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

想要孩子「高人一等」 轉骨6重點

想要孩子「高人一等」 轉骨6重點#身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高人一等」是許多家長對子女的期盼,在接近青春期時,許多家長會疑惑「小孩開始發育了嗎」、「該注意或避免什麼事」、「有沒甚麼加強的辦法」?許多人認為女孩初經、男孩喉結或變聲就入青春期,其實是錯誤的迷思。青春期轉骨 遵守「2多2少、1減1加」技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兒科醫師申一中表示,臨床測量小孩如何轉變成大人的身體發育,會根據身體初級和第二外部性徵的發育標準評估,如乳房大小、生殖器、睪丸體積、陰毛和腋毛的發展。此標準為Tanner scale或Tanner stage,分5階段診斷,初經或變聲已到第3或第4階段。青春期該注意或避免的事項,可參考「2多2少、1減1加」策略: 2多:多睡眠、多運動1)多睡眠/青春期時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會刺激骨骼快速成長,長高的關鍵在「生長板」。而生長激素白天分泌量較少,主要集中在晚上9到12點間分泌最旺盛。建議家長多督促孩子10點前上床睡覺,且睡足8至9小時。常聽到小孩晚睡的前3大原因分別是:(1)功課多寫不完、(2)上才藝班或補習很晚才到家、(3)上網滑手機,家長應調整規劃,達到早睡才對身體發育最有利。2)多運動/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也可刺激生長板,加速骨骼的生長與肌肉蛋白的合成速度,使骨骼與肌肉發育。 兩少:少吃甜食、少吃油炸1)少吃甜食/含糖食物或飲料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刺激胰島素快速升高,而胰島素和生長激素會互相擷抗,吃下過多甜食、飲料,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國內外研究顯示,20公斤體重孩子來說喝超過350cc含糖飲料,體內生長激素會停止分泌2小時。2)少吃油炸/油炸食物熱量高,容易肥胖且容易造成性早熟,應該盡量減少食用,以免體脂肪過高,干擾內分泌而造成提早發育早熟。 一減:減少接觸環境賀爾蒙環境荷爾蒙也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兒童可能無意中接觸干擾內分泌的化學品,導致發育失調。盡量少接觸塑膠製品,以免接觸如塑化劑等會影響發育的物質。盡量以不鏽鋼或陶瓷,取代塑膠容器,才能減少塑化劑對健康的威脅。 一加:加上個人化轉骨方民間有許多「轉骨方」,家長有時四處打聽、自行買藥調配或隨便買成藥,內容多為各家驗方或草藥,但其實未必人人適用,必須依個人體質和性別調整。例如男生屬陽,易怕熱流汗,就要加補陰藥材;女生屬陰,易手腳冷、怕冷,就需用補陽藥材,最好經中醫師診斷調配個人化的處方,並定期回診評估。不需過度強求 反增孩子壓力申一中醫師提醒,父母應用平常心看待孩子身高,雖然青春期發育一生只有一次,錯過機會不再,但身高也受到基因影響,不需要過度要求。不妨給孩子心理建設,用正向的態度來面對成長,不要給予過多壓力,或只注重身高而忽略其他發展,讓身高成為人際關係的障礙。

