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

肝硬化無根治藥物 防合併症發生為重點之一

肝硬化無根治藥物 防合併症發生為重點之一#黃疸

署立花蓮醫院內科龔子翔醫師指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心器官,在人體腹腔的右上側。它負責的工作包括:合成身體所需的蛋白質、製造膽汁、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與藥物。因為病症初期大多無症狀,因為也被稱為「無聲的器官」。正常的肝臟在一般狀況下具有自行修補的能力,然而當肝臟發炎太劇烈或長期發炎,就像傷口結痂一般形成纖維組織,產生所謂的「纖維化」,甚至在形成硬化結節,這個現象就稱為肝硬化。肝硬化初期並無特別症狀,常見為疲倦無力、厭食,有時會合併腸胃道不適:便秘、腹瀉、腹脹、噁心、嘔吐或伴隨右上腹部不適。等到有特別症狀如腹水、黃疸、下肢水腫、腹壁靜脈曲張、消化道出血、腹痛發燒、意識混亂或昏迷,經檢查後診斷肝硬化常常已經是晚期並有合併症的出現。龔子翔醫師說,目前尚無可以根治肝硬化的藥物,因此治療的目標在阻止肝硬化的發展與預防合併症的發生。除了戒酒之外,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建議每3個月至1年接受血清學與腹部超音波追蹤。已有肝硬化的患者,需定期接受胃鏡追蹤胃與食道靜脈瘤。日常生活上需限制水份、鹽份的攝取,避免便秘,必要時需投與利尿劑、緩瀉劑。

男感染鉤端螺旋體 黃疸又發燒

男感染鉤端螺旋體 黃疸又發燒#黃疸

林先生今年六十二歲,已退休在家,但仍保持良好運動習慣,經常在游泳池游泳。一週前,他與朋友相偕去小溪游泳,一週後開始出現斷斷續續發燒到攝氏38~39度,此外還有畏寒、輕微喘及肌肉痠痛。起初他以為是游泳感冒,但感冒一直不好,且發燒持續,身體愈來愈不舒服,因此前往醫院就診。住院後發現,林先生血壓下降至60/48 mmHG、腎功能異常、黃疸指數也偏高。發燒、全身痠痛、腎功能異常、黃疸指數偏高、加上到溪邊游泳的病史,令醫師懷疑為鉤端螺旋體感染的可能性。院方抽血檢查後,證實確定是鉤端螺旋體感染。在懷疑的同時,醫師並給予盤尼西林治療,發燒很快就退了,肌肉痠痛症狀漸漸改善而痊癒,腎功能、黃疸指數也完全恢復到正常。延伸閱讀「鉤端螺旋體」: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1912

老婦肝臟赫見寵物蛔蟲! 養貓、狗不注意衛生導致

老婦肝臟赫見寵物蛔蟲! 養貓、狗不注意衛生導致#黃疸

喜歡與貓、狗親密接觸的民眾可要小心了!雙和醫院消化內科接獲一名九十歲的老婦人,因全身黃疸而求診,沒想到卻從肝內抽出一條大蛔蟲,醫師建議民眾,碰觸寵物之後,一定要洗手,尤其是進食之前,以免將寵物身上的病菌一併下肚了。(左圖:從引流管內抽吸出一條長型圓柱狀的蟲體。)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明堯表示,患者送醫時全身嚴重黃疸,不但皮膚變黃,且解茶色尿、胃口極差,檢查發現,患者的肝功能異常,初步懷疑是肝膽胰系統出了問題,導致膽道阻塞。進一步從腹部超音波和電腦斷層發現,患者的肝內有一個約10公分大小的囊腫,肝內膽管擴張,但肝外膽道和胰臟則沒有異狀,顯示患者的囊腫可能已壓迫到肝內膽道,造成膽汁輸出不順,進而引發黃胆。醫師先以引流的方式,將肝內囊腫的液體引流出來,在引流的過程中,卻赫然抽出一條蟲。在完成引流後,患者的黃疸逐漸恢復正常。陳明堯表示,通常肝內膽管阻塞可能是膽結石造成,但此病例卻是因蛔蟲阻塞膽道的正常通道所致。※醫師安排從體外的「經皮穿肝」的囊腫引流,藉以解除阻塞性黃疸。這條從患者體內抽出來的蟲,長達十公分左右,經送檢驗科確認,這條蟲是來自狗或貓身上的蛔蟲。陳明堯表示,經與患者溝通發現,患者家中有養貓,也有養狗,而且飼養的時間很長。雖然只抽出一條,且糞便蟲卵檢查並無異樣,但醫師懷疑患者體內可能還有其他的蟲,還是讓患者服用驅蟲藥。養狗或貓的民眾不少,甚至習慣與寵物有親密的接觸,陳明堯提醒家有寵物的民眾,務必注意寵物的衛生,並定期帶給獸醫檢查,且接觸寵物之後,一定要記得洗淨雙手,以免將寵物身上的寄生蟲一併吞進肚子裡。※婦人肝內有一個約10公分的囊腫,肝內膽管也有擴張情況。

