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菸槍

新冠重症病人65歲以上佔9成!台大醫提醒:雙疫情時代來臨,長輩更需新冠+流感疫苗保護

新冠重症病人65歲以上佔9成!台大醫提醒:雙疫情時代來臨,長輩更需新冠+流感疫苗保護#老菸槍

新冠肺炎病毒一直在突變,且不斷有新變異株出現,醫師表示,這是與流感類似的發展,因此即便之前有打疫苗,今年一定要再補新的JN.1新冠疫苗才會有保護力。特別是重症病人一直都有,65歲以上高危險族群就佔9成。呼籲老人家一定要特別注意病程發展,更不要輕忽感染後帶來的併發症風險,盡早施打疫苗提升免疫力。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醫師表示,儘管新冠病毒的威脅相較於剛開始爆發時稍微趨緩,但重症與死亡率個案一直都有,台灣其實長年都處於流行狀態,對年長者及慢性疾病患者威脅尤大。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由於區域性特色,在地長輩較多,近期常發現不少年長者本來只是看感冒,結果回家沒多久就因為症狀惡化又再度來急診,甚至嚴重到馬上得住院治療。 除年長者,老菸槍與肥胖者也要提高警覺 蔡兆勳醫師說明,新冠併發重症病人有幾個共同點,像是年紀大、有多重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腎疾病、免疫力疾病、退化性神經疾病、腦中風等。特別要提醒有慢性肺病的老菸槍或是肥胖者更要特別注意,老菸槍是本身肺功能就不好,如果染疫更容易造成肺功能下降,肥胖則是會讓免疫功能變差,也容易合併三高,更是潛在的高危險族群。 不僅如此,長新冠更是持續性的健康影響。蔡兆勳醫師提到,長新冠的個案最常見的症狀是疲勞、沒有精神、肌肉關節疼痛、嗅味覺改變、情緒與睡眠障礙,另外像是變得容易喘、胸悶,也有腦部的影響如記憶力變差、腦霧等,有些症狀甚至持續好幾個月。蔡兆勳醫師表示,長新冠是身體受到病毒感染後仍在修復而出現的症狀,現已成為疫後重要課題,民眾若有症狀要記得就醫評估治療。 慢性疾病患者病情穩定建議10月打雙疫苗 蔡兆勳醫師提醒,施打疫苗是預防重症的最好方式,慢性疾病患者建議在疾病穩定的時候去打,若是本身比較虛弱或是正在進行癌症、免疫治療者,可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接種的時間,有擔心的民眾也可以在施打後多監測副作用,若有任何問題即時與主治醫師反應。 面臨接下來的秋冬呼吸道疾病流行期,蔡兆勳醫師表示,新冠肺炎與流感疫苗共同施打在臨床觀察並未提高不良反應,高危險族群建議可一起施打流感與最新的JN.1新冠疫苗強化保護力。他也提醒,民眾除了追加最新疫苗自我保護外,平時仍要遵守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群聚,如果有任何症狀就應多休息與自我隔離觀察,減少傳染他人的機會。

