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

髖部骨折死亡率竟比癌症高! 2022世界骨鬆日籲骨鬆篩檢

髖部骨折死亡率竟比癌症高! 2022世界骨鬆日籲骨鬆篩檢#骨質疏鬆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今年的主題為「Step up for Bone Health為骨骼健康採取行動」,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骨質疏鬆症(後稱骨鬆)疾病知識,並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為骨骼健康實際採取行動。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骨鬆患者也逐年增加,根據調查顯示,骨鬆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之一,髖部骨折發生率更是亞洲區第一名1,2,由於骨質流失沒有徵兆,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骨折之後才知道自己已罹患骨鬆,因此也常被稱為無聲的疾病。若一旦發生骨鬆導致的骨折,嚴重則可能造成未來生活品質降低、失能臥床風險甚至死亡等後果,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統計數字,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24%3,相較許多常見癌症都高出許多。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黃兆山理事長說明:「除了三高,低骨密的骨鬆已經成為國人不可不慎防的慢性疾病,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受骨密度檢測,唯有落實「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全面提升民眾健康照護,才能真正防治骨鬆性骨折於未然,減低未來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的風險。」 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一分鐘揪出高風險群 骨鬆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的速度會迅速上升。骨鬆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難以察覺,國人雖然大多聽過骨鬆,但卻不見得了解其是可預防及治療的疾病,也不清楚骨鬆導致的骨折會帶來的影響及負擔。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參考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編譯「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4,提供民眾快速便捷的方法判斷自身是否為骨鬆高風險族群,評估表中列有十項骨鬆風險因子,包括是否服用類固醇超過三個月、體重是否不正常減輕、是否抽菸喝酒、是否比年輕矮4公分以上等,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代表罹患骨鬆的風險較高,建議進一步安排DXA骨密度檢測。 台灣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女士擔任骨鬆防治公益代言人及親善大使,她遺憾表示,婆婆晚年常常全身多處疼痛,在當時的年代僅能到診所施打止痛針,最後每日都需要施打兩針才能勉強維持正常生活,到大醫院檢查才發現患有骨鬆,若能及早檢測發現,便能舒緩婆婆晚年的不適。孫翠鳳女士呼籲民眾:「骨鬆沒有顯著症狀,因此更應該謹慎為自己與家人留意,及早檢測及早治療。」 為響應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大眾為骨骼健康積極採取行動,黃兆山理事長提醒:「『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將造成骨鬆的高危險因子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呼籲國人花費一分鐘的時間進行骨鬆風險評估,就可以早一步發現骨鬆及了解發生骨折的風險,為未來自己或家人的生活品質從源頭做好把關。」 五分鐘躺著測骨鬆,給長輩最好的關心和最需要的行動 若發現自身或家人為骨鬆高風險族群,建議接受骨密度檢測以進一步了解自身骨骼健康。目前最標準的骨密度檢測方式是使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來進行測定,普遍性高,在各大醫療院所都有固定式的DXA檢測,民眾只需要躺在檢測台上,5分鐘就能檢測出腰椎、髖部等部位的骨密度,檢測完成後醫師會依據代表骨密度的T值給予治療或是飲食生活建議,T值若在-1與-2.5之間,定義為骨質疏少症,表示骨質正在逐漸流失、骨密度已變低,若T值低於-2.5就可確診為骨鬆2,建議民眾主動與主治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方案,避免骨鬆性骨折的發生。 黃兆山理事長分享曾收治一名55歲女性患者,沒有任何患病徵兆,進行DXA檢測後竟發現骨密度T值小於-2.5確診骨鬆,但並未積極接受藥物治療,沒想到不久後在家中浴室跌倒竟導致髖部骨折,不只生活品質受到影響,還差點就面臨嚴重失能風險。黃兆山理事長建議民眾:「骨骼健康至關重要,骨鬆治療刻不容緩,若檢查後骨密度偏低,可與主治醫師討論積極治療的方案,以免後續導致骨折造成更大傷害,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增加家人的負擔。」 骨鬆應積極治療,遵循醫囑防骨折 一旦確診骨鬆即應接受治療,目前國內針對骨鬆的治療藥物相當多元,可分為抗流失類藥物、促骨生成類藥物,以及混合型三類2,口服到針劑皆有藥物可以選擇,骨鬆患者建議需持續接受藥物治療,維持骨密度降低骨折發生率更是重要。治療如中斷或延遲,將會造成骨質流失、骨折風險上升,若有疫情期間回診顧慮,患者可與主治醫師共同商討治療方案與回診頻率,切勿自行停藥。孫翠鳳女士分享,身邊有一名年紀相仿的女性親友,平日都有規律運動、外表看似十分健康強壯,沒想到一檢測才發現骨密度T值小於- 2.5,所幸她積極與醫師配合,遵從醫囑用藥接受治療,現在狀況十分穩定,健康生活行動無虞。 黃兆山理事長進一步提醒民眾:「骨鬆最重要的是及早檢測與藥物治療,民眾可以經由骨折風險評估表估算未來10年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希望大家主動關心自身以及家人的骨質健康,除了在飲食跟運動上著力、進行骨密度檢測,為骨骼健康採取行動以外,如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並配合醫囑使用適當藥物治療。」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安進長期關注台灣民眾的骨骼健康,盼藉由世界骨鬆日提醒民眾要關心自己或身邊長輩的骨骼健康狀況,落實「骨鬆早篩檢 骨折不出現」,避免更多骨鬆造成的骨折憾事發生。