醫療對象最年輕的「新生兒科」

醫療對象最年輕的「新生兒科」#黃疸

小兒科有一句名言「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這句話用在新生兒身上更是貼切。新生兒是指出生未滿廿八天的嬰兒。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醫師   鄭弋表示,在新生兒科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族群,那就是所謂的「巴掌仙子」──妊娠不滿卅八週出生的早產兒。一個妊娠廿八週出生的早產兒,即使過了廿八天後,校正年齡還是只有卅二週,而不是快滿月了,這些小朋友的神經發育必須用「校正年齡」來評估。 鄭弋說明,不管在哪一科,病史都是最重要的,大約七成的疾病光靠病史就可以被診斷出來。但是對一個剛出生的寶寶,他的病史就是媽媽生產前的病史。鄭弋解釋,新生兒科有一個特點,就是孕婦的健康情形,特別是周產期(懷孕前、懷孕過程、生產時)有無發燒、產婦是否使用特殊藥物,這些都會影響寶寶。像是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都會讓新生兒發生症狀。還有一些周產期特有的疾病,例如:周產期窒息、周產期感染、胎便吸入症候群等。還有,新生兒科會處理嚴重先天異常這種特殊的疾病。雖然因為產科的進步,這類的疾病大多在產檢發現異常時,就會中止懷孕而越來越少,但還是有少數孕婦沒有規則產檢,這些特別的寶寶從出生那一刻就需要加護照顧。出生後寶寶的生理機能必須由胚胎轉換成嬰兒,這期間會有新生兒黃疸、動脈導管心雜音這些只會發生於新生兒的症狀,大部份的寶寶可以順利轉換過來,有些症狀嚴重的寶寶就需要治療。以下簡單介紹新生兒科常見的疾病:感染病原體感染胎兒可以經由不同的途徑。有些病原體會經由母體血液穿過胎盤直接到胚胎內,大家比較熟悉的像是 B 型肝炎、梅毒、愛滋病、先天性德國麻疹、先天性水痘等。這些感染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例如: B 型肝炎帶原易產生肝癌,沒治療的先天性梅毒會造成腦與脊髓病變,先天性德國麻疹會造成眼睛、心臟構造異常。「上行性感染」就是病原體從陰道往內透過表面有損傷的羊膜感染胎兒,如果產婦有提早破水的病史,寶寶就有感染的風險,通常婦產科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對這些孕婦投予抗生素。另一種就是寶寶經過產道時,接觸到帶有病原體的黏膜或分泌物而感染。這就是為什麼產檢會驗 B 型肝炎、德國麻疹抗體、梅毒快速檢測。如果母親是 B 型肝炎帶原且e 抗原陽性,寶寶出生廿四小時之內必須施打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如果母親是 B 型肝炎帶原且e 抗原陰性,寶寶只要定期接受三劑 B肝疫苗即可。梅毒快速檢測呈陽性的母親,必須再抽血檢驗梅毒螺旋體抗體。如果還是陽性,就必須施打盤尼西林;但是如果產婦治療的時間沒有超過四週,或者第二次抽血抗體沒有明顯減少,寶寶出生後就必須接受抽血及脊髓液穿刺檢查。結果異常的寶寶必須接受十~十四天的盤尼西林治療及後續三次抽血追蹤。