老菸槍發燒咳喘急送醫 嚇壞親友以為染疫

老菸槍發燒咳喘急送醫 嚇壞親友以為染疫#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63歲詹先生菸齡超過30年,多年前因容易呼吸喘至醫院拿藥,卻未規律追蹤,近來疫情期間發現爬樓梯呼吸喘、久咳不癒,起初不以為意,直到出現發燒情形,令家人相當緊張,擔心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所幸緊急送醫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發作,住院治療後康復出院,他大呼:「這次要徹底戒菸!」罹慢性阻塞性肺炎 爬三層樓梯就喘吁吁詹先生表示,自己多年前便得知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卻無規律追蹤,這些年來經常出現呼吸喘情形,僅間斷服藥症狀控制,直到最近發現僅僅爬三層樓梯就會氣喘吁吁、咳嗽,近一星期內更出現發燒,適逢疫情期間,家人見狀嚇得先赴藥局買快篩試劑,所幸結果呈陰性,但家人還是不放心,連忙帶至醫院進一步詳細檢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鈴宜表示,患者到院時因呼吸困難、痰黏稠咳不出來,發燒達39℃,安排胸部X光檢查,確診為肺炎,並且同時引發原本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建議儘速住院治療以免引發重症呼吸衰竭,經過相關藥物治療10多天後,患者症狀趨於穩定,逐漸恢復往日活動也不再氣喘吁吁,說話中氣十足,家屬才放下心中一顆大石。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形成是因外來刺激性物質(例如抽菸、空污或環境有害物質吸入),導致氣道反覆發炎,產生結構上變化(例如:呼吸道狹窄、痰液累積不易清除),出現呼吸道阻塞、呼吸喘等症狀,一旦產生就無法恢復正常,嚴重時甚至影響氣體交換功能,進而造成血氧不足(缺氧)、二氧化碳累積。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仍主要與抽菸相關,而抽菸不僅造成呼吸道問題,也會增加罹患其他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癌的發生。用藥雖無法完全恢復呼吸道正常 但能延緩肺功能惡化陳鈴宜指出,由於慢性肺阻塞肺病的初期症狀以咳嗽有痰為主,缺乏特異性,抽菸族群容易視咳痰為理所當然而輕忽,導致許多患者無法意識早期戒菸的重要性,甚至沒有於早期接受藥物治療,直到發現喘且日常活動受到限制才來就醫,此時呼吸道大多已經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提醒民眾檢視自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有以上初期症狀需儘早就醫。對於已經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也不用灰心,確實戒菸及遠離二手菸,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結構上雖無法再恢復完全正常,但用藥能改善症狀且延緩肺功能快速惡化,進而避免經常因呼吸道感染而掛急診,甚至住院。陳鈴宜提醒,活動性喘改善後仍能視自己可以負荷的運動量適度活動,以提升生活品質。此外,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開打,也建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施打疫苗,才能降低因感染而引發重症的機率。

老菸槍罹喉癌 竟誤當慢性咽喉炎治療

老菸槍罹喉癌 竟誤當慢性咽喉炎治療#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喉癌位居台灣男性癌症中第17位,可分為聲門癌、聲門上癌及聲門下癌,並以聲門癌最多,也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別;喉癌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且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男性,當出現喉嚨卡卡合併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疼痛等症狀,就得當心可能與喉頭病變有關。愛唱歌的78歲徐伯伯,因長年抽菸,近月來感到喉嚨卡卡,連說話也很有磁性,就醫檢查以為只是胃酸逆流導致慢性咽喉炎,但後續出現吞嚥困難、喉嚨疼痛等症狀,改至大醫院詳細檢查,發現竟是「喉癌第二期」,為保留說話及吞嚥功能,醫療團隊建議接受放射線治療,目前狀況恢復良好,也決定徹底戒菸。罹喉癌竟誤當慢性咽喉炎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黃純惟表示,徐伯伯數個月來受喉嚨卡卡所擾,但之前到診所就醫,均以慢性咽喉炎治療,直到赴醫院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喉部的會厭軟骨處有一個2.5公分大的腫瘤,經切片檢查證實為喉癌第二期,令徐伯伯震驚不已。為此徐伯伯接受放射線治療7週,每週5天,每次10到20分鐘,終順利恢復健康,又能開心出門唱歌。放射線治療可保留喉部的構造與機能黃純惟強調,喉癌是頭頸癌中預後較好的癌症,其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可依患者狀況選擇單獨或合併使用,因徐伯伯罹患聲門上癌,經評估,透過放射線治療,除了可保留喉部的構造與機能,治療後也能經口發音,治癒率相當高,但若是喉癌晚期的患者,恐需透過手術切除合併放射線治療,才能根除惡性腫瘤。黃純惟提醒,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以及有家族癌症病史的男性,若出現喉癌的症狀(持續性的聲音沙啞、喉嚨異物感、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及咽喉疼痛等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若能早期治療,通常早期喉癌治癒率高達8成,但若到晚期,則治癒率降至5成左右,千萬不能輕忽。

