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蒙

5Q新生活概念 健康快樂沒煩惱

5Q新生活概念 健康快樂沒煩惱#荷爾蒙

力行健康生活是一種行為,既然是一種行為,就必須要養成習慣;這不只是口號,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健康行為一定要身體力行才有效果!我們常常講要有充足的陽光、好的飲水、均衡的飲食,當各種營養均衡時,才有健康的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相對的比較不會有一些憂鬱的情緒。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有好的心情,自然而然也比較能夠正常的進食與休閒娛樂。凱旋醫院周煌智副院長指出,現在很多人因為心理障礙或是憂鬱而不願意進食或有厭食現象,營養不均衡,健康狀況也會變的更差;如果見到好吃的東西就猛吃猛喝,例如大魚大肉,而不考量到自己的需要,也許不會立即造成問題,但是一年、兩年、十年…慢慢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所謂的『三高』也就會圍繞著你的身體。因此,我們怎麼樣讓自己健康,周煌智副院長提出「5Q新生活」的概念供民眾參考。■ 身體智商(PQ)健康DIY,運動抒壓沒煩惱,由健康333做起(以30歲人為例:每週至少運動三次,一次三十分鐘,每日運動不嫌少,一天一小時會更好;每次心跳達到130下(每增十歲可以減少十下),活化人生,增強體適能!■ 生活智商(LQ)左鄰右舍好厝邊,放鬆心情深呼吸,早餐吃得好、低鹽、低油、拒菸酒、定期休閒、多呼吸芬多精、享受森林浴、早睡早起、健康生活自然來。■ 智能與專業智商(IQ)多元學習,活絡思維,心、靈健康,職場加分,專業充能不可少!■ 情緒智商(EQ):當自己情緒的主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別忘了『換個角度看世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情轉』!■ 抗壓智商(AQ):抗壓指數:停!看!聽!遇到挫折時,別忘了停下腳步,多想想、多溝通、多協調,多聽聽別人的講法、保有彈性的空間,讓自己有更多的精力來面對挑戰,別讓壓力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周煌智副院長強調,健康的行為是必須要去養成,它是一個行為,而不是一個口號,必須要持之以恆,才能真正的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靈。

骨鬆、荷爾蒙失調?!每天多攝取黃豆製品

骨鬆、荷爾蒙失調?!每天多攝取黃豆製品#荷爾蒙

近年來西方生化醫學界已開始留意到,東方民族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乳癌、子宮頸癌…等,相較於西方民族女性都偏低;因此中國人吃了數百年的黃豆及其豆製品,重新開始被人類正視與愛用。許多生化醫學研究指出,黃豆成分中:高含量的甘胺酸(Glycine)、精胺酸(Arginine)、ω-3及ω-6系多元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大豆纖維、卵磷脂、大豆皂素、大豆固醇、異黃酮素,對人體健康而言確實有非常大的助益。臺安醫院 - 營養師李祥瑞表示,以骨質疏鬆症來說,是與平均壽命的高齡化有所關連,尤其以更年期後的女性為甚。其因卵巢的功能退化,雌激素的分泌減少,以致鈣質容易流失而降低其骨質密度所致。近來,國內外臨床試驗指出,黃豆異黃酮素能有效改善婦女更年期徵候群,如: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情緒低落等。而科學研究也指出每天攝取60公克的黃豆蛋白(約含異黃酮素135毫克),連續四週,可以使燥熱感下降33%,而連續12週則可降低45%。為了維持健康,荷爾蒙的平衡乃為關鍵重要因素,荷爾蒙過多或過少,均不利於人體健康。例如雌激素(Estrogen),其量過多則成為致乳癌的原因,相反地,其量過少則易鈣質流失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營養師李祥瑞指出,黃豆中含的異黃酮素擁有調節雌激素作用的功能,其作用機制為:當雌激素較少時,異黃酮素可與受體作用而補充雌激素效應,如此互為牽制以利調整正常的雌激素平衡,有利健康的運作。許多美國更年期婦女得悉黃豆異黃酮素可緩和而自然地平衡更年期婦女的荷爾蒙狀態,尤其配合採用鈣質、葉酸以及維生素B群療法更好,而大約已有100萬的美國婦女改用異黃酮素(亦稱為植物性雌激素)的治療法。總之,日常在預防骨質疏鬆保健上,不但要補充鈣質而且更需要攝取可抑制鈣質流失的黃豆異黃酮素,以獲得相乘效果(通常防止流失比補充更為重要)。另有研究發現飲食中以黃豆蛋白取代動物性蛋白(非直接服用異黃酮)具有保護骨質流失的功效。關於黃豆異黃酮素的參考攝取量:營養師李祥瑞說,是隨各種疾病的狀況而稍微有出入,諸如,為減輕女性更年期障礙,每天服用60mg異黃酮素為宜,為加強骨質密度,每天服用60~100mg異黃酮,以利預防骨質疏鬆症,而在美國通常對各種疾病預防,以60~80mg做為建議參考量。因此每天多攝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豆奶)等,乃為最簡單方便的健康方案。(豆腐:異黃酮含量531mg/g、豆奶飲料:1,662~1,918mg/g、味噌647mg/g,資料來源:Journal of Nutrition, Mar. U.S.A., 1995)其它,還有一些研究人員針對黃豆蛋白對腎臟功能的益處進行調查。早期的結果發現黃豆分離蛋白可改善腎功能患者的營養。尤其可延緩因糖尿病引發腎功能的病變。此外,Sand File 博士,兩項研究指出:攝取高量異黃酮素的膳食對男女老幼均擁有改善認知與記憶狀況的碑益效應。因此為了您的健康,鼓勵多選用黃豆及其製品,來替代動物性來源的食物。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懷孕?