嚴守骨鬆三防千萬別因骨折讓病情警戒「升級」

嚴守骨鬆三防千萬別因骨折讓病情警戒「升級」#骨質疏鬆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期望能透過世界骨質疏鬆日,提倡民眾增加骨質疏鬆症疾病認知,關心骨質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1。疫情導致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根據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統計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約有30%至50%曾在1年內發生過跌倒事件,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曾於家中跌倒,其他區域包括醫院、社區、長期照護機構等皆榜上有名2。若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嚴重則可能造成未來生活品質降低與失能臥床風險等後果,死亡率更高達約22%3。建議民眾遵照骨鬆三級警戒有三防:防意外、防跌倒、防骨折,提高警覺做好日常防護,才能有效降低因骨鬆骨折導致之失能臥床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分享,曾收治一位已確診骨質疏鬆症的70歲黃阿嬤,某天在家中浴室不小心跌倒,造成腰椎及其他多處骨折,差點就面臨嚴重失能風險。提醒骨質疏鬆症患者與照護者對於日常生活照護絕不可大意,建議家中長輩的生活區域,例如臥室、浴室,可加裝扶手等防跌倒的設備,「防疫」更要「防意外」。停經後婦女隱形殺手!骨質疏鬆症導致之骨折嚴重恐將失能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骨質疏鬆症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的速度會迅速增加。因為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中,有6%的民眾會發生髖關節骨折,根據統計,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之內女性死亡率達15%,男性死亡率更高達20%,且存活的病患中三分之一從此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需要他人照顧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黃駿豐主任表示:「台灣每三位50歲以上的女性中,就有一位罹患骨質疏鬆症,且更有二分之一的機率發生骨折情況,國人雖然對骨鬆普遍認知度高,但對嚴重骨折風險卻無警覺,導致眾多民眾都直到意外跌倒而骨折就醫,才發現已罹患骨質疏鬆症,而嚴重骨折後,更可能導致失能臥床風險,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骨鬆現在治療方式越趨完善,只要遵循醫囑,骨鬆是可以被治療的。目前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也持續在推動健保給付能夠受益用藥的限制放寬,過去健保給付的藥品僅支付發生骨折的患者為限,希望能盡快開放給已確診骨質疏鬆症患者能夠及早用藥。」骨鬆治療勿中斷,遵循醫囑防骨折骨鬆患者相較於一般民眾,更易發生骨折,像是上述黃阿嬤的案例,在家中不慎跌倒就造成嚴重骨折,甚至有失能風險,但若能及早發現且持續治療,骨折機率便會逐漸下降,如自行停藥,骨折機率甚至比治療之前還要再更高。除了留意自己有沒有駝背、變矮或下背疼痛等症狀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至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藉由DXA骨密度檢測(雙能量放射線吸收測量法)確認自己的骨密度,萬一罹患骨鬆症也可以及早治療。