紅色尿!老菸槍無痛性血尿已致癌

紅色尿!老菸槍無痛性血尿已致癌#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6歲台中林先生平時飲食清淡,也有維持運動習慣,但菸齡長達20年,剛開始偶爾出現血尿狀況也不以為意,直到連續兩個多月排尿都出現「馬桶整缸紅成一片」的狀況才驚覺代誌大條,趕緊赴醫檢查,發現泌尿上皮有4公分腫瘤,確診為左側「腎盂泌尿上皮癌」第三期,化療後腫瘤明顯縮小,再經左側腎臟輸尿管根除手術,腫瘤已完全清除,讓他徹底決心要戒菸。無痛性血尿要當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震波碎石室主任石欣衛表示,泌尿道上皮組織主要分布於泌尿道系統上的臟器,從腎盂、輸尿管、膀胱一路延伸到尿道近端2/3處,而腎盂泌尿道上皮癌即是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化所導致,症狀大多以無痛性血尿為主,約9成患者因血尿就醫而發現罹癌,少數患者則因腎水腫產生腰酸背痛求診查出。肉眼無法察覺尿色變化的血尿 需追蹤與留意尿液排出的顏色會根據出血位置、發生時間及出血量不同。但食用火龍果,某些藥物及維他命B,也可能造成像是血尿的顏色。然而,有些血尿卻是肉眼無法察覺尿色變化的血尿,在尿液分析下會發現尿中出現紅血球。可能是因為腎臟過濾系統受傷,或是集尿、排尿系統,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男性攝護腺、尿道病變。先化療以縮小腫瘤 再施行切除性手術石欣衛強調,針對腎盂泌尿上皮癌第三期的患者,通常於手術前先給予4到6次前導性化學治療,使腫瘤範圍縮小,再施行根除性手術(切除同側腎臟及輸尿管),以達更完整的治癒性,但若患者年紀較大,經評估無法進行手術切除,也可使用輸尿管鏡,導入雷射光燒灼法,不過此療法復發率較高,且針對侵犯較深層及影響輸尿管外的病灶,恐無法治療。造成腎盂泌尿上皮癌的原因包括抽菸、環境及接觸化學藥劑、服用含馬兜鈴酸成份的中草藥、家族病史、飲食中常攝取高脂肪、醃漬發酵碳烤食物,及反覆尿路結石或感染等。除了避開上述的危險因子外,平時可多攝取黃綠色蔬菜、番茄、胡蘿蔔或含抗氧化劑的蔬菜水果,及多喝水,因腎盂泌尿上皮癌屬於容易復發的癌症,故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胸悶不以為意!老菸槍血管硬化險釀禍

胸悶不以為意!老菸槍血管硬化險釀禍#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生活形態、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越來越多人有心血管方面的困擾,只要一不注意,就可能會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問題產生!日前,一名菸齡約有50年的施先生,因平時抽菸偶爾會出現胸悶,所以每當症狀出現時都不以為意,直到去年爬樓梯,差點喘不過氣來,才到醫院做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心臟血管有嚴重的粥狀硬化及堵塞現象,且心肌嚴重缺氧,因此,在醫師的建議下,他接受了藥物治療及心導管支架置放術,而目前冠狀動脈已沒有明顯再狹窄狀況,胸悶症狀也恢復正常。膽固醇攝取過多 恐易造成血管硬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群耀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心臟及血管,提供了身體的血液循環,但隨著體內膽固醇過高、血管內皮不完整,就會使得血管逐漸纖維化、鈣化、硬化,進而誘發其他的併發症。然而,併發症主要可以分為3種,第一血管窄縮,造成血流不足,心肌供氧量減少,就會容易引發胸悶、腦中風等;第二血管擴大,形成血管瘤,造成血管破裂出血;第三則是血管本身較差者,一旦受到外在刺激(如過冷、情緒激動)時,就會引發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肌梗塞。抽菸、三高、肥胖 皆為高危險群目前在台灣發病年齡約為30~40歲,且正逐年降低中,除了膽固醇外,抽菸、肥胖、三高、代謝症候群等,也是容易引起動脈粥狀硬化的因子,只不過,黃群耀醫師表示,有些心血管患者並非高危險群,因此,推測可能與食品添加、環境因素等有關。且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隱形的疾病,通常並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建議高風險群民眾,早期偵測、早期預防,如此一來,才能避免中風、心肌梗塞發生率,而過去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容易增加血栓風險,因此,醫師建議可藉由超速雙源電腦斷層掃描,來偵測早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只是目前這台健保尚未給付,需自費(約5千~1萬8)。

老菸槍咳不停 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上身

老菸槍咳不停 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上身#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67歲的方先生,自年輕時起就有抽菸的習慣,直到10多年前,開始出現嚴重咳嗽,連心肺功能也跟著衰退,甚至走幾步路都會氣喘如牛,最後經檢查發現,罹患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醫師除了開立藥物外,更設計了個人化運動處方箋,以每週兩次踩腳踏車的方式,進行肺部復健,目前心肺功能獲得改善。 抽菸、空汙 都是引起COPD的原因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藍冑進醫師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主要是抽菸所引起,而長期處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下或曾經有罹患肺結核病史也是高危險群,一般來說典型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多痰、呼吸困難甚至喘不過氣,嚴重時會造成呼吸衰竭等可能致命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指出,全球有2.1億人口罹患COPD,在全球死因排名第四位;而40歲以上的台灣人,每6人就有1人罹患COPD,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七位。易喘、不運動 長期下來恐出現體力衰退問題而COPD的患者也常因為咳嗽、易喘,進而不敢運動,導致體力逐漸衰退,長期下來就會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的情況,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醫師建議可透過整合型運動心肺功能檢查,了解每個患者最大的體適能與心臟功能、肺部功能、血氧含量等,幫助患者設計出個人化的運動處方箋,在配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使用,就能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症狀易與氣喘混淆 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最後,藍冑進醫師提醒民眾,秋冬是COPD的好發季節,由於症狀和氣喘類似,容易被患者忽略而延誤病情,此外,老菸槍也應即早戒菸並定期檢查肺功能;而COPD的患者除了規律用藥之外,也要持續運動幫助肺部復健,另施打流感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感冒和肺部感染的機率,減少肺部相關疾病的併發症出現。

