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

童溪邊游泳後鼻癢流鼻血 急診夾出3公分活跳水蛭

童溪邊游泳後鼻癢流鼻血 急診夾出3公分活跳水蛭#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天氣時常熱得教人難受,游泳是最佳的消暑運動。一名10歲男童跑去溪邊游泳,回家後感覺鼻子癢癢的,不時還會流鼻血,起初以為是過敏,直到男童驚覺鼻孔裡好像有隻蟲,到急診求助,醫師竟從他鼻內夾出一條活蹦亂跳的水蛭。新竹台大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杜雄表示,男童因防疫情期間泳池關閉,於是跑去溪間游泳,回家後感覺鼻子不舒服,不時還會流鼻血。家長得知後先帶往小兒科看診,起初以為是過敏造成,但服藥後症狀未改善,再到耳鼻喉科看診,診斷後也告知沒有特別問題,可能是鼻過敏或挖鼻孔引起的搔癢和流鼻血。原以為是過敏造成 過了7天照鏡子才發現蟲蹤這樣的症狀持續了一星期沒有改善,游泳後第七天晚上,男童在洗臉照鏡子時,看到自己左鼻孔內好像有一隻蟲子,家長得知後原本不以為意,覺得不可能會有蟲子在鼻子裡,男童堅稱鼻內有蟲,加上鼻癢、流鼻血症狀依舊存在,家長才半信半疑帶孩子到急診求診。經過問診及細心檢查男童的鼻腔,果真在左鼻腔內看到一黑色塊狀,不像是鼻腔內正常的組織,用夾子觸碰還會蠕動,經過多番嘗試後,終於夾出一條長約3公分的黑色水蛭,取出後還活生生地舞動。杜雄表示,男童游泳後鼻子很癢和流鼻血的迷團終於解開,也治癒了。原來是男童在溪間游泳時,水蛭跑進鼻腔內,在鼻腔內蠕動時造成癢的感覺及在鼻腔吸食黏膜時造成流鼻血。提醒民眾,若在溪間游泳後感到鼻子搔癢不舒服和流鼻血,切記不要掉以輕心,趕緊求醫。

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 意外發現鼻咽癌

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 意外發現鼻咽癌#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反覆流鼻血近一個月的62歲男性,原以為經常挖鼻孔導致流鼻血,後來至醫院就診,經醫師執行鼻咽鏡檢查,後續經病理切片,以及影像醫學檢查確診為「鼻咽癌第三期」。鼻咽位於鼻腔的最後方,一般的檢查並不容易發現鼻咽癌,鼻咽癌的病人中5成會有頸部淋巴腺腫情形、單側耳朵悶塞感持續2週以上、中耳積液、鼻塞、鼻涕中帶有血絲或有複視等病症,平均發生年齡為40~50歲間,男性比率較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腫瘤科醫師洪文欣表示,病人過去有胃潰瘍及痛風病史,也無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等習慣。但檢測出曾感染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經頭頸癌團隊建議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為cisplatin三次療程,再加cisplatin及5-FU三次療程;同時放射治療為每周五次,為期35次,總劑量為70葛雷的療程。 圖為治療前的核磁共振影像,圖中顯示左側咽隱窩(fossa of Rosenmüller)長出一個約三公分大小的腫塊病灶。右圖為接受完同步化學放射治療後追蹤的核磁共振影像,圖中顯示腫瘤明顯縮小。病人順利完成整個療程,在放療期間發生照射患部皮膚發紅乾癢脫皮變黑,口水變少導致口乾,吞嚥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放療結束一至二個月即逐漸改善。洪文欣指出,鼻咽癌主要好發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發病原因至今不明,在台灣本土研究中,吸菸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另外兒童時期攝食亞硝酸鹽及亞硝胺(添加在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中,用來防止食物腐敗)也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與鼻咽癌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流鼻血、鼻塞、頭痛、複視(侵犯第六對顱神經),顏面的麻木感(侵犯第五對顱神經),以及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由於鼻咽癌對放射線及化學藥物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因此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化學治療皆以cisplatin(順鉑)為主,輔加5-FU(5-氟尿嘧啶)及paclitaxel(太平洋紫杉醇)或Docetaxel(歐洲紫杉醇)。放射治療則採用弧形調控放射治療(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可提供腫瘤均勻分佈的劑量並能減少正常組織的劑量,每次1.8至2.0Gy的分次劑量(dose fractionation),每週五次,在六至七星期內給予70-70.2Gy的總劑量。目前頭頸癌皆由多專科不同領域醫療團隊進行療護,達到最大的治療效益。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治療儀器,亦能提供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提供各類癌症病人最佳的醫療服務。

