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

日飲2罐啤酒 肝硬化風險增近3倍

日飲2罐啤酒 肝硬化風險增近3倍#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依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指出,不當飲酒會造成超過200種疾病,包括酒精依賴、肝硬化、癌症、事故傷害。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依據2016年英國飲酒指南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劑量,少量就有害,危害隨飲酒量而增加。若規律飲酒,哪怕只是飲用極少量,也會增加罹癌風險。不當飲酒 肝硬化、癌症風險增依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不當飲酒行為每年導致全球約330萬人死亡,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5.9%,亦即每20人即有1人因酒害而死亡,造成1億3,900萬人年損失。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酒精飲用量愈高罹病風險愈高,以每日飲用25公克(相當於2罐330ml酒精濃度5%的啤酒、2杯120ml酒精濃度12.5%的紅酒/葡萄酒)、50公克及100公克純酒精為例,罹患肝硬化的危險分別為不飲酒者的2.9倍、7.1倍及26.5倍。依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及106年委託計畫資料分析顯示,18歲以上人口過去一年飲酒率為45.7%、過去一個月暴飲率為5.4%。不當飲酒行為每年約導致4千5百名國人死亡,平均每天有11名飲酒者因此失去生命,造成約11萬人年損失。約4萬多人因不當飲酒而罹病,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35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近549億元。每5天1人因酒駕死亡我國106年1-11月酒駕肇事死亡人數77人,即每5天有1人因酒駕死亡。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每年12 月至次年3 月為酒駕肇事高峰期,農曆年節將至,參加公司尾牙、家庭聚餐及朋友聚會等把酒言歡之際,也要注意飲酒問題。建議在尾牙、春酒聚餐時,落實推廣「拒酒駕三妙招」,減少憾事發生:1)尾牙、春酒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安全回家。2)和民間計程車隊合作,提供代駕服務,體貼送喝酒的員工回家。3)指定朋友或同事擔任駕駛,安全回家。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喝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偏低時,鈣質沈積於柔軟組織的情況更惡化,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因為罹患關節炎、黏液囊炎、動脈硬化、或其他因為鈣質沈積或骨刺而造成異常疼痛的人,可能會因此排斥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事實上,除非同時攝取充足的鈣和鎂,否則病情無法改善。心臟術後補充鈣、鎂 避免心肌鈣化死亡有不少醫師告訴腎結石的病患不要喝牛奶,結果更容易形成結石。維生素E不足時,也會發生這種鈣質沈積的情形。在心臟手術後,病人極需鈣與鎂,若未能及時補充,幾天之內就可能會因為心肌鈣化過於嚴重而導致死亡。在過去十年內,數以千計的科學研究報告,證實缺乏鎂是非常普遍的情形。使用化學肥料,尤其是石灰質土壤,土地上吸收水溶性的肥料而很快飽和,鎂無法滲入土壤中為植物所吸收。如果使用化學肥料,而採用含有鎂的白雲石或牡蠣殼粉施肥,所生長的植物就能含有豐富的鎂腹瀉、喝酒易致鎂流失 應再補充食物中的鎂在經過浸泡或燙過後就會流失。即使攝取充足的鎂,也會因為腹瀉、腎臟疾病、糖尿病、服用利尿劑、喝酒等而流失,而導致缺乏。每天喝兩盎司酒的人,尿液中鎂的含量,比不喝酒時高出三到五倍。喝酒而未在飲食中補充鎂的人,無異是向心臟病招手。(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及早發現口腔癌 醫師教2點自我檢查