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懷孕?#荷爾蒙

診斷懷孕說來容易,但有時候會因病理上的變化或藥物的影響,導致其生理出現異常,乍看像似懷孕的樣子。最容易發生懷孕被誤診的時期,其實多在妊娠三個月內,那時子宮尚小,若婦女本身堅信沒有懷孕的可能,因而陰錯陽差的事就會發生,至於足月妊娠發生誤診,如果不是太匆忙沒詳問病史,就是沒有仔細又完整的檢查病人,誤把懷孕當腹部腫瘤來看待。到底有那些徵候及檢查可以臆測,確定妳已身懷六甲呢?臺安醫院婦產科 - 徐弘治醫師指出,用來臆測懷孕的主觀或客觀的徵候包括:一、害喜(噁心、嘔吐):於懷孕6週時開始出現,12週以後逐漸消失二、頻尿:懷孕三個月內因子宮在骨盆腔內日漸增大而壓迫膀胱所致,以後日漸減少,要等到足月胎頭逐漸下降時,才會再度出現。三、容易倦怠,於妊娠16到20週開始感覺有胎動,月經過期10天以上沒來乳房分泌乳汁(初乳)、陰道粘膜或子宮頸變色(褐色)、腹部出現妊娠紋。徐弘治醫師表示,意味著可能懷孕的徵候包括:1.腹部增大,妊娠12週以後懷孕的子宮日漸突出於腹部;2.骨盆腔內診時,發現子宮的大小、形狀會增大而且變軟;3.感覺子宮的收縮;4.驗孕:檢查尿液或血液中之絨毛生殖腺素(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的存在,目前也有居家驗孕卡驗孕可以「DIY」,以目前的驗孕雖然準確率高,但並非百分之百,尤其是居家驗孕卡,值得使用者謹慎小心,最好再看婦產科醫師比較保險。可以確定是懷孕的徵候則包括,利用胎兒聽診器、都卜勒、超音波確認胎心跳的存在;檢查者可以感覺出胎動的情形;利用超音波檢查,在妊娠6週時就可以確定胎囊存在於子宮內來證實懷孕的存在了。也可用來幫助診斷子宮外孕、病萎胚胎、葡萄胎或絨毛疾病。往後胎兒於子宮內發育的監測更少不了超音波。徐弘治醫師說,有些情況如絨毛疾病、支氣管癌、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可以驗出HCG的存在而被誤判為懷孕;腦下垂體長瘤、泌乳素增加、假性妊娠都會使月經過期不來而被誤認為懷孕,是值得鑑別診斷的毛病。