基因決定身高?鈣攝取不足仍長不高

基因決定身高?鈣攝取不足仍長不高#身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很多家長擔心小孩發育狀況,不確定目前身高是否正常。雖然預期身高是根據父母遺傳給小孩的基因決定,但這個公式還有正負7.5 公分差異,若後天成長營養不足、睡眠不足、少運動,可能連預期身高都不到,最低和最高差距高達15公分。兒科習慣用一簡易身高公式,預測孩子成年後預期身高:男生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3)除以2後±7.5公分女生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 13)除以2後±7.5公分鮮乳、豆腐、芝麻補充鈣質攝取台灣學童普遍缺鈣嚴重,可能影響成年後身高。日常飲食如鮮乳、豆腐、芝麻、綠色蔬菜都是鈣質攝取來源,但考量國小學童每日鈣質平均攝取量不到建議量的一半,建議家長早餐就幫學童補足4成以上的鈣質,運用日常容易取得的鮮乳加上起司類等含有鈣質的食物,達成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表示,門診中一名小學4年級女童,父親181公分,母親161公分,根據公式預測未來應可長到165公分。但女童愛挑食、不喜歡喝鮮乳,加上沒有運動習慣,現在身高僅121公分,遠低於同齡孩童139公分身高平均,未來身高可能不到157公分。早餐補足4成以上鈣質 較易達到建議攝取量陳映庄醫師表示,根據國健署建議,7至12歲兒童每日鈣攝取應達800至1000mg。然而調查顯示,國小學童缺鈣率近100%。不少家長對鈣質攝取量有錯誤觀念,認為偶爾有喝鮮乳就好,不確定鈣質是否有補足。縱使父母身高再高,孩子可能也長不到預期身高。避免孩子身高危機負成長,發育期兒童每天至少睡8小時、一周運動3次,每天早餐補足一天所需4成以上鈣質,才有機會達到建議攝取量。尤其鮮乳、起司等乳製品都是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學童每天2杯奶,就可以滿足小朋友每天鈣質5至6成的需求。一瓶290mL的鮮乳加上起司蛋糕,鈣含量也可以到建議量的4成,再透過均衡飲食攝取其餘鈣質。

身高是遺傳?孩子長高掌握5關鍵

身高是遺傳?孩子長高掌握5關鍵#身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少子化關係,家長都很寵愛小孩,吃得很好,但是飲食卻過於精緻化,因而導致營養不均衡;或因生活型態轉變,造成小孩壓力大、睡眠不足等影響,孩童生長問題日趨增加,小兒遺傳科的求診比例更是逐年遞增。有位陳小弟因爸媽平均身高僅155cm左右,至各地求醫都被說是遺傳所致,頻頻被打回票,為此相當沮喪,擔心陳小弟將來會因身高而吃虧。克服矮小遺傳 歹竹也能出好筍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表示,多數家長總認為身高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但其實不然,孩童身高矮小,恐是多重條件引發,雖歹竹難出好筍,但或許只是沒找到長不高的主因。侯家瑋主任補充說明,陳小弟來到門診後,經由追蹤確診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在接受治療後第一年就長了10公分,而後平均每年約長8公分,至今身高已超過170公分,不僅成效顯著陳小弟也變得更有自信。此外,侯家瑋主任問診的同時,也發現陳爸爸時常疲倦沒精神加上脂肪偏高,懷疑其症狀可能是生長激素不足引發,陳爸爸便與陳小弟一同進行篩檢,才發現原來家族性矮小竟是生長激素不足導致,治療後雖身高無法改變,但惱人的疲倦感終於消除,也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質。長高要對症下藥 掌握黃金五關鍵但甚麼程度才算長不高?又該如何評估?如何發現問題所在呢?侯家瑋主任指出,影響身高成長的因素大致可列為以下五點:1)生長激素/分泌多寡是影響身高成長最直接的因素,分泌時間在晚上11點至2點間,且須處於熟睡狀態。2)甲狀腺素/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骨骼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我國新生兒篩檢項目之一。3)生活習慣/身高成長需掌握睡覺時間、充足睡眠、適度運動等。4)營養/補充與生長及骨骼有關係的元素,如鈣、維他命D、鋅等,且注意均衡營養,食物多樣、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飲料。5)骨齡/了解孩童生長情況,生長板是否癒合,將代表全身骨骼發展情況。避免錯失黃金期 父母觀察不能少侯家瑋主任提醒,國小學童每學期會有身高體重測量,家長若發現孩童身高一年長不到五公分,或身高處於班上前三矮、前三高者,都應警覺孩童可能有提早發育或生長遲緩之問題,建議至兒童內分泌科門診追蹤檢查評估,以便了解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或其它因素等,才能及早治療達到理想身高。(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飲食、睡眠都正常 小孩還是長不高?