目前懷孕卅五~卅七週有一項自費檢驗 B 型鏈球菌的項目,新生兒感染這種細菌七天之內發病的盛行率約千分之一至二,但是一旦發病後致死率高達20 ~ 40 % 。如果母親有 B 型鏈球菌殖居的情形,在寶寶出生前至少四小時給予抗生素治療,可以大幅減少新生兒的感染率。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壓是一種通稱,是指妊娠期間新出現,或者因懷孕而加重的高血壓。孕婦高血壓若合併蛋白尿、水腫,就稱為子癇前症。當孕婦出現高血壓時,胎盤功能會受損。這對寶寶的影響有多大,則要看孕婦的症狀是在哪個孕期出現,以及孕婦是否遵照醫囑控制血壓而定。這些產婦生出來的寶寶,常常會因為體重不足而發生低血糖。寶寶低血糖如果沒有立即處理,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發生癲癇。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但是懷孕後卻發生高血糖症狀。糖尿病產婦的寶寶情況會有一點不一樣。這些寶寶通常會發生體重過重的情形,但是因為受母體高濃度血糖的刺激,寶寶的胰島素分泌過多,也會造成出生後低血糖的情形。 3% 糖尿病產婦的寶寶會因為肺泡表面張力素被抑制,導致新生兒呼吸窘迫症,而需要呼吸器輔助。另外,這些寶寶也容易有心室中隔肥厚、低血鈣、紅血球增生症、新生兒黃疸的情形。新生兒早產兒身體的膽紅素是紅血球破壞之後,血紅素的代謝產物。寶寶出生後,血紅素要從胎兒的HbF轉換變為成人的 HbA 。 因此在寶寶出生後三天,一般會開始有黃疸的現象產生。如果血球的破壞持續增加,黃疸就會更厲害。這種情形可以發生在血型O 型的母親生下血型非O型的寶寶,或者蠶豆症的寶寶接觸到強氧化劑引起溶血反應。由於膽紅素是由肝臟處理後,經疸道輸送至腸胃道排出體外,所以有黃疸的寶寶我們會鼓勵家長多餵奶,只要吃得多,大便次數多,自然就可以把膽紅素排出去了。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是脫水。如果寶寶奶喝的不夠,也會造成黃疸。一般我們會請家長們注意寶寶的尿布是不是夠濕夠重,出生三天後如果濕濕重重的尿布換不到四~六次以上,就表示寶寶吃不夠多。其他造成黃疸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感染、新生兒肝炎等。嚴重黃疸對寶寶的影響中,最麻煩的就是核黃疸。由於出生兩週內的寶寶,其腦部的血管障壁尚未成熟,過多的間接型膽紅素會沈積在腦部的神經核產生腦病變,其症狀不會馬上表現出來,多半在一歲以前會出現腦性麻痺或神經性聽力受損。如果寶寶的膽紅素值沒有高到需要換血的程度,發生核黃疸的機會不大。鄭弋最後提醒父母,大多數的足月寶寶,只要吃奶吃得好,一般出生後兩週黃疸會自行消退。但是哺餵母乳的寶寶,黃疸會拖比較久,有的可以拖到四~八週。遲發型母乳黃疸通常不會發生嚴重的神經學症狀,不需要因此停止餵母乳。家長們除了觀察寶寶的膚色外,還要注意寶寶的活力跟大便的顏色,如果寶寶的膚色越來越黃、出現白色的大便,或者活力變差,都要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此文章摘錄:台東基督教醫院電子報/第55期http://www.tch.org.tw/tch/12/20100110/55_01.php

