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

專攻女性!紅斑性狼瘡恐致憂鬱、疲憊、全身長疹   新型生物製劑助上萬患者擺脫病痛干擾

專攻女性!紅斑性狼瘡恐致憂鬱、疲憊、全身長疹 新型生物製劑助上萬患者擺脫病痛干擾#紅斑性狼瘡

世界狼瘡聯合會 (WLF) 於 5 月 10 日設立了世界狼瘡日,呼籲關注該疾病對全球狼瘡患者的影響。紅斑性狼瘡症狀相當多元,發病部位難以預料,患者通常一開始難以確診。臨床上曾有一名約40歲中年女老師因教學問題陷入憂鬱,因已影響日常而赴身心科治療,卻遲遲未獲得改善,之後又發現皮膚出現紅斑與血球低下情形,輾轉求診不同科別,直到免疫風濕科才知道是「紅斑性狼瘡」導致。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種慢性侵犯全身器官系統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造成原因不明,但一般認為先天可能帶有某些基因,若加上後天如藥物、紫外線、病毒、荷爾蒙異常等因素誘發,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發炎反應症狀。 骨骼、器官、肌肉、黏膜、情緒……都可能出現問題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全身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症狀相當多元,像是臉部出現蝴蝶斑、皮膚出現紅斑、黏膜損傷如嘴破、掉髮、長期疲勞、關節肌肉腫痛等,嚴重甚至會使腎臟、心臟、肺臟等重大器官損傷,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病患更會發生腎炎(俗稱紅斑狼瘡腎炎)。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罹患紅斑性狼瘡的人數大約2~3萬人,等於每10萬人當中就有100人,不過陳瑋昇醫師認為數量有可能被低估;紅斑性狼瘡主要罹病族群多為20~49歲女性,男女比率約為1:9。 一般人的概念多以為紅斑性狼瘡只是身體發炎,但陳瑋昇醫師說明,這名女老師因為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因此從情緒憂鬱開始表現,一直到身體出現多重狀況才找到病因,這類個案雖相對少見但並非唯一。門診也有20幾歲年輕女性因為食慾不振,短短半年內體重從60公斤掉到30幾公斤,看腸胃科、身心科未果,甚至以為是癌症,輾轉到免疫風濕科才發現是免疫系統攻擊造成腸血管發炎,確診為紅斑性狼瘡。 新生物製劑藥物明顯改善症狀,降類固醇副作用 治療紅斑性狼瘡大致可分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疾病緩解抗風濕藥及生物製劑等,以往多使用含類固醇藥物,雖能緩解症狀,但病患也深受副作用所苦。 目前已有新的生物製劑藥物出現,不僅降低免疫系統攻擊器官的症狀損傷,同時對改善發炎也有明顯效果。陳瑋昇醫師表示,這一款藥物是近十年來第二個FDA通過的紅斑性狼瘡生物製劑,它的作用機轉就是讓與紅斑性狼瘡高度相關的「第一型干擾素」的活躍性降低,新藥有顯著成效,能明顯改善紅斑狼瘡的症狀,也能讓病患能減少類固醇使用,避免副作用帶來的不適。 陳瑋昇醫師也提醒,病患平時仍舊要注意環境因子誘發的可能,例如紫外線照射就是一個很容易導致復發的因素,門診不少患者就是出外遊玩忽略保養而讓病情再度發作。另外,紅斑性狼瘡病患本身抵抗力較差,因此,飲食要多注意避免生食,勿亂吃偏方;而進入秋冬後,各種病毒(新冠/流感)可能更加活躍,紅斑性狼瘡病患即便打了疫苗,但因對疫苗反應較差,仍舊要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感染帶來的影響。 現下紅斑性狼瘡已有許多創新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陳瑋昇醫師鼓勵患者,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外,也可以多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換得不受干擾的人生! (圖/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陳瑋昇主治醫師)  

老人變瘦、走不動⋯不一定是老化!小心竟是「紅斑性狼瘡」嚴重須洗腎

老人變瘦、走不動⋯不一定是老化!小心竟是「紅斑性狼瘡」嚴重須洗腎#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大多發生在年輕及生育年齡的女性,常見的有發燒、虛弱和體重減輕。日前,一名68歲婦人日前虛弱到無法行走,家人一開始還以為老人家只是老化。後續,檢查發現其腎功能急速惡化,竟確診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醫師指出,老人家倦怠無力,最好還是要趕緊就醫。