6旬婦吃羊肉爐進補 補過頭反咳血

6旬婦吃羊肉爐進補 補過頭反咳血#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約60歲婦女,想說近日天氣涼冷,煮了一鍋羊肉爐為自己與家人進補,沒想到兩碗下肚後,竟然咳出鮮血。家人嚇壞了,趕緊將她送醫治療,醫師診斷該婦人為支氣管擴張症合併感染。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胸腔內科王耀麟醫師表示,支氣管擴張症是支氣管不正常且不可逆的擴張。患者常見的症狀有慢性咳嗽、咳嗽伴隨痰,甚至有患者會有咳血、呼吸困難及胸痛等症狀。王醫師提醒,支氣管擴張症不會痊癒,患者應均衡飲食,定期返診追蹤,遵守醫囑,改善肺功能,降低反覆感染的風險,維持生活品質。難道支氣管擴張症患者就不能進補了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張慈文醫師表示,氣管擴張症的患者在沒有感染期間,要吃稍微補一點的食品,是可以的。但在感染的情況下,不建議吃補,不然可能會增加發炎反應,例如發燒、出血、膿瘍等症狀。當急性感染或慢性疾病但急性發作時,應先就醫,服藥控制,避免嚴重的併發症。平時肺部或支氣管的保養,可以多吃山藥、百合、木耳。避免吃太冷的水果,例如橘子、柚子、西瓜、火龍果、蓮霧等,而太燥熱的食材則不能過量食用(例如花生、燒烤炸等食物)。張慈文醫師也提醒生薑或是乾薑不能單吃,必須要配合紅棗,枸杞,黑糖一起,才不會過燥。

流鼻血別仰頭!正確止血3步驟

流鼻血別仰頭!正確止血3步驟#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流鼻血在《丹麥女孩》這部電影是一個事件,也是一個隱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流鼻血的經驗。該如何處理呢?流鼻血好發於冬天,乾冷的空氣;可以發生在任何年紀,但是特別好發於2 歲到10 歲的兒童,還有50 歲到80歲的中老年人。擤鼻子、挖鼻孔、服藥都可能導致流鼻血流鼻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受傷」。可能因外部撞擊,更常見的是擤鼻子或用手指挖鼻孔,都可能導致脆弱的鼻腔黏膜出血。一些內科疾病也可能導致流鼻血,例如服用抗凝血劑,或肝臟疾病造成凝血功能異常;高血壓也可能導致流鼻血。在《丹麥女孩》電影中的激情時刻,主角卻流鼻血,的確有可能因為過於激動而導致。我的耳鼻喉科醫師朋友也曾提到一個病例故事。一位國小高年級的小男生因為反覆流鼻血由媽媽陪同到醫院看診。檢查結果沒有大礙,應該是鼻腔黏膜比較脆弱,小男生又有下意識的摳鼻孔的動作,才導致常常流鼻血。醫師囑咐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唉呦!原來如此,為了這個流鼻血,我們家弟弟在學校一直被嘲笑。」耳鼻喉科朋友嚇了一跳,流鼻血還要被嘲笑?「他的同學都笑他是看到女生太過興奮,才會流鼻血的啦!⋯⋯說真的,剛開始連我也這麼懷疑。」看來,這些小朋友惡作劇的話語,的確也有可能讓人產生誤解呢。就如同一些漫畫中男子看到美女就鼻血直噴,其實是較為誇張的表現方式,因為即使是暫時性的血壓升高,沒有外力,也不致發生流鼻血。流鼻血該如何處理?看到鮮血從鼻子流出來,一般人內心一定很恐慌。為了避免鮮血流到衣服上或是弄髒地板,常會下意識的把頭仰高,但這是錯誤的作法。因為這樣會讓更多的血流到喉嚨,造成呼吸困難或嗆咳。流鼻血時,首先請保持冷靜,然後按照下面3個步驟處理:1) 坐著,記得不要把頭往後仰。2) 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鼻翼兩側,壓迫止血10 分鐘。3) 儘量吐掉口中的血,因為將過多的血吞下肚子可能會造成嘔吐。當鼻血止住之後,要特別注意,24 小時之內不要再給鼻子任何刺激。容易流鼻血的人可以注意以下事項,可減少發生流鼻血:1) 避免擤鼻子或是摳鼻子。2) 避免激烈的運動,尤其是舉重物。3) 乾冷的天氣中要記得保持鼻子的濕潤。戴上口罩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在十分保守的1920 年代,《丹麥女孩》渴望成為女性,穿著女裝,卻受盡歧視羞辱,人身安全都遭受威脅,以今日的詞語描述,是受到可怕的「霸凌」。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難過的一幕,是莉莉穿著女裝走在路上,兩個男人看出他不是一般的女孩子,開始嘲笑、戲弄他,他們把莉莉當成了怪物!接著拳打腳踢,讓他倒在地上輾轉哀嚎,遍體鱗傷。他犯了什麼錯?有著一顆纖細敏感的心,錯了嗎?有著男人的軀體,內心卻住著一個女人,莉莉只想依照心中渴望的形象存在,錯了嗎?無法從容的活在這個世界,莉莉決定接受兩次變性手術,最後卻死於併發症。我們是否能夠平等,善意的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我想到那個流鼻血的小男生,已經要承受身體的不適,竟然還得面對同學的嘲笑!回想成長過程中,也有同學因為行為舉止比較「溫柔」而被他人嘲笑娘娘腔,取各式各樣女性化的綽號。《丹麥女孩》中主角的痛苦,給我們內心沉澱的機會,思考是否應該用更關懷的心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人?也審視自己,是否能夠面對自己和別人不同的那一面?不管別人的眼光。(本文關於流鼻血處理相關文字,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堂權審稿,僅此致謝。) 鄒醫師│ 健康小叮嚀什麼時候需要就醫?流鼻血時,若有以下狀況要儘速就醫:1) 經常性的流鼻血,必須就醫排除是否有潛在問題,如鼻咽血管纖維瘤或鼻咽癌等。2) 超過10 分鐘仍然沒有辦法止血。3) 暈眩,或幾乎要昏倒了。4) 覺得心跳過快或是呼吸困難。5) 除了鼻血,其他部位也會出血,例如血尿或是血便。6) 皮膚容易發生瘀青。(本文摘自/泌尿科醫師的電影處方箋/時報出版)