百變魔術師-威爾森氏病

百變魔術師-威爾森氏病#黃疸

威爾森氏病是人體對於銅離子代謝產生異常的一種自體隱性遺傳疾病,大約每三萬人中會有一人罹患此病。因為在第13對染色體上的兩個基因出了問題,造成血漿中攜帶銅離子的特有蛋白質血清藍胞漿素(ceruloplasmin)缺乏,使得過多的銅離子在肝臟細胞中與蛋白質結合堆積沈澱,隨著時間經過,銅離子甚至會在肝臟以外的組織如腦、角膜、心臟、腎臟、骨骼、血液等造成全身性的症狀表現。發病年齡可以從五歲的孩童到中年,亞洲型的威爾森氏病甚至有小於五歲的病例報告,但在台灣還是以五歲以上為主。通常早期發病者是以肝臟的症狀為主,例如倦怠、腹痛肝腫大和黃疸,抽血檢查可發現代表肝功能的轉胺酵素(GOT,GPT)輕微上升或者正常;如果沒早期被發現診斷,隨著年紀增長,陸續會有較厲害的肝臟病變及其他組織的症狀出現,如肝硬化、門脈高血壓、或因為肝功能惡化導致凝血功能不正常而造成消化道出血。少數患者症狀來勢洶洶,以急性肝衰竭來表現,就醫時已經陷入昏迷、全身黃疸、到處出血,甚至合併溶血性貧血,這種急性的威爾森氏病死亡率相當高。將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只有神經或精神方面的症狀,這類病人發病稍晚,常見的一些運動神經異常包括構音困難、吞嚥困難、流口水、笑容僵硬、肢體肌肉無力、步伐不穩和肌張力失調。病人常會抱怨頭痛,有時會覺得關節痛或僵硬。精神方面從最輕微的情緒不穩、社會適應不良及學校功課退步,到最嚴重的急性精神分裂皆可能發生,一旦急性精神症狀出現,幾乎沒有不死亡的。另外,幾乎在所有的成人病患和70%兒科病人的角膜週邊,可以發現威爾森氏病典型的棕綠色環(Kayser-Fleischer rings),但是也有其他的肝臟疾病可發現此環。在腎臟方面,可以進端或遠端的腎小管異常表現,有時會有腎結石出現。內分泌方面的異常,包括有低血糖、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骨質疏鬆症和停經。說威爾森氏病是百變魔術師,實不為過。診斷威爾森氏病有幾個重要的實驗室數據,包括血清藍胞漿素下降,血清銅上升,以及24小時尿中銅量增加超過100毫克。但是病童的血清藍胞漿素值可能是正常的,角膜可能找不到典型的棕綠色環,24小時尿中銅量或許只有些許增加,這樣一來大大增加了診斷此病的困難。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有73%的威爾森氏病病人的血清藍胞漿素值低於20mg/dL,有88%的病人其尿銅排出量上升,有91%的病人肝臟的銅堆積增加,只有55%的病人在診斷此病時發現角膜的棕綠色環。因此最具診斷價值的方法,是實行肝臟穿刺採取檢體,來測量乾燥之後肝組織中的含銅量,正常肝內含銅量應少於10mg/g,若是超過250mg/g則可確定是威爾森氏症。持續進行的銅異常沈積於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神經細胞退化以及原漿質星狀細胞增多。在血液中過多的銅會使得紅血球細胞膜氧化而受損,進而形成溶血性貧血,破壞的血紅素代謝成膽紅素,造成深色尿液。一但診斷出威爾森氏病,則病人的所有兄弟姊妹應該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未發病的威爾森氏病。治療威爾森氏病的原則,是終身服用銅結合劑來降低血清中過多的銅,間接減少銅在全身各個組織異常的堆積,而其中以D-Penicillamine最為安全有效。如果對此藥物過敏,可改以trientine、鋅鹽、DMSA、Ammonium tetrathiomolybdate來代替。一旦在使用銅結合劑未達到理想效果之前,就產生猛暴性肝衰竭,則肝臟移植是一種救命的方法。在終身服用銅結合劑的同時,應隨時注意有無相關症狀出現,而且要定期回醫院檢查,看看尿中銅量是否有增加,以便調整適當的藥物劑量。當然,長期的心理復健也是很重要的。近來有一位三歲大的小男生,因為腹痛嘔吐住進本院小兒科,除診斷為急性胃炎外,也發現有肝功能異常,超音波檢查顯示有肝脾腫大的情形。在出院後追蹤了一個月,肝功能指數GOT、GPT持續偏高,查遍包括A型、B型、C型肝炎,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結果都是陰性反應。在進一步抽血並收集小便檢查,才赫然發現血清銅量高出正常值400倍,尿銅量高出正常值10倍,在做完肝切片檢查後,小朋友開始服用降血銅藥物,並長期追蹤。目前在台灣診斷威爾森氏病大多在五歲以上,而這個病童早在三歲在本院小兒科就被診斷出來,實屬罕見,所以當小朋友有任何查不出原因的持續性肝功能異常時,必須將威爾森氏病列入考慮,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膽囊癌癒後極差 愈早治療存活率愈高

