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

醫訊/聰明吃出健康 破解保健食品密碼

醫訊/聰明吃出健康 破解保健食品密碼#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病從口入」,想靠飲食、保健食品來預防、減緩疾病或改善病況,最重要的是觀念要正確,否則不但無益,甚至有副作用。緣起於此,泰山文化基金會與員林講堂聯合辦理「智慧生活」系列講座,其中此次主題「聰明吃出健康」,特邀請新光醫院腎臟科江守山醫師主講,也是暢銷書作家的江醫師認為,健康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要靠自己保健,他將與聽眾分享如何留意及避開日常生活中的毒素污染,以及如何正確的選購、服用保健食品,還有重要的保健觀念分享,破除保健食品的迷思,以學會如何買對、吃對有助健康的飲食及保健食品。該單位歡迎民眾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聰明吃出健康時間:102年4月20日(六)下午14:00~16:00地點:員林講堂(彰縣員林鎮永裕街2號)洽詢:02-2501 7722 基金會;04-863 20648 員林

一般食品或健康食品 不守法恐遭罰

一般食品或健康食品 不守法恐遭罰#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無論是經政府審查通過之「健康食品」,或是一般食品,食品藥物管理局鄭重表示,其產品宣稱或廣告內容,均須遵守食品衛生管理法及健康食品管理法之規定,衛生機關必嚴格查察,涉有不法者亦依法處辦。美國保健食品法規與我國不同,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美國對於膳食補充品之管理,係對於具有特定保健成分能有「健康宣稱」(health claim),非任何保健食品都可以宣稱功效。我國亦對於一般營養素,可敘述其生理功能,並公布「食品標示宣傳或廣告詞句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之認定基準」,供各界參循,除健康食品外,一般食品均不得宣稱保健功效。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我國對於健康食品之生產管理,除產品須符合衛生法規之要求外,依健康食品管理法第10條,明訂健康食品之製造,應符合良好作業規範。並依同法條對於該規範之標準,訂定「健康食品工廠良好作業規範」。一般食品廣告倘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32條規定可處新臺幣4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並應按次連續處罰至其停止刊播為止,衛生機關現係以「一行為一罰、累犯重罰」原則,落實於違規案件之處辦,故亦有食品廣告因連續違規,罰鍰總金額高達數百萬元。除此,如食品廣告未取得健康食品認證,宣稱健康食品保健功效,按健康食品管理法第6條規定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慎選保健食品 勿信誇大不實廣告

慎選保健食品 勿信誇大不實廣告#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春節期間闔家歡聚,免不了大吃大喝,當春節假期過後,您是否為了如何減重而煩惱呢?有些民眾會選擇健康食品或減肥藥物來達到快速減重效果,彰化縣衛生局建議民眾最好利用控制飲食和配合規律的運動的方式來達到減重目標。仿間有許多種類的健康食品可供民眾依需求選擇,目前衛生署公告的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共有13項,分別為:調節血脂功能、免疫調節功能、胃腸功能改善、骨質保健功能、牙齒保健、調節血糖、護肝(化學性肝損傷)、抗疲勞功能、延緩衰老功能、輔助調節血壓功能、促進鐵吸收功能、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及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個別產品經科學實證,無害人體健康,且具有明確保健功效,或符合衛生署公告之規格標準,經衛生署審查通過者,使得稱為「健康食品」、標示健康食品標準圖樣及核准之功效。民眾購買保健食品後,宜遵照包裝上標示的建議食用量來食用,切勿過量,也應詳讀包裝上的保存方法放置。至於標示的有效期限是指「未開封」狀態下的保存時間,一旦開封後,產品會因儲存環境發生變化,只要開封後就要儘快吃完,以免變質。 許多保健康食品會利用誇大不實的廣告詞及圖片來吸引民眾購買,購買前需仔細將包裝看個清楚,以免被廣告吸引掉進陷阱,例如綠茶標上油切兩個字,讓民眾誤以為可以切除油脂,其實只能消除口中油膩,根本無法減肥,衛生局提醒想要瘦身的民眾,千萬不可盲目購買宣稱有減肥效果的保健食品,以免花錢又傷身。 

