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

不怕熱量、水裡可加糖⋯專家揭「碳水這樣算」吃出運動選手級體力

不怕熱量、水裡可加糖⋯專家揭「碳水這樣算」吃出運動選手級體力#水分

運動比賽前的飲食規劃,不是吃撐吃飽就夠了,耐力型比賽如馬拉松跑者,必須在適當時機攝取適量醣類。營養學博士、運動生理學教授、體能訓練專家的聯合著作《增肌×減脂.科學化飲食全書》指出耐力型比賽的碳水化合物、水分以及電解質的攝取建議較為複雜,應根據備賽前、比賽日和比賽時間長短細緻調整。以下為原書摘文:

久坐不動不流汗也會疲勞?專家揭「2大因素」教你擺脫「虛累累」

久坐不動不流汗也會疲勞?專家揭「2大因素」教你擺脫「虛累累」#水分

坐著都不動,居然也會累、傷害體力,為什麼?在日本曾指導過許多頂尖的運動員,包括知名馬拉松選手神野大地的體能訓練師中野.詹姆士.修一在《最強疲勞恢復法》書中說明,想要打造不累體質,上班族首先必須認識到「久坐」是體力大敵,原理在於妨礙了「擠乳作用」,血液和淋巴液無法即時流回心臟,產生循環。以下為原書摘文:

中暑人數遽增!把握「急救3快」加速救命

中暑人數遽增!把握「急救3快」加速救命#水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連日高溫導致中暑人數增加,其中不乏穿著完整防護且大量活動在第一線防疫的工作人員,醫師表示,若中暑超過40℃,且未獲得即時的醫療救護恐致命,把握「急救3快原則」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送醫,避免導致嚴重熱傷害。出現肢體晃動站不穩 儘速移至陰涼處降溫衛福部臺北醫院急診科主任游秉勳提醒,慢性疾病者、65歲以上長者、慢性疾病者因身體器官與循環系統功能下降,較不易排汗與散熱,若嚴重中暑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引發心臟衰竭或腦中風,因此要特別注意多留意自己或身邊人的身體狀況與對話反應,「多一分關心,少一分危機」,若發現出現思考變慢、說話語速變慢、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大量排汗,或是身邊有人出現站一會就蹲下、肢體晃動站不穩的情況,請儘速移至陰涼處,設法降溫至39℃以下,快速散熱是治療復原的重要關鍵,同時盡快安排就醫。長時間在外奔波 每20分鐘補水一次水分游秉勳建議,外出應注意「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高溫下活動、穿著輕便寬鬆衣褲、注意隨時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活動量較大、長時間在外奔波會大量出汗的民眾,建議可每20分鐘就補水一次,避免水分流失太快。

酒後防宿醉 睡前記得多喝水!

酒後防宿醉 睡前記得多喝水!#水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造成頭痛、想吐、噁心等宿醉的原因有很多種,不過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體水份不足,導致脫水。因為酒精有利尿作用,所以喝越多體內的水分越少,在不知不覺間逐漸陷入脫水症狀,使得隔天引起宿醉。防宿醉喝酒同時也要喝水為了預防宿醉,喝酒時要記得同時也要喝水,或在睡覺前補充大量的水分,喝普通的水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效果,建議喝氫水,可以把分解酒精時產生的活性氧去除,有減輕宿醉的療效。一邊吃東西一邊喝酒才不會陷入低血糖症避免空腹喝酒也很重要,空腹時,血中酒精濃度會較快上升到高峰期,容易致使宿醉,而在分解酒精時,也容易造成糖分不足,所以若是在還沒攝取糖分前就喝酒,容易陷入低血糖症。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喝酒才正確。對喜歡喝酒的人而言,有件重要的事項必須注意,就是要好好保護負責分解酒精的肝臟,平時一定要設個「休肝日」;並且在飲酒的隔天,喝碗含牛磺酸的蜆味噌湯或蜆湯也不錯,有助於修補肝臟功能。健康的選擇重點為了預防宿醉,喝多少酒就要喝多少水,此外,睡覺前也要喝水,特別推薦氫水。也不要忘記一邊適量吃些東西一邊喝酒,避免空腹飲酒。(本文摘自/健康65法則/人類智庫出版)