​及早發現口腔癌 醫師教2點自我檢查#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在台灣,嚼食檳榔者大部分同時有抽菸習慣,再加上喝酒文化,更增加罹患口腔癌風險。國際癌症研究總署2003年宣布檳榔為第一級人類致癌物,國衛院研究亦指出,既抽菸、喝酒又嚼食檳榔,得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口腔黏膜呈白或深紅色、嘴張不大是警訊根據台東縣癌症發生率,口腔癌自93年起一直位居第1、2位。嚼食檳榔習慣有關以中壯年為多,此年齡層罹患口腔癌也最多。關心自己也關心身邊親人朋友,愛惜身體、促進健康。守護身體健康務必戒除嚼食檳榔習慣,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降低癌症病變的機會。台東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張哲綸表示,口腔癌五年存活率第1期72%、第2期39%、第3期27%、第4期12%,可透過口腔黏膜篩檢,越早發現、儘早治療。正常的口腔黏膜顏色是粉紅色,白色或深紅色是身體警訊。嘴巴張合大小也可判斷,口腔黏膜病變時會纖維化,越嚴重將造成黏膜緊縮,影響嘴巴張合。30歲以上、18歲以上原住民 可免費篩檢凡30歲以上民眾或18歲以上原住民族,在2年內未接受口腔癌篩檢者皆可接受免費篩檢。現在的切片治療技術已由傳統手術提升為二氧化碳雷射技術,治療後僅會產生焦痂並自行脫落,不會有太多不適的感覺,而且健保有給付。張哲綸醫師提醒,吸菸及嚼食檳榔是致癌因子,無論時間長短或是否持續,都可能發生病變。除了生活習慣外,個人細胞基因影響致癌的可能。無基於民眾健康,凡有嚼食檳榔及吸菸者,一旦發現口腔異常務必儘速就醫。

活動/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

活動/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喝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保衛健康從「齒」開始!你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嗎?口腔癌是男性發生率最快的癌症,維持口腔健康除了要遠離檳榔、菸酒外,定期接受檢查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衛生是得到高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此次活動將會由家醫科莊家銘主任主講,進行口腔篩檢活動及衛教宣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時間:1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08:00-09:30地點:汽訓中心(南投市光明一路300號)洽詢:049-2231150轉2323或2317

活動/臺北市口腔癌篩檢週-1.2.3.篩檢送禮券

活動/臺北市口腔癌篩檢週-1.2.3.篩檢送禮券#喝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吸菸、喝酒、嚼檳榔者是否有說不出來的苦衷呢?有曾關心過自己口腔的問題嗎?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依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為臺灣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第4位,是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105年臺北市共有208位市民死於口腔癌!早期找到口腔癌外,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給予適當治療,進而阻斷癌症的發生。嗜菸酒檳榔者 患口腔癌率高123倍社團法人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日生指出,檳榔子本身是第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檳榔不加任何添加物也會致癌,口腔癌患者中,近9成有嚼檳榔的習慣,同時吸菸、喝酒、嚼檳榔三大族群者,罹患口腔癌機率更是一般人的123倍!呼籲有吸菸、嚼檳榔的市民應維持定期篩檢的習慣,如有異常腫塊或超過2週的潰瘍未癒合,請盡速尋求醫療諮詢,千萬不可心存僥倖。口腔癌擊敗208市民 應阻斷癌症發生口腔癌患者的治療不僅療程痛苦,患部也會影響吞嚥、咀嚼功能,造成自身及家人生心理負擔,若能早期發現就治療,可有效下降死亡率,早期口腔癌個案5年存活率高達8%。吸菸是致癌的主因,菸草含有93種致癌物,會造成體內缺氧,更與動脈硬化、狹心症、血栓症等心血管疾病相關。若有意了解自身體內一氧化碳含量的吸菸者可到醫院做一氧化碳吹氣檢測,並定期作口腔癌篩檢。為了避免口腔癌威脅市民的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6年7月10日至7月24日辦理「臺北市口腔癌篩檢週-1.2.3.篩檢送禮券」活動,且近2年未接受口腔癌篩檢的30歲以上設籍臺北市民,攜帶健保卡至特約口腔癌篩檢醫療院所接受檢查。篩檢後可至健康服務中心領取100元超商禮券。