憂鬱、全身長疹、無來由暴瘦…幾乎攻擊女性族群,都是「這疾病」引起

憂鬱、全身長疹、無來由暴瘦…幾乎攻擊女性族群,都是「這疾病」引起#紅斑性狼瘡

憑《倚天屠龍記》演出而有「最美周芷若」稱號的港星周海媚,日前驚傳因病驟逝,也讓粉絲十分不捨。而生前曾有好友透露她長期受到「紅斑性狼瘡」困擾,也讓大眾更加好奇此疾病的成因與影響。紅斑性狼瘡症狀相當多元,發病部位難以預料,患者通常一開始難以確診。臨床上曾有一名約40歲中年女老師因教學問題陷入憂鬱,因已影響日常而赴身心科治療,卻遲遲未獲得改善,之後又發現皮膚出現紅斑與血球低下情形,輾轉求診不同科別,直到免疫風濕科才知道是「紅斑性狼瘡」導致。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種慢性侵犯全身器官系統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造成原因不明,但一般認為先天可能帶有某些基因,若加上後天如藥物、紫外線、病毒、荷爾蒙異常等因素誘發,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發炎反應症狀。 骨骼、器官、肌肉、黏膜、情緒……都可能出現問題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全身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症狀相當多元,像是臉部出現蝴蝶斑、皮膚出現紅斑、黏膜損傷如嘴破、掉髮、長期疲勞、關節肌肉腫痛等,嚴重甚至會使腎臟、心臟、肺臟等重大器官損傷,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病患更會發生腎炎(俗稱紅斑狼瘡腎炎)。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罹患紅斑性狼瘡的人數大約2~3萬人,等於每10萬人當中就有100人,不過陳瑋昇醫師認為數量有可能被低估;紅斑性狼瘡主要罹病族群多為20~49歲女性,男女比率約為1:9。 一般人的概念多以為紅斑性狼瘡只是身體發炎,但陳瑋昇醫師說明,這名女老師因為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因此從情緒憂鬱開始表現,一直到身體出現多重狀況才找到病因,這類個案雖相對少見但並非唯一。門診也有20幾歲年輕女性因為食慾不振,短短半年內體重從60公斤掉到30幾公斤,看腸胃科、身心科未果,甚至以為是癌症,輾轉到免疫風濕科才發現是免疫系統攻擊造成腸血管發炎,確診為紅斑性狼瘡。 新生物製劑藥物明顯改善症狀,降類固醇副作用 治療紅斑性狼瘡大致可分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疾病緩解抗風濕藥及生物製劑等,以往多使用含類固醇藥物,雖能緩解症狀,但病患也深受副作用所苦。 目前已有新的生物製劑藥物出現,不僅降低免疫系統攻擊器官的症狀損傷,同時對改善發炎也有明顯效果。陳瑋昇醫師表示,這一款藥物是近十年來第二個FDA通過的紅斑性狼瘡生物製劑,它的作用機轉就是讓與紅斑性狼瘡高度相關的「第一型干擾素」的活躍性降低,新藥有顯著成效,能明顯改善紅斑狼瘡的症狀,也能讓病患能減少類固醇使用,避免副作用帶來的不適。 陳瑋昇醫師也提醒,病患平時仍舊要注意環境因子誘發的可能,例如紫外線照射就是一個很容易導致復發的因素,門診不少患者就是出外遊玩忽略保養而讓病情再度發作。另外,紅斑性狼瘡病患本身抵抗力較差,因此,飲食要多注意避免生食,勿亂吃偏方;而進入秋冬後,各種病毒(新冠/流感)可能更加活躍,紅斑性狼瘡病患即便打了疫苗,但因對疫苗反應較差,仍舊要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感染帶來的影響。 現下紅斑性狼瘡已有許多創新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陳瑋昇醫師鼓勵患者,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外,也可以多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換得不受干擾的人生! (圖/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陳瑋昇主治醫師)  

腳痛、手痛到走不出家門!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恐全身關節變形

腳痛、手痛到走不出家門!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恐全身關節變形#紅斑性狼瘡

35歲的小婷體態豐腴、體重破百公斤,12年前當她23歲大學剛畢業時,兩側手腳關節開始出現僵硬疼痛,原以為是工作忙碌所致,不以為意,沒想到漸漸地連日常中的開門、開瓦斯爐煮飯、開車等動作都感到困難,甚至幾乎無法出門,工作表現也受到影響。就醫後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全身蝴蝶斑、關節腫痛⋯醫警告「此病」易復發:逾5成嚴重器官損傷