防尿路結石 每日至少喝水3000CC

防尿路結石 每日至少喝水3000CC#水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腰痛原因竟是尿路結石在作亂!一名57歲的施先生,半夜突然腰痛、頻冒冷汗,一整晚都沒有睡好,隔天上班卻感到腰部隱隱絞痛,且尿中有血。過去曾有結石經驗的他,預測可能又是舊疾發作。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主任張賜祥表示,施先生是因結石引起輸尿管阻塞,小於0.5公分的結石,只要多喝水、多運動,結石就會自動排出體外。尿路結石有時會引起嘔吐、冒冷汗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源嘉鳳表示,每到夏季來臨,尿路結石患者變多,有時因輸尿管絞痛收縮引起腸胃道不舒服,合併嘔吐、冒冷汗等症狀。施先生本身是痛風患者,更容易引發尿路結石合併腎臟疾病。少運動、久坐、少喝水特別容易尿路結石台灣是尿路結石的高發生率地區,夏季常因為流汗、喝水量少,尿量減少增加尿液中的濃度,容易形成結石。尿路結石常常發生在男性身上,年齡分布以30~50歲居多,再加上受到職業與生活型態的影響,如少運動、久坐辦公室、少喝水、常憋尿、代謝異常,或是尿路感染及痛風族群,特別容易罹患尿路結石。每日至少補充3000CC的水分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源嘉鳳主任表示,如果結石阻塞太久,恐會合併尿路感染或腎臟功能受損,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至少要補充3000CC的水分,天氣熱、發燒、腹瀉時及運動後,更要增加水分的攝取。張賜祥主任同時提醒,痛風患者要減少攝取高普林類的食物,控制血液中的尿酸,才能預防尿路結石。

化妝水強打收斂?恐含過量酒精!

化妝水強打收斂?恐含過量酒精!#水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人體的70%是水分,全球長壽村的共同特性是「有好水」。如果給予皮膚充分的好水,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什麼是「好的」化妝水?外在環境越差 越需要好的化妝水在談論「化妝水」之前,大家有必要重新認識「水」──它的化學式是H2O,分子量是18,水分子和水分子會彼此糾結變成分子團。所謂好水,是指5、6個水分子糾結在一起,好喝也好吸收;如果糾結在一起的水分子超過10個,喝起來口感不好,吸收也差,例如經蒸餾或其它淨化處理過的自來水,常分子團就過大而口感差。化妝水是好水和水溶性營養物質的整合,它的pH值和皮膚很接近。大家習慣用自來水洗臉,事實上,自來水含氯是個問題,而洗劑和皮膚的pH值有差距是另一個問題。如果你用pH8.5的肥皂洗臉,皮膚要調整回pH5.5可能需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有好的化妝水幫忙,就能減輕皮膚的工作量。換言之,越是水質不佳的地方、越是洗劑屬性不明確的時候,越需要好的化妝水。化妝水成分 普遍會有5大陷阱:1) 收斂型化妝水,酒精含量大多偏高/這種收斂性強的化妝水,標榜能刺激毛孔收縮,但只是暫時性的功效。想達到這種效果,可把不含酒精的化妝水放入冰箱冷藏,洗完臉後再使用,慢慢就會看到效果。2) 強調營養豐富的化妝水/必然加入更多的防腐劑,否則很快就會壞掉。3) 化妝水普遍添加了香味物質/一來掩蓋膠原蛋白、乳化劑、植物萃取物的味道,二來藉以吸引購買。別以為只有人工香料具有致敏性,有些人對天然香料照樣起過敏反應需特別小心。4) 常添加了色料,也就是染料/化妝水被調色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行銷。5) 強調能改善痘痘肌的化妝水,大都添加了水楊酸/它具有收斂效果,如果過量卻會造成刺激。因此,我覺得不是天生需要的,就少給皮膚,選擇化妝水的準則也不外乎如此。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 助美膚人體所需的營養主要來自食物,身體消化、吸收後,從血液輸送至末梢,因距離遠,輸送效率未必良好。皮膚在身體的最外層,有些養分不易送達,例如水溶性維生素B和C、脂溶性維生素A,可從皮膚來補充營養。我們的皮膚是蛋白質、脂質和水分所組成,換句話說,這些物質正是我們可以為皮膚補充的。而不是千奇百怪的成分,用吃的若不夠,就把類似物質溶於化妝水,用擦的補充給肌膚。化妝水裡的營養素,貴在肌膚能夠認識它、吸收它、使用它,不一定需要用昂貴的稀罕物質,像是胎盤素、熊果素、紅景天等。以膠原蛋白為例,它的分子量很大,用塗抹的話,皮膚幾乎無法吸收,若改為直接吃,身體可良好運用這些營養素。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吃了可以幫上忙,例如蹄筋、雞腳和豬皮富含膠原蛋白質,但膽固醇卻不高,前提是得把油脂刮除乾淨;又例如五花肉,在肉與油交接處有網狀結締組織,偶爾不妨吃一點無大礙……,這些食物都具有美膚作用。(本文摘自/千萬請小心有害健康的無天良日用品/蘋果屋)