目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藥物有多種選擇,主要分為「對抗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兩大作用,傳統治療骨鬆的藥物多為單一作用,而目前已有同時可對抗骨質流失,又可促進骨質生成的雙機轉藥物,可為罹患嚴重骨質疏鬆症,與因骨鬆骨折住院、希望降低再次骨折風險的患者,提供另一種積極的治療選擇,建議民眾諮詢專科醫師,並遵從醫囑進行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提醒:「骨質疏鬆症患者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若因疫情中斷治療,將會導致嚴重後果,目前疫情趨緩,使用骨質疏鬆症藥物的患者應繼續接受持續治療,保持無發生骨折對於骨質疏鬆症來說是至關重要。有部分的藥物延遲會造成骨質流失骨折風險增加的危害,建議與醫師商討回診時間,或透過視訊門診方式開立藥物,遵循醫囑積極配合治療。另外,進出醫院時務必做好防疫措施,只要有穩定且長期的治療,都可以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預防未來骨折情況的發生。」骨質疏鬆有三防:防意外、防跌倒、防骨折,聰明解除骨鬆警戒骨折情況一旦發生便不可逆,民眾可以利用骨質疏鬆警戒來自我照護,進行生活調整。◆「一級警戒:自我照護防骨折」保密防跌不骨折,注意日常環境需視野良好且確保行經路徑以避免跌倒,除多曬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轉化,也可搭配適當的阻力運動促進骨質生成。◆「二級警戒:謹遵醫囑防停藥」骨質疏鬆患者若自行中斷用藥將導致骨質流失,並提升骨折風險。建議已接受治療的患者,聽從醫囑定期回診並持續用藥,以防自行停藥後病情惡化。◆「三級警戒:骨折發生防失能」骨質疏鬆患者容易併發脊椎壓迫性或髖部骨折,導致不良於行,20%的髖部骨折患者多在一年內死亡,若出現劇痛或骨折狀況,請立即至醫院就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黃駿豐主任提醒患者:「骨質疏鬆症本身不會增加 COVID-19 感染或併發症的風險5,骨鬆治療及施打疫苗相同重要,建議盡早確認自己施打疫苗的時機,並且遵照醫囑用藥,建議骨鬆施打治療與疫苗施打間隔一週,若民眾無法確定自己的病情如何,建議與自己的主治醫師詢問及討論,切勿自行中斷藥物,以避免不良情況出現。」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進一步提醒民眾:「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是及早檢測與藥物治療,民眾可以經由骨折風險評估表估算未來10年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6,如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並配合醫囑使用適當藥物治療。」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安進長期關注台灣民眾的骨骼健康,期望藉由世界骨鬆日讓民眾提升對骨質疏鬆症的認知,疫情期間,「防疫」更要「防意外」,千萬別因骨折讓病情警戒「升級」!」參考:1.隱形的殺手骨質疏鬆症 關心骨骼的健康,就從今天做起:https://www.cgh.org.tw/rwd1320/store/F4/1669_15.pdf2.老年人的跌倒與骨折預防:https://www.tagg.org.tw/upload/nFile/0-3-2-P078-090%20%E6%A5%8A%E6%A6%AE%E6%A3%AE.pdf3.骨質疏鬆簡介:https://www.tcmg.com.tw/site/site_2/info_detail.php?id=212&Key=6234.早期診斷可預防未來骨折:https://www.fightthefracture.tw/prevent-a-fracture5.COVID-19 疫苗接種和骨質疏鬆症治療聯合指引:http://www.toa1997.org.tw/upload/news/108/74.pdf?v=2106091514086.FRAX Calculation Tool: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tool.aspx?country=2

