極需防範「肌少、骨鬆、骨折」的老人健康三害。每五個老年人一人罹肌少症 骨折風險高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監事黃兆山醫師指出,國內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270萬,其中有50萬名肌少症患者,相當每五名長者就有一人有肌少症,國際研究顯示。他進一步指出,肌少症是一種症候群,基於各種肌肉質量及功能的測定,定義為骨骼肌質量的流失,及肌力或肌耐力的下降,臨床測定包括男性手部握力小於26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每秒鐘行走少於0.8公尺,出現「蝸牛速、軟腳蝦、奶油手」的症狀時,便是肌少症的徵兆。黃兆山強調,若因肌力衰弱而不積極運動,將導致骨質流失加快、成為骨鬆高危險群或骨鬆患者,一旦肌力不足不慎跌倒,便容易骨折。文獻顯示,接受16周的下肢訓練後,可提升1.6%的神經肌肉激, 改善老人家的肌力及行動不便。另在骨密度的幫助上,一項美國的研究也顯示,4個月的運動介入可增加股骨頸密度約3.8%,運動可同時預防及改善肌少症、骨鬆的風險。醫師呼籲,罹患肌少症的民眾,務必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運動,才能提升肌力並且避免罹患骨鬆。

8成失智患者易骨鬆 骨折比例高3倍

8成失智患者易骨鬆 骨折比例高3倍#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失智、骨鬆、肌少症,老人常見3疾病。而失智症與骨鬆間有極高的關連性,據研究顯示,骨鬆有可能是失智的早期危險因子,因為失智老人中有70~80%的人每年至少會跌倒一次,是同年齡族群跌倒比率的兩倍,骨折比率也高出3倍。亞東醫院復健科林宗慶醫師提醒,針對老人常見的3大疾病即早進行預防,是維持中老年生活的重要課題。因此,家中長輩若確診有失智症時,也應提高警覺,提早進行骨質疏鬆檢查,以免罹患疾病都不知。1)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還會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認知功能退化,但認知功能退化原因多,若從疾病觀點上來看,慢性病、三高都有可能是原因之一,且平時不動腦筋、不運動者也屬於高風險群。對此醫師表示,失智與大腦儲備間是有關連性的,只要適當的營養素補充(例如:魚油、膽鹼、磷脂質、可可、咖哩),搭配地中海型飲食、多運動、多動腦等,其實是可有效預防。2)骨質疏鬆症/是威脅亞太地區人口健康的疾病之一,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於2013年12月所發佈的報告指出,臺灣人口髖部骨折比例為全亞洲最高地區之一,其原因在於疾病認知低、過度使用利尿劑減重、運動量低、日照少、飲食不均等,因此,為避免骨質流失速度快,民眾應多攝取奶、蛋、魚肉、深色蔬菜等,因為普遍民眾較缺乏鈣質與維生素D。不僅如此,65歲以上民眾應每2年定期做骨質密度篩檢及骨折風險評估(FR A X )了解自身十年骨折風險,積極預防或治療,且適度的曬陽光、健走、登梯、平衡訓練,也是降低骨鬆及骨鬆性骨折的最佳良方。3)肌少症/以往老年人體力衰落現象是以老年衰弱症為統稱,但從醫學上的觀點來看,肌少症是一種漸進式的肌肉質量減少及肌肉功能降低,進而造成疾病的高發生率、降低生活品質,甚至會引發導致死亡的併發症。而造成肌少症最大的原因來自於老化,人老了身體蛋白質代謝不平衡,若本身有慢性疾病或飲食長期攝取不良,甚至運動量不足等,都會加速肌少症的發生。所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是保存肌肉的第一要務,運動更是維持肌肉質量不可或缺的條件,最好多從事一些抗阻性的運動,讓肌肉獲得好的訓練效果,更為紮實。

醫訊/失智、骨鬆衛教講座

醫訊/失智、骨鬆衛教講座#骨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現代醫療進步,台灣已走向高齡化社會,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記憶力也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失智人口也隨著增加,且醫師表示,失智症和骨質疏鬆很高的相關性,失智老人中有70~80%的人每年至少會跌倒一次,是同年齡族群跌倒比率的兩倍,骨折比率也高出3倍。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舉辦失智骨鬆一起來系列活動,特邀神經內科鄭又禎醫師主講「失智症,我有嗎?」及復健科蘇怡恬醫師主講「活動的隱形危機-骨鬆與肌少症」,而現場更提供免費失智症篩檢、肌握力及骨質疏鬆檢測諮詢,希望能幫助處於失智症邊緣及骨質疏鬆的民眾,提高警覺早日就醫,避免生活進入窘境,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失智、骨鬆衛教講座時間:11月5日(三)09:30~10:3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大廳洽詢:(02)7728-2316 林小姐

