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

過瘦又晚睡 罹骨鬆風險暴增2.5倍

過瘦又晚睡 罹骨鬆風險暴增2.5倍#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加班加到半夜,亦或在家東摸摸西摸摸總是拖到凌晨才肯上床,成了現代人普遍的生活習慣,不過,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竟發現,晚睡會導致骨質提前流失,若體型又過瘦,罹患骨鬆的風險,甚至比常人多出2.36倍! 長期值夜班 骨質也會加快流失由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44,690位診斷為睡眠障礙患者的世代研究發現,相較沒有睡眠障礙者,其骨鬆發生率為2.44倍。此外,長期輪值夜班者,手腕及髖部骨折風險較從未輪值夜班者顯著提高1.37倍,若是BMI<24,風險更是增為2.36倍。針對睡眠與骨鬆的關聯,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教授陳志華醫師說明,夜間照射日光燈將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骨代謝;日夜顛倒或是日間過長的睡眠若導致日曬不足,影響維生素D3的生成,將致鈣質吸收效率下降;而減少睡眠及晚睡將抑制生長激素及刺激皮質醇的分泌,恐加速骨流失。停經後婦女更該注意 晚睡骨質流失更快然而,據統計,台灣週間每六人就有一位是熬夜超過0:00才睡的「暗光鳥」,周末更升高至每五位就有一位,不健康的睡眠習慣正侵蝕著國人的骨密度!陳志華進一步指出,國際研究顯示,停經後的婦女若就寢時間超過0:00,其骨鬆發生率為0:00前睡覺者的1.7倍,並且夜間睡眠不足及日間睡眠過長均顯示,其骨流失與骨鬆風險相較夜間充足睡眠者及無日間睡眠者的發生率分別是1.68倍與1.52倍。建議國人應注意自身睡眠時間及睡眠品質,才能減少骨鬆的發生率。

女性晚婚又晚生 骨質每年流失高達6%

女性晚婚又晚生 骨質每年流失高達6%#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研究指出,女性年過三十五歲,骨質每年會以1%的速度悄然流失,懷孕期間,其速度更會因此加倍,每年再多流失5%左右,倘晚婚婦女又於三十五歲後才懷上第一胎,意外又懷上第二胎,彷彿在身體上加裝骨流失加速器,骨骼恐怕到了四十歲,早已千瘡百孔,醫師呼籲不管有沒有晚婚,有沒有生小孩,女性務必於三十歲開始勤加補鈣,才能維持骨骼健康!晚生媽媽 近四成五十歲已骨鬆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台灣19歲以上女性高達9成8每日鈣質6攝取不足,未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一半。而年過35歲後,骨質每年會如沙漏般無聲無息地流失1%,推估35歲後才生育的媽媽,50歲時恐近4成已罹患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無聲無息地困擾許多中老年婦女。振興醫院骨科醫師朱唯廉指出,據統計,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再加上目前晚生現況,推估年過35歲產子的晚生媽,15年後近四成恐已罹患骨鬆疏鬆症,終日腰痠又背痛,更增加骨折風險。高鈣食物搭配鈣片 三十歲女性就要勤加補鈣朱唯廉醫師更進一步指出,依據之前的營養調查,19~64歲男性平均每日鈣質攝取量為611mg,而女性更只有563mg,僅達到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1000mg的一半左右。他建議女性從三十歲開始,就應要勤加補鈣,除了透過日常飲食的高鈣食材,像是牛奶與小魚乾之外,同時也應適當補充鈣片,才能提早預防骨質疏鬆!

多吃鈣片防骨鬆?醫師: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多吃鈣片防骨鬆?醫師: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骨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骨鬆不僅要預防,也要治療。如何預防?包括若有菸癮,就需要戒菸;喝酒避免過量,每天不要超過三杯;要有適當的運動。但老年人從事運動時,應考量心肺功能和肌力較為衰退,所以平衡功能和協調度較差,如果要從事速度較快或碰撞運動,最好身旁要有專業的運動指導。運動則以能對抗地心引力的運動最適合,例如重量訓練、快走、慢跑、爬樓梯、跳繩、踏步、踏階等,都可以改善成年人多個重要部位(腰椎、股骨頸、股骨近端︶的骨礦密度。另外,平衡訓練和協調運動,也有助於減少跌倒。運動之外,還要預防跌倒,也就是要了解可能潛在的危險,以居家環境為例,例如上下樓梯要注意階梯、避免浴室因積水而滑倒等。個人的BMI值,不宜低於18 .5kg/m2;要攝取足夠的鈣、維他命D及蛋白質;少吃安眠藥。鈣片不能多吃 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在補充營養部分,要注意的是要補充鈣質,但鈣質補充並不等於吃鈣片。許多人嫌麻煩就乾脆吃鈣片,心想, 這樣一定不會缺鈣吧?但中、老年人,一天的鈣,建議1200毫克,其中的600毫克,確實可以藉由鈣片吸收,但另外的600毫克,則應由每天的食物中攝取。因為鈣片不能多吃,如果每天吃超過1000毫克,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本文摘自/好好照顧您/寶瓶文化出版)

