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

沒手機就慌?其實你在逃避孤獨

沒手機就慌?其實你在逃避孤獨#孤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孤獨很難用健康、確切的方式避免,但是我們卻害怕不已,任何人都可能碰上孤獨:我們全都逃不開風險,再多的Facebook好友、聯絡人、人脈或經濟能力都無法保證能保護我們,成長速度最快的獨居族群是75歲以上的女性(喪偶造成孤獨)以及25至45歲間的男性。沒有獨處的機會 你可能在逃避孤獨通常,孤獨都會來的讓我們措手不及,而且很少人會感覺家人、鄰居、社群甚或朋友會無條件無止境的支持你,一輩子以恐懼和逃避來防禦自己是行不通的,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任何獨處的機會或方法,那麼在某種程度上你可能是在逃避孤獨。此之外,如果你對偏好獨處的人感到厭惡或瞧不起,捫心自問看看你是不是在投射自己的心態、找代罪羔羊,這些行為都是很典型恐懼症狀,臨床上認可的「恐懼激原」包括各種層次的孤獨:自己恐懼是害怕孤立或獨處的恐懼症,獨居恐怖則是害怕孤單的恐懼症。53%的手機使用者 無手機恐懼症2008年有項檢查結果顯示,英國有超過1300萬人害怕身邊沒有手機,如果手機沒電、沒餘額、不見或收不到訊號,這些人會產生焦慮和恐懼的症狀,他們患有「無手機恐懼症」,正式取名為nomophobia,高達53%的手機使用者都有這種症狀。我不是主張不喜歡獨處的人都患有病理學上的心理失調症,但是當中的確有些有趣的相似處,舉例來說,恐懼症通常都是「習得」或天生的,而非透過特定創傷經驗而產生,恐懼症具有強烈的文化元素,不過,我之所以在此討論恐懼症,是因為恐懼症可透過幾種方式治療。多加理解 開始慢慢接觸孤獨成效相當高的標準恐懼症療法結合了「認知行為療法」與「去敏感作用」,我用此療法作為模型,對付非臨床孤獨的最佳療法便是多加理解,並從非常低的劑量開始慢慢接觸孤獨。(本文摘自/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時報出版) 

孤獨萬歲?研究:早死機率增15%

孤獨萬歲?研究:早死機率增15%#孤獨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氣溫驟降,刺骨寒風是否凍了你的心呢?隨著科技日益進步,縮短人們之間距離,卻因國人愛當低頭族的陋習,讓彼此變得更遙遠,這個世界是否讓你覺得不被了解,而有淡淡哀傷?當心!失戀無罪,但孤獨沒辦法萬歲,恐怕還會早死。因為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孤獨會降低人體免疫力,早逝機率竟高了15%。CTRA基因抑制免疫系統 恐加重孤獨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報導,此研究對象是50歲以上的人,他們發現,越孤獨使CTRA基因更活躍,會抑制免疫系統發揮作用,而無法抵禦病毒入侵,易引起一系列的疾病而增加早逝風險。另外,孤獨和CTRA基因活躍度之間會形成惡性循環,孤獨會使CTRA基因更活躍,而CTRA基因更活躍會加劇孤獨感。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變化會使人更焦慮,降低積極性,進而更不願意開展社交活動。單身別哭哭 Smile五字訣助你幸福為了成功阻擋寂寞的侵襲,臺北市衛生局曾傳授Smile五字訣,讓國人不管單身還是有伴侶都能自在快活。● S代表sleep/就是要好眠;民眾可透過身心放鬆訓練、睡眠行為調整,學習正確的助眠方法。● M代表mobile/運動保持活力;調查顯示,運動後心情會變好,可降低憂鬱指數。● I代表interact/溝通互動減壓;學習人際溝通互動、增進傾聽及與他人相處的技巧,能減少人際壓力帶來的負向影響。● L代表love/愛、被愛與熱心關懷;若有需要時,勇於求助於專業諮詢,透過覺察與學習自己在愛情裡如何愛人與被愛,來瞭解情感關係中的付出與接受,讓幸福延續。● E代表eat/安全健康與均衡飲食;學習如何飲食、BMI檢測與管控及搭配簡單有氧運動教學,讓飲食更均衡、身體更健康。