醫訊/由保健食品談用藥須知

醫訊/由保健食品談用藥須知#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北部某大學教授在國外吃了來路不明的綠藻保健食品,導致肝功能異常、併發急性腎衰竭,就醫後住院進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時流出來的血液竟然呈深綠色,血中還有大量的重金屬。引此請勿實用來路不明與衛生署沒有合格通過的保健品。(資料引用自食品藥物管理局用藥部落格)有鑑於此,高雄長庚醫院特舉辦「社區醫療巡迴講座」,這場次主題為「由保健食品談用藥須知」,將邀請該單位藥劑部蔡淑貞藥劑師主講。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由保健食品談用藥須知時間:102年1月10日(四)上午9:00~10:00地點:田寮西德社區發展協會(高雄田寮區西德路42之1號)洽詢:07-7317123轉2023社服課 紀宗緯先生

吃或癡?你對保健食品有警覺心嗎?

吃或癡?你對保健食品有警覺心嗎?#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人愛吃保健食品,一整年下來全台共吃掉三百多億的保健食品,包括,綜合維他命、礦物質補給品等。但是,保健食品並不是吃越多對身體就越健康,可能因同時吃下好幾種不同的保健食品,對身體造成「副作用」,超量甚至產生腎結石、頭痛等不適症狀!所以,愛吃保健食品的你,你是癡癡的吃,還是健康的吃呢?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台灣人常把保健食品當補品吃,以為保健食品很安全、不會有副作用,且過度相信食品有療效,認為保健食品含的成分種類越多越補。這樣的錯誤觀念可能導致營養素過量攝取、增加食品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而國人時常把多種不同的保健食品一同吞下肚,其中如有成分重疊到,在不知不覺中,民眾很有可能就會過量食用某種成分,讓身體產生負擔!而藥害救濟基金會說明,例如,維生素C如果攝取過量,就可能產生腎結石、頭痛等不適症狀。此外,別以為保健食品是「食品」,就認為它不會跟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藥害救濟基金會解釋,像是服用阿斯匹靈期間,若是再補充魚油、大蒜或銀杏,就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對於國人服用健康食品的許多錯誤認知,藥害救濟基金會則呼籲,服用西藥或中藥期間,若是還要另外補充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以及試圖想要服用保健食品前,應該先諮詢營養師的意見。購買前,並且確保健康食品的標示清楚與否、來源何處等,才能真正讓保健食品發揮它該有的好處!

更年期症狀纏身 竟僅1成6就醫治療

更年期症狀纏身 竟僅1成6就醫治療#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的婦女好困擾!雖症狀多,卻只願意購買保健食品而不就醫接受治療;根據市調中心所做調查顯示,更年期擾人症狀的前三名為,皮膚乾、搔癢(49.4%)、失眠(47.1%)、關節痠痛(47.1%),且約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煩惱陰道乾澀問題。面對更年期困擾,近5成選擇自行購買保健食品,僅1成6就醫治療,高達7成5對正確攝取量認知錯誤。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部主任蔡鴻德教授表示,由於體內荷爾蒙下降,更年期症狀多變,曾有病人以為心悸、心臟病發作,掛急診戴了一整天心臟監測器才發現其實是更年期。他提醒,婦女朋友進入熟齡切勿自行亂補,目前市面上單方營養品,如大豆異黃酮等,臨床研究顯示對更年期症狀改善效果有限,不但類似安慰劑效果,若長期大量使用,恐引發內分泌失調。必須就醫診斷才能正確選擇以藥物治療或補充天然荷爾蒙即可,另外即便是保健食品,也不能胡亂吃。針對應如何選擇更年期營養補充品,蔡鴻德說明,植物性雌激素分為異黃酮類及非異黃酮類兩類,目前市面上的更年期營養補充品九成是以大豆異黃酮為主的異黃酮類成分,雖然是保健食品,但若是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造成內分泌失調。醫界針對大豆異黃酮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70~80mg。蔡鴻德教授表示,婦女在緩解更年期不適的動機上,僅5成是因為想緩解更年期的不適症狀,高達8成5的女性更在意的是想保持青春自信的魅力,建議女性朋友若有更年期問題,應諮詢專業醫事人員,別再自己當醫生盲目亂補或過量補充植物性荷爾蒙,如此才能真正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輕鬆擺脫老化,保有熟齡魅力。