飲食、睡眠都正常 小孩還是長不高?#身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孩想長高,運動、飲食、睡眠雖是3大重點,但還是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小孩身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王仲興指出,當3歲以上小孩在運動、飲食、睡眠方面都正常,父母身高也不會太矮,甲狀腺素也都正常,但1年以上身高長不到4公分,就得考慮檢查生長激素,以了解是否因為生長激素分泌出問題。孩子長不高因素多 治療策略大不同王仲興主任分析,家族、基因遺傳、媽媽懷孕時所攝取的營養、身體狀況、小孩運動、睡眠、飲食習慣等,都可能影響小孩生長發育,目前最常見狀況為小孩長時間久坐、不運動,又拼命喝含糖飲料、吃油炸食物,導致過胖,結果就會使得青春期提早到來。青春期提早,雖然一開始會快速長高,但後續身高發展就很有限,對生長發育很不利。王仲興主任指出,生長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必須分別釐清,如果確診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導致之生長障礙,治療便以注射生長激素為主,治療效果也最為理想,但若是體重過重導致青春期提前,治療重點便要放在體重控制、抑制青春期提早到來,注射生長激素則是輔助。生長激素治療外 飲食、運動、睡眠要配合王仲興主任表示,目前注射生長激素健保給付適應症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透納氏症候群、小胖威利氏症候群、SHOX基因異常者等,可注射生長激素,幫助正常的身高發展。不過,即使注射生長激素,運動、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還是非常重要。王仲興主任說明,規律運動對小孩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另外吃含高糖食品2小時內,生長激素會暫時停止分泌,因此飲食最好不要添加過多糖份,以免阻礙正常生長。建議國小學童晚上9點就寢,國中學生則建議晚上10點就寢,晚上11點到1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睡眠時間對於生長發育也有重要影響。小孩身高發展異常 建議諮詢專業醫師王仲興主任再次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小孩生長發育遠落後於同儕,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以評估是否需要安排進一步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接受治療,可有助於孩子正常成長。(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身高縮短、突發背痛 這病是兇手!

身高縮短、突發背痛 這病是兇手!#身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聞常報導停經婦女因為打噴嚏導致肋骨斷裂,經醫師診斷後才發現是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儼然成為停經婦女疾病的代名詞。然而研究統計發現,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在骨質疏鬆症患者中,有男性比例也不低,約20%為男性,意即每5位骨鬆患者就有1位是男性。男性一到65歲 也會快速流失骨質亞東醫院骨科部醫師吳凱文表示,骨質疏鬆症是因為骨強度或骨密度不足引起,骨骼無法承受原本應有壓力或重量,進而出現疼痛、變形或骨折等狀況。雖然50多歲的男性,不會像停經婦女一樣立即快速大量流失骨量。但只要一到65歲或70歲,男性也會以同樣的速度流失骨質,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吳凱文醫師指出,男性往往已經出現骨折或背部疼痛時才會到診間就醫,此時骨質疏鬆已相當嚴重。因此提醒中年以上男性,應留意自己是否出現身高縮短、體態變化或突發背痛等狀況,以幫助醫師辨別患者是否出現骨鬆現象。服類固醇藥物、飲酒、吸菸也會引發骨鬆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成因就是年紀大了或是自發性發生的,如年少骨本儲存不足、腎功能退化、維他命D缺乏、睪固酮減少、鈣質的攝取吸收減少、及活動減少等因素。產生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包含服用類固醇類藥物、免疫抑制藥物、性腺功能低下症(睾丸激素水平低)、過量飲酒、吸菸等,無論男女都有可能因為用藥或疾病問題罹患骨質疏鬆症。營養、運動防骨鬆 謹記5要點一旦被診斷出骨質疏鬆症,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會建議從營養、運動以及預防骨質流失等生活方式指南下手。吳凱文醫師表示,保持骨骼健康的方法很簡單,建議預防方式如下:1) 避免吸菸、減少飲酒量及增加體育活動。2) 根據年齡,每日攝入足量的鈣。3) 確保攝入足夠量的維他命D。沒超過70歲者,每日應攝取600國際單位維他命D。70歲以上的男性則應每日攝入800國際單位。4) 定期從事負重運動,使骨骼與肌肉抗拒地心引力運動。如步行、慢跑、爬樓梯、舉重等,同時也必須評估是否需要減少高爾夫球、網球或籃球等需要扭力的運動。5) 與醫師討論目前使用的藥物是否會導致骨鬆﹙例如:糖皮質激素﹚。