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

研究:老年人感到孤獨 心智衰退更快#孤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退休後的生活,常常讓許多老年人覺得頓時失去重心,生活變得無聊乏味,甚至感到孤獨,當心心智衰退快速、憂鬱症也因此找上門;研究顯示,孤單和憂鬱與老年人心智衰退有關,感到最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了20%。憂鬱、孤獨 都會加速心智衰退這份研究來自八千三百多名65歲以上的美國人,受測者在1998至2010年之間,每兩年就接受一次評估。其中,17%的人在研究開始時表示感到孤單,而在這些感到孤單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患有憂鬱症。研究發現,相較於滿意自己社交網絡和連結的人,感到孤單的人其心智衰退的速度,比不感到孤單的人快了20%。另外,研究開始時,感到憂鬱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也較快。Nancy Donovan 博士表示,在這12年當中,即使只是一或兩個憂鬱症狀,也與認知功能衰退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孤獨感。雖然孤獨感和憂鬱症呈現緊密相關,然而孤獨感本身可能就影響了認知功能。不喜與人互動者 易產生孤獨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師胡維恆指出,孤獨的人通常較少身體與心智活動,而覺得孤獨的人本來就是憂鬱的高危險群,也較容易罹患憂鬱症,憂鬱的症狀中本來就有負向思考、自責、注意力降低、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等症狀,孤獨可能是憂鬱造成,如果漠視或當作老化來看待,則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孤獨可能是因為原來的個性,本就不喜歡與人互動,也可能是人際上與人不睦或位居高位、退休後不習慣較為單純的生活模式,因此相對容易產生孤獨感。多參與家庭聚會、志工活動由於與人的互動少,各項心智刺激就變少,因此,可設法增加更多與人的互動機會,例如晚輩多和他講電話、和老同學或朋友碰面、舉辦家庭聚會、參加志工活動、去區民活動中心下下棋,甚至是利用平板上網打打麻將等,特別是家中晚輩對年長者的鼓勵,及設法提高生活品質,透過積極活動讓他們來改善持續性的憂鬱和降低孤獨感。

多交朋友、多運動 10大長壽秘訣

多交朋友、多運動 10大長壽秘訣#孤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國洛杉磯猶太人之家是美國最大的九旬長壽族群之一,他們的平均壽命較其他人多六歲。他們都相信自己會長命百歲,更深信自己有達成這個目標的最佳方法。該寓所的醫療總監瑞克‧史密斯指出,每位九旬老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身體的親密接觸、終生學習及旅遊等,當然還包括純屬運氣的良好基因。不過,他們的生活方式整體來說非常簡單,其中最大共通點就是充滿活力與希望,保持積極與活躍。史密斯醫生認為,大家都應向這群長壽族學習,他根據他們的生活智慧,總結出十大長壽秘訣:1)決定什麼對自己最重要,並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一方面;若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許多生活中的小煩惱就會顯得微不足道。2)多做適合自己體能條件的運動。3)多做腦部訓練,保持思考的清晰,因為思想如同肌肉,必須經常鍛鍊。4)保持營養均衡,注意飲食。5)避免自我孤立,找一些有共同興趣的朋友。6)學習輕鬆生活,不要被壓力擊垮,年齡越大越會了解不為小事煩惱的重要。7)不要吸煙,不要過度飲酒。8)有精神寄託與信仰。9)每天多些笑容,因為快樂是長壽的良藥。10)增加生活中的「調味品」,無論是添加於食物中的調味品,或是閱讀、愛情等生活上的調劑。順從生理時鐘的運轉想要培養健康的心態,首先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生理時鐘的嚴格控制之下有節制地進行運轉,如果順從它、遵循它,就會使你容光煥發,活力顯現;如果不順從它、違背它的規律行事,就會使你顏枯形槁、生活暗淡。在生命的歷程中,有人活得燦爛、精彩,充滿活力與希望,有人卻是消沉、黯淡,茫然的看待時光流逝,唯一最有效的良方,就是樂觀純真、樂於學習,才能同時擁有健康與長壽。(本文摘自/心靜的力量/好的文化出版)