蒟蒻的熱量等於零?

蒟蒻的熱量等於零?#水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100公克的蒟蒻裡,佔最大比例的是水分,約含有97公克,接下來是食物纖維,約含有3公克。也就是說,蒟蒻除了水分以外,幾乎都是由食物纖維組成的。蒟蒻的熱量幾乎是零?另外,市面上有一些蒟蒻裡會加上鹿尾菜等的海草,做成黑色的蒟蒻來販賣,這是為了要讓習慣購買以前那種不削皮所製作出來黑色蒟蒻的人,能夠不排斥購買所做的嘗試。最近市面上還有加入抹茶、柚子等,各種口味的蒟蒻出現。人類吃下去的食物會在胃裡與胃液等消化液混合。這個時候消化酵素就會活動得很活躍。消化酵素會分工合作,分成專門分解蛋白質的、只分解脂肪的、只消化碳水化合物(糖質)的各個種類。我們稱這為消化酵素的基質特異性。蒟蒻裡所含有的聚葡甘露糖(glucomannan)是由葡萄糖與甘露糖(mannose),這兩種單糖複數串連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可是人體裡並沒有能夠消化聚葡甘露糖的消化酵素。因為無法分解、吸收,所以雖然是碳水化合物,可是並沒有熱量。防肥胖 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這是因為生活在小腸的下方、大腸裡的腸內細菌擁有能消化蒟蒻的消化酵素所致。蒟蒻裡的食物纖維被腸內細菌分解,間接的讓人體吸收,可是我們並不清楚有多少熱量會被人體所吸收。因此,低熱量的蒟蒻不只可以防止肥胖,除此之外還有降低膽固醇,減少血液裡的三酸甘油脂等效用。( 本文摘自/逛超級市場學生物/世茂出版) 

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

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水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中一名30歲工程師小蔡因工作型態每天站立工作超過8小時,因為在無塵室內穿脫無塵衣不方便,擔心會頻上廁所而不敢多喝水,加上小蔡較喜歡吃紅肉,蔬菜常攝取不足,前陣子開始發現持續一周的排便擦屁股都有血,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是3顆內痔在作怪。醫師採取內痔結紮手術簡單恢復不適,對工作繁忙得族群是最佳的選擇。血液循環差、飲食失衡、排便太過用力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患者因久站造成肛門血液循環不良,加上飲食攝取失衡、排便時過度用力才會造成痔瘡。內痔結紮手術是將一條醫療用小型橡皮筋套在內痔上,經過一段時間後,血液將輸送不到痔瘡內,過程中便會逐漸縮小、掉落。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60歲的,常見症狀大多為解便帶有鮮血、肛門有搔癢感、肛門疼痛及組織脫出;痔瘡的高風險群為長期便秘、蔬果水分攝取不足、缺乏運動、長期臥床或懷孕婦女等族群,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人覺得痔瘡是尷尬的問題,時常等到嚴重時才就醫。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養成規律作息陳威佑醫師表示,平時多補充水分,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果,如:菠菜、芹菜、木瓜、香蕉、糙米等,保持適當的運動,養成規律的作息,配合醫師開立的消炎止痛、軟便劑及痔瘡藥膏使用。對於痔瘡脫出無法推回者,或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需以手術治療。9成腸癌患者便血都以為是痔瘡高達9成左右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當發生排便出血都會誤以為是痔瘡,若是沒有就醫檢查很容易延誤病情,建議民眾出現血便症狀,千萬不要輕忽,須就醫經由醫師判斷,進行大腸鏡檢查,才能分辨是痔瘡還是腸癌。另外國健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只要是50歲至74歲的民眾,可接受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如果報告呈現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可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大腸癌的治癒率與存活率,定期接受檢查為根本預防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