喝酒等於喝油!當心體重無限上升

喝酒等於喝油!當心體重無限上升#喝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有人說喝酒如喝油,這是為什麼呢? 林煜幃營養師表示,酒精每1公克含有7大卡的熱量,僅次於油質1公克9大卡,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則是1公克4大卡,所以酒精熱量很高。酒精在體內代謝後會轉換成三酸甘油,這和飲食過油造成三酸甘油上升是一樣的結果。這也是我們常發現酗酒的人血中三酸甘油爆表的原因,且過量也會增加胰臟負擔而發炎。酒精有”液體麵包”的稱號?林煜幃營養師表示,酒精其實就只有空熱量,沒有其他營養價值,以酒精濃度45%的威士忌來算,45c.c. 威士忌約有140大卡,相當於半碗飯的熱量,喝個兩杯就多吃1碗飯。如果酒精已滿足你需要的熱量時,那麼此時多攝取的食物就會轉換成脂肪儲存體內。代謝酒精導致假性低血糖 吃下更多食物林煜幃營養師表示,英國有一份研究報告,針對老鼠進行實驗,餵食老鼠豐富劑量的酒精,大約等於人類喝下一瓶半的紅酒。研究發現,酒精會刺激鼠腦的「AgRP」神經元,這種神經元在飢餓時特別活躍,讓這些老鼠在攝取酒精後,食量比平常更大。且在代謝酒精的過程中,會干擾荷爾蒙代謝,抑制糖質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造成血糖延遲上升,簡單說就是假性的低血糖,這時你會覺得肚子空空的,但其實你已經飽了,不知不覺中就多吃更多食物。加冰塊稀釋酒精濃度 控制每日酒精上限量根據以上幾點,喝酒不僅熱量高,且越喝越餓,讓你吃下更多食物,輕則變胖,重則傷身,能不喝就別喝。但有時真的無法避免需要喝酒,建議加冰塊稀釋酒精濃度,並控制好每日酒精上限量,例如:啤酒(330c.c./罐) 建議每日男性2罐鋁罐台啤,女性1罐鋁罐台啤;紅酒(120c.c./杯) 建議每日男性2杯紅酒杯,女性1杯紅酒杯;烈酒(45c.c./杯) 建議每日男性2杯烈酒杯,女性1杯烈酒杯,飲酒千萬別超量,以免有害健康。 

健康飲酒秘訣 掌握4點就對了

健康飲酒秘訣 掌握4點就對了#喝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國人好酒,世人皆知,中國君王酗酒的惡行可謂罄竹難書,商紂王因沉湎酒池肉林而在史上罵聲不絕。不過限於釀酒技術未成熟,上古時期的酒水酒精濃度並不高,對身體和精神的傷害程度很有限,否則像紂王那般「為長夜之飲」,可能還沒等到周武王滅他,酒精就先把他給滅了。歷史發展到南北朝時期,隨著經濟增長、民族交流和釀酒技術的蓬勃發展,中國人逐漸釀造出純度很高的酒,比如「祭米酎、黍米酎」等。北魏時期誕生的《齊民要術》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工藝學著作之一。高洋生長在這偉大時代,幸運地享受最新科技成果,但也把酒精造成的惡果倍數地放大,害己、害人、害國。取得一點政績之後,放縱的本性開始表露無遺,整日游弋於美酒的海洋中,酒不離口,盞不離手,在酒醉和酒醒的規律中不斷循環。別人喝酒以容器或容量為單位,或是碗,或是斤,他則以時間為單位,基本單位是天,他的行為逐漸變得荒誕和殘忍,一顆曾被理智鎖住的野獸之心終於被酒精徹底釋放。從醫學的角度看,酗酒可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包括單純性和複雜性醉酒)、酒精依賴和慢性酒精中毒,其臨床表現各有千秋,但在高洋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酒精中毒(alcoholism)毀滅了一個青年帝王和他的臣民,籠罩在酒氣和血腥之下的北齊迅速走向沉淪毀滅。健康的飲酒方式?酗酒是損害身心健康的行為。乙醇分子量極小,可以進入人體內的每個細胞,尤其是大腦的神經細胞,過量堆積易誘發肝硬化、肝癌、腦萎縮、精神病和心臟病。少量飲酒可以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如果過量飲酒,所有的益處將化為烏有,給自身、家庭和社會造成危害。因此,我們宣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飲酒方式:1) 保持節制的酒量,成年男性每日酒精量少於25公克,等於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成年女性每日酒精量少於15公克,等於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2) 採取適宜的速度,小酌慢飲。3) 選用合適的溫度。溫白酒時要先溫到65度以上,再逐漸降至喜歡的溫度,這時甲醇等有害雜質可被揮發掉。4) 選擇適當的時機,不要在沮喪或空腹時喝酒。(本文摘自/病榻上的龍/時報文化出版)