孤獨恐提高45%死亡率 研究:多交友可增強免疫力

孤獨恐提高45%死亡率 研究:多交友可增強免疫力#孤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天我坐在辦公室裡,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是一個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打來的。我們以前很要好,但是這幾年沒什麼往來。我們聊了兩人的近況,她告訴我:「我覺得自己從上禮拜開始,好像陷入了中年危機。雖然我的生活、工作、家庭生活都很順利,但我好像跟所有的朋友都失去了聯繫。」你也有同樣的問題嗎?完美主義者的人生重心圍繞在工作、健康、家人和照顧別人上打轉,但是和朋友相處卻總是要等到「有時間再說」。而且,在完美主義者忙碌的生活中,似乎總是挪不出可以跟朋友相聚的時間。「我發現人生成功的祕訣,就是朋友。」──喜劇電影《油炸綠番茄》(Fried Green Tomatoes)中潔西卡.坦蒂(Jessica Tandy)名言。擺脫完美主義小訣竅:戰勝孤獨你知道,就算你身邊有許多人,你還是可能感到孤獨嗎?我們會有孤獨的感覺,是因為覺得別人不是真正關心自己、或是沒有人真正了解自己。孤獨除了會讓你感到被孤立,還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孤獨會提高45%的死亡率。相較之下,肥胖會提高23%的死亡率,酗酒則是37%。不只是你,很多人都常有孤獨的感覺。有1/5或是大約六千萬美國人都受孤獨所苦。那麼該怎麼辦呢?如果想要過圓滿的人生,你就要從改善社交生活開始著手。試著去認識新朋友,可以報名參加有趣的課程、加入健身房或是訓練營、參加教會、或者是當志工都可以。如果你覺得跟人相處很害羞,不妨考慮到動物慈善機構當義工。試著強迫自己走出去,與人交談、了解別人,也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你可能會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興趣,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別人也都很擔心你不喜歡他們。朋友可以為你帶來許多好處。研究顯示,交朋友有益健康,它可以增強免疫系統、抑制癌細胞生長,也可以讓你更長壽。交朋友能夠幫助你減輕壓力、跟你一起度過人生的難關、讓你不至於跟世界脫節。當你有好朋友的時候,你會更有自信、更快樂、更有彈性、活得更有意義。不僅如此,朋友會為你的人生增添許多樂趣,而娛樂經常是完美主義者所忽略的一個人生面向,雖然他們也想追求快樂的人生。我們年紀越大就越會發現,要跟朋友保持聯絡實在不容易。大家可能都很忙,或是搬家換工作之後就跟一些朋友失去了聯絡,你的生活圈也會隨著人生變化而有不同。那麼我們就來想想看,這個星期,你可以如何花時間跟朋友相處,或是交個新朋友呢?□ 跟朋友相約共進午餐或晚餐□ 加入社交團隊或組織□ 一起去健身房□ 邀請朋友或同事一起喝杯咖啡□ 請朋友來家裡玩 □ 參加社區活動□ 當志工 □ 加入社團或是宗教團體□ 出門散步 □ 報名參加有趣的課程(本文摘自/你比自己想的更完美/商周出版)

孤寂海嘯!全台六百萬人感到嚴重孤獨 影響健康甚鉅

孤寂海嘯!全台六百萬人感到嚴重孤獨 影響健康甚鉅#孤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碰見鄰居點頭而散,在街上與同事,或是久而不見的朋友不期而遇,短短寒暄問暖幾秒鐘,「那改天我們在約喔!」總是無法兌現,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工作上的難題,即使手機電話簿裡,滿滿都是他人的號碼,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傾訴心聲,只好含怨度日,有苦難說。每日早晨,公車裡捷運車廂上,每個人表情麻木,身影搖晃,猶如寒風苦雨中,飄盪的枯葉殘枝,這是台灣民眾大多數的寫照,根據調查發現,高達六百萬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嚴重孤寂,當沒人陪伴成為常態,全台苦悶指數恐怕會持續飆高!你多久沒人陪伴?而感到嚴重孤獨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2014 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於 12/2 出爐,在重視個人主義、強調競爭的今日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離,缺乏人際資源而形成「社會孤島」的情況下,全台三成人口,高達六百萬人感到嚴重孤寂。孤獨海嘯沖垮健康防線 多數人自認身體欠佳此波孤寂海嘯,也反映在國人的身心健康上,調查進一步發現,在「心身健康」層面中,國人自評對「記性表現」、「睡眠品質」和「今年整體健康狀況」不甚滿意;在「個人價值」層面中,則認為「成就表現」和「能力特點發揮」不夠理想。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 1/3 的受訪者對於未來表示不樂觀,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悲觀加劇的趨勢,認為未來會更好的樂觀性(滿分 100 分), 65 歲以上受訪者只有 63.4 分,41 到 64 歲受訪者只有71.8 分,均是不及格。 精神健康基金會對政府及社會大眾有兩大呼籲,台灣應重視「社會孤島」現象對於國人精神健康的嚴重衝擊,在年長人口中,對人生沒有未來的嚴重感受,充分顯示需要正視高齡族群精神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迫切重要性。