全身蝴蝶斑、關節腫痛⋯醫警告「此病」易復發:逾5成嚴重器官損傷#紅斑性狼瘡

30歲宋小姐從去年開始,出現不明全身性肌肉痠痛、異常疲倦、關節腫脹以及大片紅斑,嘗試過中醫針灸、推拿、吃保健食品皆無法改善,甚至嚴重到雙腳膝蓋、腳踝紅腫劇痛,扶著欄杆無法走路,更連續好幾天高燒40度,最後經中醫轉診至風濕免疫科,經血檢才確診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亂吃減肥藥、膠原蛋白「1部位超腫」驚見狼瘡性腎炎!醫:好發女性

亂吃減肥藥、膠原蛋白「1部位超腫」驚見狼瘡性腎炎!醫:好發女性#紅斑性狼瘡

一位30多歲婦女跟風吃減肥藥、膠原蛋白,想要瘦身保年輕,卻前後2次引發雙腳水腫而就醫。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慧芬警覺有異,經腎臟切片後,確認婦人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狼瘡性腎炎」。她提醒,狼瘡性腎炎好發15~45歲女性,除引發嚴重水腫,甚至有3成導致洗腎,若不治療將陷入致死風險。

熟女罹紅斑性狼瘡 腳痛竟是骨壞死

熟女罹紅斑性狼瘡 腳痛竟是骨壞死#紅斑性狼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40歲的女性來看診,走起路來一跛一跛,她是紅斑性狼瘡患者,去年底右腳開始疼痛,起初以為是扭傷,後來才發現是骨壞死,骨科醫師說是長期吃類固醇引起。看她帶來的X光影像,右側髖關節是缺血性骨壞死第3期,左側是第2期。她因紅斑性狼瘡曾併發心肌炎、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醫師建議若要手術應謹慎評估,以免有不可預期的危險。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明原因誘發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許多種自體抗體,這些不同種類的抗體會攻擊不同部位,被侵犯的器官會引起發炎反應,而產生不同的臨床症狀。治療上大多以抗發炎藥物、抗瘧疾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來治療,因為幾乎都會長期使用到類固醇,所以很容易引起缺血性骨壞死。長期服用類固醇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人,會因為使用的時間及劑量不同,引起體質上不同的偏失,例如肝腎陰虛、血熱夾淤,或是脾腎陽虛、痰瘀夾濕。這些變化會導致骨質微循環不良、骨小樑生成減慢、骨質新生不良,綜合起來剛好就容易產生缺血性骨壞死。加上紅斑性狼瘡最常出現的陰虛內熱、氣滯血瘀、熱毒熾盛、氣陰兩虛、心腎陽虛等變化,都容易加重骨質缺血的變化,更容易出現骨壞死。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骨壞死屬於中醫「骨蝕」、「骨痺」、「骨痿」、「骨枯」的範疇。最早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靈樞.刺節真邪》篇中提到「骨蝕」,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正常的骨骼組織被破壞或者是被腐蝕。到了隋代太醫巢元方著作的《諸病源候論》中則詳細說明了缺血性骨壞死的疾病過程,因為「血氣隔絕,不能周榮」,致使氣血瘀滯,痺阻不通,筋脈失于溫煦,久之則骨頭壞死。治療方面,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髓居骨中,骨賴髓以養。」認為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腎氣的充盈與否,正是決定骨骼強健的關鍵,而長期使用類固醇的肝腎陰虛或脾腎陽虛,就必須優先調理來改正,適時加入滋養肝腎類的藥物,就佔了決定性的關鍵角色。依每個人體質加以不同調理,再搭配針灸治療,療效才會較明顯,像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滋補肝腎壯骨填精,清熱化痰和中通絡,清肝利膽瀉火通絡,益氣養血滋腎壯骨等方法使新生的骨小樑數目增加,骨質越來越強壯、骨量越來越增加,骨壞死問題就可以先緩解,之後再逐步改善。經過幾個月調理,她的疼痛開始減緩,「回診時,醫師說骨壞死的情形已經改善了,我的疼痛也減少很多了,這樣應該可以不用手術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