維生素D若未足量攝取 骨鬆患者小心骨折找上門

維生素D若未足量攝取 骨鬆患者小心骨折找上門#荷爾蒙

日前傳出總統夫人周美青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使國人對骨鬆的關切度又提升了。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骨科主治醫師朱唯廉表示,雖然近年來,國人對骨鬆的危機意識越來越高,但普遍骨鬆知識還是不及格,尤其在骨鬆的預防及治療上,多數人缺乏正確觀念,而可能因此錯過治療骨鬆的黃金期。骨鬆已是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之第二大疾病,易引起髖骨、脊椎骨和腕骨骨折,其中又以髖骨骨折的死亡率最高。朱唯廉指出,骨鬆帶來的風險不可輕忽,但多數人缺乏正確的防治觀念,最常見的就是誤以為葡萄糖胺、大豆異黃酮可保骨本,或只知道補充鈣卻忽略維生素D的重要性。許多民眾怕吃藥,卻花許多錢購買維骨力等葡萄糖胺或是大豆異黃酮食品。其實葡萄糖胺只是一種關節軟骨基質的成份,主要是治療關節炎,適用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而大豆異黃酮食品所含的天然雌激素,濃度低到不足以改善更年期症狀,對預防或治療骨鬆更是沒有幫助。另一個常見骨鬆錯誤觀念便是以為骨鬆防治只要補充鈣片即可,事實上,光補充鈣是不夠的,維生素D也是保持骨骼健康的必要元素。尤其是骨鬆患者,單攝取鈣是無法有效預防骨折,因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吸收鈣質並維持血鈣濃度,若人體缺乏維生素D,骨骼將無法正常發育,此外,下肢肌肉及神經系統功能皆會受影響,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維生素D不易從飲食中獲得,而現代人因生活習慣不常接觸陽光,因此普遍維生素D不足。其實維生素D不只可預防骨鬆,朱唯廉指出,維生素D還可降低罹癌風險。研究證明,每日攝取1200 I.U.維生素D,更年期婦女可有效降低60%-77%癌症發生率。維生素D對人體不可或缺,朱唯廉提醒國人,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量為400 I.U.,可透過維生素D補充劑,有效補充每日所需量。不過,若確認為骨鬆患者,維生素D不可缺少外,患者還需諮詢專業醫師建議,接受藥物治療,目前口服雙磷酸鹽藥物已結合維生素D,可提供患者一週所需的維生素D。除了雙磷酸鹽外,還有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副甲狀腺荷爾蒙製劑及抑鈣激素等等。國人骨鬆知識需提升外,骨鬆的預防及治療也需更積極,才可有效保住骨本。

預防老年人跌倒 杜絕空間危險因子

預防老年人跌倒 杜絕空間危險因子#荷爾蒙

最近統計病人安全的異常報告件數,發現去年97年度病人跌倒事件在醫院的病安事件中約佔了25%(佔最多數),跌倒輕則可能造成皮肉外傷、瘀血疼痛;重則可能骨折,需要開刀、復健、行動受限、甚至引發合併症導致死亡,預防跌倒也是病人安全的目標之一,可見預防跌倒的議題不容忽視,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企劃室陳慶霖管理師特別提供,關於預防跌倒事項供大家參考,不管是在醫院內或者在家裡都可以預防跌倒。■ 讓生活空間動線流暢將環境中之危險源移除,盡量設置無障礙空間,例如:不使用有輪子的家具、不要放置門墊、走道樓梯不要堆放雜物、電線要收好或固定在角落,不做門檻。室內家具的擺設位置應固定,勿時常更動,有障礙物的地方應予以排除,以利於通行,使生活空間動線流暢。給予老年人安全的輔助器材,如枴杖、助步器及輪椅等,並將其放置於靠床處。放慢下床速度或從椅子上起身的動作,走路及上下樓梯時要小心,避免太匆忙。■ 浴室洗手間地面應保持乾燥浴室、洗手間地面應保持乾燥,地板應有止滑設備,如防滑磚、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墊子,在浴缸底部放置防滑墊或貼上防滑貼布,浴缸加裝能夠支撐身體重量的扶手或淋浴用座椅,馬桶旁也應裝上堅固的扶手。陳慶霖管理師建議,將常用的物品放在方便取用的高度和地方。如果有需要,必須使用有扶手且踏板較寬的梯子。總之,預防跌倒必須是要靠你我一起關心,必須注意周圍有可能製造跌倒的因子,並且提供預防跌倒的衛教、適當的輔助工具,讓我們杜絕行動不便或老年人周圍的跌倒危險因子,將傷害降至最低。