九成民眾鈣質攝取嚴重不足!全台陷骨鬆危機

九成民眾鈣質攝取嚴重不足!全台陷骨鬆危機#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國人的鈣質流失以及攝取不足,有多嚴重?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六歲以下的兒童,六成鈣質攝取不足,其他年齡層,更高達九成以上鈣質攝取量全都未達標,讓全台陷入骨鬆危機!除了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之外,事實上,全台百萬上班族,因長期久坐辦公室、少曬太陽,以及更年期婦女,都極易讓鈣質在不知不覺當中,悄悄流失,以下列出三大保鈣要點,除了在飲食上,應多攝取深色食物外,運動、曬太陽同樣不可偏廢: 1) 從各種食物勤補鈣/每日1.5~2杯低脂乳品,奶類除了提供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B12及鋅等營養素之外,更是豐富鈣質的來源,每杯(240毫升)低脂乳品約含240 毫克的鈣質,可提供青少年及成人一日約1/4的鈣建議攝取量。其他高鈣食物,例如,起司、黑芝麻、小魚干、蝦米、傳統豆腐、豆干、紫菜及深綠色蔬菜等。2) 適當的日照、多運動/適當日照將有助於維生素D的製造,幫助體內鈣質吸收;若在冬季由於日照時間減少、皮膚裸露面積減少,人體合成的維生素D會隨之降低,提醒別忘了每天應適度日照,並避開中午及陽光強烈照射的時段,以免過度暴露於紫外線照射。平日也建議從事適當的負重運動來增進骨質,如慢跑、散步、爬樓梯、健行等, 尤其是從事戶外運動時,還可兼顧適當日照。3) 減少咖啡、茶類攝取/避免過度攝取咖啡因,如:咖啡、茶及可樂等,而降低鈣質吸收。多喝白開水,保鈣又健康,民眾應養成多喝白開水的健康好習慣,同時可避免鈣質流失。

美國104歲人瑞長壽秘訣:每天喝三瓶可樂…

美國104歲人瑞長壽秘訣:每天喝三瓶可樂…#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全球許多人瑞長壽的秘訣,幾乎都練就常人「修練」不了,難以高攀的養生之道,但美國德州卻有一名老婦人,近日開喜歡度104歲生日,當別人問及她的長壽撇步是什麼,竟然是每天喝「三瓶可樂」,令人跌碎一地眼鏡。曾勸她別喝的醫生 結果都比她早死根據國外媒體報導,這名名叫蘇麗文的老婦人,六十歲時就迷上喝可樂,從那一年開始,她必須每天喝上三瓶以上的可樂,才能整天開開心心度日。然而在這四十年之間,早已有數不清的醫生告訴她,每天喝可樂,會要了她的命,不過,這四十年來,她不但身心因可樂舒暢,她還說,「曾這樣警告過她的醫生,結果都死了,反而她還活得好好的。」至今,蘇麗文開心歡慶104歲生日,身體無恙,能讀書、能看電視,笑口仍然常開,氣色依然不錯,就連可樂公司,還特地獻上特別的禮物給與祝福!也許,蘇麗文之所以能如此長壽,正因每天都能快樂度日。

鈣質、維生素D如老夫老妻 少吃一種恐照樣骨鬆!