1.5公分蠟筆塞鼻!醫:忌自行挖取

1.5公分蠟筆塞鼻!醫:忌自行挖取#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歲的林妹妹晚間獨自在客廳畫畫,過一會就哭喊鼻子痛,媽媽才發現林妹妹手上拿著斷一節的蠟筆。媽媽嘗試用手挖出,但沒辦法看到鼻子裡的蠟筆,送急診求助,使用專業器械將約1.5公分的蠟筆取出。孩童易拿東西塞鼻 危險物品應收好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表示,許多孩童因為好奇或者愛玩,什麼都有可能被孩童放入體內,異物停留在身體太久可能會引起感染,因此家長應多留意,避免讓危險物品出現在小朋友的周圍。孩童會將各式各樣的異物放入耳朵或鼻子裡甚至吞食,例如瓜子、BB彈、小磁鐵、鈕扣、小彈珠、小玩具甚至是電池。還曾有孩童將水銀電池往鼻孔塞,電池釋放出有毒化學物質,損壞局部組織,導致鼻中膈穿孔,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單側鼻塞、流鼻血 恐是鼻中有異物有的孩童塞入異物後,會企圖自行挖取,沒想到反而將異物越挖越深,但害怕被家長責罵,因此隱瞞不敢說,等到出現單側鼻塞、流鼻血、流出濃黃鼻涕或者紅腫疼痛時,才被發現而送醫。吳昭寬醫師表示,當孩童的鼻腔塞有異物時,會出現單側流濃黃鼻涕、臭味、流鼻血症狀。請家長冷靜處理,穩定小孩情緒。避免引起孩童哭鬧,不慎將異物嗆入氣管而窒息。不要自行挖取異物,鼻黏膜較脆弱敏感,可能引發反效果,將物品越挖越深。家長應保持孩童的呼吸道暢通,並立即送醫治療。