整天久坐不運動 三十五歲後罹骨鬆風險大增

整天久坐不運動 三十五歲後罹骨鬆風險大增#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整天坐在位置上,說到運動一股懶意便油然而生,這是全台大多數上班族的最佳寫照、但你知道嗎?長期久坐、不運動,除了會造成多種慢性疾病與肥胖之外,骨鬆很可能因此悄悄纏上身,倘若加上平日鈣質攝取不足,牛奶喝不夠,年齡一超過三十五歲後,罹患骨鬆的風險恐怕會暴增!一堆上班族不運動不補鈣 三十五歲就知道!根據中華民國骨鬆協會,對於全台上班族骨鬆認知調查發現,高達八成上班族不愛喝牛奶,五成沒有運動習慣,且長期待在辦公室裡久坐不動,都是罹患骨鬆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男性或是女性,只要年齡一超過三十五歲骨質就會慢慢流失,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大幅加快。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也補充,男性看起來雖較為剛強,但骨質流失的情況與女性相比,同樣不相上下,其中,根據數據顯示每五位罹患骨鬆的男性,就有一名有骨折風險,且髖部骨折的死亡率,更是女性的1.5倍以上。陳芳萍呼籲,提早預防骨鬆為上班族當務之急,健走為易入門運動,下班後可直接套上運動鞋健走,平時可透過掌握超敢動健走節奏每分鐘90~120步、補充高鈣牛奶,提升總骨密度,才能打造由內而外骨骼健康。

研究:天天健走 有助提升骨質密度

研究:天天健走 有助提升骨質密度#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研究指出,每日持續健走,維持十五周後,能夠有效提升骨質的密度,但事實上,部分國人雖都有健走的習慣,卻誤認健走可以「慢慢走」,也因此毫無運動效果,反而「白走」,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就指出,高達八成的民眾,健走方法錯誤,因此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健走速度應落在每小時4.8~6.3公里,相當於每分鐘90~120步,才能有效預防骨鬆纏身。女性四十歲後 骨質密度大幅流失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指出,女性在35歲後骨量每年遞減,40歲後每年以1~2%的速度流失;更年期後每年則是以3~5%速度流失;依據估算女性60歲時骨量恐打5~7折,為骨質疏鬆症高危險群,女性存骨本應趁年輕就開始。陳芳萍理事長進一步說明,骨質疏鬆症是不可逆的無聲疾病,平時不會有任何症狀易被忽略,往往骨折後才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因此呼籲女性35歲後應注重骨骼的保健,平日養成進行負重運動的習慣,其中健走比慢跑容易入門,鼓勵民眾可利用每天空檔透過健走訓練骨骼強度。每日動感健走 骨質密度將提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骨科期刊學術研究建議,適度健走速度範圍為每小時4.8~6.3公里(約每分鐘90~120步),骨科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每次健走距離至少4.8公里,速度提升至每小時6.3公里,每週持續5天,經過15周後能提升總骨密度0.4%。 陳芳萍理事長建議掌握超敢動節奏配於每日兩杯高鈣牛奶,能有效提升總骨密度,骨質疏鬆症治療臨床指引中指出,攝取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是保健骨骼的根本之道,其中乳製品被認為是含鈣量最多的補鈣來源,如牛奶中的乳糖和酪胺酸的成分可促進鈣質吸收,預防骨鬆;牛奶中富含動物性蛋白質也可增加肌力,強化骨骼支撐力以維持體態。另外,高鈣奶粉中添加維生素D、鎂和鋅等多重營養素都能夠促進鈣質吸收。

研究:骨鬆會遺傳!父母罹骨鬆 子女中招風險暴增34倍

研究:骨鬆會遺傳!父母罹骨鬆 子女中招風險暴增34倍#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正當民眾在關注伊波拉病毒不斷蔓延的同時,事實上有更多的疾病,其威脅來得比伊波拉還要更為劇烈,骨質疏鬆症,就是最好的例子!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病,根據統計,台灣45~64停經後婦女,每三人就有一人曾有脊椎骨折的經驗,65歲以上更是每兩人就超過一人,倘若骨折處,又是所謂的髖部骨折,死亡率恐怕會不亞於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台灣骨鬆人數多 對骨質檢測卻漠然以對除了多運動、多補充鈣質之外,骨質疏鬆症就跟癌症、高血壓、糖尿病,都有遺傳的可能!根據近十年國際期刊研究,父母任一人骨密度過低,子女低骨密的風險值高4.3倍,父母兩者骨密度過低,子女風險值更飆升8.6倍,其中女兒甚至高達34.4倍,風險值不輸一般民眾熟知的肥胖遺傳。然而,雖統計指出,台灣人的骨折發生風險,排名世界第七,於亞洲更是排名第一,有統計還進一步預測,未來台灣罹患骨質疏鬆症的人口,將超過台灣人的四分之一,但民眾對於骨質密度檢測,仍然漠視,恐怕會讓骨鬆不知不覺惹上身。儘管台灣檢測單位及醫界奔走多時,國內統計50歲以上接受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DEXA)者,女性每一萬人僅不到200人;男性每一萬人更不到40人,顯示每年定期骨密篩檢的觀念仍尚未被建立。陳芳萍醫師呼籲,台灣成年國人骨折率高居不下,排名僅次丹麥、瑞典、挪威、瑞士、美國白人、奧地利,全球第七名,在亞洲更高居第一,如此高的疾病盛行率,可能與篩檢率持續低迷有關,因此提高國人骨密篩檢意識實在刻不容緩,呼籲家有骨鬆骨折病史的民眾更應主動陪伴家人一同前往,為家人、姐妹的骨骼健康而行動。