每周飲酒5次 女痛風風險增3倍

每周飲酒5次 女痛風風險增3倍#喝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研究發現每周飲酒5次以上會使女性罹患痛風的風險增至3倍。一般來說即使血液中導致疼痛與發炎性關節炎的化學物質濃度相同,女性罹患痛風的機會還是遠低於男性。痛風不再是老男人的專利在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痛風是老年男性的疾病,其實隨著年齡增加,女性也會罹患此病。最近的美國營養調查發現女性在她們60多歲時,痛風罹患率約是4%,而男性在80幾歲的時候是6%。在這些首次進行的大型研究調查中的其一,就以性別來研究痛風,研究者們發現女性就跟男性一樣,年齡、肥胖、高血壓、酒精與利尿劑等,都是痛風的危險因子。體重增加也會使罹患痛風的風險上升痛風是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升高,在關節與其周邊組織形成結晶時發生,發炎與腫脹會讓人感到相當地痛苦。大腳趾、膝蓋與踝關節是痛風最常發生的部位,常在夜間發作。疼痛與腫脹會在幾天後消失,不過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們將會再度發作。為了更加了解性別對痛風的影響,來自波士頓醫學大學的研究者們以2,476女性與1,951位男性為調查對象。平均追蹤年數超過30年,304個痛風案例,當中有1/3便是女性。不管是哪個性別,痛風的發生皆會隨著著尿酸濃度的增加而上升。不過當中的關聯性是男性較強。女性寫中尿酸濃度大於5mg/dl的時候,發展成痛風的風險顯著低於有著同樣血液尿酸的男性。對女性來說 高血壓和利尿劑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從研究者們發現的性別差異來看,比起於男性,女性有滿高比例有高血壓的問題,而她們會接受利尿劑的治療。而此發現對女性來說,高血壓和利尿劑是較為重要的危險因子。每週飲用超過7盎司的酒精(約略是5杯酒),會使男性的風險增加為2倍;女性則增加為3倍。若是大量飲用啤酒,男性增加機率為2倍,女性則大大的增加為7倍。啤酒含有高濃度的嘌呤(Purine),在體內代謝後會變成尿酸。不過為何女性飲用啤酒後的風險會遠高於男性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此外,採取荷爾蒙替代療法似乎能降低女性痛風的風險,不過這項關聯並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雌激素被認為能降低血中尿酸的濃度,過去的研究已經證實荷爾蒙替代療法能減少痛風的風險。痛風風險與飲食的關係嘌呤(Purine)就是一般人常聽到的「普林」。是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種代謝物。如果體內累積過多嘌呤無法順利從腎臟透過尿液代謝出體外的話,將會轉變成尿酸並結晶推積在體內,進而形成痛風。許多人把痛風與攝取大量肉類聯想在一起,尤其是富含有嘌呤的內臟。然而在此研究的資料裡,飲食卻不是主要的危險因子。在某年齡層中,女性越來越有罹患痛風的傾向。女性必須知道在她們更年期之後,痛風罹患風險會增加,在這個時候,通常體重會增加,而且喝的酒也比年輕的時候多。這些都是增加痛風的危險因子,為了避免痛風的發生,維持健康的體重、適量飲酒然後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是很重要的。食在健康小秘訣/痛風患者除了酒精之外,也應當心其他高嘌呤的食物,例如黃豆、發芽豆類、動物內臟、魚、蝦、貝類、海鮮、蘆筍、紫菜、香菇、以及肉汁、火鍋湯頭等,才能盡量避免痛風復發。(本文摘自/營養的真相/凱特文化出版)

Menu