跌倒痛到難以入眠 竟因薦椎骨折

跌倒痛到難以入眠 竟因薦椎骨折#骨質疏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跌倒後輕忽,隱形殺手「薦椎骨折」悄上身!一名66歲陳女士有十多年的骨質疏鬆症,跌倒後從下背痛到腳底,直到痛得無法站立必須坐著椅子才能煮菜,夜夜難以入眠,才決定就醫,四處求醫、幾經波折最後才檢查出原來是「薦椎骨折」。進行薦骨成型術的骨水泥治療,術後一至三個月症狀緩解,終於擺脫疼痛的困擾。薦椎骨折 不易從X光影像判別臺灣每年髖部骨折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被列為高風險國家,其中的薦椎壓力性骨折因不易從X光影像判別,進而影響確診及後續治療,讓病人多受不少罪。大林慈濟醫院骨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說,薦椎是連接上半身、骨盆與下肢的橋樑,擔任著人體力學的軸心,承載身體重量的重要骨骼,一旦骨折,承受不住重量,病人就會感到疼痛,通常的表現是坐不住、翻身會痛。相對於四四方方的腰椎、胸椎,由於薦骨是一大片的塊狀,發生骨折時不會有明顯變化,不易從X光影像判別,造成醫師診斷上的困難,在難有明確的治療方向下,病人就會輾轉求醫。9成薦椎骨折患者 有坐骨神經痛謝明宏醫師指出,過去三年來,從21位病人中,共收集執行薦骨成型術的二十次紀錄中,發現超過八成的病人,一開始未被醫師從影像學診斷出來,平均確診時間都要三個月後,曾有病人疼痛還超過半年。延遲診斷原因包括第一、許多病人曾有脊椎或髖關節的疾病甚至手術,醫師容易忽略薦椎也有問題。第二、醫師忙碌之下,忘了做簡單的理學檢查,假如有發現敲痛,能盡早懷疑此病。第三、過去文獻顯示,薦椎骨折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比例大約只有三成,醫師不易聯想起此病,但團隊卻發現九成以上的病人都有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薦椎骨折並非少見,很多都是未被確診,如果醫師心裡能警覺,及早利用核磁共振或骨掃描等檢查儀器做診斷,就可早期診斷。也呼籲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民眾,日常活動避免跌倒,假如不慎跌倒且產生痛麻感,應尋求醫師治療。

常見5種補骨醫材報您知!

常見5種補骨醫材報您知!#骨質疏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人體骨骼中骨質流失過多,使原本緊密的骨骼出現空隙,呈現骨頭與骨頭間鬆動、變薄、脆弱,導致一摔就骨折,因此成年人不只要替自己預防,也該協助銀髮族在平時就多加進補。人體的骨骼如同大樓的鋼筋水泥一樣重要,若因意外事故、老化、骨質疏鬆、切除腫瘤等因素造成骨頭缺陷時,為了增進骨頭的復原速率,臨床上常藉由材料填補,提供骨組織生長的支架,常見用的材料如下:自體骨手術時由患者的骨組織取出填補至缺損部位,常見的取骨範圍有脛/腓骨、肋骨、腸骨等,優點是沒有免疫排斥的問題,但質量有限。去礦化骨由捐贈大體提供的人骨,篩檢後去除礦物質所留下的骨基質,成為去礦化骨基質(DBM)的異體移植產品,因含有人骨生成所需的傳導因子,可誘導骨細胞生成,是除了自體骨外修復效果最好的選擇。生物骨燒結由異種提供的骨組織(如豬骨、牛骨)經去除脂肪組織與蛋白質後,再高溫燒結可得。優點是與人體骨骼組織結構類似,細胞生成環境較佳,可促進硬骨細胞增生,但有少數人會出現免疫排斥反應。合成人工骨目前最常見的合成人工骨,主要材料為磷酸鈣鹽類(如磷酸三鈣、氫氧機磷灰石),也是最廣泛使用的骨填補材,因成分與人體骨相似,且製成多孔性以模擬天然骨特性,能提供骨傳導功能,作為骨細胞生長時貼附支架。骨水泥指壓克力系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製成的產品,使用時需要混和粉劑及液劑,再注入缺損部位等待其硬化,常用於人工關節置換術中及脊椎整型術中,但在產品固化時會放熱,可能造成周邊組織損傷。有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退化性關節炎及骨鬆等,都可藉由早期治療及檢查來控制,成人平常可以選擇含鈣食材進補並均衡飲食,且帶著長者一起運動,幫助銀髮族減輕疾病的痛苦。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骨質疏鬆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老人家發現身高變矮時,總自嘲「吃老倒縮」不以為意,然而,身高縮水絕非老化的自然現象,若老年人逐漸出現身高倒縮、變矮現象,要當心骨質疏鬆症悄悄找上身,恐會導致日常生活中跌倒、骨折的機率增加。骨鬆患者該如何保養,減緩骨質流失速度呢?有鑒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0/17(三)舉辦藥學講座,本堂課將由藥師吳恩如帶您認識常見的治療藥物,以及日常生活保健之道,讓您保骨防跌顧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時間:107年10月17日(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 (02)89667000轉2123