自己的健康自己救 54年老菸槍成功戒菸

自己的健康自己救 54年老菸槍成功戒菸#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響應531世界無菸日,成大醫院家醫部舉辦一系列宣導活動,並特別頒發獎狀給4位菸齡至少20年戒菸成功的民眾,其中一位菸齡54年的王先生分享他的戒菸故事,激勵許多人。68歲的王金龍先生,菸齡54年,小時候就住在菸工廠旁邊,14歲因為好玩開始抽菸,日前覺得身體毛病越來越多,決心戒菸。王先生說就像學運口號「自己的國家自己救」,他深信自己的健康自己救,所以他說戒就戒,戒菸藥物吃一星期就放一邊,至今三個月一根菸都沒碰。分享自身戒菸故事  激勵他人59歲的劉先生,從11歲開始抽菸,菸齡43年能戒菸成功,關鍵在家中有了金孫,他不想當一位顧人怨的阿公,所以決心戒菸,劉先生說,要或不要全掌握在自己手裡,並離開有菸的環境,至今已經遠離香菸4個月了。另外2位受獎者顏小姐與城先生,因為自身健康問題,決心戒菸,當體檢報告進步時,就是戒菸最好的禮物,也獲得台下觀眾的鼓勵掌聲。成大醫院蔡良敏副院長也說,戒菸對自己、對家人的健康都很有幫助,成大醫院戒菸門診提供支持給所有想戒菸的人。

老菸槍、愛吃止痛藥 腎臟癌高危險群

老菸槍、愛吃止痛藥 腎臟癌高危險群#老菸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公布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癌症連續31年蟬聯國人死因第一位(28.4%),腎臟癌雖然不在十大癌症之列,但近年來新增患者成長快速,每年新發生人數近千人,成長速率與國人癌症死因首位的肺癌相當,而且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江博暉教授表示,腎臟癌包括腎細胞癌及腎盂癌,好發於50-70歲,發生原因不明,但主要應該跟不良生活習慣及環境有關,像是有吸菸習慣、肥胖、濫用藥物、常接觸化學物質的人,都是腎臟癌的高危險族群。愛吃藥罹病機率高1.6倍尤其現在民眾濫用藥物情況普遍,加上藥物取得容易,藥房、電台都可以輕易買到各類止痛藥、成藥,根據統計,常吃藥的民眾罹患腎臟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6倍。而近期國人各類食品安全紛紛亮紅燈,江博暉教授表示,腎臟癌的發生跟食品問題可能有間接關聯,高危險群可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江博暉教授進一步說明,腎臟癌因為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被形容為「沉默的癌症」,等到出現血尿、腹痛、腹部腫塊等「三合一症狀」時,通常都已經到了癌症末期,甚至轉移至肺、肝、骨頭等器官,但近年來因為健康檢查盛行,不少患者是在腹部超音波健檢時意外發現。口服標靶藥物納治療腎細胞癌健保給付腎細胞癌初期的治療以切除為主,7公分以下的腫瘤可以做部分切除;腫瘤如果在3.5公分以下,也可以透過冷凍治療,減少出血、縮短住院天數,存活率跟腎臟完全切除的治療效果相同。江博暉教授說,藥物治療大部分使用在晚期,傳統藥物副作用不少,治療效果也不顯著。近年來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與使用傳統干擾素治療的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相較,患者無病存活期可延長8、9個月,整體存活期可增至2年。去年開始健保將口服標靶藥物「紓癌特」(Sutent)、Pazopanib納入健保給付,患者每月約可節省可觀的醫療費用。江博暉教授表示,隨著科學發達,癌症新藥持續發明,未來癌症可望變成可控制的慢性病,患者切勿放棄希望,應積積極接受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