膽囊癌癒後極差 愈早治療存活率愈高#黃疸

大家熟識的知名作家趙寧先生,2008年因膽囊癌過世。其實早期膽囊癌無特殊症狀故不容易診斷,直到有症狀時,膽囊癌大都是已經轉移的癌症末期而無法切除了或已很難處理了。光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 - 劉榮興醫師指出,膽囊癌發生的原因目前仍未明確,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男女比率約1:3。膽囊癌之臨床表現通常不明顯,約80%患者是以右上腹痛來表現,而且與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之症狀難以區分,另外還會有噁心、嘔吐、體重下降等症狀出現,若有黃疸(約佔30% ~ 40%患者),則疾病已進入末期。膽囊癌的癒後是極差的。總體來說,88﹪在診斷後一年內死亡,五年存活率只有4﹪。所以劉榮興醫師表示,民眾皆應了解造成膽囊癌的危險因子:(1) 膽囊結石及慢性膽囊炎:約有75%的膽囊癌患者合併膽囊結石,因結石對膽囊黏膜細胞長期刺激而造成其癌化。也因此大部分的早期膽囊癌其各項檢查結果都與膽囊結石無異,很難事先診斷出來。(2) 陶瓷狀膽囊(Procelain Gallbladder):若膽囊壁鈣化而呈陶瓷狀,則合併癌症的機會高達12.5% ~ 61%。(3) 膽道先天結構異常。(4) 致癌物。(5)膽囊息肉狀腫瘤: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公分或形狀為平坦無柄狀,或僅有單一息肉且增長速度快,則此息肉合併惡性之機率大增到30﹪以上。(6)膽囊的腺瘤(adenoma)或腺肌瘤增生(adenomyomatosis)則被認為是為有轉變成惡性之可能,此外潰瘍性大腸炎或傷寒帶原者都會增加膽囊癌的罹病率。利用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掃描能早期診斷出膽囊癌,愈早治療存活率愈高。早期膽囊癌五年存活率約70~80%,劉榮興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或本身有前述的危險因子,則應儘早到「肝膽腸胃科」或「一般外科」就診,必要時接受膽囊切除手術,以絕後患。