流鼻血別仰頭!3步驟教你正確處理

流鼻血別仰頭!3步驟教你正確處理#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流鼻血在《丹麥女孩》這部電影是一個事件,也是一個隱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流鼻血的經驗。該如何處理呢?流鼻血好發於冬天,乾冷的空氣;可以發生在任何年紀,但是特別好發於2 歲到10 歲的兒童,還有50 歲到80歲的中老年人。擤鼻子、挖鼻孔、服藥都可能導致流鼻血流鼻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受傷」。可能因外部撞擊,更常見的是擤鼻子或用手指挖鼻孔,都可能導致脆弱的鼻腔黏膜出血。一些內科疾病也可能導致流鼻血,例如服用抗凝血劑,或肝臟疾病造成凝血功能異常;高血壓也可能導致流鼻血。在《丹麥女孩》電影中的激情時刻,主角卻流鼻血,的確有可能因為過於激動而導致。我的耳鼻喉科醫師朋友也曾提到一個病例故事。一位國小高年級的小男生因為反覆流鼻血由媽媽陪同到醫院看診。檢查結果沒有大礙,應該是鼻腔黏膜比較脆弱,小男生又有下意識的摳鼻孔的動作,才導致常常流鼻血。醫師囑咐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唉呦!原來如此,為了這個流鼻血,我們家弟弟在學校一直被嘲笑。」耳鼻喉科朋友嚇了一跳,流鼻血還要被嘲笑?「他的同學都笑他是看到女生太過興奮,才會流鼻血的啦!⋯⋯說真的,剛開始連我也這麼懷疑。」看來,這些小朋友惡作劇的話語,的確也有可能讓人產生誤解呢。就如同一些漫畫中男子看到美女就鼻血直噴,其實是較為誇張的表現方式,因為即使是暫時性的血壓升高,沒有外力,也不致發生流鼻血。流鼻血該如何處理?看到鮮血從鼻子流出來,一般人內心一定很恐慌。為了避免鮮血流到衣服上或是弄髒地板,常會下意識的把頭仰高,但這是錯誤的作法。因為這樣會讓更多的血流到喉嚨,造成呼吸困難或嗆咳。流鼻血時,首先請保持冷靜,然後按照下面3個步驟處理:1) 坐著,記得不要把頭往後仰。2) 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鼻翼兩側,壓迫止血10 分鐘。3) 儘量吐掉口中的血,因為將過多的血吞下肚子可能會造成嘔吐。當鼻血止住之後,要特別注意,24 小時之內不要再給鼻子任何刺激。容易流鼻血的人可以注意以下事項,可減少發生流鼻血:1) 避免擤鼻子或是摳鼻子。2) 避免激烈的運動,尤其是舉重物。3) 乾冷的天氣中要記得保持鼻子的濕潤。戴上口罩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在十分保守的1920 年代,《丹麥女孩》渴望成為女性,穿著女裝,卻受盡歧視羞辱,人身安全都遭受威脅,以今日的詞語描述,是受到可怕的「霸凌」。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難過的一幕,是莉莉穿著女裝走在路上,兩個男人看出他不是一般的女孩子,開始嘲笑、戲弄他,他們把莉莉當成了怪物!接著拳打腳踢,讓他倒在地上輾轉哀嚎,遍體鱗傷。他犯了什麼錯?有著一顆纖細敏感的心,錯了嗎?有著男人的軀體,內心卻住著一個女人,莉莉只想依照心中渴望的形象存在,錯了嗎?無法從容的活在這個世界,莉莉決定接受兩次變性手術,最後卻死於併發症。我們是否能夠平等,善意的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我想到那個流鼻血的小男生,已經要承受身體的不適,竟然還得面對同學的嘲笑!回想成長過程中,也有同學因為行為舉止比較「溫柔」而被他人嘲笑娘娘腔,取各式各樣女性化的綽號。《丹麥女孩》中主角的痛苦,給我們內心沉澱的機會,思考是否應該用更關懷的心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人?也審視自己,是否能夠面對自己和別人不同的那一面?不管別人的眼光。(本文關於流鼻血處理相關文字,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堂權審稿,僅此致謝。) 鄒醫師│ 健康小叮嚀什麼時候需要就醫?流鼻血時,若有以下狀況要儘速就醫:1) 經常性的流鼻血,必須就醫排除是否有潛在問題,如鼻咽血管纖維瘤或鼻咽癌等。2) 超過10 分鐘仍然沒有辦法止血。3) 暈眩,或幾乎要昏倒了。4) 覺得心跳過快或是呼吸困難。5) 除了鼻血,其他部位也會出血,例如血尿或是血便。6) 皮膚容易發生瘀青。(本文摘自/泌尿科醫師的電影處方箋/時報出版)