鈣質、維生素D如老夫老妻 少吃一種恐照樣骨鬆!#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骨鬆治療,已經持續長達多年,怎卻不見骨鬆密度好轉?一名七十二歲的陳姓老婦,十年前,發現骨質密度出現問題,便立即展開治療,不料,日前外出,不小心輕摔了一跤,竟造成骨折,行動不便花了長達三個月,才恢復過往行動力,讓老婦大感意外,怎麼努力治療骨鬆十年,骨質密度還是猶如雞蛋殼,一碰就破,進一步檢查才揪出元凶,原來是維生素D3嚴重缺乏!鈣與維生素D 捨取都不可偏廢如果你以為只要多補充鈣質,就可維持骨質密度,減少骨鬆風險,那可就大錯特錯,因為鈣質與維生素D3,好似老夫老妻,只要缺一,恐怕骨頭還是會脆不可摔。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說,鈣與維生素D的補充不可偏廢,維生素D3足量才能有效幫助腸道吸收鈣,以達到降低骨折風險的治療目標。事實上,國內婦女忽略補充維生素D3的比例,出乎意料的高!根據2014年全台八大醫學中心針對骨鬆骨折之停經後婦女調查發現,高達9成血液中維生素D3濃度不足,美國研究顯示,每降低10ng/ml之維生素D3濃度,髖部骨折風險將增3成,顯見維生素D3對於預防骨鬆骨折之重要性不可輕忽。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監事黃兆山強調,臨床上數不清的患者,雖然猛補鈣,明明治療骨鬆已長達好幾年,但還是經不起任何碰撞,骨質密度照樣拉上警報,原因幾乎都出在維生素D3攝取不足。維生素D3 扮演鈣質吸收關鍵腳色至於人體需要多少維生素D3,才能與鈣質相輔相成,促進吸收?國際骨質疏鬆症學會則建議,老年人每天應補充800~1000IU的維生素D3才足夠 ,其中體內維生素D3應大於30ng/ml,美國研究顯示,體內每降低維生素D3濃度10ng/ml,髖部骨折風險將增3成6。陳芳萍醫師提醒,若有骨鬆及維生素D3缺乏的高危險族群,應特別注意血液中維生素D3的濃度,以防長期治療骨鬆,卻仍處在時時刻刻都有骨折的風險之中。

可樂「百害無一利」 多喝恐變老、罹癌、一口爛牙

可樂「百害無一利」 多喝恐變老、罹癌、一口爛牙#骨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口喝下,無數氣泡在嘴裡爆裂開來,口感激烈暢快,其中酸甜滋味,在熱辣的天氣下,或冷冬吃火鍋的時刻,拿來消暑去熱解渴,絕配一味,你是可樂、汽水總不離身的人嗎?當心罹癌機率炸開,更因此比別人老上好幾歲!每天喝碳酸飲料 細胞提早老化四年愛喝碳酸飲料有哪些風險?根據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2014年研究,刊登於《美國公共衛生》雜誌,分析5,300多位20~65位成年人的染色體端粒,發現每天喝約590毫升以上含糖碳酸飲料的人,細胞平均提早老化4.6年。常喝可樂 當心整嘴爛牙除了細胞會因此提早老化,牙齒恐怕也將不保,美國一名三十歲女性,每天竟喝下高達兩公升的低卡碳酸飲料,且為了細細品嘗其中滋味,還會讓飲料滯留在口中,久而久之因牙齒遭到酸腐,竟嚴重蛀牙與變色,與長期吸古柯鹼的五十多算患者,牙齒的腐爛情況相差無幾。骨鬆、胰臟癌同樣「一網打盡」另外,部分碳酸飲料含磷酸,喝多易造成體內磷過高,磷酸會增加副甲狀腺素分泌,導致鈣質從骨骼裡被釋放,導致骨質流失,還會促骨質疏鬆症提早發生,根據《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與預防》期刊更發現,每週喝2次以上高糖碳酸飲料的人,罹患胰臟癌機率比不喝的人高出87%。碳酸飲料含糖量驚人,具有腐蝕性,熱量也是超標,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於2014年3月提出草案,將每日糖攝取建議量由總熱量的10%下修為5%,以成人一天攝取2000大卡熱量作計算,每日糖攝取最好不超過25公克,但一瓶330毫升的碳酸飲料就含約36公克糖,遠超出標準。可見可樂或汽水,常喝百害無一利,民眾還是少喝微妙!

室內緊閉不通風 當心結核病上身

室內緊閉不通風 當心結核病上身#骨鬆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即使現在天氣冷颼颼,恨不得緊閉門窗、把自己包緊緊,但長時間待在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容易使黴菌、結核菌滋生,糖尿病、肺塵症、癌症等患者或免疫力差的人增加罹患結核病的風險。不通風環境 結核病菌容易生存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結核菌生存於潮濕、不通風的環境,民眾應注意,不論在家中、辦公地點等室內場所,保持屋內空氣流通;選購房屋條件以有無窗戶、通風明亮為原則,適時讓陽光照射室內,可降低結核菌生存機率。結核病為經由飛沫與空氣導致的慢性傳染,不幸中標者只要聽從醫師囑咐,透過六到九個月的藥物治療,即可康復。南投縣衛生局提醒,如有感冒症狀、身體不適者出入公共場所請配戴口罩;呼籲民眾平時養成良好生活作息,講求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並勤洗手,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可預防疾病傳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