骨質疏鬆暗藏殺機 民眾不得不防

骨質疏鬆暗藏殺機 民眾不得不防#荷爾蒙

一名70多歲,患有糖尿病的許姓老婦人,一年多前右腿開始出現行走無力的問題,由於糖尿病造成輕微神經病變,因此她平時四肢就常有麻麻的感覺,久了也就不把右腳無力當一回事。沒想到時間一久,老婦人開始連行走都有困難,就在三個月前爬樓梯時突然又「腳軟」,竟由自家二樓樓梯上連滾帶翻摔下來,造成腿部、髖骨骨折。送醫治療後,經光田綜合醫院「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查骨質,才赫然發現右腿無力肇因於骨質疏鬆引起的腰椎骨折。光田綜合醫院健康檢查中心王牧羣醫師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女性每4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這項疾病可怕的地方在於沒有明顯的症狀,往往在患者發生骨折後才發現是骨質疏鬆的關係,民眾不得不防。王牧群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有幾種類型,第一種為婦女型,主要是50歲以後的女性因女性荷爾蒙不足導致骨質流失嚴重。第二型就是老年型,以7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老化導致骨質流失。再者,長期酗酒、抽菸或喝咖啡、營養攝取不足,減肥過度等,也都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醫師提醒民眾,因為骨質疏鬆是一種無聲的疾病,最好定期進行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否則等到骨質疏鬆嚴重時,即使是小小的外力或彎腰、提重物時,都有可能導致骨折。尤其年紀大的患者一旦骨折往往恢復不易,甚至從此臥病在床,造成自己與親友很大的痛苦與不便。因此年輕時保好「骨本」,並定期檢查以求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王牧羣醫師表示,臨床上常透過超音波骨質儀進行骨質密度檢查,而光田綜合醫院引進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精密骨質檢測儀器,可比社區篩檢時使用之攜帶式超音波骨質儀更敏銳、更早期檢測出單位面積骨質,確實了解是否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這項儀器也能同時檢查體脂肪率、篩檢心血管疾病。醫師也提醒停經後婦女和65歲以上民眾,每2年應到醫院進行骨質密度檢查。平時則要多補充小魚乾、低脂牛奶、豆類等食品。一般成年人或健康女性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正在成長期的青少年與懷孕、停經後婦女,最好每日攝取1500毫克鈣質。除了飲食外,配合適度的載重、負重運動,例如慢跑、散步、登山等,可有效減少骨質流失。

孕育健康寶寶 北市『婚後孕前』健檢開跑~

孕育健康寶寶 北市『婚後孕前』健檢開跑~#荷爾蒙

臺北市市民『婚後孕前』生育健康檢查開跑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3月1日起,對於設籍臺北市之已婚未懷孕市民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受檢均可獲得補助,女性每人1,515元,男性每人655元,每人只需負擔272元的掛號費及診察費,臺北市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原住民及配偶為新移民者則全額免費,額滿為止。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針對97年度1772位接受婚後孕前生育健康檢查民眾資料分析,約有7%民眾為海洋性貧血帶原者或缺鐵性貧血;在尿蛋白及尿糖方面亦偏高(尿蛋白2.9%,尿糖2.3%)。另外,在女性方面則發現缺乏德國麻疹及水痘抗體各6%;另發現20-45歲709位男性精液異常率約為29.8﹪,其中以精蟲活動力不良居多佔16%。藉由生育健康檢查,民眾得以及早獲知有礙健康與生育的問題,透過醫療專業積極處置、轉介或遺傳諮詢服務,可協助民眾掌握自身健康狀況,在充分準備下孕育下一代。父母健康是下一代健康的基礎,孕前生育健康檢查的施行,能讓許多潛藏的疾病現形,及早發現有礙優生的問題,及時處理與因應,讓夫妻雙方在身心狀況較有利的情況下孕育下一代。為了生育優質下一代及您家庭的幸福,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鼓勵想擁有寶寶的夫妻盡快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接受檢查,諮詢電話:市民熱線1999轉183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老年人跌倒挫傷 千萬不要輕易推拿

老年人跌倒挫傷 千萬不要輕易推拿#荷爾蒙

一位78歲老太太,日前在家中的樓梯跌倒,造成右側臀部靠近大腿的位置疼痛,以為只是一般挫傷,於是到國術館接受推拿治療,推拿時突然覺得右邊的臀部一陣酸痛,之後便覺得右臀部無力,整個人無法行走。家人帶她到醫院急診,經過醫師的檢查及照X光,發現右邊髖部的股骨頸有骨折的現象,而且骨折位移厲害,必須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才能恢復行走。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骨科蔡忠慶醫師表示,老年人因為骨質流失,容易有骨質疏鬆的現象,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骨質會加速流失,骨頭比較脆弱,受到輕微的外力便容易造成骨折。老年人若是不慎跌倒造成髖部挫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隨便推拿,以免骨折位移而加重傷勢。蔡忠慶醫師表示,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方式,須看它位移的程度與病患的年齡而採取不同的治療原則。一般而言,股骨頸骨折位移不明顯或沒有位移的,則可以採取以骨釘固定的手術方式。如果位移嚴重且病人年齡在60歲以上,則建議施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後住院時間約七天左右,手術後兩、三天便可以下床練習走路,臥床的時間與恢復的時間都很短,因此發生其他併發症的機會也很小。如此,可以減少家屬照顧上的負擔,也可以維持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因此,如果有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治療,因為即早治療,康復的機會是很大的。預防勝於治療,老年人由於老化的關係,大都會有骨質疏鬆症,適當的補充鈣質、維生素與蛋白質等營養素是必須的,此外適度的運動與散步可以維持體力與骨頭和肌肉的強度。女性停經之後則可能須要補充女性荷爾蒙,至於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引起骨折,則或許要補充活性維生素D,或給予抑鈣激素以防止鈣質的迅速流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