孩童成長慢半拍?長高3要素報你知

孩童成長慢半拍?長高3要素報你知#身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高不能重來!如果發現孩子身高成長較其他同齡小孩遲緩時,最好能就醫檢查,如果確認為病理原因,應積極接受診治。開業診所院長黃正宏醫師表示,他個人的臨床經驗中有一名11歲男童,爸媽身高都不高,發現孩子長高速度比同年齡的小孩緩慢,進而帶他就醫檢查,結果發現他的骨齡超前且有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的問題,醫師建議在骨齡還沒密合前,趕緊接受治療,經過積極治療3年後,終究達到正常的理想身高。影響身高因素多 可區分為先天與後天雖然身高有7至8成是來自遺傳;不過,黃正宏醫師指出,除了先天基因遺傳之外,後天的營養、運動、情緒壓力及性早熟等都可能影響身高,而且兒童生長遲緩要確認是否有疾病導致,例如氣喘、先天性心臟病、糖尿病、生長激素缺乏、染色體異常、或是其他因素等,都可能會影響孩子長高發育。而且想要長高,從小到大每個生長階段都要注意,尤其是青春期生長速度最快。生長激素缺乏 可利用生長激素治療黃正宏醫師進一步指出,當孩子的生長曲線百分位在3%以下時,就應該要檢查是否有問題,並可依據父母身高及孩子骨齡來預估未來身高,如果身高太矮且長高的速度太慢(通常小學生1年要長4公分),可能需抽血檢查,也應查明原因。至於目前針對孩童生長激素分泌不足而導致生長遲緩,可用生長激素治療之外,對於小胖威利以及透納氏症,也可以用健保生長激素治療。長高3要素 想要使孩子長高有3大要素。黃正宏醫師提醒,營養最重要,要有好的蛋白質,例如牛奶、豆漿、雞蛋與肉等,避免高油脂食物與喝含糖飲料,少吃動物皮及內臟,而且來歷不明的中藥補品也可能會引起性早熟現象,另外塑化劑也會造成性早熟且干擾生長;其次則是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以跳躍與伸展最好,例如跳繩、打球、游泳;第三則是睡眠,10點以前要睡覺,因為生長激素分泌在晚上10點後與早上5、6點是高峰期,在晚上熟睡期分泌最多,最好是要睡足8小時,不要晚睡。(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

講座/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身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老人家發現身高變矮時,總自嘲「吃老倒縮」不以為意,然而,身高縮水絕非老化的自然現象,若老年人逐漸出現身高倒縮、變矮現象,要當心骨質疏鬆症悄悄找上身,恐會導致日常生活中跌倒、骨折的機率增加。骨鬆患者該如何保養,減緩骨質流失速度呢?本堂課將由藥師林怡伶帶您認識常見的治療藥物,以及日常生活保健之道,讓您保骨防跌顧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名稱:骨質疏鬆症用藥指導時間:106年6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 (02)89667000轉2123

孕婦缺碘 孩子智力恐異常!