從老至少鈣質攝取嚴重不足 台灣千萬人罹骨鬆恐不遠

從老至少鈣質攝取嚴重不足 台灣千萬人罹骨鬆恐不遠#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若身高能高人一等,體格較他人健壯,對於望子女成龍鳳的父母,當然樂見,也因此,如何讓孩子攝取足夠的鈣質,則成為許多家長熱切討論的話題,但事實上,台灣小孩攝取鈣質的迷思,經過董氏基金會的長期觀察發現,無論大人亦或小孩,對於鈣質的補充,大多數仍充滿錯誤觀念。孩子鈣質攝取不足,短期,將會影響成長發育,長期影響,則是三十歲過後,由於人體鈣質流失將會大於累積速度,恐怕在未來,骨質密度將出現問題。綜觀全台灣人鈣質攝取習慣發現,年齡小於十八歲的青少年,全數人每天鈣質攝取量不足,成年人也高達八成鈣質量不足身體一日所需。換言之,台灣人,從小到大,從老至少,幾乎所有人鈣質量都攝取不足,根據預估,未來男女加起,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口,將高於五百萬人以上,等於走在路上,放眼望去,每四個人,就有一人骨頭脆不可摔!以下為董氏基金會,所列出的鈣質攝取迷思,與鈣質補充建議:1)調味乳反而有損鈣質吸收/臺灣的調味乳定義與國外不同,乳含量只須50%以上,等於喝了一瓶調味乳,只喝到一半的生乳成分,其他喝下的都是糖、香料、色素、增稠劑等添加物;因此調味乳比較像是添加了生乳的糖飲,不建議當作一般乳品補充,而且大量的糖更會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並導致鈣流失,進而損害骨質密度,增加日後骨質疏鬆與骨折的發生機率。2)奶茶有鈣質?奶味只是奶精假象/董氏基金會102年調查全台50所國小12,851位國小學童,仍有12.7%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純奶類,連部分家長也常誤會,早餐會讓孩子喝奶茶來補鈣;其實奶茶中的「奶精」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而且還含有糖和咖啡因,更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3)霜淇淋含乳?恐怕想太多/近來的霜淇淋風潮,有許多消費者覺得霜淇淋成份含牛奶,比其他冰品來得營養;其實即使是「牛奶口味」的霜淇淋,含乳量也有限,香濃的味道更多是用油脂、大量糖份堆積而成,其他成分還包括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各種香料、色素等,高油高糖更易造成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還不如說是用霜淇淋「補胖」。4)豆漿有鈣質?其實沒有/臺語的豆漿叫「豆奶」、米漿叫「米奶」,因此常被誤認為都有「奶」可補鈣,但其實豆漿、米漿並無乳成分,且鈣質含量及人體吸收率都遠不如純奶類,無法取代乳品所提供的營養價值。5)喝乳酸飲料補鈣?只是喝熱量/許多長輩們常覺得讓孩子飯後喝乳酸飲料可助消化,但稀釋發酵乳含乳量不高、乳酸菌數也不夠多,而且還有外加糖,只是對身體造成不必要負荷,例如一瓶100毫升的稀釋發酵乳,外添加糖含量約2.5顆方糖,熱量相當於45大卡;而學童常喝甜飲容易養成嗜甜口感,進而導致依賴甜食的習慣,對將來發育及健康皆是負面影響。鈣質攝取迷思如此多,那該怎們攝取足夠的鈣質呢?董氏基金會林彥廷營養師說明,天然食物是補鈣的良好來源,掌握均衡多樣攝取原則,就能幫孩子從小培養績優「骨」,含鈣豐富的天然食物如下:1) 純奶類/人體吸收利用率佳,一杯240cc的鮮乳、保久乳約含有270毫克的鈣,或是以3湯匙低脂奶粉沖泡,孩童每天喝2~3杯,幾乎就能獲得一天的鈣質所需。2) 乳製品/原味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士等。3) 深綠色蔬菜/芥藍、莧菜、紅莧菜等。4) 蛋豆魚肉類/小魚乾、小方豆干、板豆腐等。5) 堅果類/黑芝麻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