鼻血流1周 2顆鼻咽癌未爆彈害的

鼻血流1周 2顆鼻咽癌未爆彈害的#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韓星金宇彬日前傳出確診罹患鼻咽癌,令廣大粉絲心急如焚。一名30多歲的工程師不喝酒、不吃檳榔,雖然年輕時偶爾會流鼻血,通常只要壓住鼻子20分鐘就能止血,沒想到此次流鼻血症狀持續1週,到院檢查發現鼻咽右側有2顆腫瘤,確認為鼻咽癌,核磁共振造影檢查也顯示咽後淋巴結轉移。一般的好發年齡為40~50歲 症狀分為4類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醫師洪雲聰表示,鼻咽癌一般好發年齡是40~50歲,但他曾收治過最年輕的病患為18歲男性,症狀為鼻涕中帶血絲和慢性鼻塞,經過鼻咽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早期鼻咽癌。所幸經過放射線治療得以控制,目前持續門診追蹤中。洪雲聰醫師指出,鼻咽癌症狀主要分為4類,包含:1) 鼻部症狀,像是鼻涕帶血絲,慢性鼻塞。2) 耳部症狀,如聽力障礙、耳鳴等。3) 頸部症狀,頸部淋巴結腫大。4) 神經受侵犯所引發的頭痛、複視等。鼻咽癌確診方式為:核磁共振、鼻咽切片、抽血(EB病毒抗體)等,一般治療方式以放射治療為主,如有需要則輔以化學治療,較少直接以手術治療;放療結束後需要進行復健以訓練吞嚥功能,但原則上外觀不會有太大改變。小朋友常吃鹹魚,醃硝製品罹癌率高醫學研究顯示,台灣、廣東人罹病率高於其他地區民眾。值得注意的是,小於10歲的小朋友如果常吃鹹魚,醃硝製品,長大後較易罹患鼻咽癌。鼻咽癌的成因可能與基因,人種,病毒與飲食有關。由於鼻咽部附近的神經血管分布密集,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且容易切不乾淨。一般而言,放射治療雖然有口乾舌燥、吞嚥困難等副作用,但是治療成效不錯,早期發現的治癒率甚至高達9成,遠比口腔癌與大腸癌治癒率好,而且有健保給付。家族有鼻咽癌病史 每半年應接受檢查一等親有鼻咽癌病史的人,比正常人多4~10倍罹癌機率。洪雲聰醫師提醒,民眾家中若有鼻咽癌病史者,應於每半年接受鼻咽內視鏡檢查。民眾如有出現上述鼻咽癌初期症狀,應盡早至耳鼻喉科就診,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胸主動脈太窄 少女血壓飆190

胸主動脈太窄 少女血壓飆190#流鼻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6歲的小妮(化名),9歲之後常常出現流鼻血、癲癇等症狀,雖然經藥物控制,卻導致小妮體重直線上升,個性變得越來越內向,頭腦反應也遲鈍,血壓竟然飆到190毫米汞柱,雖經斷層掃描進行檢查腎臟血管,仍找不到高血壓原因,後來經血管攝影檢查,確診為胸主動脈狹窄。增藥量 體重升、變內向、遲鈍99年2月回台就診,當時根據症狀一直依照癲癇治療,後來,小妮癲癇發作開始較為頻繁,每次都是發生在睡著後不久,而且發作前完全沒有徵兆,讓小妮父母束手無策,不知何時又會發生,為了控制發作,藥量越加越重,導致小妮體重直線上升,個性變得越來越內向,頭腦反應也遲鈍。於血管狹窄處 放置包覆式支架經過2年多的治療,發現小妮身材較一般孩童壯碩,血壓也過高,後轉診到兒童心臟科,一般治療血管嚴重狹窄的病患,通常採取氣球擴張術或心血管支架置放術,小妮先施作氣球擴張術,術後小妮仍然無法順利運動,加上小妮在中國就學,回台就醫並不方便,經過與父母商量後,決定於血管狹窄處放置包覆式心臟支架。血壓正常 可順利進行所有活動小妮使用的兒童包覆式心臟支架,可幫助血管撐開12mm~20mm,雖然健保不給付,但在手術過後,小妮的血壓終於回到120毫米汞柱,也可以順利進行所有的運動,彰基兒醫兒童心臟科主任醫師李孟倫,提醒所有家長,兒童於平時應量血壓,發現血壓異常時,建議求助專業醫師,正確找出病因、採取相應醫療方式,才能讓孩子生命無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