嬰兒延遲性黃疸 當心泌尿道感染問題

嬰兒延遲性黃疸 當心泌尿道感染問題#黃疸

一般出生一週內的新生兒黃疸大多屬於生理性黃疸,是因為間接型膽紅素過高,而使得寶寶的皮膚或眼白看起來黃黃的。很多人太過於把所有的新生兒黃疸歸咎於母乳,容易忽略掉潛在的問題。臺安醫院小兒科 方旭彬醫師表示,一般而言,母乳造成的黃疸很少會高到導致核黃疸(即間接型膽紅素過高沉積在腦部造成傷害),反而常因為寶寶不太會喝奶或喝得不夠,造成身體代謝脂肪來產生熱量,血液中的脂肪酸濃度上升,與膽紅素競爭白蛋白,而使得間接型膽紅素被游離出來而造成黃疸,所以應儘量讓寶寶喝奶喝得夠才可加速黃疸消退。此外還要考慮到其他的因素,包括寶寶是否有頭皮血腫、腎上腺出血等,還有ABO血型不合(媽媽O型,寶寶A或B型)、蠶豆症、甲狀腺素功能低下等,都是造成間接型高膽素血症的原因。大部分寶寶只要吃得飽,黃疸尚未達全身換血的標準時,不需要停母奶。然而超過兩週大的寶寶如果仍有黃疸,我們稱為「延遲性黃疸」,通常意味著可能有病理性的問題,方旭彬醫師指出,常見比較嚴重的疾病如「膽道閉鎖」(不及時開刀會死亡)與「嬰兒肝炎症候群」(約1/6死亡,約1/6會慢性肝炎),這兩種黃疸大多是直接型膽紅素過高,通常合併有肝膽功能異常,可見到寶寶有灰白、淡黃便或油膩便。一般嬰兒的泌尿道感染,通常以不明熱、尿液混濁顏色變深或尿味變腥臭為主要症狀。至於以延遲性黃疸為臨床症狀表現的泌尿道感染,在文獻上討論的不多,原因也不是很清楚。方旭彬醫師2001年4月在澳洲凱恩斯舉辦之「第七屆亞洲暨泛太平洋小兒腸胃肝膽營養醫學會」中曾發表的兩篇醫學論文,內容有針對嬰兒延遲性黃疸與泌尿道感染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發現以延遲性黃疸為臨床症狀的泌尿道感染與一般嬰兒的泌尿道感染相比,比較不會有發燒及膿尿(指小便中白血球數目異常增高)的表現,這意味著:除非醫生有特別的警覺性去做尿液的細菌培養,否則容易被忽略。除此之外,這種與延遲性黃疸相關的泌尿道感染,平均肝功能指數較高(表示有肝炎),但是常見的菌種與一般泌尿道感染無異。另外方醫師將這種與泌尿道感染有密切關係的延遲性黃疸,分成直接型膽紅素過高與間接型膽紅素過高兩組,比較分析後發現:直接型膽紅素過高者的住院天數、住院前黃疸持續的時間、及肝功能指數異常,都來得比間接型膽紅素過高者嚴重。直間型膽紅素佔總膽紅素比例越高者,住院前黃疸持續的時間越久。以黃疸持續的時間來區分,黃疸持續一個月以上的多合併肝炎且多以直接型膽紅素過高為主。雖然有多種細菌的泌尿道感染都會引起延遲性黃疸,但是大腸桿菌(E. coli)要比克列氏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容易造成直接型膽紅素過高之黃疸。所幸的是,所有的寶寶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後,黃疸都很快地消退。方旭彬醫師提醒,超過兩週大的寶寶如果有「延遲性黃疸」,應先注意有無灰白或油膩便,排除膽道閉鎖或嬰兒肝炎症候群等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寶寶喝奶量足且體重增加也不錯,但黃疸一直不退,應該給小兒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即使沒有發燒或膿尿,也應考慮做尿液細菌培養,一旦發現有細菌感染,應該配合醫師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並進一步找出有無水腎或膀胱輸尿管逆流的問題,以避免寶寶腎臟進一步受損。

小兒”病理性黃疸” 嚴重影響智力發展

小兒”病理性黃疸” 嚴重影響智力發展#黃疸

小兒出生後都會有某種程度的黃疸,使身體呈現泛黃。大部份造成黃疸的原因為生理性黃疸,屬於暫時性的現象,通常在出生後4~5天達到最高,然後約在10~14天就會自然消褪,大多數不需要治療就能痊癒。■ 病理性黃疸暗藏可怕疾病但是仍有部份的黃疸,暗藏著一些可怕的疾病,我們將之歸類為病理性黃疸,如果沒有適當診斷、及時治療,有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終身遺憾。澄清醫院平等院區檢驗部-廖雅玲課長表示,在這些病理性黃疸中,最常見的有尿道感染、敗血症、先天性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溶血性疾病及先天代謝異常…等。廖雅玲指出,黃疸的代謝機轉,黃疸是膽紅素造成的,不論是成人或是新生兒,可以分為二大類:結合型與非結合型的膽紅素。膽紅素來自被破壞的紅血球所衍生,這些膽紅素運送到肝臟前,稱為未結合型膽紅素,再經肝臟細胞的作用並與某種分子結合後,轉變成為結合型的膽紅素,然後經由膽管排入腸,最後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結合型的膽紅素會排出體外,所以我們血中的膽紅素大都是非結合型的。■ 膽紅素沉積腦部影響智力發展如果肝臟發生疾病時(例如發炎、腫瘤、藥物中毒等原因)或是膽管有阻塞時,結合型的膽紅素就無法順利排出,回流至血液中的量就會增加,這時病人會出現黃疸,因此血液檢查中會發現結合型的膽紅素明顯升高。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結合型膽紅素的正常排出功能並沒有問題。『病理性黃疸』,一般是指24小時內出現黃疸,黃疸指數高於15.0 mg/dL,黃疸期超過二個星期,結合型膽紅素高於2.0 mg/dL,且黃疸上升速度每天超過5.0 mg/dL。廖雅玲提醒,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需要積極找出病因加以治療,否則過多膽紅素會沉積在腦部造成日後智力發展及肢體行動上的障礙,也可能短期因肌肉張力異常及呼吸不規則而導致死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