樂閱讀/不要以為你在孤島上

樂閱讀/不要以為你在孤島上#孤獨

孤獨感是很可怕的一種感覺,它是一種封閉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絕或受到外界排斥所產生的孤伶苦悶,為什麼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就是因為找到了自己人。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一方面,群體的力量總是大於個人的力量,而且只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群體,才能團結起來一起對抗外來的壓力,這樣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另一方面,透過比較,發現自己並不是群體中處境最糟的人,內心會獲得平衡感,又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多年前,當我剛到城市生活時,無依無靠,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白天跟不熟悉的同事們一起工作,晚上跟一個陌生女孩擠在一張單人床睡覺。第三天,我的錢包被偷走了,這個小偷不僅偷走我的錢財,還偷走我的安全感。當場,我真是欲哭無淚!那時的我,一無所有,沒有任何支持,又對前途感到迷茫,覺得自己是最無助的人,就像生活在一個孤島上。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跟我當初的處境一樣,剛從學校出來進入社會,一沒有工作經驗,二沒有高學歷,三沒有好的人脈……做什麼事都不順,動輒說自己孤單,無依無靠,情緒低落,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我建立的「20幾歲就定位」的社群中,大多也是這種情況的年輕人。剛進來時,他們都迫不及待的訴說自己的不順和忐忑,慢慢的,他們發現同年齡的人,大多也處於這個時期,都面臨同樣的困難。有希望才會有動力,這是不折不扣的真理。我告訴他們:「20多歲的時候,正是人生的一個迷茫期,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不迷茫,反而不正常了。走過了這一段,前面仍然有陽光等著。」當他們瞭解這些後,就再也不說自己孤單、迷茫了,開始相互勉勵、相互支持。當妳瞭解了別人的處境後,就會發現,原來妳所處的這座孤島上,其實還有很多人,妳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樣當妳面對一些事情時,就會更加坦然。這就好比,以前大家都覺得自己被稱為「剩女」時,很不是滋味,當剩女成為一種現象時,就不再是妳個人的事情了,再被別人稱為剩女,妳也就無所謂了。有一個熟齡未婚女孩,每次別人說到她的婚嫁問題時,她都很坦然:「全世界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剩女,為什麼要說我啊!」有一個同學曾介紹自己的同事給她,據說是個博士,37歲,科技公司,身高大概160公分,黑黑瘦瘦的,不愛說話。兩人見了一面,人家一句話還沒說完,她就找藉口溜掉了,事後介紹人笑著勸她還是「結了吧!」她也笑著答:「這麼多年我都等了,為什麼到最後要屈從一個不喜歡的人呢?我還是繼續等下去吧!如果過得不舒服,不是還得離婚嗎?那時我可就是『再婚』了!」人總得面對現實,調整好心態。其實,現代社會對人們的包容度越來越大,我們沒有必要因為一個遺憾,去彌補另一個遺憾,更沒有必要用一個錯誤,去犯另一個錯誤。以前,父母總是教育自己的女兒要守住貞操,如果誰未婚失身、未婚懷孕,就是傷風敗俗,丟盡祖宗十八代的顏面,在家人責備下,最後被迫嫁給某個品性低劣或能力極差的男人,或索性自殺。如今,未婚同居、未婚懷孕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了,沒有什麼了不起,貞操固然重要,但事情一旦發生,就要正確面對。妳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會是社會的個別問題,必定是普遍問題,當妳意識到這一點後,就不會手足無措,侷促不安。我們需要淡定的面對生活。妳為工作艱辛煩惱,其實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煩惱;妳找不到男朋友,還有更多比妳優秀的人,同樣沒有男朋友;妳得了重病,到醫院,妳會發現到處都是重病患者……生活還得繼續,在艱難的時刻,很多人跟妳一樣,都在「煎熬」,誰熬過了,誰就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和幸福。(本文作者/水淼)(摘自/溫柔的堅定:讓妳的內心閃閃發亮,再也不受傷/哈林文化出版)

你快樂嗎?研究證實孤獨憂鬱易罹癌!

你快樂嗎?研究證實孤獨憂鬱易罹癌!#孤獨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孤獨,與癌症、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嗎?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發現,一項歷時僅8週的冥想方案能減低老人的孤獨感,且經過冥想技巧訓練的成人,血液中與癌症相關的因子大幅降低,此研究很可能證明,其實憂鬱與孤獨,與罹患疾病的相關性成正相關。美國加州大學研究者以40名年齡介於55至85歲間的成人為研究對象。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正念冥想組或是沒進行冥想的對照組。參與者在實驗前後皆以孤獨量表評估。此外,研究者也在實驗前後搜集參與者的血液樣本,以檢測基因表現和癌症水平。而進行冥想與進修訓練的對照組,孤獨感降低之後,血液中罹癌因子,明顯與未經冥想的對照組,來得低許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教授Michael Irwin表示,該研究雖屬小樣本,然而,為愈來愈多證實不同冥想技巧,包括太極和瑜伽能為我們帶來益處的研究再添上一筆令人振奮的結論。然而,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說,冥想、禪修等方式的確可以讓人心情平靜、情緒穩定,這些都是有相關研究明確指出的。從門診經驗來看,除了讓患者按時服藥接受治療外,他也會鼓勵患者做些能讓自己感到樂觀、正面的事,因每個人喜好不同,因此不僅僅是冥想,他更希望患者能參與團體活動與戶外運動,這都是簡單就能幫助改善情緒的好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