服骨鬆藥拔牙恐壞死 雲端藥歷幫大忙

服骨鬆藥拔牙恐壞死 雲端藥歷幫大忙#骨質疏鬆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劉太太因牙齒劇烈疼痛就醫,牙醫師評估右下第一大臼齒已嚴重蛀牙,建議拔除;但牙醫師詢問劉太太過往病史及用藥紀錄,劉太太卻語焉不詳。還好從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發現劉太太正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福善美」,先為她緊急處理暫時解除疼痛,並開立轉診單由原始開立「福善美」處方的醫院進行拔牙評估及後續照顧。治療骨鬆症「雙磷酸鹽類」藥物 拔牙、植牙易顎骨壞死收治劉太太的牙醫診所指出,以往遇到病患對用藥情況不清楚時,都須請病患回家拿藥單確認,當在診間直接從健保署「雲端醫療資訊查詢系統」查到劉太太的用藥紀錄,特別病人本身有骨鬆症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確實需格外小心,否則可能因藥物導致顎骨壞死的嚴重副作用,造成拔牙手術後的風險大增。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骨頭會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治療骨質疏鬆的「雙磷酸鹽類」藥物進入人體後,會被骨組織吸收並作用於蝕骨細胞上,加速蝕骨細胞凋亡進而抑制骨頭吸收破壞,但伴隨而來是因抑制蝕骨細胞作用,也不會有新的骨細胞形成,因此若有拔牙或植牙等侵入性手術的傷口,易有顎骨壞死的風險。健保雲端查詢系統 建構用藥及過敏紀錄蔡東螢牙醫師表示,多數牙醫師如果遇到接受骨鬆藥物治療的牙科病患,會建議病人回到原先開立骨鬆藥物的處方醫師,諮詢是否停藥3個月後再拔牙,或轉介到大型醫院進行拔牙並追蹤傷口癒合情形。「健保雲端查詢系統」可提供病人近3個月用藥紀錄,過敏藥物紀錄以及近2年牙科處置及手術紀錄,小兵小大功,不僅大幅提升病人用藥安全,也確保良好的醫療品質。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骨質疏鬆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長者最擔心的老化症狀之一就是骨質疏鬆,臨床上常使用於老人、更年期婦女的骨質疏鬆藥品,潛在罕見卻嚴重顎骨關節壞死的風險,如果長期服用者沒有注意口腔衛生或進行拔牙、植牙手術,恐將引發嚴重顎骨關節壞死的問題。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7/10(二)舉行用藥安全講座,由李政諺藥師主講「骨質疏鬆症」,給予正確的骨質疏鬆症用藥知識及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骨鬆病友們及關心用藥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骨質疏鬆症時間:107年7月10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服骨鬆藥拔牙要當心 恐引下顎骨壞死