保健食品誇大不實 慎選購買拒當冤大頭

保健食品誇大不實 慎選購買拒當冤大頭#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發現有不少打著生技公司名號在各社區租屋開辦所謂的「健康說明會」,實際上卻是以類似直銷公司模式販賣商品情事,利用商品說明會、醫療諮詢,以及贈送獎品免費體驗等方式,招攬老先生、老太太購物。新竹市衛生局局長洪士奇提出呼籲,市面上常見誇大不實的食品廣告,請民眾購買時要多加注意,拒絕購買宣稱療效、誇大不實的食品。 新竹市衛生局表示,這些所謂的「健康說明會」利用老人家早上運動的時間開說明會,大約從6時開始到10時結束,這類的聚會只限老人參加,他們慣用的手法是先向老人們噓寒問暖博取好感,參加的民眾聽一場說明會就可以獲得「點數」,點數集滿還可兌換贈品,等老人嘗到甜頭後,再拉朋友前往,因此老人越聚越多,不少人更是每天報到。 衛生局表示,業者在會中利用相當誇大不實的言詞吹噓食品有療效,向一些年紀大的老人推銷各種保健食品、藥品及醫療器材,不少老人家花了大錢買了許多營養品回家,對業者的說法都深信不移,家人們勸說都無效。 衛生局表示,食品可分為「一般食品」及「健康食品」。坊間所說的「保健食品」,其實就是一般食品,它僅能提供營養及熱量,無法預防疾病,也無法治療疾病。而「健康食品」則需先向行政院衛生署登記取得許可證者,才可在產品包裝上標示有健康食品標章(綠色橢圓標章)才可稱之。

不同劑量與劑型 保健食品該怎麼選?

不同劑量與劑型 保健食品該怎麼選?#保健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市售保健食品百百種,但消費者該怎麼選擇呢?許多人選擇保健食品就像玩連連看,例如降血脂就配對魚油或紅麴、腰腿酸痛就吃葡萄糖胺,但許多保健食品明明成份相同,卻有不同的劑型與服用方式,沒有透過醫囑與營養師的專業指示就把保健食品送入嘴裡,這樣的選擇方式似乎不大安全。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指出,保健食品畢竟是「食品」,注重的是適量吃與長期保養,不當選用不適合的保健食品,短期內不會看到改變,長期下來,不只影響慢性病友病情,對於一般人,也會產生非預期不良反應。最常見的就是痛風患者食用了高普林的藻類保健食品造成反效果,還有糖尿病患者誤喝了糖含量超標的保健飲品。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主任張皇瑜表示,有不少中老年人來門診時,就把一整包保健食品交給營養師,要營養師幫忙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對此,張皇瑜提醒,健康食品必須認明有國家認證的小綠人標章外,保健食品可不能亂吃和混合吃,吃得太多有時不但不會看到效果,反而有可能造成過量的中毒症狀。張皇瑜舉例,有些門診患者,明明已經吃了綜合維他命,還多吃了維他命A、B群等,其實都是多餘。生策會營養師李麗美則表示,同樣的保健食品有不同的服用形式,如錠狀、膠囊、粉劑、飲品與濃縮液等,要針對自己的服用習慣慎選適合自己的劑量,不同型式於吸收率、適口性其實大不相同。以通路熱賣的膠原蛋白來說,有時濃縮液的口感會比顆粒粉末來得好與易吞服,但萃取方式與分子大小卻會影響進入人體後的吸收程度。在選擇上,建議找大品牌、GMP藥廠製造或具有標章認證的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了解產品成份來源、檢查包裝上提醒民眾的注意事項與確保製程的品質安全,切勿在傳統市場、夜市、遊覽車上與沒有專人可詢問的購物網站等,才是聰明選購保健食品的方式。專家提醒,除了留意劑型之外,保健食品可不是吃越多越補,若引起身體交互作用,反倒會傷身。正確的觀念是,藉自身飲食與生活調整仍無法修正與改善身體狀況時,再依醫師或營養師建議正確選用衛生署認證的健康或保健食品。一般民眾可至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查詢健康食品的項目與功效說明,或者至SNQ國家品質標章網搜尋通過品質標章認證的保健食品。選購前停看聽,搭配平日生活作息保持正常與養成運動習慣,從根本做起,才能真正維持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