孕婦缺碘 孩子智力恐異常!#身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世界各地的研究都顯示,如果讓孕婦服用碘劑,她們生出來的小孩的智商通常都會比父母高二十~三十。」──后黑‧傅雷查醫師兼公共衛生碩士缺碘導致發育不全 是智能障礙主因缺碘是全世界智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九九六年時,中國就有一千萬人口因為土壤缺碘而出現心智發育遲緩的現象。一九八九年時,杜克大學醫學院的小兒神經醫學專家羅伯特‧狄隆博士首次訪問位於中國鄉間的新疆地區。他發現那裡的人民心智遲緩的現象非常嚴重,其他殘疾的發生率也很普遍:許多人都有流產、嬰兒死亡率很高、發育不全、耳聾和死產等現象。當地有些成人外觀就像小孩子,有些五歲大的兒童看起像是一兩歲的小孩。根據狄隆的說法,那些孩子真的很可憐,「有些孩子有心智重度遲緩的現象,無法走路、站立甚或坐著。即使是那些身體看起來沒有很孱弱的孩子,也都一副懶洋洋、眼神呆滯的模樣。」然而,由於這個地區自從十三世紀馬可孛羅的時代以來就被視為是「呆頭呆腦的鄉巴佬」所居住的地方,因此這裡的人民已經被放棄了。增加攝取碘的機會 身高、智商都提高由於許多文化和政治上的因素(包括那裡的人們對鹽的害怕),在鹽裡加碘的做法並不可行。為了讓當地人民可以攝取到碘,狄隆博士和他在中國的同事考慮過許多種方法,但都不可行。最後,狄隆看著那裡用來灌溉田地的溝渠,心想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把碘滴在水裡,這樣,植物就能吸收到碘,然後動物會把植物吃下肚,最後位於食物鏈最上層的人類就可以得到足夠的碘。於是狄隆和他的中國同事便找了一座橫跨灌溉渠道上方的橋,在那搖搖晃晃的橋面上方放了一個常見的二○八公升油桶,把幾根靜脈注射管和夾子繫在上面,讓碘液能夠很穩定的滴進水中。接下來,他們又把那油桶裝滿碘酸鉀並測量有多少碘會流到下游的村莊。當他們弄好後,就雇了一個當地的村民看守油桶,以免它被人偷走,到了夜晚時,狄隆自己則裹著毯子睡在橋上。當桶子裡的碘用完時,村民們便會繼續把桶子裝滿。結果,一年後: *嬰兒死亡率減半。 *後來的測量結果顯示五歲兒童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十公分。 *在此計畫實施後出生的兒童平均智商提高了十六分。 到了一九九七年時,打穀機基金會、小約瑟夫•甘迺迪基金會和國際同濟會都撥款贊助這項計畫。目前有兩百六十萬個中國人受惠,被滴入村民用水中的碘多達十三噸半。這項拯救了如此多生命、改變了這麼多人的生活的計畫成本有多高呢?每個人不到六分美金。五百年來,那裡的人已經形同被放棄,但一項成本如此之低的計畫就改寫了他們的人生。含碘食物許多沒有先天嚴重智力缺損的嬰兒甚至只要輕微缺碘,智力就會大受影響。不過,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因缺碘而引起的智能不足是智能障礙疾病中最容易預防的一種。你可以從以下食物內容中,多方位攝取碘*海藻類(但要小心重金屬問題、核輻射汙染問題)*魚、蝦、貝(但要小心汞汙染問題)*加碘鹽(但光靠加碘鹽可能不夠:從加碘鹽出廠到抵達商店的貨架這段期間,它原先所含有的碘有一半會消失;你買回家的加碘鹽一旦被打開了,裡面的碘或多或少都會揮發到空氣中。而且,我們所攝取的加碘鹽中,只有十%的碘會被人體吸收,如果「加碘鹽」真的是你最方便的選擇,請注意:加碘鹽的蓋子要蓋緊,而且快取快蓋;不要放在高溫和陽光照射處;加碘鹽起鍋前再放,以免高溫揮發)◎如果需要補充碘劑,常見的有:(注意:請在具備用碘知識的醫療人員的監督下,按照指示服用適當的產品)*魯格爾碘溶液(2%、3%、5%、7%、10%、15%)*Iodoral碘片(由魯格爾碘溶液製成的一種錠劑,可以保護腸胃)(摘自/缺碘大危機/柿子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