服骨鬆藥拔牙要當心 恐引下顎骨壞死#骨質疏鬆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預防骨折,被診斷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通常會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其中治療成份含有雙磷酸鹽的「福善美」是最早也使用最久的骨鬆藥物,因此服用者也最多。但也因而發現,服用者拔牙或植牙後,容易發生下顎骨壞死。您有在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嗎?提醒您最好定期做口腔檢查。過去國際間醫界研究就發現,許多銀髮族拔牙或植牙後發生下顎骨壞死的現象,原來是和服用含有「雙磷酸鹽」的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有關。而臺灣也出現越來越多上述的案例,根據臺大醫院所做的調查,發現臺灣人服用這個藥物後如果拔牙,發生下顎骨壞死的風險是歐美人的十倍!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這項調查解果也已經刊登在國際期刊中。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的資料顯示,臺灣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有五分之一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據統計發現,臺灣一年約有兩萬人,因為骨鬆症引發骨折住院開刀,其中有高達二成的患者在術後一年內死亡;有八成的患者術後一年生活仍無法自理。因此,為了預防骨折,被診斷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通常會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其中治療成份含有雙磷酸鹽的「福善美」是最早也使用最久的骨鬆藥物,因此服用者也最多。但也因而發現,服用者拔牙或植牙後,容易發生下顎骨壞死。臺大醫院以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發現臺灣骨鬆患者使用福善美引發顎骨壞死的盛行率為0.34 %,比歐美地區國家所報告的盛行率高10倍。如果患者在用藥期間拔牙,顎骨壞死盛行率更提高為2.14%。假設使用福善美超過3年,顎骨壞死發生率將高三倍。更值得注意的是,若骨鬆病患同時有風濕性關節炎,發生機率會提高4.94倍,而用藥期間若有拔牙,發生機率更會增加到9.6倍。治骨鬆藥防了骨流失,也妨礙骨骼新生但為什麼服用保骨、長骨的藥物卻會引起骨頭壞死?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釆穎表示,目前雙磷酸鹽等多種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可以抑制破骨細胞在骨表面的增生、聚集及活化等現象,因為抑制了破骨細胞活性,所以能減少骨質的流失。但是為了維持骨頭的活性,人體需要藉由骨頭吸收破壞後再形成新的骨頭,這是正常的骨頭新陳代謝的功能。也就是說雙磷酸鹽抑制了破骨細胞的活性,也等於阻止骨頭代謝,阻礙造骨細胞新生骨骼。我們每天吃喝食物,或是生氣咬牙切齒時,其實都會使顎骨發生損傷。一旦造骨細胞新生骨骼的功能被阻礙,便會使得顎骨無法修復這些損傷,久而久之便容易發生骨壞死,尤其當患者拔牙或植牙時,顎骨需要新生骨骼,此時骨壞死的狀況會更嚴重。服用治骨鬆藥逾二年  建議請醫師評估,停藥三個月沈釆穎提醒,不只是要拔牙的人,只要有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建議兩年內一定要進行檢查,請醫師重新評估,最好可以停藥休息至少三個月。現在治療骨質疏鬆症,除了口服藥以外,還有一個月或一年打一次的針劑,有些雖然是新的成份還沒有研究資料,但是也一樣要注意。服用骨鬆症藥者若要拔牙或植牙、牙周處置等要先停藥由於骨骼細胞的破壞或影響都需要時間,因此,中華民國藥劑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釆穎提醒:如果有在服用骨鬆症藥物的患者,無論是服用哪一種藥,建議在治療牙齒前都要先停藥至少三個月後再行療程。拔牙或植牙等治療並非立即就要處理的致命疾病,所以可以等。如果是用針劑一年打一針的患者則要詢問醫師,因為該針劑也可能有雙磷酸鹽成份,或許要等一年,待藥效退了,停藥休息三個月再拔牙或植牙比較安全。不過補牙則沒有妨礙。保骨質不只吃藥,生活也要注意很多人以為:「我已經在吃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了,骨質補起來就安全了。」沈釆穎說,如果生活沒有注意,仍會影響藥效。例如:咖啡或是茶等有利尿作用的飲料,都會造成骨質流失,因為其中的咖啡因成分會影響雙磷酸鹽的作用,所以患者最好少喝。另外,統計也顯示,國人體內D3完成充足者只有2%。缺乏D3不只會影響鈣質吸收,也可能會引起肌無力。沈釆穎表示,現在大家很有防曬觀念,但是防曬太嚴密可能降低陽光照射下形成的維他命D3的量。所以建議銀髮族每天要在沒有塗防曬乳的狀況下,曬太陽十到二十分鐘,幫助維他命D3的形成。如果還是不足,可以選擇補充維他命D3藥劑。另外,維他命K也有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可以協助鈣吸收,但若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民眾就不能服用維他命K,因為它也有抑制凝血的作用,倘若同時服用,可能有引起出血的風險需要特別留意。(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